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葫芦烙画之于听障生教学应用研究

2021-02-13刘芳芳

绥化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烙画葫芦艺术

刘芳芳

(绥化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黑龙江绥化 152061)

高等特殊教育是特殊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普通高校向视觉、听觉及肢体等残疾者提供的高等教育。目的是扩大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的范围,促进残疾人自立自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同时为特殊教育培养师资力量和管理服务人才。《残疾人教育条例》中指出:“实施义务教育的残疾儿童、少年特殊教育学校应当根据需要,在适当阶段对残疾学生进行劳动技能教育、职业教育和职业指导。”视觉、听觉和肢体等残疾者进入一般高等教育机构,通常学习适合其特点和能力的专业。高等特殊教育中,听障生烙画课程有很好的应用发展前景。烙画简单来说就是用高温的热烙铁在物体上熨出烙痕形成的画作。而葫芦烙画是烙画艺术的一个分支,主要是用天然葫芦作为创作载体,用加温后的铁、铜等金属笔,通过控制画笔温度的高低形成不同程度的碳火效应,即以火为墨、以铁代笔。葫芦烙画艺术历史悠久,历经千年发展传承,从最初的简单线条到图案的烙制,再到今天的艺术绘画的创造,艺术工艺体系日臻完善。而其独特的艺术形式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已走出国门,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现如今,葫芦烙画工艺的爱好者和从业者不断丰富着葫芦烙画的绘画手法,结合中国传统国画的绘画手段,并借鉴西洋绘画写实、透视等美学理念,充分将彩绘、雕刻、镶嵌等技法融入其中,可谓中西结合,融会贯通,形成了“一葫多艺、百芦争艳”的繁盛景象。本文就听障生的特点分析,探讨适合听障生学习的葫芦烙画职业教育课程的基本情况及特点,通过教学实践与应用研究,使听障生在学习文化课程的同时掌握一项职业技能,使其较好地自食其力,融入社会。

一、听障生葫芦烙画动式教学的实践与应用

葫芦烙画工艺的创造需要必要的学习和有效的实践方能获得,葫芦烙画的绘画工具温度非常高,有烫伤的潜在危险,需要细心和耐心把握,这一点也是听障生具备的特质之一。经调查,大部分听力存在缺陷的学生,他们的世界没有声音,很少被外界杂乱的声音打扰,这样就会使他们有更大的耐心和定力去完成一件事情,因而具备常人所不具备的坚韧的毅力,这些都决定了听障生学习葫芦烙画的极大可能性。当然,葫芦烙画工艺并非简单的图画符号的重现,而是需要学习者通过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进行加工和创造的艺术精品。听障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因自身的特点较于普通学生更要花费更多的精力,付出更大的努力。同时也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听障生自身的特点,结合现代教学设施和技术,通过直观教学、启发教学等教学方式,开展动式教学,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绘画创造技艺。通过多样教学实践的内容和方法,培养听障生的艺术技巧和艺术美感。

(一)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葫芦烙画课堂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的学习程度是不尽相同的,尤其是对听障生,不同听力障碍程度对于教学的接受是不同的,因此,必须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葫芦烙画课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工具,能够很好地展示文字图像以及影视资料,这种良好的视觉教学对听障生非常适合,能够达到良好高效的课堂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展示葫芦烙画的精美图片,观看影视资料或者当下的新技艺等课外知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教学内容,教师应该加深和学生之间的互动,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讨论,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

(二)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高等特殊教育听障生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传统教学方法主要是以教师为主的讲授式教学,教学方法比较单一。而多媒体的运用和直观、启发式教学方法的使用能够有效的改变这一现状。比如在葫芦烙画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媒体视频播放一段相关的视频,再进行讲解,会让听障生有一个直观的印象,也可以使学生了解不同的葫芦烙画表现方式,进而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多媒体教学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庞大的、便捷的网络资源,这样就使得教学内容不局限于课本,开拓和丰富学生的视野。

(三)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感。葫芦烙画是一项深受人们喜爱的民间艺术,创作的过程中离不开对于美的感知。美学是一门感性的学科,艺术又是美的表现载体。因此,葫芦烙画作为一项艺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具备一定的美学认识和艺术情感。对于艺术的创作和欣赏通常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朦胧感觉,对于美的认知每个人也是不尽相同的。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是很难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也很难展现葫芦烙画作品的艺术精髓。尤其是听障生在抽象思维方面相对比较弱,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艺术情感的培养,充分发挥想象力,感知艺术的魅力,通过图片、视频等感受葫芦烙画的艺术之美,给学生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培养听障生的艺术情感和审美情趣,从而创造出优秀的葫芦烙画作品。

二、听障生教学引入葫芦烙画的效用和意义

作为应用型院校,要通过葫芦烙画开展动式教学研究。首先,应该针对听障者的特殊性,结合他们的实际能力和水平,采取适合现代听障教育改革发展方向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其次,通过具体的听障生葫芦烙画的个案分析,更好地掌握听障生烙画学习中的方法,使大部分听障生的烙画的能力有明显的提高。研究开发出的葫芦烙画艺术作品,可应用服务于社会。如当今国内外最盛行、最具有发展前景的旅游业方面的旅游文化产品。

听障生教学引入葫芦烙画具有现实社会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美术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这就给美术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教好学生就要了解和尊重学生,真正关心爱护他们,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积极探索高校美术教学的新途径,激发听障学生对葫芦烙画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与艺术修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美术教学作为美育的主要实施途径,不仅能传授美术知识和进行技能训练,更重要的是提高听障生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心理功能趋于和谐,潜能得到协调发展,逐步完善健全人格,从而达到提高人生价值体验和实现美好人生的目的。

结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增加,人才的实践能力被高度重现,高等特殊教育中对听障生的葫芦烙画教学也应该不断发展变化。听障生因其自身的缺陷,学习显得很困难,但在视觉观察和形象思维方面优于常人,这就使得他们适合从事艺术创作。葫芦烙画作为传统的民间艺术在现今社会的发展势头良好,需要大量的人才,这就决定了听障生学习葫芦烙画艺术极大的可能性。通过对听障生进行葫芦烙画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项技能,也能够极大地增加听障生的自信心,为更多的听障生提供就业的机会,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好的自食其力,融入社会。

猜你喜欢

烙画葫芦艺术
“葫芦镇”上喜事多
写意葫芦
美术作品欣赏
烙画
烙画的流变与创新
纸的艺术
宝葫芦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