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作文教学更加精彩
2021-02-21陈长松
陈长松
当前在我国新课改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小学的作文教学也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教师要根据小学作文教学现状,制定出改革策略和方针,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深入推进教学改革进程。教师不仅要对目前的作文教学策略进行优化,同时也要加快作文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一、个性化指导
只有融入真情实感才能写出有温度的作文,在小学日常作文训练过程中,教师应主张写作的真实性。日常写作训练应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强调内容的真实性,要求学生留意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加以引导,在不断的引导和培养下,学生便拥有了对事物的感悟能力,可以通过自己的眼光去观察世界,感悟生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感受通过文字表达出来,写出极具个人色彩的文章。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通过对作文的积极评价进行激励,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例如,“我的‘自画像’”这篇作文,要求学生从外貌特点、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描述自己。有些学生会选择描写自己的外貌特点,有些会选择描写自己的性格特点,还有的学生会选择自己的兴趣爱好等。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作文完成后,根据每个学生的写作内容和表达方式分别进行指导。长久以来,小学作文教学一直采用教师讲授学生的传统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限制了学生智慧的开发,同时也扼杀了小学生的个性。因此要引导学生多看、多想,再通过文字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使作文内容个性鲜明。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小时候的照片,并仿照例文《爸爸逗我玩》选择一件童年趣事进行描写,回忆童年趣事,然后写下来。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突出“趣”的描写,要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事情来写,从而体现作文的个性化。
二、观察生活,积累素材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语文知识的积累与写作素材储备也自然受到限制。因此,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逐渐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小学生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他们对身边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但大部分孩子不善于观察,因此忽视了身边许多可供写作的素材,让一些好的素材和自己擦肩而过,导致作文内容空泛,主题不突出。因此在平时教学中要强调多观察周围的事物,同时将其记录在小本子上,不断积累为日后写作奠定基础。
例如,可以让学生写秋天的景色,有的学生写“秋风来了,树上顽皮的小叶子纷纷乘着降落伞飘到树下,亲亲大地妈妈的脸”;有的学生写道,“叶子黄了,飘落下来,像一只黄色的蝴蝶在林间飞舞”,可让学生描写生活中的事物,丰富写作素材的积累,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俗话说,生活本身就是语文学习的课堂,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对小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要让他们从课本中走出来,去感受身边五彩缤纷的生活。
例如,在以“第一次”为主题开展写作训练时,为了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可以提前布置任务,让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回家做一件从没做过的事。要求每个学生必须亲自实践,认真观察,并做好记录,将自己的“第一次”以作文的形式写出来,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写出来,把自己在“第一次”中遇到的困难,如何解决以及自己的心路历程写出来。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耳朵倾听,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写出充满真情实感,个性色彩鲜明的文章。
三、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注重挖掘素材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看到较好的素材和比较新颖的句子摘录下来,并运用到写作中,这样能使文章语言优美,生动感人。尤其是题目,好题目是好作文的开端,一个好的题目不仅可以让人明确文章的中心内容,还可以吸引读者的眼光,题目可以是文章主人公或主要描写对象的名字,例如六年级上册教材中的《郑成功》《轮椅上的霍金》《青海高原一株柳》《草原》《麇鹿》等等;也可以是文章主要内容或者对文章主题的概括,如《负荆请罪》、《我们爱你啊,中国》等,教师引导学生从文章的阅读中学习和积累拟题方法,了解作文题目的重要性,题目要拟得准确、醒目,引人入胜。文章的结构形式各有特点。例如四年级第三单元描写景物的文章,大都是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在阅读这类课文时,就要加强对这种结构安排的解析,并让学生学以致用。
例如,在讲解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观潮》时,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在这篇课文中,作者开头就用了一句具有总结概括性的话:“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用这句话引起讀者的注意,接下来才写了作者自己是因为被这种景观所吸引,而专门跑去看潮水的具体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章,引导学生分析作者在写作过程中采用的一系列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明确作者通过这些手法使文章更加精彩。
对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只有通过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才能写出个性鲜明的文章。小学作文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要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出发点,让学生根据自身经历抒发真实情感,充分展示他们独特的个性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