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国之诺到气候雄心——碳达峰碳中和
2021-02-13周瑾
周瑾
2021年11月14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会议(COP26)在英国格拉斯哥闭幕。经过各方的激烈争论和谈判,COP26达成了史上首个明确计划减少煤炭用量的气候协议《格拉斯哥气候协议》。此次会议召开的时代背景特殊。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导致全球平均气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上升。气候危机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大,越来越严重。人类正在经历干早、森林火灾和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灾害性天气事件——气候问题已迫在眉睫。
中国一直是生态文明的践行者,全球气候治理的行动派,为《巴黎协定》的达成和生效实施作出了重要贡献。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论时正式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量力争在2030年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0年12月12日,习近平主席在气候雄心峰会上进一步提出中国国家自主贡献一系列新举措,即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资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积量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能、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在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被列为中国年度的重点任务之一。而在此之前,中国接连出台《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两份重磅文件,为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意见》和《方案》均重点提出了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水平、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等五个方面的主要目标。
然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绝对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欧盟将用71年,美国用43年,日本用37年,而中国给自己规定的时间只有30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时间。这意味着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強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
当前,中国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还在深入推进,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任务还很重,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偏重,能源消费仍保持刚性增长,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任务相当艰巨。
为了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国将碳排放强度下降幅度作为约東性指标纳入“十四五”规划纲要,采取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节能提高能效、加森林碳汇、建立市场机制等政策措施,取得显著成效。2020年我国碳排放强度较2005年下降48.4%,超额完成向国际社会承诺的到2020年下降40%-45%的目标,累计少排放二氧化碳约58亿吨,基本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
与此同时,绿色也正在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新亮点、新主题。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绿色“一带一路”逐渐成为其重要发展方向,这不仅与全球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主题相契合,更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相一致。
例如,由中国国家电网修建的巴西美丽山二期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将巴西北部亚马逊流域产出的清洁水电,通过长达250公里的输电线路,源源不断抵达南部人口密集地区。这条同电压等级全球最长的输电线路投入运营一年多来,满足了约2200万人口的用电需求,在促进巴西经济增长和能源绿色转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如此,项目建设过程中,中方聘请了600多名动植物专家开展环保相关工作,尽量避免和减少项目对环境的影响。高高架起的输电线,减少了对树木的损伤。项目建成后,还进行了土壤稳固、重新造林等环境修复工作。
“一带一路”沿线一些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很多环境问题是中国已经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的,中国经验将有助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绿色发展。分享中国生态环境治理经验,讲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故事,争取与沿线各国达成合作发展共识与环保共识,就能够消除国际社会“一带一路”合作中的顾虑,并得到国际社会的积极支持。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各个国家的共同诉求,也是各方的最大利益契合点和最佳合作切入点。提出共建绿色“一带一路”正是中国主动践行大国责任、立足长远发展,深度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中国需坚定自身在共建“一带一路”中“绿色发展引领者”的战略定位,以强有力的政策引导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力量,为推动疫情后世界经济“绿色复苏”、助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