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根据当前形式探讨企业安全管理难题

2021-02-17刘作浩

装备维修技术 2021年43期
关键词:风险识别难题解决方法

刘作浩

摘 要:随着人们的安全意识越来越强,国家监管力度越来越大,法律法规要求越来越严格,企业在不断提高合规性工作时,也会面临一些难题,例如人员培训、供应商管理、风险识别等。本文以天津波音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的管理模式为依据,对目前常见的一些安全管理难题的解决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难题,培训,供应商,风险识别,解决方法

1当前在日常安全管理中,安全管理人员常见的管理难点

当前,从国家领导到企业一线员工,人人对安全越来越重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意识越来越深入人心。与此同时,国家安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也在不断的更新完善,标准要求也越来越细致和严格,每个企业为了确保在安全管理方面的合规性,都在不断的完善自己的安全管理工作,完善过程中势必要对原有管理方式和观念等进行改变,这样一来,就经常会遇到以下几项管理难点:

1.1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安全培训工作效果差;

1.2作业区域的风险识别不全面,内容经常有缺失,而且很难做到动态管理;

1.3大多数一线员工不知道所在作业区域的风险,导致风险管控工作失效;

1.4班组召开班前会,流于形式,没有内涵,班前会费时费力,员工抵触情绪严重

1.5外委施工人员管理有缺失,违章现象无法根治或大幅好转,外委施工队伍管理效果不好;

1.6信息化管理和日常安全管理不能有机结合,浪费资源,工作效率低下。

2解决这些管理难点的对策

结合天津波音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天津波音)在日常管理中的管理方式方法以及取得的效果,对解决上述问题有以下工作经验探讨:

2.1结合作业区域实际情况、了解员工需求,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员工培训积极性。

2.1.1首先天津波音安全管理人员应充分了解现场情况,熟悉生产工艺、掌握人员情况、设备设施布局、危险源识别等信息,然后制定适用的培训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培训;

2.1.2其次提高讲师技能水平,不定期组织讲师参加外部培训,提高讲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强化讲师的培训技能,力求讲师在培训中避免出现授课生硬,课堂气氛死板等现象;

2.1.3在日常各类安全检查中发现问题后,总结问题出现的原因,然后对相关员工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例如各类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涉爆粉尘管理知识和危险化学品管理知识等内容;

2.1.4现场进行调研和抽查,充分了解员工最想掌握的以及最薄弱的知识和技能,然后进行针对性的培训,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强化员工技能;

2.1.5不断开拓新的培训形式,采用多样化的培训内容,例如视频、GIF动图、生产知识结合生活常识等提升员工兴趣,同时将法律法规要求、安全意识等融入其中,寓教于乐,提高培训质量。

2.2全员参与,遵循PDCA原则做好风险识别。

2.2.1制定周密的风险识别计划,各相关负责人严格按照计划督促员工完成风险的识别、更新与定期复核等工作。

2.2.2采用LEC方法进行风险识别,一定要全员参与风险评估,组织员工进行头脑风暴,鼓励员工多发言,将日常遇到的问题尽量多的表述出来,从而提高风险识别的有效性和全面性。

2.2.3在进行风险识别时,组长要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并且熟悉生产工艺,这样才能够从员工反馈的问题中指引员工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计算出合理的D值,从而制定出有效的整改计划或临时防护措施,提高风险识别的有效性;

2.2.4现场检查,以危险源识别表为基础编制检查清单,按照清单对现场进行检查,对识别出的风险以及对应的纠正措施或临时防护措施进行复核;

2.2.5定期组织员工对做过的风险识别情况进行复核,对于增加的工序进行补充,对于得到管控或改善的问题进行重新分级,从而确保风险等级的时效性;

2.3分层管理,确保一线员工熟知风险识别。

2.3.1从源头开始,在风险识别初期就要求员工共同参与,提高员工的参与度,熟悉整个风险识别的流程,加强员工的印象;

2.3.2在执行阶段,将完成的风险识别表放到公司公共盘上,同时将打印好的危险源识别表张贴在工区内,供相关工区人员随时查阅;

2.3.3分级培训,公司安全管理人员对各个工区的高级经理和经理进行培训,然后工区经理对工区员工进行培训;

2.3.4在日常检查中抽查员工对本工区的风险识别的了解程度,然后根据员工的掌握情况,要求工区负责人完善风险识别管理,力求员工对所在工区的风险识别内容充分掌握;

2.3.5对表现突出的工区,EHS(环保、健康和安全)部门会对相关团队或个人进行物质奖励,激励员工更好的、更多的参与其中。

2.4注重内在,避免形式主义,开好班组班前会。

2.4.1要求班前会中必须要涉及安全管理的内容,按照属地应急管理部门的要求,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公司EHS部门为生产车间提供班前会必讲内容,包括接班前的安全问题及注意事项,接班后的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

2.4.2要求班前会主持人提前准备会议内容,缩短时长,提高效率,避免形式主义,要求班前会内容简单扼要,注重实效,避免拖沓冗长,防止员工产生不良情绪;

2.4.3班前会中,要提高员工的参与度,避免一人从头讲到尾,鼓励员工多发言,增加互動环节,提高员工对参加班前会的积极性。

2.4.4班前会以鼓励员工为重点,着重解决问题,长期坚持召开班前会,发挥班前会的作用。

2.5严格管理,全过程管控外委施工队伍。

2.5.1在选择供应商时,公司采购部门对各个供应商资质进行审查,内容包括供应商的施工资质、安全管理水平以及安全生产业绩等信息;

2.5.2签订合同时,必须与供应商签订安全协议,内容包括施工人员入厂后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公司管理制度,以及出现违章作业后的处理措施等信息;

2.5.3人员入场后,在进行施工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培训,參加培训人员进行签到记录。

2.5.4为防止施工队伍擅自增加人员入厂施工,所以在安全培训后,将施工人员指纹与人像录入到门禁系统内,以便确保施工人员在每天入厂时,在门卫处就能够进行人员身份识别,如果系统内无人员信息的话,要求施工队伍负责人尽快安排新入厂人员办理入厂手续;

2.5.5安全培训后,公司EHS部门还会与施工队伍负责人签订施工作业风险告知书以及现场负责人安全承诺书,然后要求施工单位负责人提供与此次作业相关的纸质文件,包括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三年无事故记录等文件,EHS部门对这些文件负责存档备查;

2.5.6加强施工现场检查,发现隐患要求及时整改,EHS对检查结果进行记录;发现违章作业情况,采取一次警告,两次清场的形式,严格杜绝违章作业;同时采用全员监督的方式,公司员工发现供应商有违章行为时,有权立即制止违章行为,并向EHS汇报;

2.5.7EHS会定期组织常驻供应商进行安全培训;

2.5.8由公司采购部门组织,相关部门参加,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考核,不合格的供应商将不再合作。

2.6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借助信息化管理,提升日常安全管理水平。

2.6.1在公司内部OA上,开设隐患上报系统——BBS系统,该系统采用流程审批模式,以PDCA为原则,从发现人上报问题到验收人对整改情况验收,对安全隐患进行全过程管控。所有涉及的人员都可以随时查看隐患整改进度,未及时采取措施的相关人员,会收到系统发送的提醒邮件,确保及时完成整改工作;

2.6.2公司EHS牵头,建立各专业微信群,例如涉爆粉尘管理群、危化品管理群等,方便相关人员讨论技术难点,交流信息等工作;

2.6.3在各工区安装大屏幕,循环播放安全相关内容,并定期更换,内容涉及培训、宣传等,强化员工安全意识。

参考文献

[1]安全生产法

[2]苏永喜.我国煤矿企业安全管理问题探讨 [C].建筑设计管理.2009(11)

[3]赵鹏飞,聂百胜,张忱.煤矿企业安全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C].煤矿安全.第44卷第1期

[4]许进华,吴玉红.班前会及班后会在变电站安全工作中的重要性[A].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

[5]Tobias Hüser.系统的供应商安全管理.流程工业 17-2013

猜你喜欢

风险识别难题解决方法
难题大作战
画“树”解难题
H银行企业信贷项目风险评估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户外俱乐部活动的风险因素识别与分析
农村移动网络覆盖探讨
针对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问题解决方案的研究
巧解难题
健康难题征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