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优化
2021-02-21阚丽娟
阚丽娟
事业单位近年来无论是在运营或者是在管理方面,处于改革和创新发展的重要时期。事业单位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基础建设以及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具有非常强的社会责任。因此,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对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不断完善和优化,保证单位内部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这样才能够推动事业单位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优化策略进行分析,针对目前管理层缺乏内部控制意识、职权划分不清楚等各类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优化策略,以此来保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效果。
我国经济体制一直处于不断改革和创新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家策略以及相关政策的调整,对事业单位的运营和发展而言既是一种机遇同时也是一种挑战。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编制和落实,对事业单位各项管理工作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事业单位近年来的改革和创新发展,各种问题也逐渐突显出来,尤其是改革后管理存在不规范以及严重漏洞等各种问题,对事业单位的运营和发展将会造成严重的阻碍影响。在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后,虽然能够获取到一定的发展动力,但是由于在内部控制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导致事业单位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影响。因此,要针对目前存在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各类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优化策略,这样才能够推动事业单位的发展。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存问题
(一)内部控制意识不强
事业单位在运营和发展时,由于现阶段的竞争相对比较激烈,要想在激烈的环境中占据有利位置,提高其自身的综合实力,要重视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和优化。内部控制工作一直以来都是事业单位在运营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需要所有的工作人员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单位内部的管理层在内部控制工作中,应当将其自身的领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提高对于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视程度,最大限度保证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在实践中的落实。但是与目前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具体展开情况进行结合,发现大多数的管理人员并没有真正了解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同时也没有认识到内部控制对于事业单位自身发展的意义。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划和建设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教育行业相关的事业单位在运营和发展中,管理人員并没有认识到自己负责的工作内容具有一定的重要性,缺少专业性。由于涉及到的所有业务和内容相对比较清晰,因此并没有对内部控制现存问题给予更多的重视。除此之外,部分事业单位虽然对内部管理工作进行了规划和设计,但是大多数情况下都只是以形式化方式为主,内部控制工作并没有真正有效的落实到实处。部分事业单位管理层以及基层员工对内部控制工作的思想观念并没有实现有效的转变,仍然存在消极、抵触的心理情绪。普遍认为内部控制工作在具体展开中,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很难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内部控制工作中。由于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导致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一直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二)职权划分不够清楚
事业单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仅会影响到我国的基础建设,而且也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在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工作的具体展开中,要保证其自身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还要保证管理结构层次分明,这样才能够保证管理效果。但是与目前事业单位的内部管控情况进行结合,发现管理结构存在很多问题,现有的职责划分不够清楚,一旦出现问题很容易出现相互推诿等情况。事业单位并没有真正的了解到内部控制和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久而久之,内部控制工作在具体展开时,很难与各工作之间形成有效的协调。单位各部门对于自己的职责以及基本权利无法实现准确的认识,工作交叉等情况也比较严重,对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推进效率和质量,将会造成严重的威胁和影响。内部控制工作在具体展开时,由于缺少清晰合理的职责划分,所以很多工作很难有序开展,内部管控效果也很难发挥到实处。
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优化原则
(一)符合国家法律法规
由于目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在具体展开时存在很多问题,要想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实现事业单位自身运营水平的提升,就要针对目前存在于内部控制制度中的各类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优化策略。在优化时要遵循最基本的原则,实现有针对性的调整,这样才能够避免控制制度改革与事业单位自身发展方向出现严重的偏离,这也是实现内部控制制度有效优化的必要前提条件。事业单位在对自身内部的控制制度进行完善和优化时,最先要遵守的基本原则就是合法性原则,众所周知,事业单位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普遍比较多。只有保证各项工作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才能够实现对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优化。以此来保证事业单位自身的社会功效能够最大化发挥出来,为各方面的建设提供有效的支持。比如在学校建设方面,可以被看作是我国事业单位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其自身的内部控制改革和创新发展中,要严格将我国教育法以及相关部门提出的一系列法律法规作为基础,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落实,同时避免与行业内的现有法律法规出现严重的矛盾冲突。
(二)成本效益优先的基本原则
由于事业单位的类型相对比较多,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在面对市场发展以及政策规范等相关情况时,会体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但是无论是任何类型的事业单位,在实现优化和完善时,要将成本效益优先的原则作为出发点,实现内部控制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在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确立时,难免会涉及到各种成本的投入,要将成本控制作为出发点。强调成本意识,意识到成本效益在整个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的重要性。对内部控制制度展开设计以及规划时,要尽可能实现对成本的合理把控,减少人力以及管理成本的投入。这样不仅能够从根本上实现对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成本的有效压缩,而且还能够推动事业单位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三)专项整治的基本原则
针对内部控制制度现存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处理时,不仅要保证整个改革优化策略在编制和实施时的全面性,而且还要将专项整治的治理原则放在首要位置上。也就是在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优化时,要针对目前存在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集中性的专项治理。将纵向角度作为出发点,实现对内部控制制度的不断完善和优化,从局部出发实现有针对性的整改,逐渐扩大到全面优化。比如部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现如今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要想从根本上实现对这些问题全面有效的改正,需要耗费的时间和精力普遍比较多。但是财务管理以及风险问题等相对比较突出,因此要遵循专项整治的基本原则,对财务以及风险管理等相关问题展开有针对性的重点整治,这样才能够达到良好的整治效果。
三、针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存问题提出的优化策略
(一)单位管理层内部控制意识的强化
新时期背景下,事业单位要想实现其自身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就要重视内部控制现存的各类问题。针对内部控制意识不强的问题进行优化时,要保证事业单位内部所有工作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能够得到强化,保证内部控制的整体水平可以得到有效提升。并不只是单纯的依靠个别管理层或者是员工的作用,要将单位当中每个人的作用和价值最大化发挥的出来。从上而下保证内部控制意识的有效培养,比如事业单位在日常运营和发展时,可以将培训和考核的方式进行有效结合,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内部控制制度的推广和普及,以此来强化事业单位内部工作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事业单位还可以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学习进行组织,强调内部控制的一系列流程设置与培训相关的考核制度。保证员工在学习后能够与考核结果进行结合,加深对内部控制制度相关内容的了解和认识。在对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进行培养和强化,使事业单位内部的管理层人员要将其自身的带头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加强宣传力度,尽可能保证各岗位工作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能够得到强化。
(二)责任落实制度的构建和实施
与目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编制和具体应用时的现状进行结合,发现该制度在实施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实现对责任的确定,同时还要保证责任划分的有效性。因此,在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构建和落实时,要将责任放在首要位置上,保证全员工作责任意识的强化。只有员工在实践中逐渐形成良好的工作责任思想观念,才能够意识到自己负责工作的重要性,实现内部控制制度在實践中的有效推进。对内部控制当中的责任制度进行编制和落实时,可以将分层划分职责的方式作为基础,保证责任落实制度在实践中的有效落实。首先要将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工作当中的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按照不同的部门职责与内容进行合理的分类。在部门当中将内部控制工作落实到个人身上,其次通过这种层层递进的方式,能够将工作人员自身的责任进行有效的划分,实现内部控制制度在实践中的高质量实施。通过这种方式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的合理应用,不仅能够保证全员参与其中,而且还可以实现内部控制整体水平的提升。
(三)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要想从根本上保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推进,同时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改革效果,要对现有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行不断完善和优化。为了从根本上实现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相关问题的妥善处理,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科学合理的构建和落实。与事业单位自身的发展战略思想要进行结合,保证内部控制体系在编制时与发展方向具有一致性,同时还要满足国家以及社会建设发展的基本要求。与内部控制体系是否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综合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全员参与的积极性能够得到有效的调动。只有保证员工自身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才能够推动员工积极的参与到整个内控中,实现内部控制制度有效落实。
四、结语
事业单位在运营和发展中要加强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和优化,提高其自身在实践中的执行力度。这样不仅能够针对目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存各种不足问题的有效整改,而且还能够推动事业单位自身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吉林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