推进生态价值转化 为城市永续发展厚植绿色优势
2021-02-22易波
易波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期间,明确支持成都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并指出“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指明了成都新时代城市前行的方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筑美丽中国注入强大动力。成都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把“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承载力”作为下一阶段重要工作专章部署,为成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路径。作为公园城市首提地,成都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和内涵要求,加快推动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发展动能转换
生态环境问题根子在粗放型增长方式。改善生态环境状况,必须改变过多依赖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过多依赖环境消耗、过多依赖规模粗放扩张、过多依赖高能耗高排放产业的经济发展模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深度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落实好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改革攻坚计划,以“5+5+1”产业为引领,加快培育新动能,全面改造提升传统动能。聚焦高端绿色智能,提升先进制造业能级,全面推动产业集群成链发展;聚焦高价值高品质,提升新兴服务业质量和绿色程度;聚焦新经济,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引领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浪潮。坚定推动产业生态圈建设,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精准产业定位方向,聚焦行业高端细分领域,形成专业化、精细化的政策体系和要素集聚。加快打造创新生态链,构建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完备、资源配置高效、成果转化顺畅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强化环境经济政策调控。环境经济政策改革正处于快速推进期,对构建市场内生机制、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意义重大,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研究协调、共同予以推进。完善多元化财政投入机制,适时调整补贴覆盖领域,提高政府绿色采购清单执行工作规范化程度。加快健全环境资源价格机制,扩大差别电价、水价政策覆盖面。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依托成都绿色金融中心,拓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产品,探索与社会资本共同发起绿色发展基金,完善环境污染责任强制保险制度。完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顶层设计,推广环保管家模式。推行“领跑者”制度,尽快明确实施细则和遴选标准,对先进企业给予绿色调度等政策支持。实施绿色供应链标准化管理,学习试点示范城市先进经验,推行绿色流通,建立逆向物流体系。
全面提升对企服务质量。要供给更多针对性指导服务,推动企业提升污染治理水平,鼓励加快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技术创新,积极利用市场机制,在达标排放基础上不斷提高环境治理绩效水平,建设绿色工厂,树立行业标杆;对中小型企业,根据行业特点分类施策,推动企业提高污染治理水平,实现达标排放和全过程管控。
健全法律和制度体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其重要动力来自于最严格制度最严格法治的落地执行。
织密生态环境法治网络。着眼现实短板、突出问题及重点发展方向,在生态规律的约束下加强生态环境领域立法工作,确保成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有法可依。统筹推进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和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加强执法队伍能力建设,突出抓好测管协同和行刑衔接,实行联合执法、区域执法、交叉执法。加大环境司法力度,壮大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专业办案力量,增大环境公益诉讼比重。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严格落实《成都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案》,从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等8个方面同步发力,构建起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契合成都实际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着力完善责任落实体系。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是将生态环境宏伟蓝图转化为实物量的必由之路。突出差异化,区分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区分短期急需突破、可操作性强的具体工作任务和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经过一段时间努力才能见到实效的任务和目标,全面改进考核办法。严肃问责追责,逗硬实施《成都市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全面实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
挖掘城市人文历史特质,传承和发展生态文化
成都将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确立为四大战略定位之一,生态与文化渗透交融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着力加强基础研究。生态文化体系既是新的时代课题,按照成都市“十四五”规划编制要求,要充分挖掘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路径,从农耕文化、水利文化、道教文化、大熊猫文化等历史资源中,充分融会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城市历史特质,力争早日形成能够在全省全国甚至全世界推广的“成都经验”。
创新推进生态教育。加强跨学科交流,惯性思维中的“环保”并不只是自然科学的狭窄门类,新时代的“生态”更应加快形成和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良性互动,进而推动办学目标、教育内容等一系列转变。
积极加强传播推广。借力天府文化,推进生态文化与天府文化同频共振,“友善”蕴藏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力,“公益”与生态环境保护理念相契合,都为生态文化扎根成都提供了落脚点。加快建设生态文化载体,以地标建筑、品牌活动、文创标识为突破口,扩大成都本土生态文化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立足社会共建共治,培育绿色生活方式
打好打赢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攻坚战,最终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增强群众美好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动力源泉同样来自广大市民的严格监督和身体力行。
改进生态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信息强制性公开制度,督促重点排污单位及时公布自行监测和污染排放数据、治污设施运行情况等信息予以公开,接受公众监督。加强生态环境与人体健康研究,及时有效回应群众对于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的诉求。
继续加大公众参与力度。加快开放全市所有符合条件的环保设施,鼓励企业主动开放,更多依托生态工程点位开展系列公益活动。做好创新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工作,让群众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千里眼”、“顺风耳”,盯住群众关心的问题一抓到底。
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和密闭化收运机制。加快健全绿色出行体系,推动轨道交通加速成网和慢行系统逐步完善,供给更为丰富的绿色出行选择。
作者
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