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小学数学教材建设70年:回顾与展望

2021-02-13章全武

数学教育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算术教学大纲数学课程

章全武

中国小学数学教材建设70年:回顾与展望

章全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北京 100081)

小学数学教材质量直接影响小学数学教育质量.回顾中国小学数学教材建设70年历程,可以发现,中国小学数学教材建设经历了“为了中国化”和“实现现代化”两大阶段,并在教材目标、教材内容、教材编制、教材改革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与成就.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小学数学教材发展的现状,预测了小学数学教材建设将要进行教材目标的素养化、教材内容的整合化、教材体系的综合化以及实验教材的常态化建设.

小学数学;数学教材;70年;回顾;展望

小学数学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它的质量将直接关乎教师的数学教学和学生的数学学习,影响着小学数学教育的质量.因此,小学数学教材建设不仅是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数学教育研究者关注的核心课题.研究中国小学数学教材的演进历程,其作用与功能在于存史、鉴今、资政、教育,为小学数学教材建设提供一定的基础与厚度.已有研究者分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1–2]、50周年[3–4]、60周年[5–6]的小学数学教材建设的历程,试图描绘与展望中国小学数学教材建设的嬗变图景与未来蓝图.研究将从更宏观的视角回顾与审视中国小学数学教材建设70年的历程,总结中国小学数学教材建设70年的成就,展望中国小学数学教材建设的未来趋势与努力方向.

1 中国小学数学教材建设70年的回顾

研究以小学数学教材建设的中心任务为主线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划分为两大阶段,即以“为了中国化”为中心任务的小学数学教材建设(1949—1976)和以“实现现代化”为中心任务的小学数学教材建设(1977—2019).

1.1 为了中国化:1949—1976年的小学数学教材建设

1949—1976年的小学数学教材建设是以“为了中国化”为中心任务,经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的小学数学教材建设的全面苏化期和1958年“教育大革命”开启的小学数学教材建设的自主探索期,这段历史时期为小学数学教材建设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值得深刻反思.

1.1.1 小学数学教材建设的全面苏化期(1949—195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国教育建设面临着3种道路选择,一是沿用延安时期的教育经验,二是沿用民国时期的教育经验,三是学习苏联的教育经验.1949年12月召开的全国第一次教育工作会议上达成了借助苏联的教育经验来建设中国教育的共识[7].这样,中国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建设就开启了全盘照搬苏联的模式,小学数学教材的建设也不例外,直接移植了苏联四年制小学的算术内容.这一时期,国家为规整小学数学教材颁布了3份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如1950年的《小学算术课程暂行标准(草案)》(以下简称为1950年的《教学大纲》)是根据革命根据地经验对1948年的《小学算术课程》进行了适当调整,基本保留了原有课程体系,但实际各地区仍沿用的是小学四二制[4];1952年的《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和《小学珠算教学大纲(草案)》(以下统一简称为1952年的《教学大纲》)是根据苏联四年制小学算术教学大纲编译的,供实行五年一贯制使用的,但1953年停止了五年一贯制,又沿用了传统的小学四二制;1956年的《小学算术教学大纲(修订草案)》(以下简称为1956年的《教学大纲》)是在1952年的《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将由原本的五年制小学算术内容再次拉长至六年[8].这3份课程文件的颁布不仅为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制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也为提升全国小学数学教育的整体质量做出了贡献.张奠宙就曾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学习苏联的数学教科书,尤其以函数为纲的先进的教科书编制理念,使得中国的数学教育质量上了一个大台阶,适应了当时中小学数学教育大发展的需要[9].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广大教师和家长对小学数学教材内容将苏联4年的小学算术内容直接移植并拉长成为中国6年小学算术内容的做法日渐不满.那时的小学算术中分数只学到同分母分数和分母有倍数关系的加减法,比和比例等算术内容还需要在初中再学一年,不仅与1950年的《教学大纲》相比要求有所降低,而且也低于建国前的水平,导致了中国小学算术内容的教学程度有所降低[4],这也是直接生搬硬套苏联小学算术内容的不良后果.

1.1.2 小学数学建材建设的自主探索期(1958—1976)

随着人们对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的不满,加之中苏关系的不断恶化,各方力量都在考虑摆脱苏联数学教科书模式对中国的影响.195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八届二中全会制订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致使全国迅速抛起了“大跃进”的高潮,教育战线也兴起了全民大办教育的跃进风潮.从此,中国小学数学教材建设踏上了长达16年曲折反复的自主探索之路.首先,1958年随着“教育大革命”的到来,于是1956年的《教学大纲》被停止使用,1956年秋开始在全国推行的有较大改革的中小学数学教材也被停止使用.在这种无教学大纲的形势下,提出教材要破资产阶级思想和教条主义,要走群众路线,发动群众编教材,于是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开始自编以缩短学制、加强内容、探索新体系的实验数学教科书,也有一些对原来通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出版的教科书进行增、删、补、改等方式的修订和改编[10].其中,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编写出版的两套小学数学实验教科书影响深远,既精简了重复的内容,又增加了新的内容,如将整式的循环由7个精简至3个;以函数思想为主线增加了代数、几何等内容[10].同时,以“数学”命名的容纳算术、代数、平面几何等学科主要内容的小学课本也是首次出现[11].

其次,小学数学教材在经过了反思中国小学算术受苏联数学教科书的影响导致教学程度下降的阶段之后,又经历了过高估计儿童的接受能力的“教育大革命”的折腾,开始从自己的实践中总结自己的道路,采取了编审结合、编写与教学实际相结合的策略,并依托《十年制学校数学教材编辑方案(草稿)》编制了《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算术(试用本)》10册和《珠算(试用本)》1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3].与此同时,国家于1963年又颁布了一份适合中国国情的数学课程文件——《全日制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以下简称为1963年的《教学大纲》),从此宣告了中国数学教育史上机械模仿外国模式的终结,提出了数学“基本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三大能力的培养,强调了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提倡了数学启发式教学,等等,而这些都是中国数学课程研究立足本国、博采众长的结果,形成了中国数学教育的特色[12].但是,依托1963年的《教学大纲》编制的小学算术课本仅出版发行了初级小学课本《算术》前4册后,这套课本就停止出版了[10].

再次,1966年,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到来,建国17年以来的教育工作被全盘否定,原有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也遭到了批判与蔑视,小学数学教材建设又再次陷入了无教学大纲的尴尬境地.为了“复课闹革命”,全国各地随之开启了建国以来最大一次自编中小学教科书时期[10].然而,由于大量的政治元素渗透或改变数学教科书自身的基本要素,各地区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常常以最高指示、革命语录、工厂生产等为背景,出现了“公社数学”“车间数学”等名目,数学学科的知识性被极度虚化[10],小学数学教材建设陷入了泛政治化与实用化的泥淖里,致使学生薄弱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得不到加强与巩固.综上可知,这一时期小学数学教材建设一直在自主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小学数学教材,其中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国化建设的过程中,那些较符合当时中国实际情况的措施却并没有坚持下去,而这段历史所总结出来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将会为后续的小学数学教材建设提供深刻的反省与借鉴.

1.2 实现现代化:1977—2019年的小学数学教材建设

实现现代化是1977—2019年的小学数学教材建设的中心任务,这一阶段分别经历了1977—2000年的小学数学教材建设的“恢复与建构”期以及2001—2019年的小学数学教材建设的“改革与创新”期.

1.2.1 恢复与重建:1977—2000年的小学数学教材建设

为了恢复文化大革命时期对小学数学课程的破坏,小学数学课程亟需全国统一的一套小学数学教科书.当时,有两种意见,一种是对1963年的小学算术教科书进行重印或作小的修改,另一种是建设现代化的小学数学课程,必须要重新研制符合现代化要求的小学数学教科书[3].根据邓小平讲话的精神,小学数学教学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切实打好数学基础[3].于是,1978年颁布了《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以下简称为1978年的《教学大纲》),将原有的学科名称“小学算术”更名为“小学数学”,并以此编制了两套教材——《五年制小学课本数学》和《六年制小学课本数学》,而1986年颁布的《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以下简称为1986年的《教学大纲》)为了照顾教材的稳定性,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没有进行大的调整,这也使得这两套教材一直到20世纪末,才被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材全部替代,为恢复小学数学课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然而,小学数学教材稳定固然重要,但小学数学教材的现代化建设尤为迫切.20世纪80年代,先后有多家单位或研究机构组织开展了教学改革实验,编写了多套小学数学实验教材,为小学数学教材体系的进一步革新提供了丰富的编写经验,也使小学数学教材进一步现代化成为可能.事实上,九年义务教育时期的小学数学教材体系就是在教学改革实验的基础上构建的,那时实施的“八套半”小学数学教材也是在教学改革实验积累经验的基础上编制的,甚至有些版本就是在教学改革实验时期使用的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基础上修订的[6].另外,在这一时期国家颁布的5份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一致性[13],为小学数学教材建设的教材现代化、教材结构化、教材多样化的历程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内外部环境[14],有助于现代化小学数学教材体系的构建.

1.2.2 改革与创新:2001—2019年的小学数学教材建设

数学教育的现代化一方面在于数学内容的现代化,另一方面在于使数学的思想、方法和语言更接近现代数学[15].新世纪伊始中国小学数学教育随着基础教育领域开启的新课程改革实验,颁布了理念全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为《实验稿》),它不仅在内容上容纳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概率与统计、综合与实践4个领域,还在培养目标上落实六大数学核心概念,即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和推理能力,为小学数学教材现代化提供了依据,这也促使小学数学教材建设进入以课程标准为准则,直接编制符合课程标准的小学数学教材建设模式.与此同时,全国中小学审定委员会也将以是否符合《实验稿》的要求来审查送审的教材,只要送审教材通过了审定就可以供全国实验学校使用,学校也可以结合自身的情况自主选择小学数学实验教材.于是,围绕着《实验稿》的要求,多家出版社开始组织人员编制小学数学实验教材,但只有6家出版社通过了全国中小学审定委员会的审查.2011年国家在总结数学课程改革实验的基础上颁布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为《标准版》),其内容在保持《实验稿》体例不变的基础上,对多个方面进行了调整[16],如将小学数学中六大核心概念拓展为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等十大核心概念.而这些内容的调整与改变,又促使了各个出版社对原有小学数学教材进行修订与改编,以使其符合与满足《标准版》的要求,再次通过全国中小学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数字教材以其动态化、立体化、丰富化等全新的样态强势进入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变与创新着小学数学纸质教材的静态化、平面化、有限性的形态,成为小学数学教材建设的新方向[14].

2 中国小学数学教材建设70年成就

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小学数学教材建设的历程,不难看出,小学数学教材建设70年来在教材目标、教材内容、教材编制、教材改革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具体如下所述.

2.1 教材目标:从三大能力的培养拓展到落实十大核心概念

在全面苏化期,1950年的《教学大纲》并没有编制小学数学教材,而是沿用刘松涛等编著和俞子夷编著的两套小学数学教材;而依托1952年的《教学大纲》编制的小学数学教材目标在于指导儿童掌握算术知识、直观几何知识,发展儿童的逻辑思维;以1956年的《教学大纲》修订的小学数学教材目标并没有大改动,仅仅增加了儿童道德品质的培养.在自主探索期,“教育大革命”期间产生了容纳算术、代数、几何等主要学科内容的小学数学教材,为1963年的《教学大纲》提炼与概括出培养学生的数学基本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后期编写具有三大数学能力的小学数学教材做了准备,但是依托1963年的《教学大纲》编写的小学数学教材并没有得到完整出版,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各地自编的小学数学教材也与这一教材目标建设相差甚远.在恢复与重建期,一方面小学数学实验教材为探索落实三大数学能力提供了多种可能方案,另一方面国家颁布的5个《教学大纲》都较为集中地要求小学数学教材目标要聚焦在落实三大数学能力的培养上.在改革与创新期,小学数学教材目标随着小学数学课程文件的变化而改变,从《实验稿》强调六大数学核心概念到《标准版》培养十大数学核心概念,小学数学教材以通过全国中小学审定委员会的审定为标志,完成了小学数学教材目标建设的转变.综上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小学数学教材目标建设最根本的突破在于从三大数学能力的培养拓展到落实十大数学核心概念.

2.2 教材内容:从算术内容体系拓展到四大领域的内容体系

在全面苏化期,刘松涛等编著和俞子夷编著的两套小学算术教材是中国本土的小学数学教材,它们都是算术内容体系;1952年和1956年的小学数学教材内容建设主要是将苏联小学算术内容由4年拉长至5年,然后再次拉至6年,其中,几何内容只存在极少部分,且与算术内容是分离的,小学数学教材内容体系仍然是算术内容体系.在自主探索期,“教育大革命”促使各地区开始自编的小学数学教材,其中大部分自编教材仍然是算术内容体系,但有一些小学数学教材开始尝试采用“函数为纲”“数形结合”的编写策略,将代数、几何内容也纳入其中,突破了小学算术内容体系,这也使得以“数学”命名的小学课本首次出现,另外,统计内容在1961年编制的《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算术(试用本)》中也被引入.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几何、统计等内容在1963年的《教学大纲》中仅仅是其中一小部分,大部分内容仍然是算术内容.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小学数学内容体系没有得到进一步突破,相反,数学内容却陷入了泛政治化和实用化的泥淖里.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小学数学教材的现代化迫在眉睫,其中,数学内容的现代化最为迫切.因此,在恢复和重建期,小学数学教材一方面为恢复小学数学教育质量保持了教材的稳定性,一方面开展教学改革实验开启了小学数学教材现代化的探索之路,从而构建了九年义务教育时期融合了算术、代数、几何、统计等内容的小学数学教材现代化体系.在改革与创新期,小学数学教材内容体系与之前相比变化较大,现代化内容占比也较大,基本形成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大领域的小学数学教材内容体系,完全打破了小学数学教材的算术内容体系.

2.3 教材编制:形成以数学课程文件为根本的教材编制模式

在全面苏化期,小学数学的《教学大纲》是从前苏联四年制小学算术大纲编译过来的,小学数学教材是依托1952年的《教学大纲》编制的,又经过了1956年的《教学大纲》的修订.之后随着1958年“教育大革命”的到来,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被批判与遗弃,小学数学教材在无教学大纲的情形下进行编制,其质量处于无从监管与保障的状态.1961年,国家为了规范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出台了《十年制学校数学教材编辑方案(草稿)》,为编制的《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算术(试用本)》提供依据,随之1963年的《教学大纲》应运而生,又进一步规范了小学数学教材建设.然而,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到来,依托1963年的《教学大纲》的小学数学教材并没有得到完整出版就被停止了,小学数学教材建设又再次陷入无教学大纲的尴尬境地.从总体来看,在“为了中国化”的小学数学教材建设阶段小学数学教材的质量是不高的,但也有个别自编教材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与独创性.在恢复与重建期,1986年的《教学大纲》为小学数学教材的稳定性建设在教学内容上没有做过多修整,为小学数学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发挥着作用.而小学数学教材建设的现代化则是通过教学改革实验这一路径,奠定与构建了九年义务教育时期小学数学教材体系,需要指出的九年义务教育时期的3份《教学大纲》内容之间也有一定的一致性,这也有利于小学数学教材的稳定性建设.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到来,小学数学教材建设也进入了新的模式,即由从原来的实验教材出发构建教学大纲,再修订实验教材以符合教学大纲的模式转变为以课程标准为准则,直接编制符合课程标准的小学数学教材建设模式.这样的转化揭示了人们已经认识到小学数学教材的质量保障离不开课程文件的指导,小学数学教材建设从此进入了以数学课程文件为根本的教材建设模式.

2.4 教材改革:形成实验先行的小学数学教材建设基本路线

随着1958年“教育大革命”的到来,各地区开始自编小学数学教材.从某种程度来说,这次的小学数学自编教材热潮就是一场开发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的运动,不仅为探索可能的中国本土的小学数学课程体系做出了贡献,也为1963年的《教学大纲》的研制做了准备.文化大革命的到来,使得小学数学自编教材再次进入高潮,然而,这次并没有为小学数学教材改革指出正确方向,相反,小学数学教材建设却陷入了严重的泛政治化和实用化的泥淖里.在“实现现代化”的小学数学教材建设阶段,小学数学教材为了实现现代化,人们纷纷采取边编写边实验边修改的方式开发小学数学实验教材,为教学改革实验提供内容载体,不仅开拓出了小学数学教材现代化之路,还为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新课程改革时期,为解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学校所需的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各大出版社纷纷组织人员围绕《实验稿》的要求,通过不断修订与改编,小学数学实验教材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的扩大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为编写符合与满足《标准版》的要求打下了实践基础.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教材改革中,实验教材具有特殊的意义与作用,它是落实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手段,也是小学数学教材改革的重要步骤.纵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已经形成了实验先行的小学数学教材建设的基本路线,成为小学数学教材建设的又一成就.

3 中国小学数学教材建设的未来展望

回顾中国小学数学教材建设70年的历程,其目的在于结合当下小学数学课程的发展趋势,展望中国小学数学教材建设的未来方向,以期为小学数学教材建设提出建议与策略.

3.1 小学数学教材目标建设的素养化

中国小学数学教材建设70年来,小学数学教材目标从三大数学能力的培养拓展到十大数学核心概念的落实,这期间既有小学数学学科的内在规律,又有课程改革趋势的作用,如小学数学三大能力的培养主要是从数学学科的视角来反思数学学科在育人方面的特殊贡献,而十大核心概念的落实更多的是从为培养能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公民出发来挖掘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当前,随着国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发布,以素养导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然拉开帷幕,小学数学课程也将在这一改革浪潮中为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做出应有的贡献[13].小学数学教材目标建设的素养化是落实小学数学课程素养化的关键,也是小学数学教师落实数学素养的支撑与依据.因此,如何使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等数学素养真正成为小学数学教材目标是当前中国小学数学教材建设亟需解决的课题.如上所述,中国小学数学教材编制已经达成了以数学课程文件为根本的教材编制模式来保障教材质量的基本理念,所以在落实小学数学教材目标建设的素养化之前,必须有效地解决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素养化问题,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小学数学教材编制过程中为小学数学教材目标的素养化建设找出可能的路径与方向.

3.2 小学数学教材内容建设的整合化

小学数学教材内容建设70年来,经历了从算术内容体系拓展为融合三大学科的内容体系,使得小学数学教材现代化成为可能.在这70年里,小学数学教材内容体系的编排一直都在寻求何以将多个学科内容联结于一体的内容体系的方案.如,在“教育大革命”时期,人们就尝试以“函数为纲”“数形结合”的方式来统摄算术、代数、几何等内容;新课程改革时期,小学数学教材采取螺旋上升的编排方式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融合在一起.然而,当前小学数学教材内容体系的整合化建设并没有得到满意地解决,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之间仍然存在着明显的学科界限[17].因此,小学数学教材内容建设的整合化是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间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它也是解决小学数学课程容量问题的关键性课题.这就需要数学教育研究者大胆探索创新,以新的编排视角和理念将现有的小学数学教材各学科内容进行融合,形成紧密的结构化内容体系,而不应是当前小学数学教材所呈现的“条目并列型”[18]的内容编排结构.

3.3 小学数学教材体系建设的综合化

小学数学教材体系建设的综合化包括小学数学教材读本的多样化、小学数学教材形态的多元化和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的综合化.首先,小学数学教材读本的多样化是指围绕着小学数学教材这一中心开发出各种数学主题的小学数学读本.这些数学读本必须具有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功能,难度也要适中,使学生能够通过自学就可以获得数学读本里的数学内容,这样不仅能补充与开拓学生的数学视野,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如谈祥柏先生所著的一套数学科普丛书《谈祥柏趣味数学详谈》(全十册),就可以为这些小学数学读本的研制提供借鉴与启示.其次,当前小学数学数字教材的出现打破了小学数学教材以纸质教材一统天下的格局,它以不可当之势进入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使得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字教材随处可见.因此,小学数学教材体系建设理应加强小学数学教材形态的多元化建设,以提升与保障小学数学数字教材的质量,激发小学数学数字教材的优势.再次,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的综合化是指打破与拓展当前小学数学的学科边界,为小学生呈现“大数学”的数学图景,认识到数学学科的丰富性内涵,如数学的社会文化性等功能.这就需要在小学阶段为小学数学教材加入如人文数学、自然数学、工程数学等素材,筛选出适合于小学生阅读的人文学科、自然学科、工程学科中的数学问题,让小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学科的魅力所在,如张奠宙在文学作品中揭示的数学意境就很值得借鉴与珍视[19].因此,小学数学教材体系建设的综合化,是未来小学数学教材建设的又一前瞻性课题,需要广大数学教育研究者和一线数学教师去开拓.

3.4 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建设的常态化

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建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里不仅对小学数学教材建设,也对小学数学课程建设起到关键性作用,尤其是在小学数学课程改革或小学数学教材改革时期,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前,小学数学课程建设、小学数学教材建设又处在大变革时期,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理应再次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与功能,来助推小学数学课程与教材的变革,实现新时代小学数学课程与教材的时代转换.正如,上述所预料的那样,小学数学教材目标建设的素养化、小学数学教材内容建设的整合化、小学数学教材体系建设的综合化等将是小学数学教材建设的未来方向与趋势,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建设机制将必然会被要求再次启动,这与李星云的结论是一致的,他在回顾改革开放40年小学数学教材建设历程时也指出当前应努力实现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的多样化发展[14].另外,由于小学数学教材内容建设的整合化又具有长期性与持续性特征,故而,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建设机制理应呈现常态化趋势.这是因为,当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建设的常态化机制一旦形成,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就会如“教育大革命”“文化大革命”时期焕发出强大的创新性品质,但此时的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建设绝不会重蹈历史中教材编制的盲目性,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国已经具备了科学编制实验教材和监测实验效果的能力,使实验教材的风险性降至最低限度.因此,建立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建设的常态化机制,既有助于落实现有的小学数学教材建设的理念,也有利于探索发现更加符合于社会需求,适合于当代学生的小学数学教材建设之路.

[1] 姜乐仁.我国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为庆祝建国40周年而作[J].湖南教育,1989(10):8–11.

[2] 曹飞羽,李润泉.四十年来小学数学通用教材的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1989,9(10):1–8.

[3] 李润泉,陈宏伯,蔡上鹤,等.中小学数学教材五十年(1950—2000)[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33,58–61.

[4] 顾汝佐.五十年小学数学教育改革与发展[J].山西教育,1999(5):20–22.

[5] 刘久成.小学数学教材内容和结构改革六十年[J].课程·教材·教法,2012,32(1):70–76.

[6] 刘久成.小学数学课程60年(1949—2009)[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1:158.

[7]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88.

[8] 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数学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49–81.

[9] 张奠宙.不要抹杀新中国的教育成就[J].数学教学,2016(3):50.

[10] 石鸥.新中国中小学教科书图文史:数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5:52–53,71,88,98–99,158.

[11] 唐燕明,徐岩,张廷凯.中国百年中小学教科书综录:1897—2010[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83–84.

[12] 张奠宙,于波.数学教育的“中国道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56.

[13] 章全武.改革开放40年小学数学课程的嬗变——基于7份课程文件内容的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2018(9):18–22.

[14] 李星云.改革开放40年我国小学数学教材的建设[J].课程·教材·教法,2018,38(12):21–26.

[15] 丁尔陞.丁尔陞数学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71.

[16] 史宁中,马云鹏,刘晓玫.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过程与主要内容[J].课程·教材·教法,2012,32(3):50–56.

[17] 郑毓信.从“整合数学”到“整合课程”——“学科视角下的核心素养与整合课程”系列之二[J].小学数学教师,2016(2):4–8,43.

[18] 马立平.美国小学数学内容结构之批评[J].数学教育学报,2012,21(4):1–15.

[19] 张奠宙.数学教育纵横[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18:338–430.

[责任编校:周学智、陈隽]

The 70 Years of Developing Chinese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xtbooks: Looking Back and Looking Forward

ZHANG Quan-wu

(Postdoctoral Research Station, People’s Education Press, Beijing 100081, China)

The quality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xtbooks directly affects the quality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education. Looking back on the 70-year history of mathematics textbook construction in primary schools in China, we can find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mathematics textbooks has experienced two major stages, “Chineseization” and “realization of modernization,” in primary schools in China. Breakthroughs and achievements occurred in textbook goals, content, compilation, and reform. On this basis, the research asses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mathematics textbooks in primary schools and predicts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mathematics textbooks in the future will examine the curricular objectives toward the literacy, the integration of textbook content, the integration of the textbook system, and the normalization of experimental textbooks in primary schools.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mathematics textbook; 70 years; retrospect; prospect

G622

A

1004–9894(2021)03–0059–05

章全武.中国小学数学教材建设70年:回顾与展望[J].数学教育学报,2021,30(3):59-63.

2021–04–20

新疆师范大学自治区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新疆教师教育研究中心资助项目——教育变革中教师角色重构研究(XJZD 2018001)

章全武(1988—),男,安徽阜阳人,博士后,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猜你喜欢

算术教学大纲数学课程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以纲为要,创新课程体系建设
——上海老年大学教学大纲建设实践探索
以人为本 以纲为纲
——老年大学教学大纲实践与探索
互动式教学大纲在本科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以《工程制图与识图》为例
担心等
算算术
学算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