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迭代重组技术联合低辐射剂量256 排Revolution CT在头颈主动脉弓血管成像中的应用观察

2021-02-12钟敏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年27期
关键词:剂量血管图像

钟敏连

(福建龙岩人民医院,福建 龙岩 364000)

随着现代生活压力的增加,头颈部血管的疾病也越来越多,人们的生活深受该类疾病的影响,如果能在早期对疾病做出诊断,就能在病情恶化前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从而有效改善头颈部血管病变[1]。目前常用的CT 扫描虽能为临床的诊断提供信息[2],但辐射剂量较大,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要降低CT 的辐射量,就需要降低电压或者电流等参数,但相应的图像质量就会降低,很难作为临床上诊断疾病的依据[3]。因此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降低辐射剂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常规的CT 扫描用到的算法为经滤波反射(FBP),FBP 重建速度快、成本低,有利于CT 普及,但临床上患者需要承受高辐射的风险。既往研究表明,在相同辐射剂量下,迭代重组技术可以提高空间分辨力与密度分辨力,能降低图片噪声,在有效降低辐射剂量的前提下保证图像质量[4],但目前相关研究报道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本研究探讨迭代重组技术联合低辐射剂量256排Revolution CT 在头颈主动脉弓血管成像(CTA)扫描中对图像质量、辐射剂量的影响,旨在为临床上广泛应用迭代重组技术联合低辐射剂量256 排Revolution CT 提供数据支持,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至2021 年1 月在本院确诊的85 例需要进行CTA 扫描的头颈部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 85 例患者随机分为 A 组(n=28)、B 组(n=28)、C 组(n=29)。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纳入标准:(1)临床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肢体功能障碍以及语言模糊等症状的患者;(2)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肝肾等重要器官衰竭的患者;(2)体内有支架的患者;(3)大型血管疾病术后患者。

1.2 方 法

用 CT 机(美国 Ge256 排 revolution CT)对患者进行检查,检查前除去患者身上的金属物品,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头先进,保持头颈部不动。检查范围为气管分叉水平至颅顶。扫描参数:A 组采用FBP重组技术,管电流 300mAs;B、C 两组采用 iDOSE 迭代重组技术,管电流分别为300mAs、180mAs,其他参数一致,管电压120kV,探测宽度128×0.625mm,螺距 0.926,视野(FOV)30×30cm,矩阵 512×512,图像层厚0.90mm,层间距0.45mm。

1.3 观察指标

1.3.1 图像客观参数评价 采用软组织窗,取窗位360、窗宽 60,对测量的兴趣区(ROI)进行测量,记录头颈弓主动脉的平均CT 值为CT血管,标准差(SD)为 SD血管,背景区的平均 CT 值为 CT背景。图像噪声SD 采用头颈弓主动脉的平均SD 值为SD血管,计算信噪比(SNR)和对比信噪比(CNR)。SNR 为 CT血管与 SD血管的比值,CNR 为 CT血管与 CT背景之差与 SD血管的比值。

1.3.2 图像质量主观评价 选取两名有丰富经验的影像学医师采用双盲法阅片。根据图像血管边缘、主干以及分支显示情况采用4 分法对所得图像评分。1分为图像差,血管边缘主干及分支显示不佳,不能用于诊断;2 分为图像质量较差,但可显示主要分支,可满足诊断;3 分为图像质量较好,主干及分支显示不错,可作为诊断信息;4 分为图像质量很好,主干及分支清晰。

1.3.3 图像质量客观评价 测量动脉CT 值对血管的强化程度进行评估,由具有丰富经验的影像学医师在每位患者的主动脉弓起始端设置面积为7mm2椭圆形ROI 进行测量,ROI 的选取避开血管内钙化。测量颈部气管内的气体SD 值以及空气SD 值,将空气SD 值的平均值作为背景噪声(SD背景);测量血管的CT 值、同层面双侧胸锁乳突肌的CT 值取平均值。

1.3.4 有效辐射剂量的记录 比较两组CT 扫描结束后自动生成的患者的容积剂量长度乘积(DLP)和CT 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计算 ED,ED=DLP×k,k为转换系数。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满足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的计量资料采用表示,采用两样本独立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三组一般资料比较

三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三组图像客观参数比较

A 组的 SD 值高于 B、C 两组,C 组高于 B 组;A组的 SNR 值低于 B、C 两组,C 组低于 B 组;A 组的CNR 值低于 B、C 两组,C 组低于 B 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图像客观参数比较()

表2 三组图像客观参数比较()

注:与 A 组比较,*P<0.05;与 B 组比较,#P<0.05。

组别A 组B 组C 组F 值P 值例数(n)28 28 29 SD 10.36±2.24 8.36±2.21*9.88±2.34*#5.962 0.004 SNR 4.04±1.12 4.97±1.54*4.22±1.19*#4.072 0.021 CNR 105.64±21.94 132.26±35.47*110.51±26.17*#7.393 0.001

2.3 三组图像质量评分比较

三组的主动脉弓CT 值和SD背景相比较,C 组高于A、B 两组,B 组高于A 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肉CT 值与主观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三组图像质量评分比较()

表3 三组图像质量评分比较()

注:与 A 组比较,*P<0.05;与 B 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n)CT 值SD 背景 主观评分(分)A 组B 组C 组F 值P 值28 28 29主动脉弓364.59±37.65 372.74±36.83*510.05±52.84*#95.200<0.001肌肉71.17±8.01 70.60±7.31 70.14±8.23 0.122 0.885 9.01±1.81 9.32±1.70*12.45±1.92*#31.547<0.001 3.93±0.17 3.89±0.13 3.19±0.11 0.002 0.998

2.4 三组辐射剂量比较

三组的 CTDIvol、DLP、ED 相比较,C 组辐射剂量低于A、B 两组,B 组辐射剂量低于A 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三组辐射剂量比较()

表4 三组辐射剂量比较()

注:与 A 组比较,*P<0.05;与 B 组比较,#P<0.05。

组别A 组B 组C 组F 值P 值例数(n)28 28 29 CTDIvol(mGy)20.36±2.76 12.24±1.46*3.53±0.21*#35.116<0.001 DLP(mGy·cm)924.01±88.31 571.84±54.21*164.41±10.84*#48.402<0.001 ED(mSv)2.59±0.18 1.78±0.07*0.62±0.03*#38.941<0.001

3 讨 论

颈部血管疾病常发于中老年人群中,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发病,发病急重者可能导致偏瘫甚至死亡[5]。相关研究表明,颈部血管粥样硬化导致动脉狭窄是引发患者脑供血不足的原因,若是能在早期检测出血管病变,就能有效改善血管病变[6]。随着医疗卫生不断发展,CTA 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头颈部的血管CTA 已经成为一种常规检查,但CTA对人体的辐射剂量过多,不利于患者的身体恢复。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迭代重组技术联合低辐射剂量256 排Revolution CT 比起FBP 重组技术,所呈现的图像质量更好。既往研究显示,CT 机主要通过降低管电流和电压来达到低辐射剂量扫描效果,若降低辐射量就会使图像质量下降,而迭代重组技术联合低辐射剂量256 排Revolution CT 能保证图像质量,获得的结果准确性更高[7]。本研究与其研究结果有所差异,可能受限于本次研究的样本量,提示临床上迭代重组技术联合低辐射剂量256 排Revolution CT能在低辐射量的前提下得到较高质量的血管图像。

本研究结果显示低剂量的CT 扫描联合迭代重组技术能明显降低图片噪声和辐射剂量。CT 检查的剂量低,放射的射线条件就会降低,产生的射线就会减少,对患者的辐射损伤小,但一般低剂量CT 图像质量不佳,分辨率和灵敏度比较低,因此需要结合迭代重组技术共同发挥作用。既往研究显示,迭代重组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图谱噪声,在减少辐射损伤的同时仍能得到较好的血管成像[8]。本研究结果与其类似,提示临床上迭代重组技术联合低辐射剂量256排Revolution CT 能够在满足头颈主动脉弓血管成像要求的基础上,减少辐射量。

综上所述,迭代重组技术联合低辐射剂量256排Revolution CT 能得到较高质量的头颈主动脉弓血管成像,同时降低辐射剂量。

猜你喜欢

剂量血管图像
中药的剂量越大、疗效就一定越好吗?
ICRP 第147号出版物《放射防护中使用的剂量量》 内容摘要
近地层臭氧剂量减半 可使小麦增产两成
CT设备的扫描电压对放疗计划剂量计算的影响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CT图像生成
浅析p-V图像中的两个疑难问题
巧用图像中的点、线、面解题
血管里的河流
少糖多酸护血管
最伤血管的六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