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届海峡两岸先秦两汉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2021-02-13
2021年7月24-25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台湾辅仁大学中国文学系主办,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承办的“第十七届海峡两岸先秦两汉学术研讨会”在四川省成都市隆重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辅仁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海峡两岸2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60余人,以现场、线上视频会议的方式参与了大会交流、评议,共提交论文68篇。
24日上午,会议开幕式由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袁耀林主持,四川师范大学副校长王川、河北大学副校长过常宝、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刘敏分别致辞。会议先后举行了两场大会发言和十二场小组讨论,相关学者的专题评议,集中展现了近期海峡两岸学者在先秦两汉学术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
一 出土材料、传世文献的文本生成
本次会议利用近年出土简帛等材料展开研究的论文多达36篇。传统文献学研究方式难以简单解释出土材料与传世文献的明显差别,因而形成了出土新材料与传世文献的文本生成研究热点,这也是目前学界研究的前沿。赵敏俐教授以弘通的视野,总括出土材料与传世文献反映出的早期文本形态的三大类型——“汇编型”、“著述型”、“阐释型”,探讨了早期经典文本的口头传承与书写传承在文本生成过程中的影响及其对学术史的重要意义。熊良智教授通过比较分析郭店楚简《缁衣》引《都人士》与今本《礼记》所引以及毛诗文本的不同,结合海昏侯墓《诗》相关文本,指出今本《都人士》首章与后四章存在多方面差异,认为今本《都人士》首章应是后世学者将《缁衣》文字写入诗序,引诗移入毛诗文本而形成的“毛诗的新变”。赵培助理研究员结合安大简《驺虞》,认为《诗·驺虞》篇在先秦时期发生了多次传解,在此过程中其文本因传者们的不同思想和用字习惯而发生了变异,进而指出了安大简《驺虞》文本释读的问题。杨玲教授、黄武智副教授分别讨论了安大简《诗经》文本篇章异词的生成原因和先秦《诗经》文本传抄、分合的问题。李辉副教授通过对熹平石经《鲁诗》、海昏侯墓《诗》中存在的篇次异次现象的分析,结合《韩诗外传》考察了汉代《诗》文本及《诗》学的传承。何家兴副教授考察了北大秦简《隐书》的文本形态、生成区域及其文学史意义。
文本生成也体现在先秦两汉思想、礼制文化的相关研究中。刘信芳教授指出,马王堆、郭店出土的简帛《五行》是孔门后学所编认识论文献,比较后世文本的“仁义礼智信”与早期“仁义礼知圣”的差异,即可辨析其思想生成建构变化的脉络。高薇博士亦探讨了简帛《五行》的文本生成与先秦思想演进之间的关系。刘茜教授结合出土文献,揭示了先秦“乐制”思想的“情本主义”特征对“乐”类文本生成的影响。白宪娟副教授通过郭店简《性自命出》与《庄子》情论思想的对比,阐明了先秦时期儒道思想的融合对相关文本内容生成的影响。张童洋博士讨论了战国时期“法治”思想对清华简《成人》篇文本生成的影响。杨博助理研究员依据郭店简、上博简、清华简等出土文献,指出西汉中期以前“三礼”文本存在多种文本形态并具有不均衡性。刘全志副教授结合考古都城遗址,认为《考工记·匠人营国》应是战国中期基于王权思想生成的理想化文本。
二 新方法、新视角
开拓视野,有所发现,多角度的研究必然采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对图像材料的关注和图像学理论方法的应用,是近年学术研究的热点。刘宗迪教授结合出土图像材料对《山海经·大荒经》的图文关系进行了梳理,介绍了他解读的方法与图式,分析了“大荒版图”的内容、结构、性质和功能,探讨了其与上古巫史文化的关系。张朋兵博士分析了早期文献形态与图像的关系,指出早期“图书”包含了“图像”与“文字”两种形态。王志翔博士则分析了早期文本图像中图、文形态的演变过程。伏雪芹博士讨论了汉代铜镜画像与铭文之间的“互文”关系。伏俊琏教授通过对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的梳理,界定了“写本学”的概念、外延,探究了其对于先秦两汉相关学术研究的价值。借鉴国际汉学研究,曹继华副教授分析了海外汉学家提出的“套语理论”在《诗经》研究中的适用性问题。吴娇博士从欧美汉学界对“历史和文本”的真实性与虚构性的辨析出发,探讨了20世纪以来欧美汉学界的研究思路、方法及其借鉴意义。此外,伏煦博士考察了秦汉时期“子书体制”在文体上的综合性特征及其在西汉中期以后“辨体”观念逐渐强化之下“改子为集”的发展过程。魏玮博士考察了先秦口头传统的君臣问答到“对问体”形式的演变过程。周金泰助理教授应用“博物学”理论探讨了汉赋中博物空间及其文本化过程。
三 综合研究:传统问题的推进
先秦两汉时期的学术“文史哲”交相融合,礼乐制度、历史背景、思想文化与文学现象相互渗透,综合研究可以更好地开阔视野,寻绎联系,发现问题。过常宝教授通过对诗学传统的考察,认为孟子的“以意逆志”并非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诗学观念,而是“六经注我”的儒家经典阐释的新方式,是先秦儒家话语方式的创变。王欣慧副教授通过剥离旧注的时代文化因素,回归《离骚》元典,指出《离骚》主旨应是“好修而反本”而非“忠君而水死”。
礼乐制度与历史文化背景研究,常有利于学术研究获得新认识。马银琴教授研究殷周祭祖礼的因革,认为《诗经》中穆王时期以及之后不见“颂歌”,是昭穆制度确立影响下“雅”“颂”分立而导致的结果。牟歆博士结合《诗经》的仪式乐歌性质重新解读了“一倡三叹”的内涵。孙尚勇教授通过对早期秦国礼乐制度的分析,指出《秦誓》是秦穆公“霸西戎”后在宗庙仪式上的演讲文本。马世年教授对比了历代学者对《秦风·无衣》诗旨的阐释,认为以《秦风·无衣》为“赞颂”诗应是前人在秦地文化风俗影响下而产生的误读。孙纪文教授通过剖析文献与文化语境,指出强调功用的文学思想与凸显文化价值的文学思想的杂糅共生是中国早期文学思想的主要构成要素。诸葛俊元副教授、黄淑仪博士、蒲帅博士均以《春秋》三传为中心,对楚人对周楚文化的双重承袭、“禅让思想”的源流、春秋“德行”思想的嬗变等问题进行了阐释。周敏华副教授依据先秦“礼法”和出土文献,肯定了“孔子诛少正卯”的真实性和合理性。段丽博士探讨了商代占卜仪式与《高宗肜日》、上博简《竟建内之》鸟占书写的关系。陈丹奇博士、宋文婕博士、岳灵博士分别对早期儒家“闻之曰”言说方式的源流、先秦仙话的发生原因与过程以及荀子论儒折射出的儒者困境等问题进行了考索。
会议论文中赋学研究的成果特别突出。许结教授通过考察汉赋中武帝的尚武形象、功过评价,进而指出以“礼德论衡”是赋家对武帝进行讽颂书写的深刻原因。韩高年教授结合东汉后期“弃凉之议”的史事,指出马融的身世背景和人格思想使其部分赋作具有讽谏批判的现实意义。王思豪教授指出,《汉书·艺文志》中“赋”与“小说”成为“子学”是汉代特殊文化历史背景下民间私学和新兴学术重新汇聚的结果。金周生教授以扬雄赋为例,探讨了两汉韵文在唐宋时期“改读押韵”的方法与原则。郭士纶副教授、邓稳副教授、沈相辉博士分别讨论了汉赋讽谏意涵与儒士阶层的关系、赋体之“赋”名与楚文化的关系,以及扬雄四赋的生成与经典化等问题。
闭幕式上,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熊良智教授感谢各方为大会成功举办所作的努力,肯定了本次大会的主题——“新材料,新探索”。他认为,与会学者的学术关注,敏锐迅捷,视野宏通开阔,论文严谨坚实,勇于探索,富于创新,积极推动了海峡两岸先秦两汉学术研究的交流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