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开创合作共赢的新全球化
2021-02-22乔良
乔良
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击垮了这一轮全球化的最后基础:此前我们所亲历并熟知的那个全球化,经此以后,即或并非不复存在,也已面目全非。
关键是如何看待并定义全球化。
如果仅仅从由于科技进步,用铁路、轮船与飞机等交通工具,特别是互联网联系起来的世界看,这样的全球化不会消失。但必须明白,这并不是全球化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美元的全球流动带来的资源和产品的全球配置,这才是全球化的动机和动力。
如果这一动机和动力正在悄悄熄火,美国要再工业化,要恢復制造业,不管这动机从美国的角度看如何美好,但通过给美国国内减税和贸易战对外征税的办法恢复制造业,结果都会直接打击美元,继而间接打击全球化。
因为全球化的引擎是美元的全球流动,这是通过美国把中低端产业转移出去,进行全球产业再分工实现的。没有了中低端制造业的美国通过发行国债印发美元,再通过购买别国产品输出美元,由此获得用绿纸换实物的超值红利,其代价必然是美国要承受巨额逆差及大量从事中低端生产的工人失业。在2008年金融危机出现之前,这一切看上去没多大问题,无论是美国国家负债还是普通民众举债,都不影响美国的强大和普通人继续过好日子,但次贷危机击碎了这一美国梦。
小布什与奥巴马两位总统都未能把渐入沉疴的美国从危机中拯救出来,用量化宽松的方式,除了支撑美国股市的泡沫繁荣,继续透支美国经济和国力,对解决美国的产业空心化痼疾,完全于事无补。这才有了2017年,美国历史上最年长的总统特朗普上台。特朗普与奥巴马几乎在所有政策上都对立甚至冲突,但有一点却是萧规曹随的,那就是想让美国再工业化。
美国人亲手推动的全球化,早已把世界大半人口带上了同一艘大船,承不承认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概念,大家都已是同船乘客,弃船逃生或凿船自沉,都不是可取的救命办法。
当下,新一轮不被美元也不被美国主导的全球化大趋势都已不可改变。面对这一大势,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欧盟还是世界,都应端正自己的价值观,平等善待彼此,善待所有国家,去开创一种合作共赢的新全球化。其路径,除了以包容、诚信、公正的方式进行合作,别无他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