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年”引领青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探索
2021-02-13刘贺青
刘贺青
(河海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0)
2005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以下简称“纲要”课)被列为大学生的公共必修思政课。思政课具有传授知识、培养高尚人格、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树立伟大理想的作用,而如何润物细无声,需要不断探索。如:陈红娟探讨从概念史的角度深化“纲要”课教学的思路[1];李坤睿探讨将“四史”经典文献融入“纲要”课教学的办法[2];温春蕾结合海洋类高校的特点探索将海权观、海军史等融入“纲要”课教学[3];陈慧从女性参与的角度思考“纲要”课的教学思路[4];尤云弟探讨将校史融入“纲要”课教学的思路[5];夏清从世界历史进程的角度探讨“纲要”课教学的思路[6];胡小京等探讨把地方史融入“纲要”课教学的方法[7];邓运山等结合毛泽东诗词探讨“纲要”课教学的方法[8];张国义等将习近平关于历史的论述融入“纲要”课的教学[9];黄延敏将中国人民在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精神作为“纲要”课教学的价值指引[10];等等。这些教学上的探索和思考给我们很多的启发,有助于提升“纲要”课的教学效果,也对本文提出的以“青年”引领青年的教学思路带来启发。
一般而言,“纲要”课的教学介绍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及其发生逻辑,而任何事件都是由人的活动展开的,因此,总要涉及对人物的讲解。而任何一个人物,总有其青年时代,那么,历史中的人物是如何度过其青年时代的,值得现实中的青年(包括大学生)去关注、去思考。因此,在讲述中国近现代史时,可以在讲解事件的过程中,穿插对历史人物的青年时代的讲解,引起大学生的思考和共鸣,从而对大学生进行历史教育、国情教育、人生教育。那么,以“青年”引领青年,其中如何界定“青年”?以“青年”引领青年何以必要?何以可行?这是本文要探讨的三个问题。
一、对“青年”含义的界定
青年时代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国际上对青年的年龄段划分没有一个普遍认可的标准。联合国人居署把15—32岁的年轻人称为青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青年的年龄上限划到44岁;俄罗斯在《2025年前俄罗斯联邦青年发展战略》中把14—30岁的人称为青年[11];2017年,我国在《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中把14—35岁的人称为青年。这些关于青年年龄段的划分大致比较接近我国文化中的“而立之年”的含义。无论从哪种意义上说,青年都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他们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心智逐渐成熟。因此,从年龄的角度来看,讲述“纲要”课中的历史人物,可以聚焦他们的14—35岁这个时间段的成长经历。
虽然生逢动荡年代的青年和处于和平时期的青年面临着不同的问题,但是他们有同样需要奋斗的事业、有同样需要奋斗的青春,同样要兼顾个人前途和国家命运。习近平总书记说:“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12]因此,他们之间虽有不同点,但也有相同点,是可以对话的。研究历史和学习历史,是研究者和学习者与历史不断对话的过程,也是人们与历史中的人物(包括处于青年时期的历史人物)对话的过程。“纲要”课教学在讲授基本历史问题的同时,讲授历史中青年人的梦想、困惑、斗争,甚至牺牲,旨在给现实中的青年大学生以启发,引起他们的共鸣。因此,以“青年”引领青年,侧重于讲述那些在历史上做出了符合历史潮流的选择的青年,他们的成长过程值得当代大学生思考和借鉴。
二、 以“青年”引领青年的必要性
(一)从史学理论的角度来看
史学理论强调关注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为以“青年”引领青年的教学思路提供科学的依据。讲述历史中的青年,关注的是历史;而历史是绵延不断的,现在是过去的延续,过去和现在均通向未来。马克思说:“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13]因此,历史不曾远去,不能切断过去与现在的关系,“纲要”课要讲述历史中的青年与现实中的青年的联系。虽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运,但一代人与另一代人的命运又紧密相连。因此,做好历史的衔接,需要我们关注不同的时代及时代的变换,关注推动时代发展的人,关注历史中的人,包括作为个体的青年及作为群体的青年。在著名史学家杜维运看来,正是借由历史,人类才能在有限的生命中遁入永恒,因为历史中的人(包括处于青年时期的人们)也在不断成长,无论过去和现在,他们都是相通的。杜维运说:“我们不妨反省一下,人的一生如此短暂而有限,所谓人生七十古来稀,如果仅止于此,则所知有限。事实是:如果没有历史感,人类生活必定是不可想象的,历史之于我们的生命有如此根本者。只有借着历史知识,我们才对该记录有所知并分享之。个人的生命打破了桎梏而与人类相连。我们的生命注定要臣服于时间的暴虐,唯有经由历史,我们才能解开枷锁而遁入永恒。”[14]因此,通过关注历史中的青年人的成长历程,可以给现实中的青年以启发,使其吸取前人的教训,遵循青年成长、成才的规律,做出符合时代发展的行为选择。
(二)从思政教育的角度来看
青年时代是一个人精力最充沛、思维最活跃、心智逐渐健全的时期,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15]。因此,无论家庭还是社会,都对青年的成长寄予厚望,也都十分关注青年的成长。李大钊同志很早就指出青年所肩负的时代责任和国际责任,他在《新青年》上发文说,青年人要“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16]。现在的青年担负着把我国建设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谈道:“现在的大学生,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2020年,很多人还不到30岁;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本世纪中叶,很多人还不到60岁。也就是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千千万万青年们将全过程参与。”[17]因此,在这个参与的过程中,青年大学生要有探索的精神、创新的愿望和榜样的力量。这样的榜样可以是同代人,也可以是历史中的榜样。自中国近代以来,很多优秀青年曾经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富强,不断探索、奋斗,甚至牺牲。虽然现在我们不用冒着枪林弹雨,但是也要有一颗爱国之心,把个人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因此,通过讲述历史中的青年所处的时代、所作出的选择、所付出的努力,甚至牺牲,给现实中的青年以启迪。
三、以“青年”引领青年的途径
(一)讲解中国近现代史上重要人物的青年时代
“纲要”课内容丰富,但学时有限,因此,在讲述历史发展进程的时候,可以穿插讲述一些重要人物的青年时代。如谭嗣同、孙中山、黄兴、秋瑾、蔡锷、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的青年时代,关注其青年时代的困惑及选择。青年时期,是备受关注的时期,“对于政治人物来说,政治意识的觉醒和政治倾向的萌芽在青年时期便已完成”[11]。
谭嗣同1865年生,1898年33岁时在湖南开办南学会,讲政治、天文、地理等,其中4次是关于中国政治的,体现了他对国家前途的关心。他最为人尊崇的是那种以死来殉变法事业的精神。他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情诗句后慷慨赴死。孙中山1866年生,1887—1892年在香港西医书院求学期间十分关心政治,曾立下“改良祖国,拯救同群之愿”[18]。假期回乡期间,他还帮助农民选种施肥、改良水利、扩宽道路、与乡绅商议改革乡政等。1894年28岁的孙中山草拟《上李鸿章书》,阐述自己的政治理想,并转赴檀香山,创办兴中会,此后领导革命起义活动。黄兴1874年生,原名黄轸,1902年28岁时东渡日本留学,并改名黄兴,取“兴我中华”的意思,此后创立华兴会,并和孙中山一起致力于革命事业。秋瑾1875年生,1904年29岁时自费东渡日本留学,在日本经常参加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宣传革命救国的道理和女权思想,回国后参加革命活动,英勇就义时年仅32岁。蔡锷1882年生,原名艮寅,17岁赴日本留学,1900年回国参加自立军起义,起义失败,改名“锷”。锷,有“刀剑的刃”的意思,表达他“流血救民”之抱负。
李大钊1889年生,1913年24岁时到东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1915年参加留日学生抗议“二十一条”的活动并起草《警告全国父老书》;1916年回国后投身新文化运动并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工人运动、创建党组织,他牺牲时年仅38岁。毛泽东1893年生,1914—1918年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在校期间他和同学们读《新青年》、讨论《新青年》,追求进步。他不“闭门求学”,而注重实地考察,1917年暑假,他与好友一起游历长沙等地,了解底层社会。之后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湖南创办岳北农工会、夜校,号召农民干革命,1924年他在农民运动讲习所开展活动并到农村调查,1925—1927年他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写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1927年他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理论。此后,他领导秋收起义、开辟革命根据地,一步步带领中国人民走向革命的胜利。周恩来1898年生,1917年19岁时赴日本求学,接触到马克思主义,1919年回国,成为五四运动时期天津学生界的领导人,并组织成立了进步团体觉悟社,1920年去欧洲勤工俭学,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和赵世炎等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4年国共合作期间任广东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等职。1927年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后,他和贺龙等领导武装起义。1931年他离开上海到中央革命根据地,1933年和朱德一起领导和指挥红军进行第四次反“围剿”,1934年参加长征。
总之,在中国近现代史中,有很多具有革命情怀和斗争精神的历史人物,他们在青年时代都心系国家的前途与命运,甚至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因此,在讲述历史发展进程时,穿插讲述这一进程中的历史人物的青年时代,不仅传授了历史知识,还可以引领大学生思考人生、规划人生,作有情怀、有担当、有格局之人。
(二)关注中国近现代史中的青年群体
近现代史中的人物灿若群星,尽管有个体的差异,但也有相似之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群体性特征。如:洋务运动时期的留美、留欧学生群体,辛亥革命前后的留日学生群体,1920年代的留法、留苏学生群体等就有不同的特点,但他们都在探索救国的道路。如:1878年,17岁的詹天佑到美国耶鲁大学学习土木工程,主修铁路建设,后来对中国近代的铁路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严复24岁到英国学习海军,此后翻译了赫胥黎的《天演论》、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等,启迪了人们的思想。辛亥革命前后,黄兴、秋瑾、蔡锷、邹容、陈天华、何香凝、吴玉章、陈独秀、李大钊等留学日本,他们普遍选择了法律、政治等专业,旨在寻求救国的办法。1921年,周恩来、邓小平、陈毅等一批中国青年前往里昂中法大学求学[19]。1923年赵世炎、王若飞、陈延年、陈乔年、熊雄等到苏联莫斯科大学留学。这些人对中国革命作出了很大贡献。
又如:五四时期的青年群体、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期的青年群体、长征时期的青年群体、抗战时期的青年群体、解放战争时期的青年群体,他们见证了时代,也推动了时代的发展。在五四运动时期,傅斯年、罗家伦、邓中夏、许德珩、刘仁静等人高喊“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当时他们才20多岁。美国哲学家杜威在给女儿的信中热情称赞了这场学生运动。他说:“想想国内14岁以上的孩子和青年,谁关心这个国家的命运?中国的青年学生却负起了这样一个政治改革运动的领导责任,并且使商人和社会各界感到惭愧而加入他们的运动。”[20]1921年,一批年轻人组织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中共一大召开时,毛泽东是28岁,周恩来参加中国共产党时是23岁,邓小平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时是18岁”[21]。中共一大召开时,13名代表的平均年龄只有28岁。
在长征过程中,中国红军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在中央军委确定的33位军事家中有27人参加了长征,而这27人中40岁以下的有13人,30岁以下的有 10人,最年轻的李先念当时仅25岁,许多开国将军甚至不满20岁。正是这群青年保存了革命火种,成为日后保卫国家、反抗压迫的先锋力量[22]。在抗日战争时期,杨靖宇牺牲时是35岁,赵一曼牺牲时是31岁,刘胡兰牺牲时只有15岁。1939年5月,毛泽东在《青年运动的方向》中指出:“延安的青年运动是全国青年运动的模范,延安的青年运动的方向,就是全国的青年运动的方向。……延安的青年们干了些什么呢?他们在学习革命的理论,研究抗日救国的道理和方法。”[23]在2021年2月20日的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而讲述红色历史人物的青年时代,对当今大学生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因此,不管时代的形势如何变化,不变的是人们对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关心,而在这条路上,志同道合的人并不孤单,他们将形成一个又一个惺惺相惜的群体也包括青年群体。我们要更好地寻找近现代史上让人敬佩的青年群体,传递历史的接力棒。
(三)让学生通过实践了解其所学专业前辈的青年时代
2018年教育部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教社科〔2018〕2号)中明确提出,思政课要有1个学分的实践教学环节。由于学习这门课的大学生来自不同专业,而其所学专业也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这些专业的前辈见证了中国近现代的历史,他们在青年时代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值得后辈学习。在此,列举五个专业的前辈在青年时期的探索。
第一,水利专业的李仪祉。他出生于1882年,是我国著名的水利学家和教育家。1904年,他考取京师大学堂预科德文班,1909年赴德国柏林皇家工程大学土木工程科留学,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回国,1913年他返回德国继续求学,并和陕西水利局局长郭希仁考察欧洲水利,立志振兴我国水利事业。第二,数学专业的苏步青。他出生于1902年,1919年17岁准备到日本留学,出国前途经上海租界,心中激起历史责任感,为此写下“渡头轻雨洒平沙,十里梧桐绿万家。犹记当时停泊处,少年负笈梦荣华”[24]的诗句。1927年日本田中义一政府发布侵略中国的《田中奏折》时,苏步青在日本街头进行抗议并被抓,出狱后他还参加了进步的读书会,讨论救国救民的方法。军阀混战时期,他回到浙江大学教书,在抗日战争期间,他也随浙江大学西迁贵州,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他在躲避空袭时,还带着文献,在防空洞里坚持研究。第三,力学专业的徐芝纶。他1911年出生,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1934年毕业留校,1935年以优异成绩考取公费留美资格,1936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土木工程硕士学位,1937年获哈佛大学工程科学硕士学位,当时中国正遭日本军大规模入侵,他谢绝了麻省理工学院导师的恳切挽留,回国到浙江大学任教。1943年,他离开浙江大学,到重庆资源委员会水力发电勘测总队主持设计。第四,物理专业的邓稼先。他1924年生,1937年北平沦陷后,曾秘密参加抗日聚会,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45年抗战胜利后他在昆明参加了争取民主、反对国民党黑暗统治的斗争,1948—1950年,在美国普渡大学留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但他放弃美国优越的条件,毅然回国,成为中国的“两弹元勋”。第五,社会学专业的费孝通。他1910年生,1928年到东吴大学医学预科学习,想成为一名医生,救死扶伤。后受进步思想影响,于1930年转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学习,毕业后受梁漱溟先生之邀,到山东邹平县参加乡村建设工作。1933年考入清华大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系研究生,1935年毕业后在广西吴江县庙港乡开弦弓村进行调查,在英国获得博士学位后,于1938年返回中国,写出了《江村经济》,任教于云南大学。1944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投身爱国民主运动。
这样的人物还有很多,他们不仅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造诣很深,而且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值得当代大学生学习。大学生通过实践环节,可以梳理自己所学专业的前辈的青年时代,以更好地了解学科发展的脉络及学界前辈的家国情怀。
四、总结
历史中有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历史活动的主体是人,历史情景中的人和现实情景中的人都曾经经历过青年时代,都有类似的困惑,讲述历史人物的青年时代能够唤起当今大学生的共鸣,进而使大学生对“纲要”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在“纲要”课教学中,在讲述历史发展逻辑的同时,讲述历史人物的青年时代的遭遇、困惑及选择,讲述不同时代的青年群体特征、让大学生亲自讲述所学专业前辈的青年时代,对大学生提高专业素养、历史素养、品德修养及政治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