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源头活水,让作文教学更精彩

2021-02-21左东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21年8期
关键词:日记情境作文

左东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块难啃的骨头,投入大,费时多,但效率不高。尽管教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但大多数学生的作文依然存在形式化、套路化、不接地气等问题。究其根本,主要是因为作文教学脱离生活,教师的引导是“空中楼阁”。本文对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策略展开分析,旨在引来源头活水,让作文教学更精彩。

一、学会观察生活,搜集鲜活素材

一部精彩的电影是由一个个精彩的小镜头组成的,一篇好文章同样也是由一个个鲜活的生活片段构成的。很多学生之所以写不出好作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善于观察生活,缺少第一手素材,导致写作文时搜肠刮肚,根本感受不到写作的快乐。因此教师应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让他们知道写作和生活的关系,学会在生活中积累鲜活的素材,并将这些素材运用到作文中。比如布置写景文时,如果学生没有灵感,教师可鼓励学生到大自然中走一走,看一看身边的美景。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有话可说。

例如,在教学“写观察日记”时,教师首先让学生读一读苏联作家比安基《森林报·夏》中的两则日记,再让学生回想以前自己的日记,思考这两篇日记和自己的日记有哪些区别。通过观察,学生发现这两篇日记内容全都和燕子筑巢有关,具有一定的连续性,这类日记就叫作“连续观察日记”,就是利用日记的形式记录观察到的事物的变化情况。之后,要求学生将课本翻到第46页,看看教材中的小朋友准备观察什么,同时思考:如果自己打算写一篇观察日记,又该选择哪些观察对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有的学生打算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有的学生则想观察月亮的变化。讨论后,教师从观察方法层面指导学生,帮助学生掌握观察的技巧。比如,学生打算观察水果,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角度感知水果,观察水果的外形特征、气味等;如果观察植物,就要观察植物的干、茎、叶等特点和生长习性等,同时要仔细观察它的花、茎、枝,并对各部分的形状、颜色、姿态作全方位了解,还可用鼻子闻一闻花儿散发出来的香味。在明确观察方法以后,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对此,教师可以布置一个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观察对象展开连续观察,并用日记的形式记录观察所得。通过对生活的认真观察,学生的作文会更加真实和有灵气。

鲜活的素材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如果学生能成为生活的有心人,就一定能积累很多有益的素材并学以致用。

二、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写作灵感

一篇优质的作文,情节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文章的思想感情。但是在小学写作教学中,学生容易忽略将生活情感引入作文,使得作文内容苍白没有灵气,质量不高。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创设生活情境,让他们在情境中体验,在情境中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然后鼓励他们将自己的真实感受记录下来。有了情感的融入,学生的作文才能光彩夺目,触动读者心灵。

例如,在教学“我有一个想法”时,教师展示了一些生活短视频,每个视频都包含特定的生活现象。比如第一个视频反映的是“手机低头族”:不管是熙熙攘攘的街头,还是拥挤的地铁站,都可以看到很多人在低头玩手机。虽然智能手机方便了人们生活,但也在无形中拉远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第二个视频展现的是生活中的不文明现象:公交车站插队、随地扔垃圾等,这些不文明行为不仅损害社会公德,也污染了人们的生存环境。教师让学生认真观看视频,同时思考:自己从中得到了哪些重要启示?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互动,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真实想法。比如有的学生认为,随着科技进步,沟通成本下降,这也导致人们不再珍惜生活中看似“唾手可得”的情感。有的同学认为,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但道德素养没有同步提升,因此整体素质的提高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只有融入了真感情,提出了真问题,学生的作文才能让人眼前一亮。

在小学写作教学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可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感悟、思考,这样学生的作文才能真正接地气。

三、组织生活实践活动,调动写作热情

写作是一个长时间坚持的过程,就像建造高楼大厦,需要一砖一瓦去累积。但大多数喜欢鲜活体验的小学生很难坚持,甚至时间一长会感觉枯燥乏味,丧失写作兴趣。因此,在日常的小学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单元写作的训练要求,在班级中组织一些有趣的生活实践活动,从而使写作课堂生机勃勃、趣味盎然,掀起学生的情感波涛,让他们产生表达的欲望,消除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乐于动笔、敢于动笔,最终提高写作能力。譬如,在节假日,教师可以组织主题活动。在多姿多彩的活动中,组织写作训练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

在教学“多彩的活动”时,教师先向学生展示一段活动视频,邀请学生猜一猜是什么游戏。学生很快说出是“老鹰捉小鸡”。之后,教师讲解了写作注意事项。接下来,为了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教师并没有传授所谓的写作技巧,而是询问同学们最想玩什么。有的学生想玩捉迷藏,有的学生想玩砸沙包,有的学生想参加拔河比赛……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学生分成不同的活动小组,并将作文课堂转移到操场上。做完游戏,同学们回到教室,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刚才的游戏经历,然后告诉学生,想要写好这篇作文,需要挑选印象深刻的场面进行描写。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同学们都是如何表现的?他们的动作、神态、语言是怎样的,等等。然后要求学生完成写作训练。有了游戏的经历,再加上教师的指导,学生很快完成了作文。除了单元习作要求外,教师在平日教学中也可以组织相关的主题实践活动,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又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引源头活水”是写作教学的秘诀。因此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积极组织生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体验和感受,再把体验和感受到的东西融入到写作中,这样学生的作文才能内容丰富,情感饱满。

在小学写作教学中,优化写作课堂,在课堂中引入“源头活水”,用生活化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写接地气的文字,学生就會逐渐摆脱对作文的厌倦和恐惧,带着激情与热爱写作,从而达到提升写作能力的教学目的。

猜你喜欢

日记情境作文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成长日记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