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震后九寨沟旅游开发研究

2021-02-17梁艳桃

装备维修技术 2021年43期
关键词:九寨沟遗迹景观

梁艳桃

摘 要:九寨沟作为山沟谷地,其大部分都被森林所覆盖。因为其内拥有九个藏族寨坐落从而得名。但是在汶川大地震之后,九寨沟地形地貌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并且形成了新的地震景观。所以,针对其区域背景和地质背景进行分析,就能够提出更加合理有效的开发措施。

1.旅游发展环境

1.1 区位条件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西北部岷山山脉南段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漳扎镇境内[1],地处岷山南段市400多千米。地理坐标东经100˚30΄-104˚27΄,北纬30˚35΄-34˚19΄。九寨沟是闻名世界的自然风景胜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北端与川西北高山峡谷的结合部,地处地质构造断裂带、地震带和高山峽谷带,当地岩体比较破碎和松散,容易发生地震、滑坡、崩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1.2 自然环境条件

1.2.1 地貌

其地貌分区属秦岭大起伏高中山,是我国西南中高山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貌类型为:受湿润季风气候形成的侵蚀高(山)原、极高山;位于我国长江流域,属于高原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2]。

1.2.2气候

九寨沟属于高湿润气候,并且山顶终年积雪。同时,气候也是冬长夏短。年平均气温为2℃,平均日照600小时,平均降水量547毫米,平均湿度6% [3]。

1.2.3生态环境

九寨沟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而且是亚高山针叶林的集中分布地区,如川西云杉、岷江冷杉、紫果冷杉等。在九寨沟之中,亚高山常绿针叶林、常绿阔叶林等超过土地总面积的80%。该地区重点服务功能是保护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4]。

2.地震遗迹景观资源评价

2.1 主要旅游资源

2017年 8月8日21时19分46秒,九寨沟县发生了7.0级地震,震中位于九寨沟核心景区西部 5 公里处的比芒村,地震突袭九寨沟核心景区,直接导致生态植被、村寨、旅游设施、核心资源不同程度受损,特别是火花海决堤和日则沟地貌严重受损,山体崩塌、道路边坡垮塌导致主干道路、游步道受损中断,景区被迫关闭,导致当地的旅游服务产业经济受到重大的影响。

2.2地震遗迹旅游资源发育及分布特征

地震遗迹旅游资源是指地震后留下来的具有科学考察价值和奇妙的吸引观赏功能,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地震灾害遗址、遗迹、遗物。针对九寨沟地震遗迹景观空间尺度特征,具体见表2-1。

2.3 地震遗迹景观资源评价

基于地质遗迹旅游资源实际的选取原则和对应的层次分析法进行对应的评价[4]。其评价内容主要是针对知名度、结合特征以及吸引力等因素加以分析,虽然景区本身拥有良好的优越性。但是在汶川大地震之中,因为其基础设施受损,所以,其生命财产就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并且恢复时间太长,会对景区的开发造成影响。所以,在后续的恢复重建中,就需要基于实际情况来制定合理的、科学的开发措施。

3.资源开发

3.1开发原则

3.1.1开发与保护整合原则

因为人类活动对于地震遗迹产生的影响,并且也可能会因为自然风险从而造成一定的损失。所以,在保护工作中,就需要将地震旅游产品开发作为关键,即以综合生态规开发,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9]。

3.1.2独特性原则

在地震旅游产品开发设计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当地的旅游资源,防范雷同度太高,因为差异性越大,其吸引力就越大。尽可能将当地资源特色凸显出来,这样才能够形成独立、完整的旅游形象。

3.1.2.1市场导向原则

基于市场需求动态的变化,在设计旅游开发产品的时候,还需要结合市场进行对应的调查与观测,进而把握市场的需求与变化,基于不同市场,做好旅游需求的细分,同时结合旅游资源的实际特色,从而针对性的进行开发,以此来达到不同层次的旅游需求。

3.1.2.2生态原则[10]

生态旅游是本世纪的旅游热点,在旅游开发中,还需要考虑到生态地质环境的合理保护,杜绝出现破坏性建设的问题,从而防范对于独有生态地质环境开发活动带来影响。

3.2 旅游产品设计类型

3.2.1观光旅游产品

在这一类型的旅游产品设计中,就需要重点关注:第一,尽可能避免地震旅游产品出现人为修饰的问题。第二,在实际的开发过程中还需要保护地质资源与环境。

3.2.2度假旅游产品

虽然地震中有很多景点受到破坏,但是因为气温凉爽、空气清新,所以,能够有效的缓解人的疲劳,帮助其调整情绪,进而成为天然避暑休闲之地。

3.2.3生态旅游产品

开展生态旅游,属于地震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选择。在设计生态旅游产品中,还需要考虑到气候条件、景观等丰富的优势,能够针对性的进行自然生态考察研修以及旅游体验等对应的项目。

3.3开发构思

基于九寨沟重要的景观资源,可以建设地震遗址、景观小镇等人文资源,并且与九寨沟气候环境相互结合起来,形成观光、健身、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专项旅游目的地。在实际的建设中,旅游的主题定格在山地生态旅游与地震遗迹的专项旅游上;旅游功能定格在科普教育、观光、科学研究上;发展目标,要求是观光、健身、休闲、娱乐等于一体;开发创意定格在保护为主,能够尽可能的体现出多元文化的基本内涵。通过周边的生态景色,从而融合观光游览、休闲度假等于一体的内容;设置抗震纪念馆,对于救援行动进行展览,并且开展爱心旅游,以此来弘扬人类爱心,不断凝聚民族精神,从而引导游人懂得珍惜与感恩。

4.保护措施

在开发景区旅游项目中,还需要重点的保护地震遗迹景观和生物景观,确保这一部分措施与制度能够更加的合理、科学。

4.1控制旅游活动和开发建设行为

第一,针对旅游通道建设,不能够破坏景观,要合理分析地质灾害的实际影响,确保游客的安全性。第二,针对基础服务设施,还需要兼具“方便游客、保护景观”的基本原则,能够实现“沟外住、沟内游”的基本方针。并且建设过程中还应该保持良好的地形、地质条件,不会受到泥石流、洪水等威脅。第三,基于保护区工作的实际内容、交通状况、管理范围等,配备保安、通讯、灭火器等对应的设备。

4.2妥善保护泥石流、崩塌等自然灾害

对于地震遗址、设施以及居民生命财产等,都需要积极的开展保护,能够做好相应的监测处理。针对容易出现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区域,都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理分析。在崩塌、滑坡等进行预防中,还需要对于其性质、构造特征等加以分析;做好边坡的蠕动观察;做好及时的雨量预报;实现灾害分布的合理比爱你之;针对其余前兆现象都需要及时的进行监测,如,地下水的升降异常现象。

结论:

基于区域北京、旅游开发现状、旅游资源系统等对应的分析,搭配上定性与定量相互结合的方法,就可以评价其沟内资源,从而实现合理的开发,这样对于推动整个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服务四川省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刘美云。震后九寨沟景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保护策略[J].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8:396-404

[2]许仲路,朱江.四川彭县银厂沟- 关口地区地质地貌特征暨考察指南[M].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1989:5-7.

[3]任国玉,郭军,徐铭志等.近50年中国地面气候变化特征[J].气象学报,2005,63(6):942-956.

[4]金绍凤.九寨沟地震后林业生态恢复措施[J].林业科技情报.2019:48-50.

[5]黄建文,李建林,周宜红.基于AHP 的模糊评判法在边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26(增1):2627-2632.

[6]梁桂兰,徐卫亚,谈小龙.基于熵权的可拓理论在岩体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岩土力学,2010,31(2):535-540.

[7]孟宪萌,胡和平.基于熵权的集对分析模型在水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水利学报,2009,40(3):257-262.

[8]罗军刚,解建仓,阮本清.基于熵权的水资源短缺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及应用[J].水力学报,2008,39(9):1092-1097.

[9]李晓琴,缪寅佳,高鸿.龙门山地区山地旅游多样性评价与开发战略[J].资源与产业,2010(12):34-38.

[10]高子闲.灾后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北川震后旅游资源开发为例[J]城市旅游规划。207:129

猜你喜欢

九寨沟遗迹景观
“可食地景”在校园景观中的应用
沙海遗迹
虹彩仙境九寨沟
《景观平面图》
创意涂鸦
四川九寨沟发生七级地震
九寨沟:仙境的背后
超新星遗迹Simeis 147
文物保护与旅游业的互动
中东政治景观——阿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