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优化小学写作指导策略的几点思考

2021-02-21张传胜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21年8期
关键词:导图理念教材

张传胜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边天”和“重头戏”,承载着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想健康发展的重任。现行部编小学语文教材提出了全新的作文教学理念。如何贯彻落实这些教学理念,优化写作指导策略,转变作文教学理念,笔者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认识与思考。

一、强化读写结合,提升表达能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两句话的意思是熟读优秀作品,自然能够提高写作能力,这就是“读写结合”的作用。所以,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阅读积累。阅读积累丰富了,他们写起作文来自然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读写结合”的理念早已被广大语文教师应用于作文教学中,最早研究读写结合教学法的是特级教师丁有宽先生。阅读丁老师的相关著述,笔者受益匪浅,同时也发现现行各年级的语文教材都渗透了读写结合的教学理念。

譬如,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乡下人家》中的“选做”训练:“你眼中的乡村景致是怎样的?用一段话写下来。”这是一道紧紧围绕课文设计的练习题,学生可以从课文中得到启发,回忆乡村的生活体验;也可以借鉴课文运用的修辞手法对景物进行生动细腻的描写。下面是笔者指导学生仿照《乡下人家》第1自然段写下的片段:“嘀嘀嗒,嘀嘀嗒,每到夏天到来,牵牛花就在我家庭院吹起了小喇叭。那蓝的、红的、紫的、白的花儿,都迫不及待地参加了这场音乐盛会。那长长的绿绿的藤蔓儿,不知疲倦地向上爬,连同各色的花儿,在我家的院墙上构筑了一道美丽的风景。”这是一位善于观察与想象的女孩写下的句子,这清新活泼的语言让笔者佩服不已。

课文是经典的“例子”,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营养,浇灌学生的写作之花,使之更加绚丽多姿。读写结合理念的运用对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教师要提高认识,充分理解教材编者的意图,努力优化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引领学生在阅读实践活动中愉快地感悟与积累,从而实现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同步提升。

二、倡导生活作文,激发写作兴趣

关于作文教学,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强调:“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同时,他还呼吁作文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做到“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叶老强调作文教学要立足生活,跟生活接轨;要给予学生写作的自由,要让他们写出真情实感,而不是闭门造车、无病呻吟。

叶老的生活作文教学思想在现行部编教材中得到了体现。研究部编教材,笔者发现每一单元设计的写作练习都跟学生的生活体验密切相关。

譬如,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作训练的主题是“让真情自然流露”。小学生在生活中经历的一切都会给他们带来丰富的情感体验。此次训练就是要求学生写生活、写感受、写体验,而教材提供的“畅快”“欣慰”“激动”“盼望”“沮丧”“愧疚”“难过”“归心似箭”“忐忑不安”等关键词无不与心情、情感密切相关。这些提示能够帮助学生叩开情感之门,打开“话匣子”,下笔成文,一吐为快。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写好这篇作文呢?笔者在课堂上先根据课本提供的关键词,引导学生在他们记忆的仓库中搜索、寻找典型素材;如果找不到,还可以跳出这些关键词划定的圈子,根据情感体验来搜集素材。于是,一篇篇富有真情实感、充满生活气息的作文在学生笔下相继诞生。一位男孩描述了春节前听到父亲在工地因为事故意外身亡的噩耗后的痛苦心情,还有一位父母离异的女孩描写自己晚上经常思念妈妈的难过心理……这些作文展现了学生真实的内心世界,读来令人动容。

实践告诉我们,在生活作文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解放学生的眼睛和大脑,鼓励他们用心去观察、感悟与思考,引导他们不拘一格地将生活中的见闻、感受、体验表达出来,写出富有个性的作文。

三、运用思维导图,拓展学生思维

思维导图,亦称心智导图,其意图是使用一个中央关键词引发形象化的结构和分类的想法。这种图形思维工具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触发人的灵感与心智方面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思维导图最突出的特点是图文并重,能够将与主题相关的各级内容按层级表现出来,从而建立思考或记忆的链接。

思维导图的形式多种多样,是一种图像式思维工具。在小学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巧妙地运用思维导图,能够激活学生思维,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从而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选材、构思,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思维导图引发了教材编写者的高度关注,已被广泛用于相关的写作训练专题。

譬如,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一单元写作训练的主题是“我的乐园”,在写作训练的提示语之后,紧接着呈现了一幅思维导图——图片的中心是一个菱形,中间是“我的乐园”四个字,而由这个中心辐射出去的则是六个方面的主题“班级图书角”“满是玩具的房间”“村头小河边的草地”“爷爷的菜地”“学校的篮球场”“家里的院子”。呈现此思维导图的目的是要打开学生的记忆,引导他们搜寻记忆中的乐园。此思维导图也兼顾到了城市和农村孩子生活环境的不同,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跟学生的生活体验联系较为密切。而在此思维导图下面是一段指导学生构思的文字,在文字下面又出现了一个表格式的思维导图——左边一栏是要选择的题目“村头小河边的草地”,右向箭头指向三栏的内容分别是“草地上有绿草、野花、昆虫、鹅群……”“放风筝、看天空变化的晚霞……”“在大自然中自由玩耍,多么快乐”。这个思维导图使学生理清了写作思路,有助于指导学生巧妙构思。而这个思维导图的下边则是空白的一栏,要求学生仿照上面一栏图表绘制一个类似的思维导图。编者的设计意图是为了实现学生能力的迁移,以这一个例子来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引领学生发散思維。

由此可见,在写作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有效利用课本中的思维导图,还要根据不同的写作主题设计富有个性化的思维导图,从而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选材能力与构思能力的锻炼与提升,有效达成写作训练目标。

综上所述,在写作指导过程中,教师应切实贯彻“读写结合”与“生活作文”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体验,在阅读与生活中积累素材,提升认识。同时,在写作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作用,激活学生思维,启迪学生智慧,引导他们快乐写作,让学生写出一篇篇妙文佳作。

猜你喜欢

导图理念教材
方传芸舞蹈创新理念拾微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教材精读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第6章 一次函数
第9章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
现代陶艺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