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电网中的继电保护新技术研究

2021-02-17刘冬冬刘小萍武安鹏

装备维修技术 2021年43期
关键词:智能电网继电保护

刘冬冬 刘小萍 武安鹏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智能化建设的发展迅速,继电保护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快速隔离故障设备与控制事故影响范围重要作用,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与此同时,继电保护装置运行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容易产生出现误动、拒动现象,其稳定性需进一步提升。因此,为预防和减少电气事故的出现,充分发挥继电保护装置性能优势,本文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运行维护进行分析,提出运行维护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电网;继电保护;新技术研究

引言

全面分析传统继电保护系统可发现,其主要构架层面可划分为间隔层及站空层,而智能变电站的构架及模式均明显优于传统继电保护系统。由此可见,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不止具备传统系统的特点,更增加过程控制的职能,有助于优化过程层及间隔层的总体功能,对提高总体工作效率具有不可比拟的积极作用。其中,智能变电站中电子互感器与传统继电保护系统相比,具有更明显的应用优势,例如:绝缘性能良好及结构简单明确等,极大程度上减少绝缘易燃材料的使用量,预防出现火灾及爆炸等危险事件,最大限度地提高繼电保护系统的安全性。

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维护

1.1运行维护原则

为保障继电保护装置安全稳定运行,构建起完善的继电保护运行维护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确保运行安全。将保证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稳定性与电力系统使用安全作为核心目标,采取一系列手段措施实现这一目的,如开展继电保护装置的日常维护与定期检验、装置运行状态监测、故障诊断与检修等工作。第二,宏观规划、逐步落实。考虑到继电保护运行维护是一项系统性工作,涉及到诸多方面,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继电保护运行维护的宏观规划方案,将总体目标分解为若干具体任务,分层逐步实施推进。

1.2继电保护装置检验内容

为充分发挥继电保护装置使用性能,避免出现误动、拒动现象,确保装置可在电力系统运行故障出现后的第一时间执行相应保护动作。因此,应定期对继电保护装置及二次回路进行校验,根据校验结果发现装置潜伏故障。而继电保护装置的主要检验项目包括整组动作检验、机械部分检查、二次回路绝缘电阻测量、电气特性试验、分闸电压测量、主变差动保护带负荷校验、二次通电试验等。以继电器相互动作检验项目为例,工作人员断开继电器检验期间可能引发误动作的回路及压板,随后,将盘上直流电压调整至运行工况。最后,根据试验期间的继电器保护动作执行情况与顺序,判断继电器安装质量是否达标、检查装置动作是否正确、是否存在迂回电路。

2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

电力的发展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生活生产必备的关键性因素。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电力的发展。因此,对于电力系统的及时维修和完善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的具体作用以及应用有以下几方面:(1)继电是能够保证全方位的监控设施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性因素,将各个系统中的组成部分的真实情况及时进行反映,然后发出信号,是工作人员能够及时排查问题,以及查找出出问题的根源,做到及时维修的目的。(2)当电力系统中某个部分发生了重大的问题是,尤其是在可能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时,继电的安装就可以及时阻断电流的流通,将发生故障的元件以及周围的电路在第一时间就能阻断,将整个系统分离,这样使伤害性降到最低,不能伤害生命安全。继电装置对于没有障碍的设备也能进行及时的保护,避免由于一次事故导致整个机电系统报废。(3)电力系统再发生重大事故时,继电的安装能够及时找到问题出现的类型,并且发出警报声,这样在技术人员维修时,就能够从故障根源及时找出维修的办法,在进行对于故障的全方位了解之后,为下一步的维修和完善做好充足的准备。

3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安全措施

3.1制定检修方案

从具体工作效果角度来看,智能变电站经长期发展其总体技术水平呈明显上升趋势,尤其是经变电站信息交互情况分析后能明确得出其技术进步结果。为了保证智能变电站检修工作有序开展,相关技术人员应秉持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尽量于检修前期结合实际运行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检修方案,并且详细探究及分析日常检修期间是否需要停电处理,特别是变电站设备检修期间是否需要进行停电处理,以形成科学合理的问题处理方案。同时,综合考虑变电站的具体运行情况,选择适宜的检修方法,尤其是停电后及时调整设备运行参数,而对于不需要停电处理的设备则健全其继电保护检修流程,灵活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大力实施合并单元检修作业。

3.2扩大校验力度

智能变电站历经长期发展其变化相对突出,促使其校验工作重点发生较大的变化。以校验保护装置环节为例,其工作重点内容出现变化,以虚端子映射为校验主体对象,侧重于校验其准确性。同时,校验工作开展期间侧重于健全检验机制,做好软压板可靠性验证工作,方可保证校验结果准确无误,并且校验智能变电站终端时,尽量将稳定性、安全性及完善性视为校验智能终端的重点内容。由此可见,相关校验人员以保证出口硬压板稳定性为前提条件,选择科学合理的校验方法完成工作任务,待完成校验工作后仔细检查变电站合并单元。此外,深入研究相关技术手段,持续优化校验流程。

3.3搭建管理体系

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必须以全方位了解智能变电站具体运转状况为前提条件,搭建相应的变电站管理体系,科学合理有序收集虚拟二次回路相关信息数据。对常规情况下智能变电站文件管控工作来说,实现可视化监控目标无法脱离挑选适宜途径提升运作准确性及稳定性的支持。同时,全方位分析信息传递过程中各种安全性问题的产生原因,提升自身重视程度,利用各种技术手段扩大通信配置的安全性,方可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有序性及安全性,消除影响检验工作顺利开展的风险因素,进一步提高智能变电站的工作效率。总之,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以可靠隔离待检修设备或故障设备为核心目标。

3.4继电保护装置定期检验

由于继电保护装置所处环境较为复杂,随着时间推移,受自身老化与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装置性能持续下滑,误动、拒动等故障问题的出现概率有所提升,在使用期间容易出现突发性故障。因此,为预防和减少装置运行故障的出现,应定期对继电保护装置开展全面性检验工作,准确评估装置运行工况,消除装置潜伏故障,强制退役临近使用寿命与存在严重质量缺陷的装置。此外,不同种类继电保护装置的检验期限有所不同。例如,要求每五年对各类型电流互感器进行部分检验,每4年对变压器瓦斯保护装置进行全部检验,每年与每5年分别开展一次回路绝缘测定试验与绝缘耐压试验,每3-5年对高频保护通道设备与高频阻波器进行全面检验。

结语

综上所述,为保障供电可靠性与用电安全,预防和减少电力运行事故的发生。因此,电力企业应推动继电保护运行维护体系的自动化、智能化与信息化发展,落实科学高效的运行维护策略,积极探索适应现代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运行维护机制,以推动我国电力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梁.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所面临的若干问题探讨[J].电子制作,2019(22):99-100.

[2]万鹏.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安全措施探析[J].技术与市场,2019,26(10):148-149.

[3]易婷.智能变电站扩建工程继电保护安全措施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9,26(8):108-109.

猜你喜欢

智能电网继电保护
继电保护系统在10kV配电站中的应用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和维护研究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和维护研究
继电保护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现状探讨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
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及措施探讨
高可靠的电网虚拟化云资源调度技术
智能电网中光纤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智能电网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