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改研究
2021-02-18刘竹
摘要: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越来越受关注,大家在要求其具有高超教学技巧的同时,更注重其具有的师德与美德,关注其对幼儿正确三观的引导和模范作用。如何在课程设置中侧重于德育和美育的教导,是当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团队持续努力的方向。在高职院校针对学前教育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课程设置中,美术课程作为学前教育学生核心专业课程,有助于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实现自身良性成长发展,促使德育的有效渗透。一定程度上起着塑造学前教育学生师德、美德的作用。本文通过论述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设置的现状及其德育时效性,试图找寻到能够有效提高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学生德育的办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美术课程;德育
一、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现状
从课程重要性来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是特殊的、紧缺的,是唯有高职院校才能进行培养的专业技能人才。该类人才具有专业的教育知识和技能,肩负着实现“幼有所育”的光荣伟大责任。如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学前教育人才,是所有高职院校学前教育教师团队孜孜不倦努力的方向。从师德培养方面来讲,美术课程作为学前教育学生核心专业课程,有助于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实现自身良性成长发展,促使德育的有效滲透。一定程度上起着塑造学前教育学生师德、美德的作用。
从课程设置来看,美术教育课程作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任务是培养能够发现美、教导美的学生,是美育教学和德育教学并存的课程。但是一些高职院校对于美术教育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设置该课程只为了培育具有一定素面能力的学生,忽视了美育、德育的教导。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美术课程学习中大多还是以技能学习为主,各方面德育意识薄弱。当前,学前教育专业自身德育要求和社会职业化德育强烈需求,都对美术课程德育的有效渗透提出高标准高要求,如何真正在课程发挥美术教育的德育功能,还是起步摸索阶段。因此,当前美术课程内容结构和课型结构条理不清、结构不够合理等问题。当然这与国内关于美术课程的德育功能研究起步较晚有一定关系。基于这样的背景,多数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在课时设置上占比较少,每周1到2个课时的居多,面临着课程重要、教学目标过高,反而不懂如何设置如何重视的境地。
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授课现状来看,大部分学生不具有专业美术功底,对该课程具有好奇和担忧心理,具有想学习、学会的好奇也有担忧要求过高学不会影响学业的担忧。这就造成了学习过程中,大多注意技巧的死记硬学,忽视了美术课程关于发现美展现美的理论学习。而大多数高职美术教师,也仅仅是注重技巧的传授,大多数课程上强调的是学习结构素描对于体现造型美的重要性,真正的把一门形而上学的美术课搞成了填鸭式的应用课 。
通过对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学生的访谈发现,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或硬记住了多少个结构素描样本,至于如何在以后带领幼儿学习美术过程中,引导幼儿从生活发现美、体现美、创造美,欠缺技巧和方法。
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美术课程教育教学目标偏离
主要体现在教学任务侧重于素描技巧的教与学,疏漏了教与学双方对于美的情感交互和美术文化滋润。偏离了美育、德育的教学目标。
美是有内涵的,不单单是死板的图形。教授或学会素描技巧不是教学目标,只是美术课程中的一个手段技能,如何善于发现美,运用简单的线条表现美,引起并唤醒双方对生活事物美的感受和追求才是目的。这才是广大学前教育学生在走上岗位后育幼的技巧方法。无论从美育、德育的教和学那个方面看,单单侧重素描技巧的掌握都是片面狭隘,偏离美术课程设置目标的。
(二)美术课程的教学方法没有创新
对于那些没有美术功底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来讲,感到最怕、最无趣的是美术课。美术课成了无趣的课程,这是应试教育或经济教育背景下的悲哀。课堂上,教师一成不变的认真画,学生一成不变的机械模仿,没有美的多样、灵活、创新和自由,缺乏美的朝气、生气。虽然很多课程的教师都是从教材出发,但美术课时不一样的,只是不断模仿教材中油印的大师作品,没有创新没有自由,对于素质参差补齐的高职学生来讲难、枯、苦。美术课程授课不应该是这样的,应该是充满艺术气息,教学方法应该是创新多变的,通过交互从不同的事物的观赏角度引导学生的共鸣,才是美术课程的授课方法。
(三)美术课程内容脱离了高职学前教育学生主体
主要体现在,针对高职学前教育学生的美术课程教材较少,大多高职院校采用都是一些专业美术欣赏教材。且在教授过程中太依赖于基本技巧如结构素描的教授,这样的课程内容不是太难就是太容易,脱离了高职学前教育学生主体的文化背景和生活基础。况且,当前社会处于大数据共享时代,高职学前教育学生获得美术技巧的途径多样,兴趣也多样,缺少的反而是对美术的专业知识基础。
三、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改建议
(一)提高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授课教师素质
任何学科的教学目标完成的前提条件之一,在于授课教师的素质水平。要进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改,从而达到美育、德育并行教学目标,首抓如何提高授课教师素质。更何况,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将来自身就是授课者。只有高素质的美术课程授课教师,才能培养出美育、德育并存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一是从授课教师选聘上,应该注重具有一定艺术修养及专业知识功底的美术教师。这是完成美术课程任务的必要条件。二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授课教师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要能以德育人,并将这种授课理念传输给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引导其模仿学习好的师德形象,从而在以后的育幼工作中,浇灌好祖国娇嫩的花朵。三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授课教师要能不断创新授课方法。针对高职学前教学学生底子薄,将来又是授课者的特殊性。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授课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和传授,给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更多不同的授课体验。比如,从生活常见事物引出授课内容,进行交互,引导学生发现美的线条并临摹出来,再教授改正,肯定比死板的模仿更有效率。当然,引进更好的教学器材或教学工具也是创新教学方法的一种。
(二)研制针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材
针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素质参差、美术功底若或无的特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材要有适宜性,要能从简单到复杂徐徐渐进的过程。要以专业的美术基层知识归整大数据共享时代学生的创新思维,以传导情趣与德育并重的教学方法为主。当前,获得某项事物简单的绘画技巧或某些美术课程教材,门槛已经大大降低,因此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材注重的应该对基础美学知识的汇总和有效处理,是综合且多样联系的,要体现出教的引导性。教材要能起到引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兴趣、对授课方法的热爱、培养其主动感受美的能力,使其认识到美育与德育的关系,促进美育、德育共同发展。
(三)开展多彩多样的美术认知活动
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学会认知的过程,在美育、德育的教学过程中,认知活动尤显重要。内容多彩形式多样的美术认知活动,更能有效促进学生关于美育、德育的参与性、自主思考性。学生的基础是不一的,但对美术实践活动的认知是相同的。比如,带领学生参与不同的美术图案制作技法,素描、吸管吹画、沙土拼画等,让学生主动去运用技巧思考创作,提升其技巧的同时,也提升了其教学能力。
四、结论
本文通过对学前教育美术课程的课程内容和课程模式的探索,期望推动以德育由外主动内化为目的的教学改革,大步踏入高职美术课程德育质量的教改之路。反思了高职学前教育美术课程教学模式的现状。建议通过研究和实践创新授课方法,使高职学前专业美术教育不再是根据美术特长而准备的课堂,教学内容需要有效整理,将其划分不同程度板块,将各个教学板块的核心要点形成一套内容体系,从自主探究、参与思考、注重引导以及学习拓展四个环节给出了改革建议。
参考文献:
[1]许倩铧.试论美育教育在高职思政教育中的渗透[J].东西南北,2019.7
[2]刘平.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以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实践教学改革为例[D].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8.6
[3]张浩.AR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的应用与实证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20(11).
[4]陈晓蓉.自主发展理念下幼儿美术教学的实践研究[J].山西教育,2020(10).
[5]于洋.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创新实践研究[J].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04).
作者简介:刘竹,河南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本科学历,硕士学位,中共党员。
本文系河南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度学院科研基金项目,《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德育时效性研究》,(项目编号:2021—HZSK—14)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