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风景园林行业现存问题

2021-02-18蔡宇杰

科技研究·理论版 2021年14期
关键词:风景园林景观过程

蔡宇杰

摘要:目前,我国风景园林设计还处在发展阶段,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 相关参建单位应引起重视采取相应措施,从规划设计、工程投资、建设过程和验收流程全方位介入,以保证项目顺利竣工。

关键词:风景园林;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1风景园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创新、创意

风景园林建设是城市美化的重要环节,风景园林的建设最能体现一座城市人文风貌。整体性规划指引的缺失,使风景园林设计千篇一律,同类型项目相互借鉴,相互模仿的情况凸显,缺乏地方特色与人文关怀。因此,从规划层面约束统一建设风格,界定项目定位,为后续设计施工提供依据和指引显得尤为重要,同时深化设计过程中因严格遵循上位规划,保证城市建设的协调性和延续性。

1.2 项目投资低

风景园林建设工程投资环比其他工程建设项目较少,导致各方参建单位投标积极性不高。设计和施工企业为了约成本,项目的人员分配,技术力量投入也相对不足。由于参建人员技术经验限制,从而增加了项目建设的质量。比如在项目可行性研究中,估算漏项缺项情况普遍,导致后期建设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建安费常常突破可研估算。从而只能通過设计变更或牺牲一部分景观设施和功能以到保证项目在不超投资的情况下顺利实施。无形之中增加了各参建方的工作量,同时也难以保项目落地的效果。

1.3 建设周期短

风景园林建设周期通常较短,导致设计缺乏充分的时间踏勘现场、分析场地现状。因建设周期短从而压缩了设计周期,导致设计仓促应付,缺乏对项目的深入了解和思考,造成可研与方案,方案与施工图,施工图与实际建设层层脱节,项目落地性较差。

1.4 文化延续性较差

风景园林在中国有着悠久璀璨的发展历史,先辈积累了丰富的设计、建设经验。自古以来“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成为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最高追求。随着时代的进程,信息的传播得到了质的飞跃,世界各国的文化冲击愈演愈烈。面对不同的文化冲击,风景园林建设者应坚持文化自信,因地制宜,在吸收先进建设经验的同时,尊重风景园林发展规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1.5 建设管理过程的缺失

目前工程建设管理着更为重视建设成果,以成果来约束建设过程。导致建设中间过程相对缺失,对项目把控效果较差,工程容错率较低。工程建设管理应重视建设的全过程管理,积极参与工程建设的过程,及时关注项目的进展,解决项目建设过程的隐患,以过程把控结果。

1.6 民众参与热情较低

现阶段,我国风景园林建设大多都是由专门的部门和人员负责的,民众的参与度较低,导致在

风景园林设计中,无法及时的掌握人们的具体需求,大大降低了园林设计的质量。同时由于民众缺

少参与热情,很多意见均不能直接得到反馈,导致风景园林在建设完工后,反响较差,影响了城市

建设的进步发展。

风景园林建设为城市公共配套设施的重要组成,使用者的意见尤为重要。我国在建设过程中应更加重视社会意见,聆听市民的需求。目前,城市建设方案公示途径较少,市民参与度不高。故而可适延长方案公示周期,增加市民查询城市建设的途径,增强民众参与的积极性。

2风景园林设计问题产生的原因

2.1 人为原因

2.1.1技术水平亟待提高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速度的提高,城镇化水平越来越高。工程相关从业人员众多,但因前期行业发展过快,导致相关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因此,风景园林行业因制定更为完善人才的标准,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增加相关执业资格的考核,增强行业的流动性,以沉淀更多实干型人才。

2.1.2抄袭

在投标过程中,有的设计单位为了提高中标率,常常都是借鉴一些已经实施的成功设计案例,或者直接使用成功案例,以压缩项目周期,较少人员投入,从而降低工程实施成本。行业内的恶性竞争,直接影响了项目落地的效果。

2.2 客观因素

2.2.1 行业收费标准较低

目前工程行业普遍沿用2002年的工程计费标准。设计费取费相对较低,严重打击了企业的积极性。企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常常因为成本问题而限制工程的投入,企业压缩成本的同时,也压缩了人力成本,导致行业人才大量流失,不利于行业可持续发展。

2.2.2 社会生活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城市的建设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学校沿用的教材普遍较旧,逐渐难以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建设要求。同时,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也较少学校的人才培养逐渐与社会建设标准脱节。城市建设脚步的加快,也加剧了城市之间的建设竞争,城镇化程度越高,越容易吸引到企业的进驻。少投入做大项目逐渐成为了建设者的核心诉求,“花小钱,办大事”逐渐成为了评价一个项目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

3景观园林设计问题的解决措施

3.1 坚持文化自信

随着信息交流越来越便捷,各种设计风格百花齐放。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不能盲目的全盘吸收,在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应认真地踏勘现场,思考场地与当地的人文关系,同时有效地甄别出适合项目建设的元素,注重人文关怀,充分尊重当地民众的风俗习惯,坚持文化自信,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场地优势。

3.2优化管理过程

设计管理水平的强化既涉及到景观的设计者,还会涉及到设计的管理者。需要对设计者以及管

理者两者的素质以及能力进行提升,才能够更高质量的、高效率的完成城市景观的设计或者是管理

工作。想要保证景观设计管理工作的水平,设计者以及管理者就必须要具备基本的专业能力以及知

识储备。而设计以及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这也成为现阶段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以及建设过程中抄袭

成风现象出现的关键原因。

管理作为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优化管理过程尤为重要。定期组织管理者接受专业培训,优化管理过程,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建设周期。同时积极地参与到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全程把控建设方向,可以有效地避免不必要的返工,从而节约项目投资,降低项目的成本。

3.3坚持生物多样性原则,提升景观活力与个性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当地生态系统,对项目区域内现存的动植物做充分详尽的调研,保护建设范围内的物种多样性,是人文建设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避免使用单一的主材和树种,在保护原有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丰富现有的植物群落,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公共空间,打造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生境。

3.4应用生态学原理,打造城市生态园林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打造“生态园林”的城市景观园林,是城市建设的发展重要目标。在进行城市景观园林的设计时,要严格遵循生态平衡的自然准则,保证设计的园林景观与周边自然景观实现稳态平衡。其次就是对于景观园林设计中的绿化植物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对于在绿化中所需要

使用的植物,要充分的对所在地区的位置及空气进行合理的规划,比如种植地的阳光、水分、土壤

等都应进行严格的要求。有些植物喜阴暗潮湿的环境,有些植物喜欢阳光充裕的环境,有些植物对

于土壤的酸碱度有着严格的要求,因此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4结语

在风景园林项目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聆听市民的意见,尊重当地的人文风俗,因地制宜,优先考虑乡土树种,坚持可持续发展,使用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更好的提升风景园林的设计效果,进而为居民创造出更加舒适的生存环境,为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奠定基础条件。

参考文献:

[1]陈立胜.现阶段风景园林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绿色科技,2016(17).

[2]王贤河.现阶段风景园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7)

猜你喜欢

风景园林景观过程
“可食地景”在校园景观中的应用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地域特征的分析
风景园林设计中对于人性化理念的应用探讨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地域特征的分析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景观平面图》
创意涂鸦
新时期下中国风景园林标准化体系的构建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