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科专业技能课程在线社群教学模式实践探索研究

2021-02-13孟小媛

绥化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社群自学技能

王 璨 孟小媛 陈 威

(绥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黑龙江绥化 152061)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SNS社交网络广泛使用,以线上新媒体工具为载体的“社群学习”模式被更多学习者所使用和接受。“社群学习”作为一种主动、高效的组织学习模式,不仅能有效提升学习与工作效率,更能增加学习者的满足感和归属感。“社群学习”具有泛在学习特征,是一种新型学习理论体系,需要数字化技术环境、数字化学习资源、复合教学模式和灵活学习支持服务等多方面资源的支撑。这一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和使用并与环境交互的过程,具有高效性、开放性、灵活性等特征。“社群学习”作为一种产生于教育实践活动,又反过来作用于教育实践活动的新生概念,它的长远发展需要稳定理论支撑,而教师合作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和学生的学习与评价理论都与“社群学习”理论与实践高度相关。

一、网络资源+直播授课+社群学习生态圈模式

文科技能培养课程往往在理论讲授基础上需要学生进行大量实践训练,因此教师首先选择和教学大纲较为匹配的网络资源课程,并提供系统电子教材、配套教学视频和素材,形成完整丰富的学习资源库,供学生选择性地自由学习。在学生自学基础上,使用钉钉直播讲授理论知识和演示操作。开课前通过调研,学生反馈希望在自学的基础上通过直播方式上课得到老师更多帮助,因此在教学环节中安排了学生主导的自学预习,然后是教师主导的直播辅导,再通过师生互动的教学圈进行资料分享、作业互评、提问与答疑以及案例分享。具体阐释如下:

自学预习部分,教师在智慧树网站选择了课程内容相近的资源课程,设定好符合本课程的学习进度,安排学生根据教学进度提前观看微课视频进行预习,但是网络资源课程即使建设全面却往往与实际授课需求有所差异,因此本轮教学并不以网络资源课程内容为主,仅将其作为辅助自学资料,而另外在钉钉群文件中上传电子版教材和教学案例视频、素材和PPT等,供学生在观看微课后,使用教材案例练习巩固;此外教师在教学圈中发布本章节重点难点问题,帮助学生在自学的同时把握重点难点,检测自学效果。

直播答疑有别于直播授课。辅导答疑针对学生自学时的疑问和教师提炼的重点难点,互提互问,发现高频问题和学习难点,高效厘清知识点;重点案例教师投屏操作演示,细节操作更为直观;为了提高同学们学习积极性,教师鼓励同学将个人优秀案例录制成微课视频,结合本周所学知识点,择优分享。

但以上两种方式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与学过程,自学过程难以监督,在线直播辅导时间有限,为了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教师可以使用钉钉教学圈。钉钉教学圈是钉钉APP根据高校教学用户需求开发的特定功能,于2020年2月上线。教学圈是班级或特定人群的专属朋友圈、交流圈,让教师和学生用户可以在圈子里自由交流,随时分享个人经验,也可以结识更多行业人士,是良好的社交服务工具。圈子类似微信朋友圈,创建后关联多个班级圈,让同上一门课的多个平行班级同学可以在一起交流分享。开学初,师生在圈子里自我介绍,很快熟悉开始互动。圈子里有“教学通知”“提问区”“分享区”“课程作业”“练习作业”等栏目。

“教学通知”栏目下教师发布了本学期学习计划,详细到每一周的学习任务,让同学们调整个人自学进度,一次发布通知到多个班级,做到平行班级同步学习,同步管理,非常便捷;

“提问区”师生互相提问,同学们可以将平时自学时发生的问题在“提问区”发布动态,全部师生可见,同时教师也会将重要知识点整理成必须掌握的问题合辑发布,再由学生们选出高频问题,直播辅导答疑时对这部分问题进行重点讲解。这样教师就能够准确掌握学生目前的自学效果,让时间有限的直播辅导答疑有的放矢,更为高效了。

“分享区”则是同学们分享优秀案例的空间,可以是学生喜欢的行业网站的案例,也可以是学生个人的练习作品,教师鼓励同学们将自己平时练习的得意作品上传并“做个广告”,同学们点赞评论,取长补短,形成了良好的互学氛围。

“课程作业”板块下教师发布作业通知,同学提交作业,教师点评、学生互评。每周的作业任务严格设置提交起始和结束时间,并规范提交格式,要求学生不仅上传图像,而且附加文字说明制作过程,作业提交后即可互相点赞评阅。

二、教学实践应用效果情况

为了更加有针对性地了解学生对于在线社群教学的使用与满足情况,在线教学结束后,对所有上课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具体了解学生对于社群教学过程接受难易度、学习体验与收获和满意度等,侧重于了解学生对在线社群学习方式的学习态度、能力,对于钉钉教学圈的看法,知识掌握程度、社群交流满意度进行量化,构建本文测量量表,设计调查问卷。本次调查采用线上发布和填写的方式,通过微信问卷星小程序进行问卷发布、信息收集。

通过对本次问卷测量指标结果描述性分析数据,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结论:“技能掌握”的均分最高,为3.78分,说明在线社群教学模式能够较好满足学生技能掌握的需求,有助于对数字图像设计相关知识的理解、技能掌握和实践运用,“学习态度”均分3.5分,表明在社群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态度较之过去有所改善。在“技能掌握”维度中,“在线社群教学模式方便获取学习资源”题项得分最高,可见采用在线社群教学模式学生容易获取学习资源。在“学习态度”维度中,“上课前主动预习本章节内容”得分最低,为3分,说明在线社群教学模式相较于线下教学对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作用不明显。“满意程度”的均分为3.7分,相对较高,说明学生对于这种教学模式接受度较好。

从调研结果中可以看出,参与课程的学生对于在线社群教学模式基本认可,对于在线社群学习体验基本满意。同时问卷调查和学生访谈过程中也体现出该教学模式的问题,例如在线教学缺乏对于学生学习情况的监督体系,应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结论

首先,为学生营造高效的自学空间及共享知识平台。自学、直播辅导答疑和圈群共学互相补充,完善在线教学方式。在线教学本质上是以学生自学为主导,教师要转变单纯讲授为辅助引导,为学生制定合理学习规划,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有效监控学习效果。学生自学是在线教学的核心,直播辅导答疑可以有效解决自学过程中暴露的重点难点问题,是自学的必要补充,而在线教学圈群则可以给学生营造共同学习的在线交流场所,通过互相提问、作业分享、生活动态的发布,师生之间随时随地保持人际弱关系,让老师与学生关系更为密切。

其次,消弭学习过程中的孤独感,让社交和学习有机融合。圈群社交方式是00后喜欢的在线交往模式,发布动态、点赞、评论是互联网人际交往方式。教学圈子和钉钉群可以发布学生的学习成果,也能随时互动解答问题,同时生活化的话题和氛围也让学生们虽然身在异地但能够体验到共同学习进步的乐趣。

再次,作为正常开学后线下授课的有力补充。线下课堂教学存在授课时间有限,课堂交流受限的问题,圈群教学方式可以作为未来回归线下教学的有力补充,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让学习随时在线。

最后,教学圈子可以横向和纵向扩展。横向上引入班级外共同技能学习爱好者加入,也能够对接行业项目,让圈子不仅是课程学习圈也是技能展示圈;纵向上教学圈关联多个年级多个班级,可以多个学期重复使用,形成以课程和技能为中心的跨年级学习圈。并且实操性强文科技能课程均可以采用或借鉴圈群教学模式。在微信群、QQ群、微信朋友圈、QQ的空间等其他社交平台也可以尝试社交式学习方式。

猜你喜欢

社群自学技能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社群短命七宗罪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母婴电商的社群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