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北联大学生社团考述

2021-02-13

关键词:工学院读书会西北

陈 海 儒

(陕西理工大学 西北联大研究所/教育科学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0)

大学生社团是由高校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抗战时期,由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等院校南迁西安,联合组成了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后再迁至汉中更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再经两次分立,形成了国立西北五校院。在学术界,一般把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及国立西北五校院统称为西北联大。西北联大时期,学生成立的社团组织种类繁多,有读书会、各类剧团、音乐会等,他们或者出壁报,或者以表演话剧为主要形式在校内外活动,既丰富了校园文化氛围,充实了学生生活,又给办学地带来了新鲜的思想文化,宣传了抗日救亡,启迪了民智。但遗憾的是,就本人在中国知网文献检索所及,目前仅有姜彩燕《“西北联大”的文学教育与文学活动考述(1937—1946)》[1]对西北联大的西北文艺笔会、新生剧团、流火社等文学类社团进行了介绍;另外姜彩燕、丁永杰等在《汲取金色蜂巢的蜜汁——唐祈在西北联大的求学经历与文学活动》[2]中对唐祈在“新生剧团”中的演剧活动进行了考证。总体来说,西北联大还有众多的学生社团组织未被关注与研究,本文拟用档案资料、期刊资料、口述资料等从整体上研究西北联大学生社团组织的活动及发展情况,考察学生社团的社会影响等,以期丰富和推进对西北联大的相关研究。

一、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时期的学生社团

1.学生社团组织活动

全面抗战之始,仓促之间联合建立的西安临时大学遇到了许多困难,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尚待维护,此时大学生社团活动处于萌动时期。1938年4月初,迁到汉中的国立西安临时大学改称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相对于西安,汉中因有秦岭天险的阻隔,学校相对安全,但当地文化较为落后,可供学生看的书籍较少、娱乐活动单调,故带有自治性质的读书会及以话剧、国剧演出为主的全校性社团渐次成立。

读书会有社会科学研究会、展望社、自励社、文艺学习社等,发起人大多为中共地下党的外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的成员,所读内容有马列主义进店理论著作、《资本论》、进步文艺作品等,大都以壁报为主要阵地。社会科学研究会成立于1938年春末夏初,起初是由法商学院为主体的一些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员组成,后来有文理、师范、工学院的学生加入,各学院设有分会或研究小组,社会科学研究会成立之后,曾请法商学院一些进步教授做讲座,以增强马列主义理论的学习。展望社成立于1938年秋,开始只有8~9人,后来扩大到30余人,展望社还建立了自己的图书馆,成立《资本论》学习小组,出版《展望》壁报,定期召开讨论会、撰写论文并参加论文比赛,组织宣传队下乡开展抗日宣传,并开展文体、娱乐、歌咏、节日联欢、会餐等活动。自励社成立于1939年春,是中共地下党组织开展的另一重要的读书会组织,通过读书活动聚集人气,以壁报的形式进行宣传,自励社的影响很大,渐渐成为西北联合大学后期最大的学生社团组织。文艺学习社成立于1939年暑假前后,是文艺爱好者的社团组织,成立后的主要活动是阅读、讨论进步文艺作品,进行创作实践、研讨习作,出版大型壁报《学习》。除以上的大型读书社团外,还有自修社、自学社、资本论学习组、英语学习组、剪编社等小型读书会组织。[3]236-241

以演出话剧、国剧为主的社团主要有新生社、振中国剧社等。它们在当时影响较大,不仅阵营强大,而且经常外出演出,在机构设置、经费保证、外出活动、对外影响方面堪称模范。新生社是1938年5月由西北联大学生尹光荣呈请校方组织设立的,“内容分为戏剧、壁报、歌咏、研究四股,寓意于推广新生活运动,籍以纠正社会一般之恶习。”国立西北联合大学生活指导委员会认为:“查该生所请似无不合,业经常会核议准其备案。”1938年7月,学生陆松年等呈请组织成立联大振中国剧社,也获得校方的认可。(1)《西北联大学生生活指导委员会函常委会》,陕西省档案馆藏国立西北大学档案,全宗号67,目录号1,案卷号205-2。

2.学生社团的管理组织

因为学生社团的重要性和敏感性,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对学生社团的成立及日常活动给予了特别的关注,设有专门管理学生社团的机构,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组织、管理与约束,以充分发挥社团的正常功效,避免出现政治性的问题。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刚成立,学校设立了学生生活指导委员会管理学生社团;。不久,为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校方裁撤了总务处、设立了训导处。训导处下设斋务室、军训室及学生贷金管理部,并附设导师会。训导处是“训导学生思想、行为、学业及身心健康”[4]的组织,下设的导师会由各院系全体导师组成,负有“学生团体之核准及考查”[5]的职能,是学生社团的主管部门。西北联大在学生社团管理方面,要求“本校学生如有团体活动情事,须于事前呈请训导处核准立案,方准开始工作。其未经核准立案之学生团体,禁止活动”[6]。

训导处在学生社团的管理上,还特别有意识地将一些同学会、同乡会性质的社团提高规格,以更有效地发挥社团在丰富校园生活、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方面的作用。比如,1938年5月,学生张先仕拟在古路坝成立同学会,校常委会在决议中提出将社团的名字改为“新生活社”,要求学生修改简章,使该社团不再只单纯地联络同乡情谊后再审核。(2)《西北联大常委会函文理教工分院》,陕西省档案馆藏国立西北大学档案,全宗号67,目录号1,案卷号205-2。

一般来说,校方对于专业性较强的社团或者以娱乐为主的社团不予限制,但对于有思想倾向的社团则多加注意、多方限制,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比如法商学院学生于1938年5月30日呈请学生生活指导委员会申请成立社会科学研究会一案,学生生活指导委员会就因其可能有明确的政治倾向而批示“不准”。12月2日,学生再次提出申请。12月6日,校方又以“现在所请导师究系何人未经声叙,且干事名单中薛毅因事尚被拘禁”为由,决定“所请备案之处,应予缓办。”12月9日,社会科学研究会调整了发起人名单,将薛毅更换后再次提出申请。12月13日,校方批示:“俟本校训导大纲颁布后,如认为应行组织社会科学研究会时,再由导师会发起组织,令全体学生自由参加。该生等所请应毋庸议。”(3)《陕西省档案馆藏国立西北大学档案》,全宗号67,目录号1,案卷号18-1。

1938年春夏之际,西安行营主任蒋鼎文(1895—1974)发出“禁止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活动”的禁令,西北联大校方特发布告:“以后本校学生不准参加该队任何活动,如有违背,一经查出,严加分处。”[7]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与当时的政府保持一致,免致学生于不法地位,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

因交通阻隔、印刷困难,西北联大一般学生社团没有力量出版铅印刊物,省钱费力的壁报就成了重要的宣传阵地,不仅在一些特别纪念日、特别活动时,就在平常也有一些社团贴出壁报。西北联大校方为了加强壁报的管理,专门制订了《壁报出版办法》:

1.凡学生发行壁报,应先开具负责人及编辑人姓名,呈请训导处备案。

2.壁报篇幅大小由学校规定,张贴处所亦由学校指定。

3.壁报须先送训导处审阅,盖印后方得张贴。法商学院、医学院、师范学院由导师分会常务委员审阅盖印后,方得张贴。

4.各院之壁报以张贴本院为原则,非经特别许可不得张贴其他各院。

5.报中文字以列具作者真正姓名为原则,如用笔名,亦应先将真正姓名送训导处或各院导师分会常务委员登记。

6.壁报张贴应有一定期限,至长不得一星期。

7.壁报文字于张贴后,得由学校选其佳者载入校刊。

8.本条规由常委会议核定施行。[8]

二、国立西北五校院时期的学生社团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成立后经过1938年7月、1939年8月两次分立,形成了国立西北工学院、国立西北农学院、国立西北大学、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国立西北医学院等国立西北五校院,除国立西北农学院在武功县办学外,其余四院校均在汉中境内。国立西北五校院均设有大量的学生社团,本文受研究资料所限,主要研究国立西北工学院、国立西北大学、国立西北师范学院的学生社团。

1.国立西北工学院的学生社团

国立西北工学院训导处下设生活管理组、课外活动组、体育卫生组等,其中课外活动组的职责是“指导学生团体组织及学艺研究,审查学生刊物,举办学术讲演及论文演说等竞赛,并指导学生社会服务及正当娱乐,使各生练习自治能力,发挥法治精神。”[9]46西北工学院的课外活动组是学生社团的主管部门。

国立西北工学院的学生社团有许多类。研究性的学术组织,有建设、土方、矿冶、电机、机械、化学、水利、航空、纺织等工程学会;音乐社团有黎明机工、天枢、电工、团契、合乐等;读书会主要有正风、金风;剧社有国风、天虎、金戈三个;壁报主要有晨光、青声、建设、挖掘、西风暨各系壁报等16种。[10]186-187

西北工学院的学生社团中,剧社影响最大。1942年10月30日国风剧社获准成立,社长为周钟悌,该剧社的申请理由为:“诗经百五首、国风十五篇,作育陶冶寓教于歌者,实以乐为首,古坝环境枯燥,本院课务繁琐,为教为乐,课外暇时,需适当调剂,故拟集合同好组织剧社。”(4)周钟悌《呈为成立国风剧社》,陕西省档案馆藏国立西北工学院档案,全宗号61,目录号2,案卷号249-3。1943年4月天虎平剧研究社经校方批准成立。(5)《成立天虎平剧社准予备案由》,陕西省档案馆藏国立西北工学院档案,全宗号61,目录号2,案卷号249-2。1943年12月26日,耿维恕申请成立金戈话剧社。(6)耿维恕《关于成立“金戈”话剧团的呈件》,陕西省档案馆藏国立西北工学院档案,全宗号61,目录号2,案卷号249-4。这些剧社在交通不便的古路坝地区发挥了重要作用,既联络了爱好戏剧同学的力量,又提升了整个西北工学院学生的业余生活档次,学生们在观看演出的过程中释放了学习压力,为单调紧张的大学生活增添了许多亮丽的色彩。

西北工学院的艺风画社在学生中口碑很好,它是由一群爱好美术的学生组织的。艺风画社的成员们,平日课后自己潜心作画,每逢节日或是周末就在大教室门口挂起“艺风画展”的大牌子,展出铅笔、钢笔、粉笔画和水彩画,有人像画、山水画,“各有独到之处,欣赏者不断”,参观者在留言簿上留有“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精心杰作”“坝上集锦”“坝上天堂”等评语,既显示出画作之美,又将学生们的自豪之情表露无遗。[9]53

音乐社团中,合唱性的社团最具凝聚力,数量也多。如:1941年成立的天枢歌咏队,1942年成立的铿锵合唱团,1942年11月21日申请成立的合乐合唱队(队长为张伯烈),1942年10月13日申请成立的工声歌咏队(负责人为张元统,该歌咏队于1942年11月23日申请更名为黎明音乐会)等。1942年11月4日,以矿冶系学生为主体的矿冶歌咏队申请成立,但校方为加强管理,认为同类性质的社团不宜设立过多,“奉院长谕,此后本院歌咏队不准增设,可合并于‘天枢’或‘工声’。”(7)《王际强函西工矿冶歌咏队》,陕西省档案馆藏国立西北工学院档案,全宗号61,目录号2,案卷号249-3。

读书会在西北工学院也很活跃。比如1943年3月由矿冶系二年级学生郝振纪、李人同“为谋读书便利联络感情起见,发起组织金风读书会。”成员有陈传棣、潘广、李人同、安士恒、王家楷、师昌绪、刘锦棠、保世祯、郝振纪等。(8)郝振纪,李人同《金风读书会》,陕西省档案馆藏国立西北工学院档案,全宗号61,目录号2,案卷号249-2。事隔多年以后,当时参加过金风读书会的师昌绪还记得它是纯粹读书爱好者的组织,没有政治背景。正风读书会是另一有影响的读书类学生社团,学生在申请成立的呈件中称:“生等以青年时期首重充实自我,充实自我之法虽多,而以读书为最要,生等有鉴于此,拟组织正风读书会以便切磋研磨,藉收集体研究之效。”(9)《成立正风读书会呈件》,陕西省档案馆藏国立西北工学院档案,全宗号61,目录号2,案卷号249-4。

抗战胜利前后,因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动,有一些带有政治倾向的读书会成立,这些读书会一般是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外围组织。比如路社、旗社、新动向社、学习社等社团,他们以传播马列主义进步思想,秘密传阅共产党的文件,开展民主进步活动为主要任务。路社由水利系学生王晋聪领导,旗社由工管系学生张财顺领导,新动向社由工管系学生陈来驹领导,学习社由电机系学生张德珍领导。(10)张财顺《1945—1946年学生活动的情况》,西北工学院1956年调查有关解放前西工学运地下党及路社的材料,陕西省档案馆馆藏资料。

在学校登记注册的正式社团之外,尚有许多非正式的学生组织,如同乡会、校友会等,因为不需要出壁报,不发表政治见解,所以校方一般也不予特别管理。这些学生组织一般由学生们自发组织、自主管理。如国立西北工学院察(察哈尔)省城固同乡会近20人于1942年农历年在老乡亲饭馆聚餐;另有学生组织同乡赴七星寺作春季旅行,饭菜自做自食,热闹非凡。[11]

抗战胜利后,西北工学院迁往咸阳、西安办学,一些社团依然存在,并有所发展。1948年,西北工学院将本校学生团体活动情形向教育部进行了汇报。当时的学生社团有学生自治会、绘画研究社、国剧研究社、音乐歌咏研究社、英语研究社等。校方认为,学生自治会“在学校与学生之间确收合作联系之效果”;音乐歌咏研究社“成绩优良,富有艺术兴趣”;绘画研究社“研究情形甚为深厚,成绩亦甚优良”;英语研究社“参加学生颇具自动研究精神”;国剧研究社“参加者甚为踊跃,确收调剂生活之效。”(11)《西北工学院函教育部文》,陕西省档案馆藏国立西北工学院档案,全宗号61,目录号1,案卷号85。

2.国立西北大学的学生社团

国立西北大学成立之后,读书会等社团组织有所发展。商学系学生组织了“译丛社”,法律系学生组织了“自学社”,经济系低年级学生组成了“自修社”。这些读书会会员多者有四五十人,少者二三十人。此外,还有英语学习小组、《资本论》研究小组、剪编社等。[3]331-332“译丛社”“自学社”“自修社”之类带有政治色彩的读书会在1942—1944年期间大都停办,或由公开转为地下活动,主要以个人自学、传阅资料为主,壁报也不再出刊。

1945至1946年,因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校内读书会之类的社团又活跃了起来,进步社团增加。除“笃行学社”“星社”外,还有“西北风学社”“春秋学社”“三三壁报社”“新世纪学社”“北方学社”“真理卫队”等。这些社团在校内影响很大,有的社团会员达到了200余人,特别是秘密读书会“北方学社”影响更大。[3]334-335

以表演国剧为主要活动内容的国剧社,在国立西北大学颇有影响。据1945年10月的一份资料,当时国剧社有社员58人,以学生为主,另外还有3名爱好国剧的青年教工参与。(12)《西工国剧社社员名册》,陕西省档案馆藏国立西北工学院档案,全宗号61,目录号1,案卷号85。

城固办学时期,在校方指导下,西北大学学生社团活动内容丰富且有条不紊,“学生参加各种团体活动,如演说会、球类比赛、棋赛等,故一般生活情形,颇有规律而感兴奋。”[12]37

3.西北师范学院的学生社团

城固时期的西北师范学院也有一些学生社团,比如由西北师范学院三民主义青年团创办的“西北青年剧社”、西北师范学院和西北大学合办的“五十年代剧团”等社团影响很大。西北青年剧社每年均有几次大型的演出活动,所演的剧目有《黎明》《抽水马桶》《这是谁的错》《这一代》《汉奸的下场》《黑店之夜》等。这些剧目切中时弊,富有感染力。[13]

三、西北联大社团的社会影响

抗战期间,西北联大在经济文化落后的陕南地区办学,学生的课余生活受到了较大的限制,学生只有整合有限的资源组成社团丰富业余生活、陶冶情操。同时,为达到社会宣传的目的,许多学生社团或以出版壁报的方式或以表演话剧的方式,从校园走向社会,从街头走向农村,从后方走向前线,在开启民智、抗日宣传、教育群众方面作出了贡献,潜移默化之中将先进文化传输到了偏远落后地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陕南地区尤其是城固县的社会变迁。

1941年间,在城固定期刊出的壁报有《言声》《汉江潮》《西北青年》等12种,另外还有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学院两校爱好文学的青年组成的“西北青年写作协会分会”所出的《青年》壁报,“亦很惹起大家的注意。”在城固县城的街道上,还有三民主义青年团西北大学分团部、西北师范学院分团部、西北论衡社等三个团体所出的民众壁报,“内容亦非常充实。”[13]琳琅满目的壁报张贴于城固的大街小巷,引人注目,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能力,而且活跃了城固街头文化。

与壁报文字和画面相比,各种剧团活动深受校内外人士的喜爱。由西北联大各校学生组成的新生剧团、五十年代剧团、西北青年剧团、师院青年剧团、西北青年音乐学会等社团非常活跃,你方唱罢我登场。正如时人的描述:“陕南的大学剧人,没有放弃他们的工作,他们将要用热情,点燃大家内心里面爱与侠的元素,激发民众的伟大情绪,时代需要他们同放出艺术之花”,他们使得原本被称为西北文化荒漠的陕南“整个的走出了一个世纪”。新生剧团“已经是在西北久负盛名的最精锐的部队了,拥有着一批舞台水准奇高的演员与忠贞的工作者;他们把这一个集团织成一条铁网,用年轻(原文为青)生命的热与力,小心地培植着。”[14]新生剧团在城固及汉中演出多场,暑假期间还到宝鸡及西安演出《雷雨》《日出》等名剧,演员们的努力、观众的赞赏,使他们在西北剧坛上大放异彩。五十年代剧团,是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学院学生社团,仅1941年就演出了《这不过是春天》《在这小的城市》《凤凰城》《残雾》《原野》《一年间》等剧目,还计划演出陈绵教授翻译的《后期还债》这一西北地区第一次出现的翻译剧本。西北青年剧团,是三民主义青年团西北大学分团部组织的一个社团,创立的初衷是“为了开拓西北,从西北剧坛上逾越史诗的碑”。该剧团成员人数较多,有相当雄厚的实力,1941年积极排练阳翰笙的国防四幕剧《塞上风云》,期待一炮打响。师院青年剧团是西北师范学院学生社团,是一个年轻、有力的集体,主要演出小型剧。1941年元旦演出的《抽水马桶》,春节后演出的《黎明》《一出戏》等,都得到了观众的高度赞赏。每到假期,师院青年剧团就去乡村以戏剧感召、激发农民的抗战热情。[14]

1942年以后,各校带有政治倾向的读书会社团渐渐转入了地下,而有校方色彩的剧团更加繁盛起来,演出的剧种有话剧、京戏,话剧尤其受欢迎。仅1942年,由西北大学、西北工学院、西北师范学院、西北师范学院附中等各校组织的剧团就演出了《野玫瑰》《黑字二十八》《愁城记》《北京人》《原野》《日出》《家》《雾重庆》《黄花曲》《柳暗花明》《重庆二十四小时》《结婚进行曲》等话剧。其中新生剧团在各地公演,名闻四方;其他新组成的剧团也由于演员的努力,表演技术进步惊人。[15]

音乐会之类的社团也以它的艺术魅力感染了师生和陕南群众。西北联大学生组织的西北青年音乐学会1941准备在陕南演出新型歌剧《夜行曲》《光明之神》,经过一段时间的排演,《夜行曲》的主题歌已经流传到这座文化城中的每一个角落里了。在城固“这一个小区域,音乐会的组织就有二十多个哩!平时你走到任何一个学校的宿舍,你总可以听到和(原文为合)谐的四部合唱和精彩的独唱,其他口琴、提琴、笛箫,也在不断地演奏、练习,‘西北青年’‘北辰’‘星’诸音乐会的声誉都很高。”[15]星社是城固诗人群体的社团,社员不限于一个学校,也不限于大学生,他们的活动有壁报、座谈会、晚会,内容主要有诗歌创作、诗论、散文、诗朗诵、唱诗以及教授的专题讲演。

可以说,西北联大学生社团是陕南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战争阴霾下文化生命力的展现。在城固,以新生剧团为代表的西北联大社团们“在陕南文化港湾中,更有着最伟大的建树,《前夜》《鹤子姑娘》《重逢》以及许多独幕剧的演出,曾刺激了无数条心的情感,唤醒了一切半休眠的人们!”[16]“在大时代总脉搏跳动之下,城固也是在进步——虽然它的速度不快。”[17]

猜你喜欢

工学院读书会西北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征稿简则
一座西北小城
战火纷飞中的读书会
西北不惑
昆虫读书会
当“读书会”成为一门生意
神奇的统计表
黔西北行吟
The rationale for Business English Syllabus
西北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