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功能锻炼频次对肩关节粘连松解术后患者康复效果分析

2021-02-10王春芳刘海平

中外医疗 2021年33期
关键词:肩关节意义研究组

王春芳,刘海平

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疼痛康复中医骨伤病区,福建厦门 361021

肩周炎又被称为肩关节周围炎,以肩部逐渐产生疼痛为主,且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在达到某种程度后有明显缓解。 临床上肩周炎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对患者日常生活产生直接影响[1]。 肩关节粘连松解术是一种通过手法松解肩周炎患者粘连肩关节的方法,大量临床实践证明,该治疗方法有助于缓解疼痛,能够一次性解除包括关节囊在内的大面积软组织粘连,达到恢复肩关节功能的目的[2]。 也有研究认为,术后开展全面的功能锻炼对于促进功能、改善血运、促进炎症介质吸收的意义重大,其中爬墙、绕头摸耳、搭对侧肩和摸背等训练方法被证实有效[3]。 但是根据现有的经验可知,不同功能锻炼频次与时间对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是不同的, 现为深入分析不同锻炼频次与时间对康复的影响, 该文以该院2018 年2 月—2020 年10 月间收治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择该院收治的86例肩周炎患者,经随机数表法对患者做平均分组,其中研究组患者43例,男20例、女23例;年龄38~59 岁,平均(46.53±3.26)岁;平均受教育时间(8.76±0.49)年;包括左侧病变7例,右侧病变36例;患者NRS 评分(5.83±0.53)分。 对照组患者43例,男21例、女22例;年龄36~60 岁,平均年龄(46.49±3.23)岁;平均受教育时间(8.73±0.51)年;包括左侧病变6例,右侧病变37例、患者NRS 评分(5.81±0.50)分。 该研究中,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该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支持,所有患者知情并签字。

1.2 方法

1.2.1锻炼方式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肢体功能锻炼,锻炼项目包括采用爬墙、绕头摸耳、搭对侧肩和摸背四种。①爬墙法。患者面对墙,并使腹部与胸部尽可能地贴近墙壁,之后双手上举贴在墙壁上,做爬墙姿势,一般对于肩周炎患者, 患侧的上举高度可适当低于健侧上肢;期间为充分举起患侧手臂,需要鼓励患者充分举起手臂, 直至与健侧手臂保持相同。 ②绕头摸耳方法。 双手交替沿 “前额、头顶、枕后、耳后” 的顺序绕头一圈,就如同做梳头动作。 ③搭对侧肩。 将患侧手指触摸健侧肩部,用健侧手掌心托住患侧肘部,并尽量使肩关节做内收动作,至最大限度后,再逐渐放松回原处,反复进行。 ④摸背。 患侧手臂从背后下侧摸背,健侧手臂从背后上侧拉患臂,此时可用一条毛巾连接两个手臂,如同搓背。

1.2.2训练频次研究组患者按照上述方法,训练频次为1~2 h 锻炼1 次,1 次>10 min,夜间睡眠期间锻炼1 次,1次>10 min 以上。 对照组患者的锻炼频次为:锻炼2~3 次/d,每次>30 min,夜间睡眠期间不锻炼。

1.3 观察指标

分别记录术后1~3 d、1 周、1 个月、3 个月患者NRS疼痛评分[4](满分10 分,得分越高证明疼痛越严重);使用ROM[5](关节活动度)评价患者的肩关节外展、前屈功能恢复情况[6],并(凳坐位,反手用拇指端背面触及背中线,尽量向上移动,用卷尺测量指端至第7 颈椎棘突之间最近距离,≤12 cm 评90 分,≥57 cm 或不能触及背中线评0 分,距间数值每增加1 cm 为2 分[7])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反手摸背情况;同时记录两组患者出院后用药、术后理疗次数、睡眠质量改善(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评估量表[8],总分下降4 分以上为改善,否则为未改善)出院时满意度等情况。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t 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及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疼痛情况对比

在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NRS 评分后,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术后1~3 d 与术后1 周的疼痛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个月与术后3 个月的评分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不同时间段患者的NRS 评分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593,P<0.05);对照组不同时段的NRS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773,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NRS 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NRS 评分对比[(±s),分]

组别术后1~3 d 术后1 周术后1 个月 术后3 个月研究组(n=43)对照组(n=43)t 值P 值5.85±0.24 6.77±0.25 17.408 0.001 5.06±0.22 6.11±0.29 18.915 0.001 3.12±0.19 3.13±0.20 0.238 0.813 2.06±0.29 2.08±0.31 0.309 0.758

2.2 两组患者用药情况对比

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情况后,发现研究组患者的用药情况整体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用药情况对比

2.3 两组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对比

随访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外展、前屈等与对照组相比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反手摸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关节功能评分对比(±s)

表3 两组患者关节功能评分对比(±s)

组别外展(°)前屈(°) 反手摸背(分)研究组(n=43)对照组(n=43)t 值P 值144.86±12.69 144.93±13.44 0.025 0.980 169.57±13.52 169.65±10.75 0.031 0.976 76.38±2.66 65.95±2.48 18.803 0.001

2.4 两组患者术后理疗次数、术后睡眠改善情况、出院时满意度对比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理疗次数,研究组整体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1 个月睡眠改善情况、出院时满意度等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术后理疗次数、术后睡眠改善情况、出院时满意度对比

3 讨论

肩周炎是临床常见病,临床上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医疗问题,该病症的临床治疗难度较大,单纯的药物治疗难以取得满意疗效,如何有效巩固临床治疗效果已经成为相关人员关注的重点内容[9]。在肩周炎的肩关节粘连松解术患者治疗期间,适当的功能锻炼对于促进肢体功能改进具有重要意义[10-11]。 但是现有的临床经验证实,不同的功能锻炼频次对于患者康复效果产生直接影响,目前学术界对高频次锻炼以及低频次锻炼的临床效果还存在争议,但是无论任何一种锻炼方案,都有助于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具有深远影响,结合该文的研究结果可知,研究组患者在接受高频次、短时间锻炼方案干预后,研究组反手摸背评分为(76.38±2.66)分,优于对照组(65.95±2.48)分,且研究组术后理疗次数为(2.63±0.19)次,低于对照组(P<0.05);其原因可能为,在肩关节粘连松解术患者治疗期间,采用高频次、短时间锻炼方案优势表现为:通过采取连续的、 高频次的锻炼方法, 能够持续改进患者的患肢功能,有助于促进炎症吸收,持续缓解组织粘连情况,帮助患肢功能恢复,成为巩固治疗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12-13]。该研究术后用药时间、 疼痛情况等数据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其原因可能为:在高频次训练中,某些运动将会增加力量和运动能力,本质上也会提高神经系统反应,身体会逐渐适应更复杂的操作,有助于促进患者临床症状改善[14-15]。对于患者而言,早期的高频次训练虽然存在难度,但是随着身体不断适应,会激发患者参与康复的积极性[16]。与常规干预模式相比,该院所使用的高频次与短时间的锻炼方法充分考虑到患者的依从性变化,在临床干预期间医师能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不仅可以快速发现各种影响临床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也能不断优化治疗方案,这些都为提高临床疗效奠定必要基础。 同时根据该文的研究发现,在对患者实施高频次、短时间的锻炼方案期间,研究组患者的锻炼方案更加灵活,不仅有日间训练内容,夜晚训练也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干预模式下,有助于更好地保证患者身体功能状态满意, 这对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根据该文的研究结果,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此类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还需要医师在原有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调整运动干预频次,通过针对性干预来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最终提高临床疗效。

根据该文的研究证明,提示对于肩关节粘连松解术后患者而言,采用高频次、短时间锻炼方案能够进一步促进患者康复。 结合该次的临床经验可知。 同时采用短时间高频次的锻炼方案,保障肢体锻炼过程不会使患者感受到过度疲劳,保证了患者对运动方案的依从性和康复锻炼效果[17-18]。因此与常规的锻炼方案相比,该文所采用的锻炼方法更加关注患者的依从性问题,有助于提高患者参与疾病管理的积极性,这也是传统治疗方案所难以实现的。 从相关学者的研究来看,在对患者实施功能锻炼后,干预后患者的肩关节前屈(95.21±10.29)°,后伸(33.16±14.52)°,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9],因此认为该方法对于改善患者症状具有重要意义,这与该文的研究结果相同,均认为高频次与短时间的训练方案可以更好地满足临床干预要求,对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深远影响。 所以根据这一结果可以认为,在未来临床治疗中需要根据患者病情变,合理运用短时间、高频次的锻炼方法,最终成为加快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的重要支撑。

综上所述,在肩关节粘连松解术后,采用短时间、高频次的锻炼方法更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与常规干预方法相比,有助于降低患者的康复理疗次数、促进临床症状改善,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干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肩关节意义研究组
肩关节镜术后进行肩关节置换术感染风险高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重新认识肩关节骨折脱位
肩关节生物力学
辨证治疗肩关节周围炎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