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省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技术要点

2021-02-16常银莲

南方农业·中旬 2021年12期
关键词:有机农业种植山东省

摘 要 山东省有机农业产业发展快速,以玉米为主的有机农业种植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其中土壤培肥技术是有机农业种植的关键技术之一。为更好地研究有机农业种植的土壤培肥技术,选择山东省极具代表性的玉米种植土壤培肥技术作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以玉米为例的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技术,以及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技术实施保障措施。

关键词 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技术;山东省

中图分类号:S158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35.003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农产品安全要求日益提高,有机农业则是根据当下人们对农产品需求而提出的一种新型农业种植技术。有机农业的研发与推广为山东省农业种植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较大动力,使山东省农业种植水平逐渐提高,种植生产标准不断提升。针对山东省玉米有机农业土壤培肥技术进行研究,分别从背景、技术要点、培肥技术及综合保障措施等角度进行研究。

1 山东省土壤培肥案例

1.1 山东省玉米有机种植的培肥背景

山东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地区,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类型,具有降水集中、雨热同季的特点。山东省土地总面积约1 571.26万公顷,其中农用地

1 156.6万公顷,占总面积的73.61%。山东省农业粮食作物主要包括玉米、地瓜、大豆、水稻、谷子、高粱和小杂粮,其中聊城市农业种植作物主要为玉米和小麦。为更好地研究有机农业的土壤培肥技术,选择聊城市玉米种植的土壤培肥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政策与玉米种植技术发展2方面阐述研究背景。

1.2 山东省聊城市玉米种植政策背景

聊城市位于鲁西北平原地带,是山东省重要的粮食产区,根据聊城市发改委对莘县、冠县、临清县等地的走访与调查,发现2020年玉米种植情况良好,在生长过程中没有经历大风、暴雨、干旱等天气,加之受到外部社会环境复杂因素影响,玉米行情呈上涨趋势,玉米种植的总成本有所减少,产量、产值与利润均有所增加。为更好地满足玉米在拔节、抽穗、灌浆等关键生长期的需求,聊城市有关部门提出“应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科学实施灌溉施肥”“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效衔接”“农场式集约化操作模式”等发展要求,目的是进一步实现小规模农户与现代化农业衔接发展的目标,实现玉米增产增质的目的。此外,引入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技术,能够进一步增强玉米增产增质效果,辅助聊城市实现各项玉米种植产业发展目标[1]。

1.3 有机玉米种植的技术背景

根据2020年12月《科技日报讯》报道,农业专家与技术人员对“鲁西夏玉米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进行研究、测产验收工作,设立的2个试验点测产数据均表明,相较于农民以往的常规农药施肥管理方法,有机农业种植的土壤培肥技术,可减少30%农药使用量、减少25%化肥使用量;利用本次测产验收的技术方案进行玉米种植,能够提升玉米产量5%以上。这足以体现,在聊城市玉米种植中利用有机种植的土壤培肥技术是一项极好的有机替代技术,具有较强的推广与应用优势[2]。

2 以玉米为例的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技术要点

2.1 确定培肥目标

2.1.1 优化土体结构

保证土体土层厚度达到100 cm以上,上虚下实,耕作层厚度>25 cm,无明显障碍层次。

2.1.2 保证土壤物理性能良好

合理的耕层土壤三相比,保证土壤容重在1.1~1.3 g/cm?,控制土壤的总孔隙率在50%左右。根据聊城市玉米种植土壤情况,将NT/T 309养分指标、NY/T 2148耕作层土壤养分指标作为土壤培肥实施的主要依据。

2.2 平整耕地

根据玉米种植區域土壤实际情况,在秋季利用激光平地机对不平整的土地进行整地,修筑地埂,保护耕地区域水土,避免出现水土流失、土壤侵蚀等情况。在前茬玉米收获后,技术人员应对土壤进行深耕、深松作业。深耕处理,控制耕作深度≥25 cm,保证耕地深浅基本一致;深松处理,每隔3~5年深松1次,控制深松深度≥30 cm。春季播种玉米前进行旋耕处理,破除土壤中的大土块,保证土粒细碎、无架空暗垈、上松下实。技术人员应采用专用机械设备进行旋耕作业,保证旋耕质量符合标准。

2.3 合理施肥培肥土壤

2.3.1 有机肥施用

在高产玉米田中施腐熟农家肥,技术人员可选择在春季播种前,通过撒施后旋耕的方法将肥料翻入土中,控制每666.7 m2田地施用1 500~2 000 kg肥料。同时施用商品有机肥,每666.7 m2田地施用200~300 kg即可。此外,需施适量生物有机肥,每666.7 m2田地施用10~20 kg生物肥料。

2.3.2 无机肥施用

根据土壤养分情况,科学施用氮磷钾及微量元素肥料。根据土壤地力等级、产量目标确定玉米成长需氮量,每666.7 m2田地施用纯氮14~22 kg,在大喇叭口时期结合灌水进行追肥。每666.7 m2田地施用5.0~7.5 kg磷肥作为基肥,每3~5年监测土壤肥力情况,若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50 mg·kg-1,则不需施磷肥[3]。每666.7 m2田地施用3~5 kg钾肥作为基肥,之后每隔3~5年监测1次土壤肥力,若土壤速效钾含量超过150 mg·kg-1时不需施入钾肥。每666.7 m2田地施用2~3 kg硫酸锌肥料,根据土壤中有效锌、锰、硼临界值调整微量元素肥料用量。

2.4 秸秆还田

在前茬玉米秋季收获后,利用秸秆粉碎机将玉米秸秆整秆粉碎,控制90%的秸秆粉碎长度<10 cm。秸秆粉碎后直接还田,每666.7 m2田地施用2~4 kg氮肥即可。玉米成熟后,利用拖拉机实施耕犁作业,控制耕地深度>30 cm,将玉米秸秆全部翻入土层。此外,玉米秸秆还田数量还需根据聊城市每年的土壤水平、产量水平进行调节,灵活采用全量还田、半量还田方法,控制每公顷还田秸秆量在3 000~7 500 kg。

3 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技术实施保障措施

根据聊城市“玉米有机种植”的有机种植土壤培肥技术案例,发现土壤培肥的关键是利用农作物耕作方法,通过调整种植耕作参数、频率,优化肥料使用方法,最大限度地保留土壤水分与肥力,为作物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在玉米种植中应用土壤培肥技术,可有效改善土壤肥力,在玉米生长的关键时期给足养分,可提升玉米作物品质与产量。这一技术原理不仅可用于玉米种植,还可用于果蔬等其他经济作物的种植,充分发挥土壤培肥技术优势,提升农产品质量。

3.1 建立科学的种植、耕作制度

土壤培肥技术属于较常出现的一种耕作手段,在培肥作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技术人员要根据不同农作物的生长特性、生长周期、地區种植环境及土壤情况,采用不同的种植方法,为农作物提供充足的成长空间与养分的,同时提升土地利用率,提高种植产量,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在其他的有机农业种植中,技术人员同样可采用套种、轮作等形式。例如,利用玉米与花生的植株形态差异,将其种植于同一区域中,既能保证玉米、花生种植区域的通风透光性,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还可利用花生生长特性有效改善玉米螟害情况[4]。

3.2 科学施肥

相较于普通农业种植技术,有机农业种植中的土壤培肥技术尤其重视肥料的使用,尤其是对有机肥、微生物肥的应用,对复合肥料的施用控制较为严格。在实际土壤培肥的过程中,技术人员要根据不同的农作物营养摄取需求,结合土壤水分、环境温度、光照与通风等综合因素,科学配制有机肥肥料。技术人员可先对土壤进行土质检测,分析土壤中各成分含量与比例,根据农作物的生长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肥料配方,进行施肥与补肥。例如,在山东省本土马铃薯的生长过程中需大量钾肥,此时土质检测结果是土壤中的钾元素含量较少,则可在培肥的过程中适当加入草木灰,以增加土壤中钾元素含量,保证土壤内部成分均衡,满足作物的生长需求[5]。

3.3 防治病虫害

病虫害是玉米种植中的重要问题,若不采取有效方法进行防治,会直接影响有机农业种植效果,难以体现出土壤培肥技术的优势。在有机农业玉米种植过程中,虽然技术人员采用专业的技术丰富土壤营养成分,但却无法根除玉米常见的病虫害。因此,科学防治常见病虫害是极为重要的。

3.3.1 病害防治

玉米锈病、黑粉病、纹枯病是常见的玉米病害。玉米感染锈病后,初期会在叶片上呈现出浅黄色的圆形、卵形脓疤,在脓疤破裂后呈现铁锈色的粉末状物,最后在病斑上出现圆形黑色凸起物。随着病情加深,叶片上的凸起露出黑褐色的孢子。防治锈病,需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减少病原菌的来源。发病后,可使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500~2 000倍溶液,每隔8 d均匀喷施1次,连喷2~3次即可。黑粉病与纹枯病均是感染病菌后发生的,因此技术人员需加强玉米种植过程中病虫害防控措施,在种植前清除田间杂草,去除原本残留的秸秆,避免带有病菌的秸秆对玉米幼苗造成感染,发病后,可使用多菌灵喷施叶面,防止病害的蔓延。

3.3.2 虫害防治

关于玉米虫害的防治,技术人员需结合有机农业种植中的土壤培肥技术,在播种深耕时,利用光照杀死土壤中的细菌、驱除害虫;同时彻底清理前茬作物秸秆与杂草,避免虫害传播;还需灵活使用生物防治技术,可选择长效性诱剂对害虫进行诱杀,科学设置诱捕器,从根源上防治玉米螟。通过加强对玉米种植的病虫害控制,有效保证玉米种植效果,切实维护有机农业中的土壤培肥成果。

4 结语

发展有机农业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农产品化学残留,为消费者提供绿色、健康、安全、环保、无公害及无残留的农产品。在山东省聊城市玉米有机种植中,技术人员根据玉米种植地区实际情况,通过整地、翻地耕地、灌溉排水、肥料施用及秸秆还田等方法实现培肥目的,提升土壤肥力,营造良好种植环境。适应山东省玉米有机种植的土壤培肥技术有多种不同形式,需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与种植需求,合理选择土壤培肥技术。

参考文献:

[1] 韩宝,于跃跃,朱文,等.有机肥不同量级对小麦产量和土壤培肥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1,37(24):73-78.

[2] 李振虎.有机农业发展中的土壤培肥要点分析[J].特种经济动植物,2021,24(7):95-96.

[3] 杨红丽.有机农业种植土壤的培肥技术[J].农村实用技术,2021(3):104-105.

[4] 王庆蒙,景宇鹏,李跃进,等.不同培肥措施对河套灌区盐碱地改良效果[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0(5):124-131.

[5] 郭勇军.有机农业种植的土壤培肥技术分析[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0(9):5-6.

收稿日期:2021-11-04

作者简介:常银莲(1972—),女,山东莘县人,本科,农艺师,研究方向为农业技术推广。E-mail:1016614177@qq.com。

猜你喜欢

有机农业种植山东省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北风催眠曲
再见,雪姑娘
中国有机农业现存问题及发展对策
浅谈有机农业种植中病虫害防治的原则和方法
中国农业需避免落入产业化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