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2021-02-13娄国祎
娄国祎
(黑龙江工程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50)
课程思政的理念自2014年提出以来,经过几年的理论探索和教学实践已深入人心,建设成绩显著,形成了一系列有专业特色的实践经验。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水平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还有较大差距,还存在一些矛盾问题,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全面提升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质量。
一、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当前,一些高等院校“重科研轻教学”“重智育轻德育”等倾向还比较突出,师生思想和价值多元化倾向问题凸显,意识形态工作、师德师风建设、“立德树人”和学生教育引导抓而不实、抓而不牢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高校在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上的弱化,直接影响了课程思政建设的落实和推进。因此,必须强化思想政治建设在高校全面建设中首要地位,才能真正纠治和整肃上述问题,才能真正推动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有机融合。
(二)制度机制不健全。虽然国家教育部先后出台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和《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了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但地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院校贯彻落实的进度和质量参差不齐。如有的没有建立健全各级领导机制,组织架构缺失,甚至是纸上谈兵,没有真正发挥领导作用。有的没有进行任务分工,或者责任单位和负责人不明晰。有的工作清单不详细,职责界线划分不清。有的在难点棘手问题上甚至无人负责,对难啃的骨头存在“死角”“城乡结合部”和“三不管地带”。有的步骤措施不够具体明确,缺少刚性要求,推进力度不够。有的缺乏顶层设计,前瞻性、科学性、规范性和操作性不强。有的配套制度机制还不健全,监督不到位,评估不科学,考核权重偏低,流于形式。有的激励机制不完善,缺少奖惩措施等。这些现象发生的根源还是思想上不够重视。
(三)师德培育不严格。近年来高校不仅成为“打虎”的重点领域,教师队伍中微腐败、学术不端和“育人者不育己”的问题也层出不穷,“苍蝇”现象履见曝光。这些都严重损害了高校教师的师德形象,极大地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课堂思政建设的权威性。一些高校对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缺失,流于形式,质量不高,效果不佳。有的随意挤占教育时间,有的签到制度不严。同时,一些教师不注重自身思想政治和理论素养的培育,学习教育得过且过,人心不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知识储备不足,理论功底不扎实,不懂、不会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无法胜任课堂思政教学的要求。因此,必须在强化师德培育和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养上下功夫、见实效。
(四)教学改革不配套。当前,以课堂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育改革正在逐级逐学科地深入展开。但是在课堂思政教学改革进程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主体责任和任务分工不够明确,协调推进机制不够健全,专业教材修订还不及时,内容体系还不配套,课程设计还不科学,教学管理还不到位等问题。这些领域都是确保“课堂思政”改革成效和落实落地的核心要害,必须拿出时间表和路线图,以钉钉子和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认真细致地、逐条逐项地加以破解。
(五)教学模式不新颖。近年来,教学模式创新在专业教学领域取得飞速发展,如新工科、新文科模式等等。但如何将这些创新成果运用到课堂思政建设中是一个亟待探索的时代课题。目前,主要问题是有的专业知识教学与课堂思政教育存在“两张皮”现象。有的挖掘思政元素不足,甚至生搬硬套,融入融合不紧密。有的以传统说教为主,教学模式较单一,缺乏思辨性、启发性、引导性和针对性。有的内容理论性、时代性和代入感不强,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不能入脑入心。这些都影响了课堂思政教育的质量和效果。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学习先进经验、不断总结摸索、加强师生交流等途径予以解决。
(六)学生教管不严厉。当前,部分高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还不够严格,无故旷课、不假外出、考试作弊、赌博酗酒、打架滋事、非法借贷等违规违纪处理还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形成“破窗”效应。极个别的对严重违法行为也采取息事宁人、低调处理和宽容对待。少数辅导员责任心不强,对一些学生存在的崇洋媚外、攀比炫富、铺张浪费、社会陋习、畸性恋爱、沉迷游戏等不良行为和思想倾向缺乏政治敏感性,甚至视而不见,不管不问。有的缺乏对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视和关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缺少关心关爱。有的对学生社团管理缺乏监管,审核制度缺失,任意其发展。有的在发放奖学金、发展党员、评优评先等方面存在微腐败问题,污染了校园的“生态环境”。此外,对于大学生,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缺位,与学校教育不能有机融合,也使课堂思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必须综合施策。
二、提升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质量的对策措施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强化认识。高等院校党委要强化主体责任,持续深入地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提升全体教职员工政治理论素养作为党委工程、“一把手”工程常抓不懈,牢记“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传承红色基因,营造浓厚思想政治教育氛围。要强化思想认识,常态化开展宣教活动,教育广大师生要充分认清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极端重要性,把端正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作为衡量学科建设、教学质量、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工作的根本要求突出出来,大力纠治思想政治教育弱化、软化等各种不良倾向,全面提升高校思政建设水平。
(二)进一步健全制度,固化机制。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党委及下设各部院系思政建设领导小组,明确各级任务分工和工作职责,定期组织学习上级精神,分析研判形势,制定具体措施,解决矛盾问题,总结反馈信息。研究制定课堂思政建设规划计划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建设标准、责任分工、步骤措施和奖惩措施,细化时间表,设定路线图,立下军令状,对组织落实不力的由各级纪委监委牵头严肃问责。要统筹力量,调动积极性和参与性,建立统筹推进制度和会商协调机制,形成上下同预、各级联动的工作格局。在此基础上,各高校要认真研究制定并及时出台推动课堂思政建设落地落实的相关配套规范与实施细则,充分发挥制度机制的引领和激励作用。
(三)进一步培塑师德,加强监督。要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和教育广大教职员工筑牢师德意识,完善师德评价标准,建立师德考评档案。要注重挖掘和培树先进典型,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积极传播正能量,坚决抵制负能量。高校领导干部要以上率下、以身作则,坚决纠治工程建设、后勤保障、物资采购、职称评审、科研教学、学生教管等各领域的不正之风,特别是发生在教师队伍和学生身边的微腐败现象和灯下黑问题,要以无禁区和零容忍的态度坚决果断地给予纠治,决不能让“下不为例”成为常态,更不能视为不见、听之任之。要加大纪委、群众、网络等监督力度,畅通监督渠道,及时梳理和反馈意见建议,持续净化校园政治生态,营造风清气正的氛围,重树课堂思政的权威性。
(四)进一步推进改革,建强体系。针对课堂思政教学改革,当务之急是重点要抓好教材编制、教学监督、考核评估和奖惩机制等核心领域制度改革,逐步完善配套体系,为课堂思政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要发挥顶层设计的优势,科学论证,稳步推进,防止盲目,避免反复,提高效率。要尊重教职员工的主体地位和首创意识,充分挖掘和调动教学一线骨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尝试探索和借鉴引入“品管圈”等先进科研模式和管理工具,广泛建立本专业或跨专业的,由思政教师、专业教师及学生骨干共同参与的课堂思政改革攻关小组,选定改革课题,集智攻关,形成成果。可以组织教师骨干到先进院校学习观摩,借鉴成功经验。也可以遴选试点院系,设定具体改革任务,分头实施;或者坚持百花齐放,不设题目,让各院系自由发挥,最后形成各具特色的改革成果,并加以推广。
(五)进一步开拓创新,提升效能。广泛开展理论研讨、示范教学、赛课评比、师生座谈、成果推广等活动,在“比、学、赶、帮、超”中推动课堂思政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创新。以外语课堂思政创新为例,一方面在挖掘思政元素上下功夫,如遇到外国历史内容时,用外语讲述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亘古不绝的灿烂文明史;在学习外国名著时,用外语介绍我国四大名著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作品;在学习外国诗歌时,用外语翻译唐宋诗词;在讲解西方哲学时,用外语讲述《论语》《道德经》等,在提高外语运用能力的同时,对比中西方思想文化异同点,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另一方面,要在创新教学模式上功夫,如针对学生感兴趣的时政、军事、文体等热点话题,采取外语辩论、讨论或演讲的方式,增强思政素养。也可以通过以“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为背景,开展以对外文化交流、对外经贸谈判、对外科技合作等为主题的情景模拟,在培训同学们职业外语水平的同时培养爱国情怀。
(六)进一步加强教育,规范管理。要突出抓好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规范社团管控,建立由骨干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和管理的思政学习社,带动课外思政教育活动蓬勃发展。注重发挥团委和学生会作用,及时发现问题倾向并给予纠正和引导。广大教师要提高心理卫生知识储备,积累心理干预技能,不仅要会做思想工作,还要学会做心理疏导。要真正深入到学生中去,广泛开展交心谈心、心理疏导和帮难解困为核心的“三个一”活动。对问题严重的学生,要建立师生“一帮一”对子。要培训学生思想骨干,及时发现和化解学生之间的矛盾问题,及时向学校反馈和报告学生思想动态,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化解。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及时反馈学生的现实表现和思想状况,共同筑起思想滑坡“防火墙”和心理应激的“拦阻索”。加强学生教育管理,更重要的目的是架起高校教师与学生之间深入沟通的桥梁,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身上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将解决这些问题作为课堂思政教学的重要内容,从而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通过教师与学生近距离的接触和了解,树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也能够很好地提高课堂思政的感召力,提升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