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栏目特邀主持人:齐 红

2021-02-13齐红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民国张爱玲家族

主持人语:对于“女性”这样一个性别群体而言,与“历史”相关的话题似乎总免不了沉重感:当我们回望过去时,总能看见威权和桎梏的魔影在其周围徘徊——或有形,或无形。所以,那些活动在历史深处的“她们”的周边,多半充斥着灰暗色调和压抑气氛。而拨开这暗沉雾霾的重要力量之一,就来自于教育与启蒙。

本期的三篇文章都与“教育”有关:三位女性作者不约而同地望向历史,将目光焦点放在了教育与女性的关联、关系上——无论是作为“受教者”还是“教育者”,女性的命运经由教育过程确实发生了非同寻常的改变,哪怕原初的性别教育内容里依然包含着成见,但是知识的星火一旦闪烁其间,便会很快燎原。

刘睿真的《北宋金溪吴氏家族女性群像研究》以北宋吴氏家族谱系和姻亲脉络为依托,聚焦家族中的女性群体,对她们的事迹、品德进行了细致的考述。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她们是书香世家的“受益者”,同时也是其后代子孙的“施教者”。正是因为她们在礼仪教养、思想觉悟、教育理念方面体现的高水准,才使相关家族出现了王安石、曾巩等文化名人。虽然论文基于墓志旌表的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仍为我们认识北宋时期的女性处境与家族伦理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任婉华的《近代社会教育与女性自立——以辛亥革命时期上海妇女社团活动为中心》则将目光拉至19、20世纪之交,以上海妇女社团的活动为考察对象,分析了社会教育之于女性的观念解放和女性自立所起的作用。“演讲”与“办报”是妇女社团普及知识、启发觉悟的重要手段,与学堂教育一起,为传统女性进阶为“新女性”提供了助力。上海妇女社团的社会教育活动虽影响范围不大,成效有限,却不失为妇女解放运动过程中的优秀社会启蒙样本。

民国女子教育和张爱玲研究都是热门话题,但周琳《张爱玲笔下民国女学生的“身体”困境——基于教育身体史视角》的切入角度却显出新意:她将考察对象锁定为张爱玲笔下的“民国女学生”,从教育身体史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她忠于女性身体的书写恰恰给教育身体史研究提供了最为真实生动的史料”。具体到这些女学生的“身体话语”,作者主要从“服饰”“行为”“场合”三个方面分析她们在传统与现代、保守与进步之间的摇摆,进而指出她们面临的“身体”困境,反省并指证民国时期女子教育目的中的传统与规训意味。只是,张爱玲笔下的“民国女学生”带有明显的类型化和类群化特征,她们在多大范畴内代表了民国时期的女子教育状态?又在多大程度上揭示了民国女子教育存在的问题?这些疑问可以作进一步的探讨与思考。

三篇文章的时间落点不同,研究对象不同,但带给我们的启发是相同的:从性别视角出发,在这种历程化的考察中,“教育”内里显然呈现出更加丰富的现象,纠结着更为多重的文化意涵,梳理、辨析、审视,当能助力我们发现通往自由的、更具生长力的路径。

猜你喜欢

民国张爱玲家族
九月雨
HK家族崛起
《小偷家族》
他们为何都爱民国?
家族中的十大至尊宝
民国人爱刷朋友圈
梦里梦外——评张爱玲《天才梦》
张爱玲在路上
民国书家与民国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