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结激活:学习思维方式的变革
2021-02-22朱祺
朱祺
【摘 要】学习方式转变与优化的关键在于思维的训练与培养,而“联系”,作为我们脑中本就存在的思维模式,更值得我们去研究、激活。关爱、交切与关联作为新时代基础教育中最基本的三个要素取代了传统意义上的读、写、算,这是从理性能力到感性能力的突破。本文通过研究,以期找到一条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并且真实有效的路径。
【关键词】联结 激活 思维方式
在一些国际广泛认同的大型教育质量评价项目中,评价标准往往不再是对学生已有知识的测量,更多的是对其能力的界定。例如,PISA(国际学生评价项目)开创了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问题解决能力的评价;TIMSS(国际数学与科学教育成就趋势调查)更加关注对学生应用与推理能力的考验。学生需要根据具体的任务情境进行深入的观察分析,整合大脑中的已知信息,从而得出新的解决办法或者预测结果。通过研究,我们不难发现,这些能力评价对学生的思维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信息化与智能化的今天,常规认知与体力工作正在不断被人工智能所取代,而思维成了人类区别于机器的重要指标。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或规律性的一种间接、概括的反映。不同国家、民族、地域的人存在着明显的思维差异。
一、“联系”是普遍存在的观点
中国因语言(意合)和文化(儒家)的影响,传统思维模式呈现出形象性、整体性和辩证性三大特点。
我们常常会偏向于用较为形象的词汇去表达深奥抽象的理论,例如,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中提到:“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我们今天在写作时仍然会用这六个字来形容文章每个部分的特点。传统思维重视经验与直觉,这是因为在中国逻辑学一直不发达,在理性分析与逻辑思辨上我们并不擅长,同样是几何学,“点”“线”“面”在《墨经》中被定义为“端”“尺”“区”,这显然要比前者形象得多。
中医上说,任何疾病都不是孤立的现象,例如,患了眼疾,也可能是肾气不足所致。所以绝对不会简单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我们常常倾向于用联系的、整体的观点来看待问题,认为事物与事物之间必定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所以当我们对一个事物做出分析时,并不会局限于事物本身,而是会联系到它所处的背景与环境。例如,我们在分析诗歌的情感时,常常会将作者的生平和他所处的时代作为诗歌要表达出的情感和主旨的有力依据。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事物的发展是动态的过程,我们不能用单一的眼光去看待它;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道理,所以凡事过犹不及,这不仅仅是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甚至已经内化成中国人的性格特征。
传统思维模式,普遍存在着联系的观点:通过形象的思维来认识抽象的概念,是一种由浅入深的联系;通过事物间的联系建立起系统的概念,是一种由点到面的联系;通过事物的两面性而不囿于对于事物的单一认识,则是一种对于事物两面性的联系。由此可以推断,联系是我们本身具备的一种能力,只不过这种能力是内隐的,具有自发性和偶然性,并且这种能力需要被激活。
二、思维方式影响学习方式
学习是人类智能行为的根本特征,这是一种关于知识获取、储存、提取及应用的神经过程,学习的方式往往影响知识的数量与质量。然而,学习的意义并不在于知识的简单积累,而是要通过学习方式的不断优化来提升个体的学习能力,使之达到能学习、善学习、终身学习的理想境界。
学习方式不单指向于学习过程中采取的策略方法。庞维国教授认为:学习方式泛指学习者在各种学习情境中所采用的具有不同动机取向、心智加工水平和学习效果的一切学习方法和形式。换句话说,个体会根据不同的动机和情境不断调整和更新自己的学习方式以期达到最优的学习效果。善于思考的人,会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反复的认知与理解,从而在认识外部世界的同时不断加固、重构自己的认知世界;而善于学习的人,会通过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来找到知识经验之间的逻辑关系,一步步重建自己的认知方式与结构,最终改变其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就在这个思维的过程中得到了升华,从而提高了个体的学习能力。
因此,学习方式转变与优化的关键在于思维的训练与培养。而“联系”,作为我们脑中本就存在的思维模式,更值得我们去研究、激活。时代的飞速发展对教育与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关爱、交切与关联作为新时代基础教育中最基本的三个要素取代了传统意义上的读、写、算,这是从理性能力到感性能力的突破。不论是“联系”还是“关联”,其本质上需求的都是一种“联结”的能力。
联结主义以脑科学为基础建立模型:在真实人脑中,神经元是最基本的构成单位,由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胞体内的细胞核负责加工接收到的信息,而表面覆盖着大量突触的树突,则是信息交换的关键,突触联结着不同的神经元,其强弱决定了神经作用的强弱。在联结主义模型中,基本的信息加工器我们称之为“单元”,而单元之间则是通过“联结”产生交互作用,信息就儲存在这些加工单元的联结之中,而一个单元的激活表征将引起其他单元的共鸣活动。
联结主义正是通过类似人脑的模型结构来分析学习与记忆的行为过程,试图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提升学习力的路径。
三、联结的本质是思维激活
联结既是一种神经活动过程,也是一种思维能力。激活学生的内隐思维模式,转变教学中学生假学习、浅学习和被学习的学习现状;发现、把握并重构知识经验之间的逻辑关系,深层次地转变学生的认知方式与结构,让学生的学习思维由粗浅走向深入、由零散走向系统、由聚合走向发散,帮助学生练就一双独特的“慧眼”,去发现和获取更为丰富的意义。
(一)由粗浅走向深入
思维的深度一是指知识与个体间的紧密程度。想要获得真实的体验,个体知识的获取必须与内心的体认紧密相连,即建立真实的联系,这也是联结发生的前提条件。联而不结的神经活动就像断裂的桥梁,两地的货物无法互通往来。课堂与学生的生活实践始终存在着一定的距离,而认知经验的落差会让学生无法真正与知识融为一体。例如,在教学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革命岁月这一人文主题单元时,学生在最初的阅读中无法体会革命时期革命者的艰辛与伟大,如果教师依旧直白地将思想感情告诉学生,那么学生记住的只有句子,而非情感。
二是指获取既定知识更为丰富的含义。对于个体知识的充分发掘不仅能够丰富单元的内容储备,而且能够引起其他单元的连锁反应。联结需要反复刺激,刺激的强弱关系到单元对信息加工的深浅。而那些看似“热热闹闹”的课堂,往往只是教师蜻蜓点水般的提及,不会驻足,更谈不上深入发掘。例如,在朗读“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这一短语时,我们应该考虑到三年级学生对于结构复杂短语的接受能力,可以设置阶梯:“小露珠”“闪亮的小露珠”“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在不断提升难度的同时反复刺激,最终达成质变。数学教学中亦是如此,在教会学生两位数乘两位数前,首先应该教会他们一位数乘一位数。
(二)由零散走向系统
人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知识亦然。摸索到思维的结构,就能抓住思维的联结点,从一个知识点辐射开去。通过一个单元去激活另一个单元,从而实现知识的几何级增长,所以系统性思维的第一个作用是辐射激活,将知识的触角伸得更远。当我们将知识储存在一个加工单元内时,通过隐含的中间单元就能够传达到我们想要输出的加工单元,这样三层的单元均被激活了(见下图)。
三层联结激活模型
杂乱无章的知识难以被记忆消化,必须寻找一种方法才能牢固记住,就如同我们背诵电话号码时,总会采取一定的组合一样。传统课堂中按照课文的排序逐一讲解,一来无法形成序列,拾级而上;二来容易造成反复的学习,消减学生的积极性。系统性思维的第二个作用就是整合重构,将看似凌乱的知识序列化。统编版教材在能力要素排序上采用分段的方式,对于同一能力点在不同年级有着不同的掌握程度,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吃透教材,归类整合,如对于理解的掌握,在低年级是通过联系生活实践和上下文,而到了三年级则是通过联系文中关键词句和综合运用多种方式理解难懂的地方,教师在教学时如能将这些散点联系起来,自然而然就形成了更为牢固的知识网络。
(三)由聚合走向发散
思维就像身体的肌肉,需要经常锻炼才会更“健康”。身上的肌肉如果在锻炼的过程中总是朝着一个方向发力,很容易造成畸形;而思维如果总是朝着一个方向发展,则很容易形成定式,万事万物都会被标签化。联结中常常会通过兴奋或者抑制来控制信息的强弱,以获得不同的信息结果,所以联结不仅能将信息单向深入,更可以多维度发散。
传统课堂中的问题往往会有一个标准答案,教师引导学生向预设的道路前进,如果中途学生发现了新的“小道”,也会被教师“拉”回来。而联结性教学更希望学生能够发现更多条路径。第一,培养发散性思维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联结20问”中有一问:真的是这样吗?为什么不是那样?个体在得到既定的答案后思维并不应该就此停止,通过反方向的思考可以加强个体对已知答案的认识,更有可能得到新的答案。第二,具有发散思维的人更具备实践能力,知识最终指向的是问题解决,就如同困住幼童的缸,只有司马光发现了缸是可以砸破的,从而拯救了幼童。发散思维可以帮助个体在复杂的情境中发现问题,在富有变化的运用中,适应变化,创造变化。第三,联结性教学倡导的联结不单是个体与信息知识之间的联结,更应该延伸到个体与个体之间的联结。发散性思维的人会主动向别人学习,在与别人交流的过程中,获取认识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角度,汲取新的知识节点。第四,发散性思维可以建立不同节点之间的意义,从似乎无关联中看到关联,把弱关联转化为强关联,从而获得发明创造。例如,我们在进行写作训练时,常常根据单元习作的主题来命题作文,这样的方式适合單个能力点的训练,却无法培养学生系统的写作能力。如果将题目设置为真实的情境需要就不同了,如写一份班级岗位竞聘书,不仅仅需要学生调动写作的语言能力,还要根据阅读对象对语言风格做出调整,对精选岗位的工作有充分的认识,对自我的能力有系统的概括,多个单元的信息就被人为地联结在一起。
联结是个体思维的内隐能力,需要被激活,更需要训练。在联结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自己的思维进行再认知,经历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思维过程,其深刻性、系统性与发散性得到锤炼,从而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与品质。
【参考文献】
[1]庞维国.论学习方式[J].课程·教材·教法,2010(5).
[2]陶宗仪.南村辍耕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4.
[3]薛法根.为言语职能而教——薛法根与语文组块教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