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政策下德育教学创新教育方式探索

2021-02-11罗权鎏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42期
关键词:双减政策创新方法德育教学

罗权鎏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趋势迅猛,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相关政策不断颁发,深入到各行各业。但最为重要的,还得是从教育入手,所谓“少年强则国强”,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历久弥新的文化,需要依靠教育作为主要手段去传承,而这也让政府更关注中小学阶段的德育教学。在“双减”政策的影响下,给予德育教学扩展空间丰富了不少,当今社会急需德育水平极高的综合性人才,而小学阶段的学生们因为其心理不够成熟,对于德育学习的概念十分模糊,所以结合“双减”政策,要探索创新德育教学的突破。

【关键词】双减政策;德育教学;创新方法

一、“双减”政策下小学德育教学的改革机遇

(一)“双减”政策前传统小学德育方向的现状

小学教育主要针对的是孩子智力的提升,因为这能提高学校的社会竞争力。包括小学生们受到家庭的影响,长辈们从小便会告知他们“读书唯一论”的思想,这导致部分小学生们所接受的大部分教育都是用来提高分数的手段之一,成绩成为了衡量一个孩子价值的主要观念。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教育的初衷便很容易被人忽视,学校、家长对于德育教学的不够重视,提供给德育教学的资源少,教师创新德育教学的支配力量不足,目标不明确,没有让小学生们认识到德育教学的重要性,对“知”与“行”严重分离,造成“高分低能”的现象。小学阶段的孩子们虽然心智尚未成熟,但对于事物的接受能力强,这是开发与培养他们对于德育学习的最好阶段。通过对中华文化道德思想的学习,能够极好的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品质,在他们未来的成长中将起到不可预估的作用。一个人即使能力再强,如果道德品质不良,依旧无法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国家栋梁。

(二)“双减”政策下创新德育教学的必要性

现代社会存在着拜金主义,攀比主义,铺张浪费等诸多不良思想,这些思想扭曲了小学生们的行为,造成部分小学生们对于物质追求的崇拜心理。轻视德育教学中所提及的“工匠精神”、“红色精神”,对于德育学习的概念十分模糊,只是知道有这么一门学科,但是无法收获有利因素,这是部分小学生们的认知。小学生们的心理特征偏向于爱玩享受的思想,在这个阶段如没有接受到合理的教导,思想观念受到不良冲击,便很容易走上歪路。他们本身没有足够的社会经历与德育学习,不足以他们对所接受到的信息进行自我判断,造成小学德育教师的工作不能顺利展开。现在小学生们正处于大数据时代,多种原因难以管控他们获取的网络信息,便会源源不断的对孩子们造成影响。因此,创新德育教学是正面引导孩子们的重要途径。

二、“双减”政策下小学德育教学的改革趋势

创新现有的德育教学方法,首先得从学校入手,学校要明确教育的宗旨,理念以及目标,重视小学阶段德育教学的重要性。不但依靠“双减”政策作为督促,同时需要全方位去重新定义德育教学的内涵与意义。要以“双减”政策的核心内容作为标准,改变教学形式,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抓好教学质量的同时,要将德育课堂进行场景化,使教学内容可以深入生活,方便小学生们理解。并且组织起德育教学方面的相关活动,除了传统德育教学的座谈会以外,要让小学生们通过社会实践去体验德育的价值。

除此之外,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创新小学德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已经成为了箭在弦上。“双减”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针对于减少孩子们的课后作业量,为孩子们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去丰富他们的兴趣爱好,重新激发对于学习的积极性。这个过程中,德育教学所能带来的辅助作用非常关键,“双减”政策的落实,给予了德育教学更多的发挥空间和地位。创新德育教学方式便是顺应时代的发展,改变教学方式上的滞后性,要求教师在“双减”政策下必须更注重教学效率的提升。表面上看,“双减”政策减少了孩子们的作业量,让教师在教学方面也轻松不少,实则让老师不得不思考: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质量抓上去?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参加兴趣活动和自主学习。因此,无论是布置作业的质量,还是课堂上的教学质量,教师都需要去重新规划方案,不能再像传统的德育教学那样,依靠作业的“数量”来稳固学生们的学习水平。

三、“双减”政策下积极探索创新德育教学新形式

想要培养小学生們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必须让他们通过行动去实践与体验,而不仅仅是言传身教。以往德育教学中过度重视知识理论传授的过程,忽视了小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德育教学是富有内涵的,但这份内涵不能脱离实际,不然教学质量便无法提升。因此,教师要帮助小学生们建立正确的德育观,尊重小学生生理与心理的发展规律,主动创新德育教育体系,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体系。让孩子的成长得到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校园环境的影响,有效要想提升德育教学质量。

从教材中寻找支撑点,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补充德育教学的营养,积极为小学生们营造良好成长环境,才能切实提高小学生们的德育素质。在小学德育教学中,应该确立教学目标,在生活中规范孩子们的行为举止。例如:注重礼仪,带人礼貌,团结友爱等。为了达成德育目标,学校应该组织学生参与各类社会文明建设活动。例如:组织学生与清洁工一起工作,感受到卫生工作其中的艰辛,从而帮助小学生们树立公共卫生意识,才能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行为习惯。

传统德育教学下的小学生们,由于缺乏内在意识和情感表现,所以心理变化没有引起老师的共鸣。为此需要创新德育理念,善用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帮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模仿的心理特点,要教会他们如何在德育中运用这些品质。德育教师应该提倡开放课堂,坚决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初心,以促进学生自我发展为主。

除此之外,学校和社区要定期组织教师研究小学生德育情况,形成多元化、综合化的教育模式。积极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设活动课与社会教育等专题讲座,为小学生们提供积极正能量的德育教育。

【参考文献】

[1]宋国相.《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小学德育教学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4(25)

[2]郭文华.《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6(20)

[3]宁伟.《小学德育的探索》[J].科技展望.2014(23)

(责任编辑:邓羽婷)

猜你喜欢

双减政策创新方法德育教学
论在德育教学中渗透职业意识与促进学生职业发展
浅谈如何构建中职德育课多元评价体系
浅谈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教学
从提升科学水平角度分析高校党建工作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试论森林分类经营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