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环境下的数据治理框架研究及应用
2021-02-22郭利荣
郭利荣
【摘要】大数据环境是目前主要的科技大环境之一,对于很多城市的建设、发展均能够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各方面的工作实施,应进一步掌握好各方面的不足、问题,确保整体上的工作进步能够拥有较好的参考。数据治理框架的落实,主要是在大数据的环境下,选择不同的框架来分析数据,一方面对无效数据更好的把控、解决,另一方面在数据的综合利用率方面不断的提升,促使大数据的综合发展得到更大的进步空间。
【关键词】大数据环境;数据治理框架;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TN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24.029
现如今的大数据环境建设、发展,得到了很多人的高度认可,并且对于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需不断的加强,懂得对数据治理框架的内涵、功能更好的发挥出来。另一方面,数据治理框架的操作模式,还要充分的掌握好未来可能遇到的挑战,尤其是当前的数据竞争压力不断的增加,对于数据和信息的治理措施,应按照规范性的模式来开展,对于长期工作的进行,按照创新的模式来调整,为大数据的前进做出更好的成绩。
1. 大数据的发展现状
当前的科技发展理念不断的完善,同时在很多技术措施的应用方式、方法上,能够按照全新的手段来调整。大数据是最流行的技术方法,不仅能够创造出较高的经济效益,同时在社会效益、国家发展、产业调整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但是,大数据在规划和调整的过程中,必须在数据治理框架方面投入较多的努力,这是最基础的组成部分,如果数据的分析、整合、应用,继续按照粗放的手段来开展,不仅没有办法在长期工作的创新上得到突出的成果,还会由此产生非常多的缺失和漏洞。例如,很多区域因为大数据的错误应用,或者是在数据治理框架方面没有采取先进的理念来优化,导致数据的严重泄漏,这对于大数据的未来发展、应用,必定造成较多的挑战,产生的损失非常严重。所以,大数据的未来发展方向,需要对数据治理框架进行合理的革新,促使一系列工作的开展能够得到卓越的成果。
2. 数据治理框架的问题、不足
2.1 数据存储不健全
随着时代的发展、理念的革新,数据治理框架的应用,成为了大数据未来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方面的工作开展,需要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思考,这样才能在各项不足的综合弥补方面不远的优化。数据治理框架的设计、实施,由于在数据存储方面出现了不健全的情况,直接影响到数据治理框架的未来发展。例如,很多数据、信息在存储的过程中,没有对特定的存储空间有效的扩大,而且对于存储的方式、方法,没有采取有效的理念来开展,存储的速度比较慢,在信息和数据的调取方面,依然无法给出人性化的操作,这种现象的长期存在,导致数据治理框架的前进,陷入到较大的困境当中,对于各方面的工作开展,无法给出足够的依据,对于大数据行业的未来进步,很容易由此造成严重的缺失和不足。
2.2 数据安全保障较少
对于数据治理框架,是大数据最基础的组成部分,但是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在数据安全保障方面,没有采取新的策略、新的方法来完成,一些新的侵入方式,很容易对数据治理框架造成严重的破坏,届时产生的各项损失是无法弥补的。数据安全保障的问题,在于数据治理框架没有按照与时俱进的方法来开展,针对数据安全保障的一系列方式、方法等,都是停留在传统的经验层面上,看起来具有较多的依据,实际上并不能给出较多的保障。例如,数据治理框架的过程中,针对数据的特点、安全隐患的识别、安全风险的预防、安全追踪等,均采取单一的技术来实施,并沒有考虑到未来发展的走向,这对于大数据的整体塑造和功能完善,均产生了较多的问题,在未来的发展、进步当中,无法由此来得到卓越的成果,最终产生的恶劣损失较为突出。
2.3 数据团队薄弱
随着数据治理框架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很多项目或者是产业对于大数据的应用,开始发现数据团队的问题日益突出。数据治理框架的操作,必须进一步加强数据团队的素质,否则在各类新理念、新技术的应用方面,特别容易由此产生较多的疏漏,而且对于后续的发展,容易借此构成新的威胁。例如,数据治理框架的设计、实施、优化、变革等,每一个岗位对于数据操作的要求都是非常高的,即便是出现了很小的不足、问题,都会导致整体工作的开展陷入到较大的困境当中,而且最终造成的损失无法快速的弥补。数据团队的操作需严格按照国家规范、行业标准来调整,并且坚持对数据治理框架的健全提出自己的看法,否则很容易促使固有的工作模式造成严重的隐患。
3. 数据治理框架的原则
国内的大数据产业发展,正进入到非常重要的阶段,各方面的工作落实,应进一步的考虑到今后可能遇到的挑战,促使一系列不足的弥补按照全新的方式、方法来转变,对于潜在性的不足更好的解决。数据治理框架的问题处理,以及自身的综合优化,需要从一个可靠性的角度来出发。
数据治理框架的设计模式,应充分的考虑到用户的体验,而且在各类数据、信息的整合、利用方面,需采用多元化的战略来部署,一方面根据行业的发展和国家的倡导理念来优化,另一方面要确保数据治理框架的平衡性更好的提升,避免造成各个环节衔接不畅的现象,减少数据治理框架的失衡问题,促使该框架的长期应用,可以朝着预期设想来进步。
另一方面,对于数据治理框架的安全把控力度应进一步的提升,坚持在数据治理框架的自纠自查体系上不断的完善,从而在将来的服务功能塑造上给出更多的选择,并且要对用户的个性化信息更好的保护。由于当前的数据治理框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因此在数据信息、安全的泄露问题上需从源头来处理,促使将来的工作开展能够得到高度的认可。
4. 数据治理框架的发展策略
4.1 建立完善的数据存储体系
目前,数据治理框架得到的关注度非常高,为了在将来的效益创造、功能调整上取得更好的成绩,必须充分加强数据存储体系的建设,让数据存储的可靠性、可行性更好的提升,发现任何问题都要快速的解决。例如,数据治理框架的前期优化,应观察用户通过哪些路径来完成数据的存储,对于网速的要求是这样的,促使数据和信息的上传、存储过程中,打造个性化的存储体系和方式,不仅要最大限度的减少其中的隐患,同时对于数据泄露的风险要科学的应对。另一方面,数据存储的过程中,一定要在各类用户功能和权限上合理的调整,尤其是当前的指纹、密码、虹膜识别等,都成为了重要的保障,需一步步的纳入到数据治理框架当中。
4.2 打造安全数据应用体系
国内的大数据发展正进入到一个关键的阶段,为了在数据治理框架方面更好的调整、优化,必须在安全数据应用方面不断的完善,这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数据治理框架的所有手段,都要保持足够的安全。要增强抗黑客冲击、抗病毒感染的能力,控制用户对数据的访问,对不同的数据设置不同的加密等级。在数据的应用过程中,要合理处理使用过的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找出数据存在的病毒和安全隐患。比如说,在用电脑进行电子银行转账的过程中,要首先通过安全卫士、防火墙等应用软件对电脑用户转账环境进行检测,而后对用户登录信息进行安全防护设置,像需要输入身份信息、账号卡号、转账金额、登录密码等信息,在转账中还需要使用网银支付口令或者密码,进一步提升电子银行转账汇款的安全系数。
4.3 强化数据团队素质
现如今的数据治理框架发展,能够逐步的摆脱自身存在的问题,对各方面的工作开展,能够采取新的策略、新的方法来完成,一系列工作的综合衔接效果非常好。未来,应继续在数据团队的专业素质提升方面投入较多的努力。第一,数据治理框架的所有人员,都要开展专业的培训、指导,确保大家在日常工作的开展上,能够按照相关的思路、方法来作业,并且在团队内部要加强信息共享,发现任何问题都要及时的解决,这样才能在将来的发展上更好的进步。数据治理框架的团队建设,需加强内部的考核与竞争,引导大家对于自身的专业能力阶段性的提升,减少固步自封的现象。
5. 数据治理框架的注意事项
现如今的数据治理框架,与大数据有效结合后,能够让自身的发展成绩更好的提升,而且在功能服务和性价比方面不断的改善,整体上满足了用户的要求。但是,数据治理框架的进行,必须充分的考虑到网络环境的影响。当前的网络环境表现出较高的开放性,想要在后续工作的实施水平上更好的提升,需进一步加强数据治理框架的有效约束,尤其是针对外部安全侵略的问题,要进行有效的把控,对于源头开展合理的追踪,这样才能促使数据治理框架的运行得到更多的保障。另一方面,数据治理框架的平台建设,需要采取智能化的理念来辅助,让大家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質量,在长期的规划方面得到更加卓越的成果。
大数据对于国家发展、城市建设、社会和谐,能够产生巨大的影响,一系列工作的开展,基本上告别了传统的方式、方法,整体上拥有的进步空间是比较大的。但是,数据治理框架的革新和转变,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坚持在各项工作的安排上给出合理的依据,让数据治理框架的综合价值更好的改善。与此同时,数据治理框架的相关规范、制度应不断的健全,只有在外部的约束方面更好的调整,才能促使数据治理框架的应用、变革,朝着一个合理的方向来完善,这对于后续工作的改善能够奠定坚实的基础。国内的数据治理框架体系,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突破,对于一系列问题的内部处置得到了较好的成果,未来应继续在大数据的技术创新上不断的优化。
参考文献:
[1]刘雪剑,徐赢,张辉,马崇瑞.基于国网云平台的数据治理框架研究及分析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0(10):137-138.
[2]周炜.大数据视域下高校数据治理优化路径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21(9):7.
[3]安小米,郭明军,洪学海,等.政府大数据治理体系的框架及其实现的有效路径[J].大数据,2019(3):10.
[4]奚春华.城市精准管理的数据治理框架体系研究与应用探析[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20(12):79-81.
[5]张豹,陈渊.大数据环境下数据治理框架的特点及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