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砷酸As(Ⅲ)诱导人肺癌A549细胞氧化应激反应的实验研究
2021-02-22赵俊伟华辰凤尚平平谢复炜
赵俊伟,华辰凤,尚平平,谢复炜,李 翔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烟草化学重点实验室,河南 郑州 450001)
砷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微量元素,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确定为I类致癌物。烟草制品中的砷及砷化合物也被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列为致癌、致瘾和致呼吸毒性的物质。人体砷的暴露途径有多种,例如水和食物的摄取、含砷粉尘吸入等,吸烟也是一种砷的暴露途径。研究表明,卷烟烟气中的砷,主要以无机状态存在,亚砷酸As(Ⅲ)是烟草中砷化合物之一。氧化应激是体内氧化和抗氧化失衡的一种状态,被认为是导致人体衰老和形成各种疾病的早期事件。研究显示,卷烟烟气中的氧化性物质能够诱导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增加,对细胞内蛋白质、脂质和DNA等造成损伤。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是体内清除自由基的首要物质,有助于保护细胞免受损伤。肺是卷烟烟气接触的主要靶器官,A549细胞源于人肺泡细胞癌,该细胞既有肿瘤细胞的特性,又有肺泡上皮细胞的表型,因此常被用于卷烟烟气的体外毒性研究。本研究选取SOD和ROS作为亚砷酸As(Ⅲ)诱导细胞发生氧化应激反应的指标,通过检测亚砷酸As(Ⅲ)溶液在不同染毒浓度下SOD和ROS水平的变化,分析亚砷酸As(Ⅲ)诱导的细胞氧化损伤,旨在为研究亚砷酸As(Ⅲ)诱导的氧化应激反应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A549细胞,购于上海生命科学院细胞资源中心;RPMI-1640基础培养基、胎牛血清,购于美国GIBCO公司;Cu/Zn-SOD ELISA试剂盒,购于美国Ebioscience公司。活性氧检测试剂盒,购于上海碧云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亚砷酸As(Ⅲ)溶液标准物质,购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HERA Cell 240 CO细胞培养箱和SW-CJ-2FD超净工作台,均购于苏州安泰空气技术有限公司;SPECTRA MAX 190酶标仪,购于美国Molecular Devices公司;荧光/化学发光检测仪,购于美国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公司。
1.2 方法
1.2.1 A549细胞培养
以含10%胎牛血清、100 U/mL青霉素和100 mg/mL链霉素的RPMI-1640培养基培养A549细胞,置于37℃、CO体积分数为5%的细胞培养箱中培养,隔天换一次培养基,待细胞进入对数生长期,用0.25%胰酶消化传代。1.2.2 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胰酶消化后,以1.5×10个/孔的浓度接种至96孔板中,于37℃、CO体积分数为5%的培养箱内培养24 h,移去培养基进行染毒。分别设置空白组(含10%胎牛血清的 RPMI-1640培养基)、阴性对照组(A549细胞和RPMI-1640培养基)和染毒组[亚砷酸As(Ⅲ)溶液以砷浓度计分别为2.5、5、10、20 μg/mL,下文中关于亚砷酸As(Ⅲ)溶液的浓度均按此计],每个剂量设6个平行孔,培养24 h后,加入10 μL的CCK-8,培养2 h后,采用酶标仪测定450 nm处的吸光度值D
(450),按下式计算各浓度的细胞存活率。进行3次独立实验。选择细胞存活率超过80%的浓度,即亚砷酸As(Ⅲ)溶液的浓度分别为2.5和5 μg/mL,作为检测细胞培养液中SOD浓度和细胞内ROS含量的浓度。
1.2.3 细胞培养液中SOD浓度检测
将A549细胞接种于96孔板中,于37℃,CO体积分数为5%的培养箱内培养24 h,移去培养基,进行染毒。分别设对照组(含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和暴露组[亚砷酸As(Ⅲ)溶液的浓度为2.5、5 μg/mL],每个浓度设4个平行孔,置于细胞培养箱内孵育24 h。收集的细胞培养液样品,按照Cu/Zn-SOD ELISA试剂盒的操作步骤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的SOD。即洗涤液清洗抗体包被板2次,然后每孔加入100 μL样品,并加入辣根过氧化酶同源物稀释剂50 μL,于室温下密封振荡1h;洗涤3次,每孔加入基质溶液100 μL,室温下避光振荡10 min;每孔加入100 μL的终止液,酶标仪检测吸光度值D
(450)。梯度稀释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根据标准品的浓度和对应的吸光度值D
(450),计算出标准曲线的直线回归方程,采用回归方程计算各组的SOD浓度。1.2.4 细胞内ROS含量检测
细胞染毒和剂量选择同1.2.3。染毒结束后,弃细胞培养液,每孔加入50μL用无血清培养基稀释的浓度为10 μmol/L的荧光探针DCFH-DA。置于细胞培养箱内培养20 min。无血清细胞培养液洗涤细胞3次,以去除未进入细胞的DCFH-DA,之后每孔加入50 μL的无血清培养基,用荧光/化学发光检测仪检测荧光强度,激发波长为488 nm,发射波长为525 nm。以相对荧光强度代表细胞内ROS含量。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不同浓度亚砷酸As(Ⅲ)溶液处理后A549细胞存活率比较
亚砷酸As(Ⅲ)溶液对A549细胞存活率的影响见图1。0、2.5、5、10和20 μg/mL的亚砷酸As(Ⅲ)溶液染毒A549细胞24 h后,细胞存活率分别为(100±10)%、(86±5)%、(81±8)%、(45±6)%和(5±1)%,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182.298,P
<0.01),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亚砷酸As(Ⅲ)溶液(浓度为2.5、5、10和20 μg/mL)染毒的细胞存活率均低于对照组(t
=2.398、3.471、11.024、22.044,均为P
<0.05)。随着亚砷酸As(Ⅲ)溶液染毒剂量的升高,A549细胞的存活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r
=0.99,P
<0.05)。A549细胞暴露于亚砷酸As(Ⅲ)溶液24 h的IC为8.8 μg/mL。图1 亚砷酸As(Ⅲ)溶液对A549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2.2 细胞培养液中SOD浓度比较
亚砷酸As(Ⅲ)溶液对A549细胞培养液中SOD浓度的影响结果见表1。亚砷酸As(Ⅲ)溶液的浓度为0、2.5和5 μg/mL时,A549细胞培养液中SOD浓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23.429,P
<0.05);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亚砷酸As(Ⅲ)溶液的浓度为2.5和5 μg/mL时SOD浓度均高于对照组(t
值分别为-4.910和-5.640,均为P
<0.05),亚砷酸As(Ⅲ)溶液的浓度为5 μg/mL时SOD浓度高于剂量为2.5 μg/mL组(t
=-3.911,P
<0.01)。2.3 细胞内ROS含量比较
亚砷酸As(Ⅲ)溶液对A549细胞内ROS含量(相对荧光强度)的影响结果见表1。与对照组比较,亚砷酸As(Ⅲ)溶液的剂量为2.5和5 μg/mL时,A549细胞内ROS含量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640.039,P
<0.05);与阴性对照相比,亚砷酸As(Ⅲ)溶液的浓度为2.5和5 μg/mL时细胞内ROS含量均高于对照组(t
=-17.811,-58.765,均为P
<0.01),亚砷酸As(Ⅲ)溶液的剂量为5 μg/mL组的细胞内ROS含量高于剂量为2.5 μg/mL组(t
=-15.473,P
<0.01)。表1 亚砷酸As(Ⅲ)溶液对A549细胞培养液中SOD和细胞内ROS浓度的影响(n=4,±s)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一定浓度的亚砷酸As(Ⅲ)溶液能显著降低A549细胞的存活率,且随着染毒浓度的升高,存活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A549细胞暴露于亚砷酸 As(Ⅲ)溶液 24 h 的 IC为 8.8 μg/mL(约 11.76 μmol/L)。既往研究显示,亚砷酸As(Ⅲ)溶液对人源性肝QSG7701细胞、人皮肤成纤维CCC-ESF-1细胞,人支气管细胞和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等均具有体外细胞毒性,IC值分别为170.89、16.52、32和288.40 μmol/L。这些文献和本实验结果表明,亚砷酸As(Ⅲ)对多种脏器来源的细胞均具有体外细胞毒性,但毒性作用强弱存在一定差异,这可能是由于细胞种属、实验条件、染毒时间和观察方法等不尽相同所致。
ROS是细胞氧化代谢的产物,细胞发生氧化应激时,细胞内ROS生成增多,过量的ROS参与继发性细胞氧化损伤和凋亡过程。本研究结果显示,亚砷酸As(Ⅲ)溶液染毒A549细胞24 h后,能够诱导细胞内ROS表达,尤其是在2.5 μg/mL染毒时即可导致ROS增加,表明较低剂量的亚砷酸As(Ⅲ)溶液可造成细胞氧化损伤,这与王跃武等的实验结果相一致。本实验结果显示,5 μg/mL的亚砷酸As(Ⅲ)溶液染毒细胞时,ROS相对荧光强度为(242.60±2.35)%,高于2.5 μg/mL的亚砷酸As(Ⅲ)溶液染毒细胞产生的ROS,表明亚砷酸As(Ⅲ)染毒浓度增大,细胞内ROS增加越明显,亚砷酸As(Ⅲ)的细胞毒性也越大,提示亚砷酸As(Ⅲ)诱导细胞内的氧化损伤可能是引起A549细胞毒性的原因,这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在本研究中,亚砷酸As(Ⅲ)溶液浓度为2.5和5 μg/mL时,A549细胞的SOD浓度均高于对照组,且5 μg/mL染毒细胞产生的SOD高于2.5 μg/mL组,这可能是由于在正常状态下,SOD是维持自由基动态平衡的重要抗氧化酶之一,但亚砷酸As(Ⅲ)染毒细胞后,破坏了细胞抗氧化系统的平衡,为清除过多的自由基,使SOD代偿性地升高。有研究显示,亚砷酸As(Ⅲ)染毒人皮肤成纤维CCC-ESF-1细胞后,随着染毒浓度升高,SOD表达降低,在本实验的检测浓度范围内,SOD并未降低,部分原因可能是测试SOD的细胞染毒浓度的不同造成的。在该研究中用于测试SOD的最大染毒剂量的细胞存活率为(13.8±2.9)%,而本研究选取存活率超过80%的剂量进行染毒[存活率为(81±8)%],提示在低剂量染毒时(存活率超过80%),SOD浓度升高,而高剂量时降低,这仍需进一步验证。
综上所述,浓度为0~20 μg/mL的亚砷酸As(Ⅲ)溶液染毒A549细胞,细胞存活率降低,且具有剂量依赖关系,表明亚砷酸As(Ⅲ)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随着亚砷酸As(Ⅲ)溶液染毒浓度的增加,ROS和SOD浓度均升高,造成不同程度的氧化损伤,具体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