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野生动物“打卡”大学校园

2021-02-16温才妃

发明与创新 2021年45期
关键词:打卡青岛大学白狐

文/温才妃

11月15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师陈华文将在校园中拍到的白狐视频发到朋友圈。这不是他第一次拍到白狐了。

11月8日清晨,一只小狗模样的小动物闯入他的视线中,“尖嘴、长尾,又与小狗长得不一样”。稍微靠近些,他才发现原来是一只通体洁白的狐狸。白狐正在学生宿舍附近的枯叶堆里找食物,一扒一踢的模样甚是可爱。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南望山校区背靠南望山,虽然之前曾听闻学校有狐狸出没,但这一次才算眼见为实。热爱生态学的陈华文迅速用手机拍下了白狐觅食的场景。

实际上,细数起来,这些年突然“闯入”大学校园中的野生动物已不在少数。

动物打卡的“网红”校园

华中科技大学坐落在喻家山脚下,毗邻马鞍山森林公园,校园内绿木葱茏。今年4月,野猪“一家三口”旁若无人地闯入校园,爬楼梯、逛校园,似乎把这里当成了遛娃的游乐园。直到校方做了妥善处理,它们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位于珞珈山的武汉大学,更是野生动物喜欢打卡的地方。曾经有小红狐、小白狐奔走于山林、校园间。狐狸颇通人性,还会配合着行人拍照摆姿势。待得日子久了,狐狸不怕狗,一起散步、追逐,还上演了现实版的“狐朋狗友”。

2018年,三只孔雀跃上了云南大学教学楼的房顶,被学生笑称为“学霸孔雀”。这些孔雀来自隔壁昆明动物园,而云大号称“花园式校园”,屡次登上全国最美校园榜。半个月不到,孔雀又再次“越狱”,来到云大散步、赏花。孔雀屡次“逃逸”,据说后来被云大收养。

这些年来,前来青岛大学东校区千剑湖过冬的绿头鸭、鸿雁、斑头雁等野生鸟类越来越多。这些鸟儿最初不是自己迁徙过来,而是该校教师在此放养了野鸭,没想到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在此安居,甚至发生过大雁和野鸭的“抢巢大战”。

“野生动物对环境要求很高。只有生态环境保护得足够好,才能吸引它们到来。”陈华文说,白狐等野生动物进入校园,与高校坐山或枕水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也与高校倡导的“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治校理念不无关系。

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院长徐基良指出,校园面积足够大、植被丰富,也更容易吸引野生动物到来。此外,一些野生动物如野猪,本身繁殖能力强,又失去了天敌,在一些省份已泛滥成灾,这也是近年来野生动物越来越多闯入人类生活区的原因之一。

保持距离、不投喂、不接触

面对突如其来的野生动物,大学该怎样对待?是围观拍照、驱赶回山林,还是收养下来?

“不同类型的野生动物,有不同的应对措施。从安全的角度来看,首先应区别它们是否有较强的攻击性,即便野生动物很少主动攻击人类。”山水自然保护中心长三角地区负责人李雨晗介绍道。倘若闯入的动物,如野猪,在校园中游荡时体现了一定的攻击性,应联系相关部门来解决;如是黄鼠狼、松鼠等不会对人构成威胁的动物,可以将它们视作新加入校园的一分子,以平常心对待。

但是,“无论是哪一种动物,底线是跟动物保持一定的距离,遵循不投喂、不接触的原则”。李雨晗、徐基良如是说。

徐基良指出,高校应有一套应急预案,一旦发生野生动物闯入,可以迅速与当地动物保护或救护部门联系,并不建议学校或师生直接处理野生动物突然闯入事件,至少需要在专业部门的指导下进行。野生动物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但不专业的操作,或围观师生过多,可能会惊吓到野生动物,或引起野生动物恐慌,导致其攻击人。有的学生喜欢拿些瓜子、饼干等喂小动物,李雨晗并不建议这么做,“比如说,校园里原有2只猴子,但因适应了人类大量投喂繁殖出1000只,可能就是一件麻烦事了”。

野鸭在青岛大学千剑湖安居( 图/青岛大学官微)

飞到云南大学教学楼的“学霸孔雀”( 图/云南大学官微)

不过,“可以适当地提供一些水,因为动物在惊慌的状态下,比较容易缺水。”徐基良补充说。他建议,如果有可能,尽量给它们提供一个相对隐蔽的环境,如晚上发现野生动物,千万不要用强光照射,否则会引起动物的不适。

如果遇到受伤的野生动物,一般情况下应联系救护中心为它们治病、治伤,痊愈后若有生存能力则放归野外,若无生存能力则放入动物园收容。“如今公众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闯入人类生活空间的野生动物的最后去向,一定要坦诚地公之于众。”徐基良说。

徐基良建议,不要去触摸动物,对有些经常性到来的动物,如鸟类,可以收集一些它们的粪便做检测化验,看是否带病、带菌。在动物经常出没的地方,不妨参考美国黄石公园,立一个警示牌——“××动物常在此出没”。

融入生态教育

一草一木皆可融入教育,突然来校园“拜访”的野生动物也是很好的生态教育素材。

早年间,青岛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从湖南、浙江等许多饭店买回大雁和斑嘴鸭,把它们放生到山东头水库。可它们并没有逃过人类的捕杀,此后又将它们人为迁移到千剑湖,然而这也并没有完全阻挡某些人的猎杀心。

青岛大学师生发起募捐,筹到了4000多元的善款在湖旁修建了防护栏和防护网,在岛中设置了栖息浮岛。担心湖里食物紧缺,退休教师、在校师生还主动承担起照顾鸟类的任务。

李雨晗毕业于北京大学。她回忆道,北京大学创立了自然保护小区,让校园的一部分区域保持相对自然的状态,使其对野生动物更加友好。这个创意源自北大保护生物学教授吕植的课堂。

为了更好地设计自然保护小区方案,学生们通过一次次调查了解校园中的生物多样性。北大绿色生命协会组织学生们一起观鸟,发现校内的鸟类竟然多达百种。

北大联合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对野生动物不友好的设施进行相应的改造,比如保护生物学楼有一面玻璃墙,鸟因分不清是玻璃还是天空,会一头撞死在玻璃墙上。后经他们简单改造,防止了鸟撞玻璃事件的发生。

“野生动物的主动到来,对于学生认定、识别动物也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徐基良说,一些动物来校园定居,他们还会鼓励学生做行为观察,如观察动物的繁殖期、喜欢待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离开。这也是他们乐意做的事情。

在他看来,自然教育不仅是课堂内与专业教育挂钩,还要在课堂外与自学、实践挂钩。并不是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到大自然中观察野生动物,近在眼前的实践机会同样应该珍惜。

突然“光顾”的动物,就像是大自然派来高校的小使者。陈华文和沿途路过的师生学会了“不围观”,徐基良所在学院的学生做了校园鸟类分布图,还有研究生调研了鸟类对北京高校的选择……它们还将给高校生态教育带来更多可能。

猜你喜欢

打卡青岛大学白狐
Research on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Basic Pension Insurance Funds in China
这才是真正的PS高手
白狐
Research on Prevention of Corruption from thePerspective of Power List
The Real Life of Xu Sanguan’s Blood Selling Story
今天你“打卡”了吗?
The Integration of Life Ceramics and Modern Life
微信巧“打卡”家园零距离
妹妹狐变色
上班打卡对于考勤管理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