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长江保护 探索精准监控
——记湖北工业大学长江经济带大保护研究中心主任熊文教授
2021-02-21朱兴琼
特约通讯员 朱兴琼
肖贞林
长江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改善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全面加强长江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更是事关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为此,湖北工业大学长江经济带大保护研究中心(国家长江生态环境修复联合研究中心主要共建单位)主任、水环境污染监测先进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河湖研究院院长、湖北省长江水生态保护研究院院长熊文教授自1990年大学毕业至今30多年来,殚精竭虑、兢兢业业,从水环境,到水资源,再到水生态,一直致力于做好“水”文章。
熊文
殚精竭虑,守护碧水清江
1990年,熊文进入水利部国家环境保护局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现转隶为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工作,而后又相继在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机关、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湖北工业大学任职,无论在计划管理部门、规划设计部门、水行政管理部门、科研单位,还是在高等院校,熊文都将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全部投入到勤勤恳恳的日常工作中,也因此积累了非常丰富的水环境保护、水资源规划和水生态修复实战经验。
高水平编制了国家及长江相关规划,通过规划约束与引领,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熊文作为规划领域科学家主持并主要参与完成了大量国家及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与环境保护规划和重特大工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其规划成果均已通过国家发改委、水利部、生态环境部和国务院三峡办审查和审批。
高效率完成了重特大工程生态环境论证与设计,有效减缓工程环境影响。熊文主持并主要参加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世行贷款两湖(湖南、湖北)项目、世行贷款太湖防洪治理、洞庭湖治理等几十项国内外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规划、可行性研究、设计及施工等各阶段的环境保护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环保设计、环境监察与审核、环保竣工验收及相关科研工作。其工作成果均已通过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审批,并在工程建设中得以实施。
高质量完成了一批国家重大生态环境科研课题,为水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技支撑。熊文主持和主要参与完成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国家原“863”研究项目课题以及水利部、生态环境部、国务院三峡办、湖北省、江西省、安徽省和广东省等国家级与省部级多项重大生态环境类科研项目,其研究成果已通过主管部门审查和验收。
高要求完成了多项生态环境相关技术标准规范,为水生态环境保护与行业技术管理提供支持。熊文主持或参与完成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及学会、行业协会生态环境类技术标准、规程规范、技术导则和工艺工法,经相关主管部门审查后印发实施。在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修复和特大型水利工程环境保护等专业领域解决了诸多关键的复杂技术难题。
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基础扎实,思路开阔;刻苦钻研,敢于创新;工作成果突出,组织管理能力强,是熊文留给大家最深刻的印象。
筚路蓝缕,探索精准监控
2016年9月,国家正式发布《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确立长江经济带为重大国家战略发展区域。2017年5月,熊文调入湖北工业大学。在这里,他一方面潜心开展长江经济带大保护研究工作,另一方面开始大力推进水生态环境科技成果的转化。
在长江经济带大保护研究方面,得益于学校的大力支持,熊文负责牵头组织整合生态环境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科研平台,成立了专门机构——长江经济带大保护研究中心。2019年6月,生态环境部发文明确湖北工业大学为国家长江生态环境修复联合研究中心主要共建单位。
在成果转化方面,综观湖北省属高校,更加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湖北工业大学,在应用性要求非常强的水环境治理与水生态修复关键技术方面独具优势。基于此,熊文牵头联合有关部省单位成立了湖北省长江水生态保护研究院,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
可以说,在这里,熊文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有了更自由、更广阔的施展平台。
但是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熊文发现,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最根本、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之一仍是水环境问题,水环境质量改善效果的好坏是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成败的关键。
中央和各级环保督察多次发现国家和地方考核断面(点)存在超标或不稳定达标,如何能精准追溯水污染物来源?河湖水环境综合治理措施实施后,水质改善效果不明显,原因何在?面源污染如何精准定量估算?水污染点源与污水处理设施如何精准监管?城镇管网污染负荷如何精准管控?
这一系列问题,最终都指向水环境精准监控。而熊文认为,解决的关键在于,一靠监测设备,二靠监测技术,三靠智能管控。
基于此,熊文迅速引进水环境污染监测先进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依托单位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采用校企产学研用合作形式,联合组建隶属水环境污染监测先进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二级单位——河湖水系与城镇管网水环境监控预警评估研究院,通过采用全新的自动采样终端(无人机、无人船、人工为补充采样手段)+全国首创的自主研发的环境智能实验室检测系统模式,增加覆盖监测范围、密度、监测频次,通过获取的水量水质和污染物通量等水环境监测大数据,查清整个流域(区域)水污染物时空分布,精准追溯水污染物来源,建立全水域水环境监测大数据决策支撑管理体系。通过城市化服务试点示范,水环境精准监控获得巨大成效,具有广泛推广前景。
如今,熊文进入湖北工业大学已近5年。这5年,是筚路蓝缕的5年,也是科研探索的5年。一个个科研平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个个科研平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其中的艰辛和不易恐怕只有熊文一个人最为懂得。5年来,熊文像培育自己的孩子一样,悉心呵护培育科研平台,强化科研合作,不断推动水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科研工作持续深入。
辛苦耕耘,凝练精品专著
建立科研平台,潜心研究,跟踪学科发展前沿领域,这种科研工作固然好,但身为教授的熊文却并不满足于此。如果能将自己在水环境、水资源和水生态领域的经验和专业技术知识凝练成专著传递下去,将是一件更具深远意义的事。为此,熊文开始了“著书立说”。
针对水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不健全,出于推进依法保护的需求,2017年熊文主编并正式出版了《河长制·河长治》一书,该书不仅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审定为2017年重点主题出版物,并被评为2017年湖北省十佳图书,还在2018年成功入选第三届湖北读者“我最喜爱的10种图书”。
为满足科普需要,熊文主编出版了《生命河湖——河湖保护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该书荣获了湖北70年优秀科普作品奖(图书类)。
2021年,为助力首部流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落地实施,发挥强效,熊文又主编并出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要点解读》;针对长江大保护重点保护对象基础工作薄弱,他从长江流域角度组织编撰出版了《长江流域珍稀保护动物》《长江流域珍稀保护植物》《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丛书》(共12册);针对长江流域水环境治理与水生态修复关键技术推广与应用不足,他组织编撰出版了《水资源保护与水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美丽乡村生态建设丛书》(共4册);此外,他还在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支持下组织出版了《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研究丛书》(共6册);在湖北省学术著作出版基金项目支持下组织出版了《湖北水安全战略研究丛书》(共6册)。就这样,一本本凝结着熊文以及其科研平台和科研团队人员心血与智慧的专著问世,不断向外界传递着熊文的“护水”智慧,也不断推动中国水生态环境科研迈向新高度。
“山有百藏而不言,水润万物而不语。”水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普惠性的民生福祉,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一直是熊文坚持的方向和目标。正如他自己所说,有了生态保护的底色,我们再科学开发、利用水资源,就有了更多底气和选择,也能更好地服务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