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科普需要更多“科学姥姥”

2021-02-15《北京晚报》《钱江晚报》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21年12期
关键词:刷题姥姥科普

新闻事件:近日,72岁的同济大学退休教授吴於人科普物理的视频走红网络,吸引了上百万粉丝的关注。她被网友亲切地称为“吴姥姥”。

自制验电器、模拟宇宙速度……视频里的吴姥姥一头白发,穿一件卡其色的马甲,里里外外有十几个口袋。生活中再常见不过的鸡蛋、晾衣架、硬币、气球、牙签、竹扫帚,都是吴姥姥用来引导青少年享受科学思维快乐的“神奇宝贝”。这些“脑洞大开”的道具,加上吴教授妙趣横生的实验演示,让一个个晦涩难懂的物理知识变得简洁生动有趣。

据媒体报道,吴姥姥做物理科普已经有16年,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兴起,2018年,吴姥姥与学生开始用短视频传播科普内容,并接连出爆款。吴教授每做一个视频,都想尽办法寻找最直观生动的表现方式。物理学很难,但经过吴教授的演绎,变得通俗易懂,她是位退休老人,更是一名传播知识的天使,人见人爱。

吴姥姥的短视频账号名为“不刷题”,细想下来大有深意。如今,“鸡娃”(指父母给孩子“打鸡血”,不断给孩子安排学习和活动,不停让孩子去拼搏的行为)成常态,刷题成为很多孩子获得好成绩的“捷径”。但多少青少年提起学物理的经历会表示“不堪回首”?多少孩子因为刷题而丧失了对科学探究的兴趣?而吴姥姥用充沛的教学热情,用与生活零距离的表现形式,用严谨却生动的讲解,不仅把科学道理讲得深入浅出、意趣无穷,同时让更多人明白,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走近物理、领略科学世界的乐趣,是幸福愉快的事情。“早点认识吴姥姥,我高考物理能多个0”“姥姥,我刚刚弄成功了,太开心了”“谢谢姥姥,原来科学这么有趣”,網上大大小小的学生,不仅经常提问,和姥姥互动,还会认真“完成作业”,展现出了强烈的学习兴趣。

科普工作,实质在于提高公众科学素质,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而青少年的科普工作,更加任重道远。科普“还是要从娃娃抓起”,这是吴姥姥的深切体会。青少年科普做到位,不仅能让科学知识滋养更多孩子的生活,更有可能激发他们的“科研梦”。

青少年科普,需要更多的“吴姥姥”。其实,吴姥姥并不孤单。比如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足迹遍及全国各地,一场场富有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的演讲,让无数师生受益。此外,不少科学家常年深耕科普园地,以科普剧、动漫、歌曲等形式,引导青少年热爱科学投身科学。如今,科普短视频的兴盛,更是实现了青少年与科普知识间“最后一公里”的快乐传送。

愿更多的孩子追随科学姥姥、科学姥爷,领略到科学世界的无穷乐趣,提升自己的科学素质,用科学精神照亮未来之路。(据《北京晚报》《钱江晚报》)

猜你喜欢

刷题姥姥科普
浅谈高中物理学习的刷题技巧
聪聪的信
始不垂翅,终能奋翼
始不垂翅,终能奋翼
科普漫画
科普漫画
让思路自然简单些
绣花高手姥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