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建设探究
2021-02-18冯玻刘小凤
冯玻 刘小凤
摘要:本文基于工业机器人的人才需求论述中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建设,提出具体的建设措施: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成立机器人教学团队,设立教师工作站;人才培养目标方面,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两段三层”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方面,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校企一体课程体系;实训室建设方面,推进一体化实训室建设。
关键词:中职工作机器人技术专业建设人才培养
1工业机器人产业极其需求
工业机器人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已被国家列为十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2016年4月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三部委联合印发《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实现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年产量10万台,六轴及以上工业机器人年产量5万台以上,机器人密度达150以上。目前,中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加速增长,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引入工业机器人,急需大量的工业机器人操作、编程、安装、调试、维护、保养等高素质技术人才。本文基于工业机器人的人才需求探索中职学校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建设。
2中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现状
分析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对地区的工业基础和先关科研实力有较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技术发展较为成熟的地区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冀地区由于其地域和技术方面的优势,工业机器人技术也在逐步发展。随着我国各地区工业机器人产业规模的不断壮大,对于工业机器人技术人员的需求量也在增加,这就需要中职工业机器技术专业加强课程建设,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充分现有的教学资源,充分保障实训教学的质量的效率,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中职学校在进行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体系开发时应讲求科学的方式方法,既遵循一定的原则。具体来说,则包括以下几点:工业机器人不仅指的是六自由度机器人,还包括其他类型的机器人;机器人产业中,集成应用比机器人本体所产生的价值更大,机器人本体所占比例为20%-30%……随着国家产业转型的深入发展,在进行机器人技术专业建设中,应注重宏观形势,将机器换人和智能制造等加入其中。在明确了中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建设的原则之后,可以工业机器人技术职业能力为主导,来进行专业建设。其核心为系统集成综合技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分别为机器人信息交换技术和机器人生产单元安装调试与运行技术。在其两侧则需要从单体专项技能入手,来进行课程建设,具体而言,可开设的课程包括:《机器人机械系统》、《机器人视觉与传感技术》、《机器人控制技术》等;在智能生产专项技能方面,则可以从《运动控制系统安装调试与运行》、《精益化数字生产管理》等课程入手。在此基础上,从企业就业岗位需求出发,来进行分析,来构建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如对于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其就业岗位共分为两类,一类为主要岗位,包括工业机器人的操作、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的调试等。次要岗位则包括自动化系统的集成、机器人系统的销售等。从企业的实际岗位来设计专业,使人才培养更具针对性。
3中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措施
3.1关注企业需要,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为了满足智能制造的技术需求,实现企业转型升级,中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应结合企业需要,培养机器人应用领域专门的技术技能人才。对于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掌握的主要技能包括工业机器人的维修与保养、基础编程与应用、模具治具的设计、销售能力等等。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体现本专业的实用性,尽量不要过多地讲解复杂的理论知识,可以运用工程学概念讲述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中的复杂公式,让学生总结该公式对应的功能与效果。此外,还应根据专业对应工作岗位及岗位群实施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根据能力复杂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形成综合能力领域,从而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这样一来,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理论知识,也能够全面掌握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各项能力,完善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建设,从而更好地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3.2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发挥机器人专业的实用性
针对目前发展现状来看,我国工业机器人生产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得益于我国部署的“科技强国”战略,因此说,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拥有强大的政策支持。中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应全面做好专业建设,紧跟国家战略部署,实现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长效发展。首先,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需要充足的资金作支撑,必须要处理好生产链中资金短缺的问题;其次,根据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空间,开拓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培养具有高技术的专业人才,加大对人才研究的力度;最后,中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教师还应立足工业发展的方向,根据市场发展的新导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市场消费为引导,为中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增添新鲜血液。在工业机器人技术方面的研究上,国家应给与一定的政策支持,认识到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前景和实用价值,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这对于中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的完善具有重要帮助。因此,我国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做好战略部署,制定详细的产业政策规划,此外,也应为中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完善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全面促进中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
3.3構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两段三层”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关系着一个专业的发展方向和建设层次。对于中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来说,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高了,不一定能实现;定位低了,又达不到企业用人需求。因此,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一定要结合企业的用人层次需求和学校的生源实情。首先,要深入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企业对机器人技术专业的人才层次需求,是否需要中职学生,需要中职学生的岗位有多少,需要中职学生掌握哪些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及职业素养,等等。其次,结合本校生源实情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定位。中职学校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主要面向各类自动化设备和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培养掌握工业机器人工作站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技术销售等专业能力,具有良好的信息获取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能够从事工业机器人工作站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操作编程、技术销售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深化校企合作,与企业专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将学习过程分为校内、校外两个阶段,将人才培养分三个层次进行。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专业基本技能训练和专业核心技能训练,在校外共享实训基地完成专业综合技能训练,去企业顶岗实习完成岗位综合能力训练,促进学生职业能力按“基本岗位能力→专业核心能力→职业综合岗位能力”三个层次逐步提高,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两段三层”人才培养模式。
4结语
总之,中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作为一门新兴的专业,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认真分析本专业的教学现状,关注企业人才需求,着力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这对于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另外,专业建设不是简单地由硬件设备堆砌起来的,而是要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出发,进行企业调研,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专业课程标准,构建课程体系,建设实训中心,建设师资队伍,提升师资能力,这样才能保证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保证培养的学生能够找到合适的工作。从课程建设出发,进一步完善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技能型和创新型的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使得中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教学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袁国顺.浅谈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职业,2019(18):40-41.
[2]章仰莹.浅谈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建设思路[J].自动化应用,2018(10):149-150.
[3]李全生.中职学校工业机器人专业创新实践教学的思考[J].科技风,2018(3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