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

2021-02-14黄永培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林业工程种植技术苗木

黄永培

摘要:林业苗木作为林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树木栽种数量和栽种方式进行适当调整,可以有效改善当前的林木结构,增加森林覆盖率。新时期,随着国家对森林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大力实施人工造林,使得我国林地覆盖率进一步提升,对生态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林业苗木种植技术要点,为广大林业苗木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林业工程;苗木;种植技术

引言:任何类型的树木都有其生长特点及自然规律,在培育和移植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自然环境、气候、土壤等各方面因素,并合理选择相应的技术。如果栽培方式不合理,很容易影响树木存活率,造成植物生长不良,浪费种植成本。因此,林业人员需加大技术研发和应用力度,切实提升苗木生命力,合理应用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

一、苗木培育技术

1.1正确选择与处理苗木种子

为提升林业苗木存活率,最主要的前提要求就是苗木种子的合理选择与处理,在林业工程实施前,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到种植地区的实际勘察,结合勘察信息的详细分析,合理选择苗木种子。通常情况下,会选择一些优良母树的种子进行种植。那么对优良母树的判断,主要是从树的形态、年龄、种子外形等详细分析,确保所选择的种子适合种植。而对种子的处理,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催芽处理,需要对种子进行淘洗、清理、消毒等,为其营造良好的催芽环境,才能促进种子的健康萌发。

1.2种植地的选择

对种植地的选择,影响因素比较多,无论是该地区的自然环境、生态条件,还是土壤结构、水分情况等,都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结合实际情况的全面分析,确保所选择的地址,满足种子的种植要求。选好种植地后,还需要在种植前对土地进行深耕,改变土壤结构,将土壤中的虫卵暴露在自然环境中,以有效杀死虫卵,避免其影响种子存活率。与此同时,还要考虑到该地区的空气、温度、雨水、阳光等,只有对各项影响因素全面掌握后,才能确保苗木的健康生长。

1.3播种对苗木种子的播种,首先,是对播种时机的合理选择,要考虑到该地区播种季节,通过对自然气候的观察与监测,明确该地区的自然情况,避免因过早对种子的播种而影响种子的发芽率,也不能错过播种时间,影响苗木的正常发育。其次,是对播种温度的控制,如果在种植时间内,该地区的自然温度比较低,就需要施用有机肥,可逐渐提高土壤温度。如果是在高温环境下进行播种,要做灌溉、遮蔽等工作,避免损坏种子。最后,在规定的种植时间内,部分地区会面临着风沙天气、持续高温等问题,为避免种子水分不足,还需要对其进行适当地灌溉,确保种子稳定生长。

1.4合理施肥

施肥主要考虑到苗木各时期的生长情况,通过对其适当地施肥,可增强苗木的生命力,确保苗木在各阶段的生长过程中有充足的营养。需要注意的是对施肥数量、次数等控制。首先,要考虑到苗木品质的差异性,可选择在这种植前施底肥,让肥料在土壤中发酵,而在苗木生长的过程中,要考虑到苗木的实际生长情况,建议选择有机磷肥、钾肥、氮肥等,可促进苗木的生长。

1.5加大苗木管理力度

加大苗木管理力度,需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全面落实到林业工程各项工作环节中,对各项工作的约束性管理,在管理的过程中,可及时发现各项工作问题,并采取科学措施的有效解决,避免影响苗木的生长。例如:在苗木生长的过程中,会受到低温、多风等因素的影响,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及时发现此问题,并进行低温、沙、风的预防管理,有效降低各种风沙对苗木的伤害,增强苗木生命力。

二、移植造林技术

2.1 确定移植方案要 结 合 当 地 综 合 因 素

选 择 合 适 的 移 植 方案,确保苗木成活率,避免移植问题。在移植前,需按照苗木移植规范进行操作,对苗木进行检查。坚持带土移植,如果绿化地距离种苗培育基地较远,要将种苗根部用塑料薄膜包裹,防止水分流失,在移植前将根部塑料薄膜清除,按照树种生长需求挖栽种坑,移植完成后要进行浇水和施肥,为苗木提供所需要的营养物质[2]。

2.2 选择合适的苗木

在林业工程建设过程中,对于不同类型的苗木要选择不同的移植方法,不同种苗移植后成长效果也存在极大差异,为了提升移植效率,选择适合的苗木规格十分关键。应根据林业工程建设要求,同时深度考量移植场地的地理条件等,选择合适的苗木。

2.3 选择合适的移植时间

某些地区自然条件较为恶劣,多风沙,温差大,移植时间不科学可能会造成苗木死亡、幼苗抵抗性较差。因此在移植苗木过程中,要选择适合的移植时间。在 3 月下旬~4 月上旬,温度逐渐回暖,此时适宜移植,可提升移植成活率,结合实际温度确定具体移植时间和移植方案。林业工程中的移植造林技术,对林业工程整体发展有巨大的影响,因此,林业工程相关部门与人员加大移植造林技术的实施力度,对移植时间的选择与确定。首先,考虑到种植苗木的习性、种类等不同,需要在移植前做好相应的勘察与准备工作,考虑到苗木规格的不同,对大型乔木、小型乔木种植高度的控制,通常情况下,大型乔木的高度在120cm 左右,而小型乔木的高度在40cm 左右。而从造林规格的角度分析,在1hm2苗圃中可移植500株苗木。在北方地区对苗木的移植时间选择,最佳的时间是每年的3~5月,因为此时的苗木处于萌发期,再加上自然温度的持续升高,可促进苗木的快速生长对苗木的移植可提高成活率。

2.4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是影响苗木存活率的关键因素,通常来说病虫害的发生具有强烈的季节性特点,这也便于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无论是对苗木的培育,还是对苗木的移植,都需要加大对苗木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考虑到苗木病虫害的种类比较多,需要在不同时期做好相应的防治工作,选择差异性的防治措施,降低病虫害对苗木的影响与损害。例如:在苗木病虫害中,最常见的病虫害就是食叶类害虫,那么对此类害虫的防治,在幼虫时期就要选择药剂进行喷 洒 杀虫,可 选 择 果乳 油400倍液杀虫,整体效果最佳,避免害虫的繁殖,从而为苗木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在移植造林完成后,林业人员可以参考以往的工作经验,定期收集苗木成长信息,并做好记录,以病虫害种类作为参考,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控计划,从源头上降低林木病虫害发生概率。随着中国林业事业的不断发展,当前越来越多新品种得到了推广和应用,要根据不同种类苗木的生长规律,定期喷洒杀虫药物。

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环境保护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苗木培育、移植造林作为林业工程中的重点内容,需要林业人员加大技术創新力度,在树木栽培过程中为其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保证土壤养分充足,对种植地进行妥善处理,优化播种模式,选择优质的苗木种子。在移植造林时,选择合适的造林时间,合理设计造林规格,并定期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根据苗木种类、病虫害类型喷洒药物,为树木的健康生长创造良好环境,不断提升苗木培育和造林水平。

参考文献:

[1]朱洪玉 . 林业苗木培育及造林技术分析 [J]. 农家参谋,2021(8):170-171.

[2]王梅 . 新时期林业苗木培育与移植造林技术 [J]. 农村实用技术,2021(3):149-150.

[3] 邱祖械 . 林业苗木培育要点与移植造林技术 [J]. 乡村科技,2021,12(2):113-114.

猜你喜欢

林业工程种植技术苗木
苗木供求信息
最新苗木行情
最新苗木行情
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策略探讨
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我国林业工程建设标准化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茶园开发与茶树种植技术研究
探讨如何提高大棚蔬菜种植技术
浅析小麦种植技术
北华大学林业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