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现状与对策
——基于陕西省部分高校的调查

2021-02-13

关键词:价值政治大学生

吴 秀 霞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陕西 西安 710126)

在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各种思想意识更加多元复杂的环境下,大学生对当代中国政治的认同状况如何、呈现怎样的变化、如何认识和应对这种变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关注的重大课题。目前学术界对大学生政治认同问题的研究呈现出定性描述多、定量分析少的特点,所提出的对策建议较为笼统,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文以陕西省六所高校为调查对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个别访谈的形式对大学生的政治认同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他们对中国政治认同的基本状况与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增强大学生政治判断力、提高大学生政治素养、增进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对策建议,以期丰富和拓展相关问题的研究,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概念界定

认同是一个具有心理学和社会学意义的概念,从心理学角度看,它是指情感与认识的一致性;从社会学角度看,是指个人与他人有共同的想法。它的外延比较广,有政治认同、社会认同、文化认同、心理认同等。所谓的政治认同,综合学者已有的观点,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个体对某种政治理论、观点和主张及其承载者的自我认知,并将之内化为心理品格、情感意志,外化为政治素养、政治行为的过程。它是“心理感受”与“自我确证”的统一,表现在心理层面,是对某种政治理论、观点和主张及其承载者所具有的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表现在社会层面,是个体在社会关系中确定自己的政治身份并按照某种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政治认同本质上是社会公众对一国政治体系、政治制度和政治运行体制的信任和信仰,是一国政治系统合法性的“最重要的测试”[1]。

综合学者已有研究,本文认为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是指,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和政治参与实践中,对某种政治理论、观点和主张及其承载者表示认可,并将之内化为心理品格、情感意志,外化为政治素养、政治行为的过程。它是一个“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意志→政治行为”依次递进、不断升华的过程,即通过学习形成对政治理念、政治制度、政治实体的感知,然后将其与已有的价值判断进行衔接、重构而确立合意的情感归属,并将这种情感积淀内化为稳定的政治意志,外化为一定规范下的政治行为。政治认同主要包括政治价值认同、政治实体认同、政治政策认同、政治效能认同四个方面。具体而言:

(1)政治价值认同。政治价值是价值在政治领域的特殊表现,是人们在认识政治现象和参与政治活动中所持有的基本理念和取向,它“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基本框架——即我们存在的根基——并具体规定着政治和社会合作的根本项目”[2]。它表现为一定意识形态的目的性的诉求,由意识形态决定并反映意识形态,且一般用抽象的语言来表达。政治价值的认同是政治认同的灵魂,它决定着社会个体对政治实体、政治政策、政治效能的认同,如果社会个体不认同某一政治主张、观点和理论的政治价值,则就无从谈起对之认同。

(2)政治实体认同。政治实体是指在一国的政治生活里含有政治性质和具备发挥政治功能作用的一切组织、群体和公民个人,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制度,具体内容包括阶级、阶层、政治性群体与团体、利益集团、政党、国家机关和具有政治权利的公民,国家通过法律制定的各种政治制度,核心是执政党和政治制度[3]。政治实体的认同是政治认同的关键,因为执政党是政治活动的主导者、政治价值的承载者,是政治政策的发布者和政治实效的主要影响者,如果社会群体对执政党的合法性产生怀疑或者反感,那么反过来会导致人民对政治价值的怀疑,甚至对整个政治体系不信任、不满意。另外,政治制度是政治道路的基本保障,如果政治制度得不到认同,则政治道路便会遭到怀疑。

(3)政治政策认同。政治政策是指政治组织为了达到政治目标、贯彻政治路线而采取的政策措施。它是执政党治国理政方略的具体化,是执政党路线、方针实现的重要制度保障形式。政治政策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外交等方面,既有宏观性政策,亦有具体性政策,既有分配性政策,也有限制性政策,通过它们约束社会群体将分散的意志转化为统一的行动,形成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合力。政治政策的认同是政治认同的重要维度,在我国,人们对政治政策具有强的依赖性,普遍关注并将之作为行动遵循,对它的认同与否关系到对政府治理效能的评价。

(4)政治效能认同。政治效能是指政治组织及其政策措施的实施效果。政治认同是主客体在不断互动中确定归属感的过程,而决定这种归属感的核心要素是客观效果的变化引起的认同主体心理和情感的变化,并最终反映到认同确认上来。所以说,政治效能认同是政治认同的终极评判标杆,一切政治认同最终表现为对某种政治价值为导向的政治实体、政治政策的实际绩效的认同。李普塞特曾指出:“如果新的系统不能在时间长得足以在新的基础上确立合法性的时期内,满足主要团体基于‘有效性’的期望,则会出现新的危机。”[4]因为社会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感受不到政治发展带来的正向变化,便会对政治理念、政治组织、政治政策产生排斥感和疏离感,那么政治认同最终也就成为了泡影。

二、现状调查与分析

2020年6月,课题组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的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了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1 200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1 108份,问卷有效率为92.33%。调查对象包含大一至大四的学生,其中:男生占比为57.33%,女生占比为42.67%;理工、文史哲、经管不同学科占比分别为56%、29.33%和14.67%;中共党员、中共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共青团员、群众等不同政治面貌的人员占比分别为7.33%、23.33%、66.67%和2.67%。

(一) 政治价值认同方面,大学生普遍赞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能够自觉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中国人民的价值诉求,是当代中国政治的基本价值,也是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硬核”。大学生是具有一定知识素养和理性认知、富有创造性和批判性的优秀青年群体,理应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者,起着引领价值、净化风气、率先垂范的作用,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状况直接关系到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认同状况。

通过媒体宣传、课堂教育和自主学习,大部分大学生熟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内容,并持较高的价值认同。从总体方面看:最高的是国家层面价值的认同,为86.12%;居中的是社会层面价值的认同,为85.34%;最低的是个人层面价值的认同,为78.72%。从具体方面看,认同度依次为:平等(92.27%)、公正(91.26%)、民主(90.24%)、自由(89.32%)、爱国(85.61%)、法治(83.78%)、富强(81.23%)、诚信(80.14%)、和谐(78.98%)、友善(75.22%)、文明(64.14%)、敬业(61.45%)。由这一数据可知,由于宏观和中观层面的价值居于较高层次,表述抽象但内涵具有包容性,更容易被大学生所广泛接受,而个人层面的价值相对比较具体,每一个纯粹特殊的个体的理解会有差异,故认同度较低。另外,平等、公正、民主等相对被人们熟知的价值观被大学生高度认同,这主要是因为:其一,它们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也是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普遍向往的价值理念;其二,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带来了全球文化的碰撞、交融,大学生在中外视野下审视、比较、鉴别,更加强烈地感受到了现代化进程中这些价值的稀缺性和现实力量。另外,尽管绝大多数大学生在情感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自觉地转化为自我修养和自觉行为并不完全。调查发现,80.14%的大学生认同诚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但是承认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真正能够做到诚信的大学生仅占调查对象的68.15%。

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大学生认同平等、公正、民主等价值观,并不代表他们完全知晓“然”和“所以然”,相反受全球化潮流的影响,对“我是谁”“我们是谁”公民身份的认知出现了明显的模糊和双重摇摆,“价值多元的‘囚笼’下的价值反叛、价值迷惘和价值虚无和‘原子化’的个体与‘共同感’的缺失,在共识达成价值底线的勾勒中形成了现实的二元悖反”[5]。究其原因,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结构、阶层结构和利益结构的变迁,传统文化观念、集体主义观念和英雄主义情结存在一定程度的消解,各种社会思潮纷纷出现,并通过显性或隐性的方式侵蚀、冲击主流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价值选择、价值崇奉和价值践履产生消极影响,使其价值选择不稳定、价值认知不清晰;另一方面,改革处于攻坚期与矛盾凸显期,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相互叠加,使得部分大学生产生心理落差和失落感,失去了理性的价值判断,盲目迷信国外的“菜单”和“药方”。

(二)政治实体认同方面,大学生赞成拥护党的领导和现行基本政治制度并具有制度自信

做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当前,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和制度性障碍,解决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的深层次、复杂性社会矛盾,必须依靠中国共产党。一个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且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也必须依靠中国共产党。大学生普遍认为,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繁荣和生态文明的根本政治前提,是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保障。

丹尼尔·贝尔认为:“现代社会上组织活动的首创力主要来自政治制度。”[6]政治制度是政治道路的体现和保障,它具有调节政治关系、确立政治秩序、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政治制度认同的关键在于制度的正当性,最基本的是制度设计的科学性、制度伦理的公正性和制度运行的规范性。我国现行的基本政治制度符合中国国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有效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被实践证明是保障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好制度。调查发现,大学生对当代中国基本政治制度的认同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83.2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82.67%)、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79.33%)、基层群众自治和民主制度(75.42%)。其中,在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同方面,根据学生不同学科由高到低依次为理工(85.53%)、文史哲(81.95%)、经管(81.16%)。由此可见,大学生对基本政治制度总体上表示认同,认为这些制度有效协调了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是符合时代要求、人民需要和当下国情的好制度。

(三)政治政策认同方面,大学生普遍赞成目前政府的各类政策,特别是关乎民生的政策

政府制定和实施的各项政策是党的路线、方针的制度化形式,是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就是政府不断制定、执行、调整政策,调控利益关系,以实现经济增长、民生发展和社会稳定的过程。各种政策是当代中国政治的“晴雨表”,国内外政要、学者和普通百姓就是从各种各样的政策中去解读中国政治的变迁过程和演进逻辑,并从政策的发展变化中体悟其政治价值和政治文化。

政策作为公共利益调节的手段对社会资源进行权威性分配,调控政策相关者的利益。所以,政治认同主体在社会生活中对公共政策的感受最直接、认知最真切、反映也最强烈。实践证明,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反映了时代要求和人民意愿,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大学生生活在现实社会中,能够亲身感受到社会的发展变化带来的个人生活的变化,并将这种亲身体验和未来预期转化为情感认同。调查结果显示:81.62%的大学生赞成新时期党和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规定,72.89%的大学生认为目前各项政策规定基本齐全。

设计调查问卷,对大学生的政策认同状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认同度最高的是社会治理方面的政策,为92.34%;之后依次是市场经济政策(87.26%),政治体制改革政策(81.12%),文化体制改革政策(76.82%),生态文明政策(68.25%)。按照有关学者的观点,民生问题可以分为“确保健康、卫生”“确保安全”“防止公害、保护环境”及“确保教育、文化、福利”等四大类[7],大学生对政策的认同度排序的两端都与之相关。社会治理方面的政策,主要体现在公共安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教育等方面,大学生及其所在的家庭受惠于国家和政府的相关政策,在读书、生活、养老方面得到很多便利、实惠,对政策的价值取向和实施效果认同度较高。而在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关系生态安全、身心健康的民生问题上,具有较高素养的大学生对这些社会热点问题有较多关注,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使得他们对目前的生态文明政策有更多期待。值得注意的是,从调查结果看,不同性别、不同学科、不同政治面貌的大学生在具体政策认同方面基本上持有较为一致的态度,差异性较小,可见大学生对各类政策感同身受,具有相似的判断和认知。

(四)政治效能认同方面,大学生对治国治理绩效的认可度和满意度较高

选择市场作用、政府职能和依法治国三个方面对大学生的政治效能认同状况进行考察。在市场作用的发挥方面,89.56%的大学生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不断改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不断凸显,市场资源配置的公平和效率的关系不断优化。在政府职能方面,认同度最高的是政治职能(77.23%),其次是经济职能(73.17%),之后是文化职能(70.67%),最低的是社会职能(65.23%)。

当前,大学生对政治效能的认同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一,改革处于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社会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等问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资源浪费、政府的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大学生对政治效能的认同感;其二,政治价值、政治政策的实现过程本质上是各方利益的博弈过程,由于客观环境因素或者主观人为因素的影响,极少数干部在执行路线方针和政策过程中会出现变形或偏差,导致科学的决策和有效的执行效果之间存在梗阻,影响了大学生对公共政策目标和价值取向的认知、理解和认同。未来随着全面改革过程中一些突出性矛盾的解决,大学生对政治效能的认同还会提升。

三、对策建议

对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情况的调查过程复杂,内容量化难度大,问卷所涉及的题目不能涵盖所有的方面,另外,调查对象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涵盖所有的学校和各类学生群体。受上述因素的影响,问卷调查的客观性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是总体而言,调查结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状况:普遍具有良好的政治判断力和“四个认同”,能够正确认识中国的现实国情,能够客观对待改革进程中的曲折;极少数存在价值判断模糊、理性认知不足现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8]今天,中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疫情防控彰显制度优势等为增强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和“四个自信”提供了坚实的现实基础,但是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网络新媒体时代的各种挑战,高校必须立足现状、把握规律,采取更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措施,不断加强和优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国家和社会“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9]。

(一)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顶层设计和整体部署,强化价值引领和法律约束

1.加强顶层设计。首先,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部署,全局性地思考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规律,辨识当前遇到的重点难点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在此基础上出台一揽子具有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的方案。其次,改革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打破条块分割、职能交叉、效率不高的管理方式,在基于集体共识和普遍一致的基础上形成分工明确、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和管理程序,减少组织成本和摩擦成本。再次,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保障机制,包括激发各主体努力工作的激励机制,各主体互相配合、无缝链接的联动机制,各主体信息畅通、有序循环的反馈机制,及监督各主体行为、保障各项方案落实的考核机制等。最后,坚持分类指导、重点突破、综合保障的原则,形成分众化教育的动力系统和操作模式,重点改进突出问题,同时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全面推进。

2.突出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增进大学生的政治认同首先要增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并督促他们自觉转化为行为认同。有学者指出:“实质上,政治认同是一个自由主义概念,既因自由主义生发政治认同问题,也因自由主义泛滥产生政治认同危机。”[10]要克服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实用主义等社会思潮的泛滥,则必须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统摄作用,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高校教师应该认真研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系列重要论述并领会其精神实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融入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社会实践、文化育人和师德建设之中,实现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的有机统一。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坚持理论化与生活化、指导性与受益性的有效结合,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融合起来,既要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科学性和鲜明时代性,又要将之与大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根本利益和价值诉求结合起来,让学生从不断受益中切身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量。

3.强化法律约束。《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指出:“政治可以被简要地定义为一群在观点或利益方面本来很不一致的人们做出集体决策的过程,这些决策一般被认为对这个群体具有约束力,并作为公共政策加以实施。”[11]而要真正实现集体决策的完全贯彻,最根本的是要靠法治。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自觉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将道德要求转化为落细、落实的制度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具体要求体现到制度设计、政策法规制定和日常管理之中,并善于将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经验、做法直接上升为具体规章制度,充分发挥规章制度的规范、引导、保障、促进作用,形成有利于大学生政治认同的良好制度环境,使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事业、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鼓励,使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遏制。同时,规范校园各类社团的管理,建立科学的审批、监管制度,加强各类读书会、学术沙龙的引导和管理,自觉抵制西方价值观的传播和渗透。

(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党课等的育人实效,增进大学生的理论认同

马克思曾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12]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而言,当前需要做的是:掌握“精”和“管用”的基本原则,首先是把道理说透。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教育,详细阐释基本脉络、精神实质和具体要求,集中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和典型案例。其次是认真分析学生需求。“政治认同逻辑的起点是公民利益的满足程度,利益是公民进行价值判断的出发点,无论是个体还是团体,其行为的依据基本上都可以归结为一定的利益关系。”[13]教师要将理论教学与学生的基本利益诉求相结合,让大学生有更多的获得感,并油然而生对现有政治体系的遵从。最后是改进讲授方式。构建“教师主导讲授+学生主体多元参与+社会实践教学”的“三板块”教学模式,运用微课、慕课、视频公开课等多种教学手段,紧紧抓住理论难点、热点问题加强正面引导,在尊重差异中增进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

党课、专题讲座等也是大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知识的重要来源,是提高大学生政治认同的重要渠道。将时政新闻、国家方针政策及热点评论纳入党课之中,通过课堂讲授、主题演讲和主旨辩论的形式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坚定他们的信仰。借助重大节日、纪念仪式、特色活动等,组织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层次的专题讲座、教育活动,提高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知晓度。另外,通过帮助学生成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小组等形式,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最终,构建多层次、广受众、全覆盖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体系,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到各环节,覆盖到高校所有的受教育者,真正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真正实现真懂、真信、真做。

(三)利用网络新媒体回应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增进大学生的情感认同

“认知认同不仅要体现在理性认知上,也要反映在情感认同上,真理的力量加上道义的力量,才能行之久远。”[14]而要实现理论认知向情感认同的转变,则必须寻找出宣传教育同大学生思想道德情感、心理接受规律的契合点,通过互联网这一学生乐于接受的手段将中国理论、中国故事所蕴含的中国精神、中国品格、中国力量转化为学生容易接受的知识、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政治信仰选择、政治价值辨别和政治素养形成,增强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党和政府的信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网络平台是各种社会思潮滥觞、博弈的主要阵地,自媒体是影响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媒介,通过调查发现,95.36%的大学生通过网络了解社会、关心时事、抒发情感。因此,如何利用自媒体开展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教育成为高校面临的重大课题。首先,高校管理者要准确把握自媒体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特征,认真研究未来自媒体的发展趋势及其对大学生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其次,有效开展网络舆论引导和思想疏导工作,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网络素养,提高其信息鉴别能力,杜绝不良信息的诱惑和误导,对庸俗、恶俗、低俗的政治观不盲从、不认同,并自觉传播先进的政治文化。最后,建立“红色经典讲堂”“价值观大讲堂”等理论宣传教育平台,“校园小喇叭”“校园学堂”等学生主题教育平台,用“校园化”“网络化”“故事化”等多种形式,加大对典型事迹的宣传和报道,用小故事阐发大道理,做到深入浅出、情理交融,让学生从身边的人、身边的事中汲取科学价值和道义的力量,进而在内心深处产生触动和共鸣,自觉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

在多种社会思潮竞争性存在的时代,“政治认同不再是自上而下的灌输式嵌入和被动式认可,而是比较、批判和妥协之后的自觉养成和主动认可”[5],是不断博弈而确认的结果。要通过抖音、慕课、微课等方式,开展“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与信仰对话”“与道德对话”“与人生对话”等品牌活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廓清混乱认识,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慎思明理的浓厚氛围。

(四)创新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方式,增进大学生的行为认同

实践是价值活动以及价值关系产生的基础,它决定着价值观的选择、形成和指向。大学生最终实现从政治理论认同到情感认同乃至行为认同的转变,并且将这种政治认同转化为政治素养和政治品格,则必须通过亲身实践感知。正如欧内斯特·芒德尔所指出的,“广大群众通过与社会主义者交往而获得的与他们对资本主义现实的日常体验不同的、具有决定作用的经验,显然是从社会主义者的实践中,而不是从他们的理论中感受到的。”[15]

其一,创新现代大学治理模式,推进高校代议民主、协商民主,促进学生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认同归于相互理解、共享知识、彼此信任、两相符合的主观际相互依存”[16],而主客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客观现实”与人的“主观预期”之间的差距是导致认同危机的直接原因。要缩小这种“阻隔”或者“差距”,需要推进高校代议民主、协商民主,搭建学生便于参与、乐于参与、有序参与学校管理的平台,提高他们参与学校管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具体而言,需要完善大学章程,调整高校内部权力配置结构、制度设置结构和运行管理机制,开展协商民主制度形式,关注大学生的利益诉求、价值诉求和情感诉求,通过座谈会、征询会、听证会或者网络问政的方式充分吸纳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尤其在制定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时,应与学生开展多方面、多层次、多渠道的对话和协商,既保证多样化追求的合理性,又能有效引导多样主体认同核心利益和诉求。另外,在各级人大代表选举等政治活动中,要保证学生的知情权并引导学生有序参与,让他们在行使自己权利的过程中感知中国政治运行的规则,体会中国基本政治制度的内涵及独特优势。

其二,实施育人共同体建设计划,构建政府、学校、企业、社会等多方合作的育人机制。通过打造“目标共同、机制共建、资源共享、责任共担”的实践育人共同体,培育主题鲜明、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精品项目,为学生创造了解社会、熟悉民情、知识报国的途径,使学生在所看所见所做中切身感受当代政治的价值理念、运行机制和现实效果,进而不断审视自己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并自觉地推进主体间共识、压缩“认同间距”,将理性的政治认同融入到自我的生活当中。

猜你喜欢

价值政治大学生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大学生之歌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