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煮词第五十六辑
2021-02-18任卫新
任卫新:微信煮词 WeChat cook the word 栏目题字/宋小明
【微信煮词】【解】微信,既是微群特征,又是卫新谐音。煮,书生玩味文字之谓也。词即歌词。同时,煮字,谐音,主。又有为主之解意。人为主,词为主。
其中所录言论、粗话、废话,敏感话都滤掉了。每段言论都是经过整合与润饰,同时加一句说话形态的小标题。内容均取自平日歌词群里随意表达的讨论,基本风格不变。
承蒙飞林主席不弃,先在贵刊《音乐天地》连载。每篇就以两千字左右吧,由于微信群发言话题自然跳来跳去,不计章法。故此本人也就以乱石铺街而就了。有用的,留着;没用的,忽略不计。
任卫新:我有一句口号:大家团结起来单干!
——卷首语
任卫新:国家一级编剧。祖籍河北河间。出生在内蒙古呼和浩特。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文学专业。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我国著名文化项目策划人、撰稿人、诗人及歌词作家。出任多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总撰稿,国庆六十周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文学总执笔。
主要从事大型电视专题片和大型文艺晚会策划、撰稿及歌词创作。主要作品:自参与创作《话说长江音乐会》后作为主要撰稿人参加了《话说运河》《黄河》《万里海疆》等多部大型系列专题片创作。并独家撰稿《伏尔加日记》《中国民居》《伟人周恩来》《百年恩来》《自古华山》《林都伊春》以及大型政论片《新世纪·新航程》等众多大型系列专题片创作。
策划、撰稿各类国家级大型电视晚会有几百余台。歌词创作一千余首,有些作品被收入高等院校作为教材,其中《永远是朋友》等歌曲广为流传,歌曲中的诗句被习近平主席在二零一四年北京APEC 会议的主旨演讲中引用。
从事编剧主要作品有:大型广西壮族岩画音舞史诗《花山》;大型岩刻情景史诗《阴山·古歌》;大型森林舞台剧《边城》;大型朗诵剧《一代楷模》以及大型广场艺术表演《燕赵诗篇》《蒙山沂水》《镜泊华章》等。大型音乐作品有:故事大合唱《香港》、大型组曲《世纪故事》及大型组曲《烈士诗抄》等。
获全国级奖百余项。其中曾荣获全国电视星光奖最佳撰稿个人单项奖。多次出任中国青年歌手电视大赛和中国音乐电视大赛评委;连续出任北京2008 奥运歌曲征集评委。以及多届《感动中国》年度评选推荐委员和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评委。
任卫新:微信煮词 第五十六辑
评论文章固有的四个菜拼盘儿
现在的一些剧评,如果作为去拜读,本人觉得基本已经没有多大价值。为啥呢?因为,即使不看也知道其中写的什么。无非是:好评如潮,一票难求,极其震撼,泪流满面。这是差不多也离不了吃不吃两可的四个菜的拼盘儿。说白了,就是一篇表扬稿。要命在于,好与差其实心里明镜儿一般,但心里想的和笔下写的是两回事儿。这类的剧评唯一还算是有点价值的,那就是让你知道了某某某谁谁谁又操练了一把什么的信息。
不止对于剧目,对于一台晚会,对于一首歌曲也是如此。就本人的直接感受来说,从不相信听一场音乐会,被一首歌能够听得感动到潸然泪下的。
黄永玉老先生的反思维方式
画家黄永玉老先生喜欢给画题跋,从文字的精妙到思维的奇巧读起来饶有兴味。比如题跋画荷,便对自古以来形成的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赞美产生质疑。老先生说,荷花是在淤泥里长大的,它应该感谢这个淤泥,而不应该忘记使之成为对立的相反的关系。细想,还真是这么回事儿。
再看黄老先生在《陶潜探初》的题跋:堪笑丢官者学陶潜,搞歌女者自命白居易,从饮者学李青莲,讨小老婆者是苏东坡,只是一样学不会:他们的诗。老先生的话机智而精准,完全都是反思维。因此他的画也别具一格。如果我们写歌词,也能像黄老先生这样,打破常规不拘一格思考,摆脱常规化的套路,经常可以从反思维的角度去做一些思考,然后再展现出你的创作美,肯定独具一格。
不够大师即使喊大师也不会是
如今,凡是张嘴唱歌,不是夸赞像天籁就是夸赞是夜莺。其实什么是天籁根本就不知道,夜莺鸣叫是什么声音也从来没听过。反正听人说自己是天籁或夜莺,心里就美。于是都找各种渠道,到外面去开个人音乐会。其实,你那声音不行,就是在月宫里去开音乐会,你也不会是宇宙之声,也不会是宇宙级别。对于了解你唱歌本钱的听众们的耳朵来说,你是啥样还是啥样,鸡头戴上顶凤冠子,你也不会凤鸣九天。也不过作为百鸟争喧其中的几声就差不多了。
曾听胡松华先生亲自和本人聊过:别总指着抱什么粗腿,要是抱着粗腿你那高音儿一下子就真能上去,也行。我们写歌词的,也要把这些道理琢磨一下,你不够大师,即使喊你大师,即使你把名字改成大师,其实你也根本不会是大师。
并非完全为政治而歌终被遗忘
谈到几位主流老作家,曾有人留言:纵观历史,完全为政治而歌的终被遗忘,甚至是被政治率先给遗忘。遗忘是人的本性。其实这话说得是不对的。那要看什么政治,不能一概而论。从《马赛曲》到《义勇军进行曲》都是政治性很强的,有别于一般抒情歌曲的作品,还是没有被遗忘的。
如果再举例子,本人曾看到,一个俄罗斯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广场音乐会的视频,前苏联卫国战争所有的经典老歌,在舞台上由摇滚乐队重新演绎,整个广场的年轻人一首一首跟着互动合唱,癫狂的程度不亚于演奏其它先锋派摇滚乐的盛况。那些作品当然都是为着当时的政治而歌的,怎么能说终被遗忘呢?
不能仅靠会员证证明自己
不能仅靠一个什么会员证,就觉得能证明自己是个具有资质的优秀词人。作曲家们是不会看你的会员证来给你谱曲的。只要潜心拿出一首好歌词,就一定会吸引作曲家们来谱曲。但更高的要求是,不希望你有一百首歌词都被谱曲,而是希望你有一首歌词敌得住一百首歌词。一个萝卜一个坑不算什么,但那一个坑上的名字能抵十万兵才是厉害。漫山遍野的到处是我,但不如踏天磨刀割紫云的那一个是我。
这是非常难的。
品词,其实就是品人
品词,其实有时就是品人。不只是看你在如何品词,而是当你品词中,其实你的“人”也是在被人家来品。如果你的品词是注重在人而不是注重在词,那读你文字的人,其实心里都会有数的。如果你是在违心地说着恭维的话,那就不是词之品而是人之品了。越有才华闪烁其词,越成正比。有点绕,细琢磨吧。
说完品人,再说品词。再用一个那就是:只要阅读一个人的品词的文字,也就知道一个人大概的水准。
看你也在冒充内行说一些其实根本没有见地不值钱的话,那不叫品词,那叫凑热闹,蹭热度。一张嘴,就露马脚。还是那句话,就知道你这块小舢板根本没有吃水的能力还冒充一条大船。至于根本没细看或根本就没看,复制一个点赞。那么,这种“品词”就根本可以忽略不计,不屑一顾了。
要善于运用你看不到的歌词的空间
画面:远景中一条小船在两岸如画的水面上悠然行进,如果单看视频也是很平淡无奇的。但是,当悠扬的水乡音乐哪怕是一支竹笛一铺进蔓延开来,立刻就生动,就有了说不出来的意境和感觉。这时候,船儿越小,景别越大,意境的空间也就越大。这就是音乐的力量。
本人曾在机房剪接一部藏区的系列纪录片,其中一组雪域高原雪山的镜头,开始配的是一首藏族女声无词歌的音乐,辽远、开阔。但总觉得不很满足。到底不满足在哪里呢?终于想到,换成了风声,寒冷的感觉立刻就从画面中扑来,品质和意境的效果立刻不一样了。这就是说音乐与人声,不如自然的动效。因为后者最本真。从小船到雪山,我们写歌词,要善于运用你看不到的歌词的空间,那最难得的本真。
最麻烦的是过于自恋
无论是写词还是作曲,或无论是什么文艺作品,最麻烦的还不是能力问题,而是对于自己作品的过于自恋。这一般在年轻的时候是意识不到的,总觉得自己的好,自己的有理,碰不得。这是还没走过多少路脚底没有起过泡的原因,逐渐会好的。但是,最麻烦的极度沉溺于自恋而意识不到的,那就是享有一定声誉的名家。这种自恋是由于名气大而在自我意识中自己加倍放大了自己的名气和才气。于是就听不进任何意见,当然,也就听不到任何意见了。因此,即使明显的一片韭菜叶子贴在牙床子上,也就没人提醒你了。
实话说,助力于这种自恋情结的外行,无论多少逢迎和赞美其实都是毫无价值的。但回过来说,对于一个极度自恋的女人来说,需要的就是夸奖和赞美,至于真的还是假的,并不重要。
贝九可不是英雄交响曲
张艺谋在杭州G20 峰会开幕式文艺表演,作为总导演接受电视记者采访,有网友做了一个截图发了出来,其中,有这样一句带有着字幕的原话:你想,最后,贝九这样一个英雄交响曲……
这可是闹了一个大笑话。张艺谋先生把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也就是带有《欢乐颂》的合唱交响曲,与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即英雄交响曲说成一个作品了。作为一般群众,分不清贝多芬这几部交响曲是有情可原的。但作为从事艺术的总导演,说出这样外行的话,那就确实不应该了。难道编导们设计这个节目时,这部音乐的准确名称没有提过吗?难道新闻记者采访并且制作节目打字幕没有觉察到吗?难道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审定这条新闻时,也没有意识到吗?看来,犯这种常识性的错误不只是一个人嘛,而是一个链条。
所以,我们写歌词的千万要引以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