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群体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探索
2021-02-18韩佳玲特日根
韩佳玲 特日根
【内容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中思政课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思政课中增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增强学生民族团结和爱国主义的关键路径。因为,高校学生是维护民族团结稳定的重要群体,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也是高校和谐稳定发展的基础。因此,加强高校学生群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是维护民族团结工作的重要途径;同时在青年学子中广泛形成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深化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高校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
高校是培育社会主義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关键点。思政课在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课程中如何安排各类思政课程,如何选定教育教材内容是关系思政课的影响力、反响力的重点。当前各高校十分重视校园民族团结教育,并将其纳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中。专门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这是培育及深化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抓手和必要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1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因此,高校要牢牢把握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重要性,把培育维护民族团、爱国主义精神的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的关键内容之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方面是有效加强高校各民族学生之间的文化交流,另一方面在其生活态度和行为以及交流交融上都能够形成更为融洽的关系。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影响下,高校各民族学生在思想交流、价值观追求等等方面会更为接近,更为积极向上,这样就容易建立起拥有共同价值观的高校学生群体,这对于促进民族团结,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校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问题
(一)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思政课的打造需要强有力的人力资源及课程资源。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培育的过程中,教学人员发挥着主要作用,而他们的梯队建设以及专业知识和能力仍然需要加强。首先该课程属于较为新的内容,在它的内容以及理论等领域需要强大的师资团队共同研究完善。尤其,如何增强该课程的影响力、反响力方面要有新思路新举措,授课形式枯燥乏味、课程平台建设滞后等原因也会对该课程的推进产生制约。
(二)培育内容的科学性方面
高校校园文化是由各种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的多元文化,它不仅包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也包含各少数民族富有特色性的独特文化。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就是要加强各民族学生正确认识“共同性”“差异性”,促进各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教师要正确处理、有效讲授差异性和共同性问题,要正确引导并处理理论上的模糊认识、实践中的不当做法。尤其在课程内容中要凸显尊重差异、包容多样,通过扩大交往交流交融,创造各族学生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校园条件,让各民族学生形成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理念。
(三)培育机制健全方面
完善的培育机制对于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课程体系建设的过程中相对缺乏针对民族团结教育或民族共同体培育的相关课程,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民族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要相结合较相呼应,在发挥其作用方面仍需要加大力度。尤其,千篇一律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吸收该课程内容的效果较差,不能达到意识形态教育的目的。
三、高校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
(一)思政课程要融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托,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重要途径。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设置上,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关理论融入进去,充分且高效发挥该课程的作用。在课程内容方面寻求多样式,可充分挖掘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将其编入课程中,让各民族文化之间相互理解认识、相互交流,加深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的教育以及中华民族的多元性、包容性有进一步的了解,加深情感。同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内容,让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有更好的理解,从而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
(二)培育共同体意识
新时代大学生具有坚定政治理想信念、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们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是促进各民族学生交流交往交融的关键。要正确引导学生加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使广大大学生认识到,各民族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不能将两者割裂开来。从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再延伸到政治认同,延伸到爱国主义情感。要把“五个认同”讲授好,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思想传播好,这是强化民族大团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凝聚力的关键。
(三)利用各项优势资源
高校在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过程中不仅仅是依靠学校思想政治课程的知识传授,也应当重视各项优势资源的利用。可通过组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民族特色活动或根据学校基本情况设立民族团结主题教育活动,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展现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促进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互动交流,相互认同各自民族文化,让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找到存在感和幸福感。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民族和睦之根。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共同体,是建立在共同历史条件、共同价值追求、共同物质基础、共同身份认同、共有精神家园基础上的命运共同体。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就要在学生群体中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特别是从青年教育阶段抓起,引导学生全面理解党的民族政策,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共创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1]韩露. 中华民族精神内涵评述[J]. 重庆工学院学报,2007(11).
[2]郑师渠. 梁启超的中华民族精神论[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3).
[3]刘力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化[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2).
[4]严庆,余金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论略——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J/OL].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2021-11-26]
[5]李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逻辑与践行路径[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1,35(11):20-29.
[6]武永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包容性文化路径[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1,35(11):30-37.
简介:韩佳玲(1993—),女,蒙古族,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科员,法学硕士,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党政办公室,研究方向:当代资本主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