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强国再出发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1-02-09孙瑞哲
孙瑞哲
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取得决定性成就,中国正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新的历史起点,纺织产业面临着新的历史任务和时代课题。产业需要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平衡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稳步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不断巩固国际竞合优势;产业需要在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平衡好国内与国外的关系,以国内大循环带动全球要素整合,加快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产业需要在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新阶段,平衡好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化解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诉求。
要解决好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以十九届五中全会的精神为基本遵循,准确把握产业自身的发展阶段与现实基础,科学分析面临的战略机遇与形势变化,用好宝贵时间窗口,切实办好产业自己的事。促进前瞻性思考、深层次沟通、战略性合作,助力行业在“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这是此次大会的目的与意义所在。
一、中国纺织强国建设取得决定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突出贡献
近年来,在党的有力领导下,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纺织行业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实现了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制造根基更加稳固、产业生态持续优化,从规模、结构、速度到质量、效益、安全,产业发展跃上了新台阶。行业的支柱产业地位保持稳固、民生产业作用更加突出、国际化发展优势更加明显。行业在支持经济发展、平衡国际收支、创造就业空间、促进文化繁荣、带动三农发展等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0年末,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纺织行业基本实现《2020建设纺织强国纲要》相关目标,我国纺织工业绝大部分指标已达到甚至领先于世界先进水平,建立起全世界最为完善的现代纺织制造产业体系,生产制造能力与国际贸易规模长期居于世界首位,成为我国制造业进入强国阵列的第一梯队。纺织行业持续创造准入门槛适宜、发展环境良好的就业岗位,产业创新带动间接就业吸纳能力不断提升;以世界级的先进、优质制造能力为依托,全面满足了国内多领域、多层次、多元化的物质消费需求,纤维消费数量和结构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线上线下相结合、灵活丰富的销售业态模式充分激发内需市场潜力,自主品牌开始发挥表达文化自信与传承民族文明的重要作用;现代纺织产业集群升级发展及产业向内陆地区转移,有效推动县镇经济繁荣,缩小城乡差距,助力国家脱贫攻坚。
从“纺织强国”建设的核心维度“科技、品牌、可持续发展、人才”来看,科技创新从“跟跑”进入“跟跑、并跑、领跑”并存阶段,品牌建设形成包括制造品牌、消费品牌和区域品牌的三级体系,节能减排、污染防治、资源综合利用、引领绿色消费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人才建设积极支撑行业创新和进步。
(一)纺织行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突出贡献
1.体系优势与规模优势不断强化。中国纺织工业已经形成了全球规模最大、最完备的產业体系,是世界纺织服装供应链保持稳定运转的重要支撑力量。2019年,我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达5600万吨,自2011年起占全球纤维加工总量的比重保持在50%以上,化纤产量占全球的71.71%,其中,涤纶产量占世界的76%,锦纶产量占世界的64.8%,纤维素纤维占世界的63%。2019年,全国纺织行业规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94万亿元,占全国工业比重保持在5%左右,利润总额2251.4亿元。从消费看,2019年,我国衣着消费总额达1.9万亿元,是2000年(3073亿元)的6.3倍,较2012年(1.5万亿元)提高27%。2019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达2807亿美元,是2000年的5.4倍,占全国货物出口额的11.24%,占世界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的34%左右,稳居世界第一位。产业国际布局持续深化。据商务部统计,2003—2019年,我国纺织行业对外直接投资额累计达到110.8亿美元。其中2019年对外投资总额达12.95亿美元,同比增加31.87%,占全国制造业对外投资比重为8.8%。产业用纺织品快速发展。2019年我国产业用行业纤维加工量达1620万吨,是2012年产业用纤维加工量的1.6倍。产品结构持续优化,衣着用、家用及产业用三大终端产品纤维消耗量比重由2015年的46.4:28.1:25.5调整为2019年的44:27:29。
2.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中的作用日渐突出。2019年,中国国内市场纤维消费量3200多万吨,纤维消费总量位居世界第一;人均纤维消费量近23千克/人,是本世纪初2000年人均纤维消费量(7.5千克/人)的3倍。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万美元时,人均纤维消费数量和结构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万—3万美元时的水平,纤维消费已先于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纺织服装作为文化的载体在满足人民对美的追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功能、性能的提升,纺织产品在国计民生领域和重大战略领域发挥着日渐重要的作用。碳纤维、芳纶、无纺织物、立体成型织物等特种纤维及纺织材料对其他产业的发展形成有力支撑。纺织行业是为数不多的贯通一、二、三产业的行业,产业链长、产业关联度高,是解决就业的重要产业载体。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截至2018年,纺织服装行业企业从业人数为1103.2万人,占全国工业从业人数的9.6%,加上批发零售从业人数已达到1612万人,全国每100个劳动力人口中就有超过2人从事纺织制造及批发零售工作。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纺织行业在保障全球防疫物资供应、维持全球纺织产业链顺畅运转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12月初,我国已向全球150多个国家和9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提供了2000多亿只口罩、20亿件防护服,充分彰显了大国的责任与担当。
3.基础能力与发展质量稳步抬升。中国纺织工业不断巩固产业基础,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已具备规模优势和配套优势,在部分领域具有先发优势。国内相当数量的纺织服装企业已经成为诸多国际品牌长期稳定合作的核心供应商,一些重要产业集群、专业市场成为世界级的采购中心。行业与新兴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先进制造业与高端服务业深度融合的典范。行业制造能力与发展质量有了质的飞跃。棉纺行业的环锭纺纱平均用工水平从2015年的60人/万锭下降到2019年的48人/万锭。化纤行业智能化装备应用初步实现“机器换人”,原料自动送料较人工送料减少用工约60%,效率提升约2倍;智能落丝系统减少用工约50%,降低约85%人为因素的质量损伤;智能清板系统减少用工约50%,效率提高1.2倍。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与行业协同能力都已基本走上世界强国之列。“十三五”期间,恒力集团、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新兴际华集团、盛虹控股集团等成功跻身世界500强企业梯队。
4.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不断提升。我国纺织行业原料和装备的保障能力不断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特征更加显著。目前,纺织产业链配套自给能力在我国工业体系中位居前列,化纤、面料自给率超过95%,纱线自给率超过90%,装备自给率超过80%;高端装备关键基础件的国产化率达到50%以上;化纤炼化一体化取得重要进展,主要原料自给率持续提升,2019年对二甲苯PX、乙二醇MEG、丙烯腈AN和己内酰胺CPL等原料的进口依存度分别为50.89%、56.61%、5.81%和14.61%,比2015年分别下降5.17%、9.22%、5.31%和5.24%;我国是全球品种覆盖面最广的高性能纤维生产国,2019年高性能纤维总产能约15.4万吨,比2015年增长75.3%,碳纤维产能达2.68万吨,约占世界的17%;芳纶产能1.96万吨,约占世界的15%;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产能达3.3万吨,约占世界的66%,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军工、风力发电、土木建筑、汽车工业、轨道交通、海洋工程、光缆通信、安全防护、环境保护、体育休闲等领域。
(二)纺织强国建设取得决定性成就
1.科技创新能力迈上新台阶。“十三五”期间,行业研发投入和创新产出大幅提升,创新基础设施和创新平台建设工作取得较大进展,产品创新迭代速度明显加快。2019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超过1%,其中化纤行业的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4%,较2015年研发投入比例有明显提升。截至2019年,我国纺织行业除外观设计外的专利有效量为15.6万件,其中发明专利占31.12%。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有了巨大提升,突破了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
2.时尚引领能力显著提升。“十三五”期间,行业品牌培育和推广体系持续完善,“大师、大牌、大事”不断涌现。时尚设计原创能力提升明显,本土品牌认知度与美誉度持续提升。国内主要大型商业实体的服装家纺品牌约4500个,较2015年的3500个增长明显,其中85%左右为自主品牌。原创潮流品牌在质量、设计、文化方面逐渐成熟,占品牌消费比重从2017年的11%提高到2019年的15%。品牌企业对海内外优势资源整合能力持续提升,从产品走出去、产能走出去,开始向品牌走出去和资本走出去迈进。时装周等时尚活动的质量与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3.责任发展能力取得重要进展。“十三五”时期,纺织行业持续推广中国纺织服装社会责任管理体系CSC9000T,体系已经覆盖国内纺织企业在海外投建的工厂。行业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在节能减排、污染防治、资源综合利用、引领绿色消费方面取得积极进展。2016年以来,纺织行业共有89种绿色设计产品、69家绿色工厂、6家绿色供应链企业被工信部列入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名单;纺织行业制修订的绿色制造团体及行业标准共计24项;27家化纤企业产品通过“绿色纤维”标识认证。2015—2020年,印染行业单位产品水耗下降17%,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下降15%,水重复利用率由30%提高到40%。
4.人才培养能力持续改善。“十三五”期間,我国纺织行业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教育、科研与培训资源,行业正在形成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当前,全国设有纺织服装相关专业的本科院校270余所,高职高专院校260余所,中职院校900余所,专业人才储备丰富。2016—2020年,行业涌现出119名“全国优秀纺织企业家”、40位“全国优秀纺织青年企业家”、10位“全国优秀纺织女企业家”。获得行业科技进步奖人数超过4000人次。2189名面料设计师、736名家用纺织品设计师、2017名色彩搭配师等取得从业资格认证,46家平台成为纺织服装创意设计试点园区(平台)。
二、纺织行业经受住了疫情大考,表现出强大韧性
(一)2020年行业实现了平稳复苏
2020年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是对纺织强国建设的一次综合考验。面对前所未有的供需压力和系统性风险,中国纺织工业表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完备的产业体系和先进的制造能力,赋予了行业快速的修复能力和高效的响应能力。行业在复工复产转产中表现突出,实现了产业链的安全稳定,为抗疫情、稳就业、保民生、促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1.行业生产加快恢复,呈现持续改善态势。工业增加值下降幅度持续收窄。2020年1—11月,纺织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1%,降幅较2月大幅收窄了22.5个百分点。特别是9月之后,纺织行业工业增加值连续多月当月增速保持正增长。从各子行业来看,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相关行业生产强劲增长,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生产持续保持高速增长。1—11月,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4%。在市场需求持续恢复等因素的作用下,化纤、长丝织造、针织、家纺、纺机等行业在9月之后也均实现了工业增加值的较快增长。其中,家纺行业9月、10月、11月的增加值当月增速分别达11.3%、18.6%、9.4%。
2.内需市场稳步向好,线上交易更趋活跃。在国内疫情得到有效防控、各地出台消费支持措施等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纺织服装国内消费持续向好。2020年1—11月,我国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总额10849亿元,同比下降7.9%,较年初降幅大幅收窄了23个百分点。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额占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也由年初的2.9%提升至3.1%。在终端消费回暖的带动下,纺织上游、中游相关产品的成交活跃度也快速提升。线上创新成为释放内需潜力的重要途径。2020年1—11月,全国网上穿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5.9%,增速较上半年增加8.8个百分点。10月,淘宝及天猫平台女装、男装、童装及家纺成交额分别为368.0亿元、185.3亿元、84.3亿元及42.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2.5%、35.1%、32.2%及34.2%。
3.出口保持较快增势,医疗用纺织品表现突出。在海外部分订单回流、国际防疫物资需求旺盛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于6月开始呈现正增长。据中国海关快报数据,2020年1—11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金额为2652.2亿美元,同比增长9.9%,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12.5个百分点。出口产品结构调整明显,纺织品出口规模稳步扩大,1—11月出口金额为1416.5亿美元,同比增长31.0%,占纺织品服装出口额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44.3%提高到53.4%;服装出口金额为1235.7亿美元,同比下降7.2%,占纺织品服装出口额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55.7%下降至46.6%。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是出口改善的重要拉动力量。1—8月,我国口罩占欧盟从全球进口口罩的91.9%,达169.2亿欧元;1—9月,我国口罩占美国从全球进口口罩的88.4%,达47.1亿美元;1—9月,我国口罩占日本从全球进口口罩的91.1%,达3876.6亿日元。
4.全行业质效水平逐步改善,但压力仍较明显。随着市场供需关系日益改善,产业循环逐步畅通,生产企业经营持续好转,纺织行业效益降幅有逐步收窄表现。1—10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5766.8亿元,同比减少10.7%,降幅较年初收窄18.8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1480.7亿元,同比减少9.5%,降幅较年初收窄43.8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利润率为4.1%,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整体看行业压力仍然较大。1—10月,规上纺织企业亏损面达到26.7%,较上年同期扩大9.1个百分點,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长36.2%。产业链主要环节中,仅家纺和产业用行业1—10月利润实现正增长,增速分别为21.9%和229.1%,超七成环节利润降幅仍在30%左右。化纤、棉纺行业效益情况仍然堪忧。1—10月,企业总资产周转率和产成品库存周转率分别仅为1.0次/年和 12.1次/年,较上年同期分别放缓13.9%和12.5%。三费比例为7.0%,较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为56.2%,较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
5.行业投资降幅持续收窄,西部地区回暖态势较明显。1—10月,纺织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减少19.6%,降幅较上半年收窄7.7个百分点,较一季度收窄18.4个百分点。其中,纺织业和服装业投资额同比分别减少10.5%和31.6%,尽管尚未扭转负增长态势,但较上半年降幅分别回升11.9和6.3个百分点;化纤业1—10月投资额同比减少20.6%,降幅较上半年加深3.7个百分点。从区域分布看,西部地区纺织业呈现较为明显的投资回暖态势。
6.纺织行业在“保民生”“稳就业”中作用突出。疫情之下,行业作为民生产业的作用更加凸显。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10月,我国纺织业、服装服饰业及化学纤维制造业规上企业合计用工569.4万人,较2月增加18.0万人,增长3.3%,占制造业用工人数的8.8%。用工规模在整个制造业领域中,居于第二位(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用工规模居于第一位,达857.7万人)。细分来看,化学纤维制造业用工恢复增长较快。2020年1—10月,化学纤维制造业用工较2月增长7.0%;纺织业、服装服饰业仍处于恢复增长的过程中,用工分别达271.9万人、256.2万人,较2月分别增长3.1%、2.9%。
(二)中国纺联积极作为,行业工作卓有成效
中国纺联作为协调产业力量的关键“桥梁”,以高度的大局意识与专业水平,在抗击疫情和经济重启中发挥了建设性作用。行业的相关工作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门的高度认可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扬。
1.凝心聚力战疫情,推动全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面对疫情考验,中国纺联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和平台作用,在第一时间对重点骨干企业产能及库存开展摸底调查;协调组织产业力量,开展口罩、防护服等应急防控物资生产,有力保障了防疫物资的充足供应。
强化企业帮扶,引导帮助企业尽早复工复产。中国纺联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企业化解贸易受阻、订单波动、需求不足等困境。促进上下游、产供销合作;围绕贸易共性问题,进行国际沟通,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
2.聚焦基础能力,加快推动现代纺织产业体系建设。推动行业科技创新。开展行业科技发展与规划研究,引导行业创新实践;强化标准制定和技术服务工作;推动以行业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为引领的创新平台建设;举办学术会议、技术论坛、技术发展大会等活动,促进了技术研究、技术合作、技术转化与推广。积极推进行业两化融合。开展行业教育服务工作。组织院校开展“新工科”项目申报。
提升时尚创意能力。研究发布色彩、纤维、纱线、面料、服装、家纺等流行趋势。推进人工智能与趋势研究的融合。开展企业品牌培育、品牌竞争力评价等工作。举办了第四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启动开展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制服的设计征集和评审工作。受工信部委托,持续4年开展“培育和推广十大类纺织创新产品”工作,推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产品创新,发掘了一批引领消费升级的产品及品牌。
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开展绿色示范企业申报和先进绿色技术征集、遴选工作;优化绿色服务,引导行业构建更负责任、更具韧性的产业价值链。不断深化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工作。
3.立足内需市场,推动形成供给需求动态平衡。创新服务模式,及时推出线上展会,拓宽市场渠道。有序开展大湾区国际纺织服装服饰博览会、上海秋季联展等线下展会和对接活动,有效促进了供应链上大中小企业的交流合作。推动专业市场进行线上化探索,引导、规范直播经济等新模式新业态发展。
优化供给能力,深化产品开发工作。以更加完善的产品开发服务体系推动产品供给能力不断提升。扩大创新产品、工业设计中心、面料研发中心等平台的推荐与培育工作。推进行业技术创新联盟、产品创新联盟的工作,提升产品开发服务水平。深化军民融合发展,推动军民两用材料与产品研发与应用。
4.优化生产力布局,推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推进世界级纺织产业集群先行区和世界级时尚小镇申报与共建工作。强化对集群与园区的调研、培育与服务工作。推动产业扶贫与产业区域结构调整、产业高质量发展相衔接。
引导产业的科学有序转移与承接,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推进行业向中部转移,举办河南2020服装品牌直播大会,签署了《支持山西省纤维新材料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持续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开展纺织产业扶贫工作。
5.强化形势研判,开展行业调研、统计与研究工作。中国纺联持续跟踪行业企业、集群、专业市场运行发展和复工复产情况,以统计数据、专题报告等方式向有关部门及时反馈行业发展情况与诉求。“两会”期间,中国纺联协助代表委员形成十份提案,内容涉及促进纺织企业稳就业稳外贸工作,推动行业电子商务有序发展促进消费潜力释放,引导纺织业产能和产业资本有序国际布局,应对“美国涉疆法案”对纺织业影响,加大对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发展引导与支持,加大对纺织行业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引导与支持,加大对纺织产业集群和产业转移引导与支持,加大对品牌建设的引导与支持,提升自主品牌消费信心与国人文化自信、推动体现中国时尚话语权的平台搭建,推广体现中国现代风貌的礼仪服装,促进棉花及纺织产业健康发展等重点方向。
中国纺联启动了全行业、各专业领域和重点工作领域的“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的研究与编制工作。协助产业集群、园区、专业市场和骨干企业开展“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聚焦行业发展、科技创新、工业文化、绿色发展、国际化布局等重点领域开展了专题研究,对谋划行业未来发展形成了有力支撑。
三、把握战略机遇期,适应变局,构建新发展格局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行业发展面临着“两个大局”。一是世界正經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二是中国正在构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而疫情的发生使得百年变局的特征加速演化、更加鲜明;也为中国经济开启新发展格局提供了重要“窗口期”。行业需要深刻认识大变局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深刻认识新格局下的新任务新要求,找准定位、把握时机,做正确的事。
(一)行业要积极适应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百年变局之下,决定行业发展的要素正在发生结构性改变。产业的未来建立在新的生产函数之上。行业竞争优势的体现取决于新的发展变量。
1.贸易变量:全球价值链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全球经贸合作已经发生结构性的转变,新冠疫情加速了产业格局的调整,催生着新的、更具韧性的生产网络。
全球价值链呈现缩短与内化的趋势。麦肯锡的研究显示,近年来几乎所有商品生产价值链中的贸易强度(即总出口与总产出的比率)都有所下降,全球跨境贸易占全球产出的比例已从2007年的28.1%降至2017年的22.5%。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发展中国家创新和产业配套能力增强,许多产品实现了国内生产。同时,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得发展中国家本土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产品自产自销增多。WITS数据库显示,中国进口中间产品比重从2005年的24.73%下降到了2018年的20.32%。价值链的变化意味着产业发展重心需要进行相应调整。行业需要加快形成立足内需市场的开放型经济。
以区域化为特征,经济全球化进入深度合作的新阶段。尽管有全球疫情影响,2020年以来,墨西哥与欧盟敲定新自贸协定,《欧盟—越南协定》正式生效,《英日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签订,贸易区域化在加速推进。特别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正式签署,标志着当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与之前的规则相比,这些区域贸易协定普遍具备更高的开放水平。内容上不仅涵盖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准入以及相应的规则,而且包含了电子商务、知识产权、竞争政策、政府采购、中小企业等新内容,代表着更深层次的全球化。中国纺织工业要巩固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需要更加开放,积极参与、深度融入区域经贸合作。
安全与稳定成为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布局的重要因素。新冠疫情的发生正在对全球产业链布局产生深远影响。全球产业分工逻辑由效率优先向综合权衡安全与效率转变。许多国家开始加快将关系人民安全、经济安全、国家安全的产业进行本地化和多元化布局。2019年发达经济体的国际直接投资流入呈回升态势,增长5%;发展中经济体国际直接投资流入下降了2%,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供应链的外迁、回迁变化。未来这种趋势可能进一步加剧。这意味着中国纺织工业须统筹好产业发展和安全的关系。一方面加快向产业链高端升级,加强自主可控与不可替代性,另一方面,要更加开放,推进供应链的多元化布局,以降低市场风险。
2.要素变量:科技创新正成为战略性要素资源。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蓬勃兴起,主导技术群落的更替迭代深刻改变着全球产业的发展方式和比较优势。
科技创新正在改变全球产业发展的“材料体系”。基因工程、高分子合成改性技术、纳米技术等诸多技术的综合应用,使得材料来源和性能正在发生革命性的改变。材料获取领域不断延展。生物质材料来源早已突破了棉麻丝毛的限制。2019年我国生物基化学纤维总产能已达57.98万吨,比2015年增长196.57%。生物基合成纤维、新型生物基纤维素纤维、海洋生物基纤维实现了规模生产与应用。就化学纤维而言,除来自石油炼化外,煤化工制取也是重要途径。截至2019年,我国煤制乙二醇产能约为483万吨,产量约316万吨。技术的融合也使得材料向着多结构、多功能、超性能、智能化和绿色化的方向发展。材料技术改变着产品的成本结构和价值结构。突破材料技术成为行业实现价值提升的关键路径。
科技创新正在改变全球产业发展的“生产体系”。能源技术创新和装备技术创新协同演进,使得整个“生产系统”的投入产出关系和成本价值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际机器人联合会预计,2020年全球在岗的专业服务机器人数量将增长38%,从2020年到2022年,全球范围内将新安装约200万个机器人。整个制造体系自动化、数字化转型,使得用能成本在改变全球产业比较优势和区域布局中的作用不断强化。近期,国内浙江、湖南、江西等地“有序用电”,对企业经营造成了相当影响。提升动力供应保障和使用效率正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向。另一方面,以氢能技术、光热发电技术等为代表的新能源技术成为趋势潮流。2030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信息技术与新能源技术的融合使得产业动力系统向着更加清洁、高效、智能的方向转变,这将可能引发整个生产体系的革命性调整。特斯拉的崛起是一个明显的信号。面向未来,行业需要在数字技术、能源技术与制造技术的融合中推动生产体系创新,加快生产模式的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3.产业变量:数字经济正在重塑产业生态。2019年,全球47个经济体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1.8万亿美元,占GDP比重高达41.5%。数字经济正在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经济模式,赋予产业发展新的内涵。
数字经济正在改变要素价值。数据资源化、资产化进程在不断加快。数据已成为企业重要的战略资源。通过对数据的深度挖掘,企业可以获得深刻的商业洞见和决策依据,进而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为非物质化的存在,数据要素具有边际效应递增的发展特性。如何释放数据要素的叠加效应和乘数效应变得至关重要。作为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行业,纺织行业从设计、生产到消费,产生、沉淀了大量数据。这些积累在市场预测、产品设计、趋势发布、智慧营销中蕴含着巨大的价值空间。
数字经济正在改变产品形态。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服务与实物、内容与产品的深度融合,使得产品拥有了新的价值属性。一方面,智能纺织品从衣着类、家用类向产业用延展。纺织产品正成为感知世界、提供服务的终端,在形成更全面的健康服务、构筑更智能的空间等领域蕴含着潜力。另一方面,产品内容化和内容产品化的进程在加快。社交电商、内容电商等发展使得这一趋势更加明显。希音被认为是中国最大的跨境快时尚电商企业,借助社交媒体和网红营销,企业迅速打开了国际市场,2014到2019年,企业销售额实现了200倍的增长。把握产品与内容、渠道融合的趋势,企业将获得新优势。Statista对全球46个国家的调查显示,新兴市场消费者每日花费在社交媒体上的时间普遍超过发达国家,其中菲律宾位列首位。这意味着新兴市场国家的未来线上市场空间可能更为广阔。
数字经济正在改变市场规则。随着数字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平台垄断、数据安全、数据封锁等问题开始凸显。促进数据资源合规交易、有序流通、高效利用正成为数字化时代经济规则的关注焦点。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加快数字经济领域的立法进程。一方面,全球数据隐私保护和安全管理措施不断深化。2018年以来,欧盟持续推广GDPR (《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对谷歌等互联网巨头不当使用数据的行为多次开出罚单。中国也提出《全球数据安全倡议》,呼吁各国尊重他国主权、司法管辖权和对数据的安全管理權。另一方面,全球反对平台垄断、倡导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则不断完善。12月,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对脸书在社交媒体市场的支配地位提起了反垄断诉讼;我国也明确表示要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不断规范的数字化发展环境,对企业合理高效使用数据、展开业务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4.价值变量:绿色发展正成为重要的价值来源。传统意义上,资本包括三种,即加工资本,如基础设施、机器、工具和工厂等;金融资本,由现金、投资和货币手段构成;人力资本,包括劳动和智力、文化和组织等形式。但还存在第四种形式的资本——“自然资本”,由自然资源、生命系统和生态构成。有统计数据显示,世界自然资本总量在不到30年内丧失了1/5。随着资源消耗与经济风险的增多,越来越多的经济体将绿色发展作为短期经济复苏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抉择。全球绿色发展正呈现新的趋势。
环境影响的可计量化成为趋势。技术的发展使得“碳足迹”“水足迹”等企业生产经营引起的环境变化更可追溯。过去把环境成本外在化而获取产品成本优势的空间日益缩小。企业的环境成本变得更加透明和可衡量。如Kering开云集团开发的环境损益表,将服装等时尚产品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数量化、可视化,并换算成相应的货币价值。Allbirds通过计算每件服装生产过程中的可能碳排放,决定选择更少碳足迹的生产工艺。环境影响的可计量推动了产业链供应链的透明化。这将倒逼纺织服装行业采取更加积极务实的措施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基于环保成本的金融创新提供了支撑。
绿色治理的全生命周期化成为趋势。全球绿色发展正进入系统化管理的新阶段。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绿色治理,突破了以产品为终点的管理,开始向产品的使用与回收过程延伸;突破了以单一指标为终点的管理,开始向综合评估与长期评估延伸;突破了以企业自身为终点的管理,开始向利益相关方和社区延伸。从产品开发看,很多企业将“3R”(减少原料reduce、重新利用reuse和物品回收recycle)原则贯穿产品设计、研发、生产、流通到回收的整个生命周期;从污染治理看,治理重点正由末端治理、源头预防向全流程管理转变;从企业经营看,绿色理念涵盖企业战略、管理流程和整个生产体系。Nike发布的《Circularity: Guiding the Future of Design》(循环经济:引导未来设计)很好地体现了这一趋势。
资本的绿色化成为趋势。随着环境要素的刚性制约不断强化,绿色发展在彰显道德力量、物质力量的同时,开始融汇更多市场力量、资本力量。全球绿色金融体系不断完善,将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机制日渐成熟。在传统资本市场上,绿色已成为投资决策的重要衡量因素。2019年,中国符合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定义的贴标绿色债券已达313亿美元。碳金融、水期货等绿色金融工具持续创新。11月生态环境部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和《全国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行业需要充分利用绿色金融工具,推进可持续发展。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0年12月12日气候雄心峰会上宣布,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这必将会在政策体系、产业规制中有所体现。行业企业需要及时做出调整,将绿色发展纳入企业的战略体系、生产体系、创新体系和价值体系,才能赢得未来主动。
(二)纺织产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产业力量
1.新发展格局是以创新为根本动力的格局。当前,创新已居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科技自立自强正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纺织作为重要的应用型学科,多学科交叉汇聚、多技术跨界融合的特征非常明显,是战略性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是藏技于民、藏技于业的重要载体。纺织行业的创新发展体现在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的涌现效应,也体现在对新基建、新装备、新业态的带动效应,在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科技强国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纺织产业是科技创新成果的重要输出端口。依托完备的产业体系和扩散应用生态,纺织行业实现了从设计到材料、从工艺到装备的全产业链闭环的创新,是当前创新最为活跃的工业部门之一。行业一个节点的突破可以在产业生态中快速应用放大,从而使得创新能够以簇群化、融合化的方式涌现。2016—2019年共有11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398项成果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
纺织产业是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以材料和工艺技术为重点,纺织科技在关系国计民生的核心领域创新中有着深入而广泛的应用。比如,在医疗卫生方面,纺织品可用于手术缝合线、人造血管等产品;在航空航天领域,经编金属星载天线应用于天宫一号、神舟飞船以及各类卫星等,五星红旗成功在月球飘扬就得益于高性能芳纶材料的应用。
纺织产业是孵化基础创新和应用创新的重要生态系统。产业作为重要的应用场景和消费市场对于创新有着显著的牵引作用。行业纤维材料的应用为纳米技术、生物技术、精细化工等技术的迭代升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生产领域,行业的发展有力推动了制造装备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作为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产业,行业的渠道创新催生了一批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
2.新发展格局是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格局。全球进入动荡变革期。地缘政治风险、经济贸易风险、社会文化风险、科技创新风险、数据网络风险、资源生态风险相互叠加,未来发展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面对新的形势,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防范化解国家安全风险,正成为核心关切,摆在突出位置。纺织行业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中将发挥建设性作用。
行业是保障经济安全的重要力量。作为重要的民生产业和创富产业,行业的发展对于稳定经济发展,提升经济体系抗冲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行业是民生产品、关键材料、关键工艺的重要输出部门。纺织产业链供应链的平稳运行,在保障人民安全、发展重要产业、实現关键领域安全可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作为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来源,纺织行业的稳定发展将有效保障我国外汇储备,维持国际收支平衡和人民币汇率稳定。
行业是保障社会安全的重要力量。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社会稳定之源。纺织行业作为重要的就业部门,带动了全社会2000多万的直接就业人口。据相关统计,全国纺织服装领域一半的就业人口来自我国相对贫困的地区。行业发展直接惠及“三农”,而且能为农村转移劳动者提供难度适宜、前景广阔的就业岗位;随着电子商务等新业态的发展,行业成为小微民营主体创业的重要空间;通过产业转移和跨区域合作,行业能够有效激活老少边穷地区发展潜力,为维护边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做出积极贡献。
行业是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力量。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是国家安全的优先领域。纺织行业作为石化产品的重要应用领域,产业的健康发展对于提升能源产业的综合效率,打造绿色、安全、经济的现代能源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的能源供应以煤炭为主体,2019年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到57.7%。油气资源对外依存度较高,2019年,我国原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高达70.8%、43.4%,乙二醇对外依存度56.61%。发挥好煤炭的兜底保障作用,对维护“十四五”乃至更长时间内国家能源安全特别是石化产业安全至为关键。化纤产业与煤化工产业的融合发展,能有效提高煤炭资源的价值量与应用率,从而推动煤炭消费尽早达峰。深化这一领域的发展将为能源领域的转型升级注入巨大活力。
3.新发展格局是以内需为战略基点的格局。消费对经济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已连续多年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内需的经济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高度市场化的民生产业,从满足物质需要到满足精神需要、从提升生活质量到提升生命质量、从推动消费升级到推动产业升级,纺织行业向社会需求的新领域不断延伸,持续满足多层级、多元化的国内消费需求,具有强大的消费创造与引领能力。行业融汇一、二、三产业,关联产、供、销各环节。行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内需带动外需、需求牵引供给的动态平衡,是培育完整内需体系的关键力量。
传统文化与当代潮流融合,纺织行业的发展有助于营造具有世界影响、中国特色、区域特征的时尚产业生态。一方面,纺织品服装作为生活方式的重要载体,对于培养消费者、促进时尚消费具有显著影响。另一方面,纺织服装的文化创意属性,使得行业发展对于设计产业、内容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带动效应。
数字经济与服务经济加持,纺织行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行业是电子商务最重要的品类之一。2019年我国服装家纺网络零售额达 1.7万亿元,是2015年的近2倍。行业新型消费扩容提质的同时,也催生带动了新的产业形态。在制造环节,行业正由传统的制造产品向产品服务系统和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转变,推动服务型制造快速发展。行业的发展对物流、检测等现代服务业有很强的带动效应。申通、顺丰等的诞生都与纺织行业关系紧密。
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对接,纺织行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国民经济形成良性循环。纺织行业是全球化程度最高的工业部门之一。行业在研发设计、加工生产、消费流通等价值链各个环节具有丰富的国际合作经验,可以有效推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充分融合。行业的发展也将推动内外贸经营资质、质量标准、认证认可的有效对接,促进内外销产品实现“同线同标同质”,进而推动内外贸一体化进程。
4.新发展格局是以区域协调发展为特征的格局。区域协调发展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进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与其他产业相比,集群化发展是纺织产业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产业的发展对于区域经济繁荣、转型升级和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纺织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县域经济和乡镇经济是纺织产业集群最主要的形式。在与中国纺联建立试点关系的纺织产业集群中,乡镇级集群占到了48%左右。这样的区域布局和层级结构,使得纺织产业在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中具有特殊作用。纺织产业链贯穿第一二三产业,有很强的经济带动效应。全国百强县中绝大部分以纺织行业起家,并持续深耕行业。居前四位的昆山、江阴、张家港、常熟,均将纺织服装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纺织产业是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建设的有力支撑。以长三角地区为例,纺织服装及相关的新材料均属于“打造全国先进制造业集聚区”的十大重点领域。
纺织产业是区域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纺织产业与数字经济、时尚经济、战略新兴产业深度关联。行业对于人才、技术、资本、数据等创新要素具有非常强的汇聚效应。发展纺织产业有助于打造一流的创新生态。实践证明,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创新最活跃的地区和人才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也是纺织产业蓬勃发展的地区。中国跨境电商排名前五的省份与产业集群数量排名前五的省份高度重叠。《河南省跨境电商产业发展报告(2020)》显示,服饰鞋帽、针纺织品产业的综合发展指数在河南省内产业排名第一。织里镇作为中国的童装产业集群,孕育出的电商企业达8000余家。
纺织产业是区域平衡发展的重要引擎。纺织产业的重心与中国经济的重心高度重叠。产业梯度转移的方向与区域协调发展的需求高度统一。截至2018年底,全国36个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中有34个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产业的区域联动有助于资源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沿海到内陆的转移。产业转移和跨区域协调在促进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合作互助、共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西部地区的 “巧媳妇工程”、东北地区的 “美妈妈工程”等都是产业缩小区域发展差异的新模式。
四、新时期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方向
中国即将进入“十四五”时期。在新的起点上,要适应“两个大局”,需要对行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贡献与地位进行新的思考。即: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解决民生与美化生活的基础产业、国际合作与融合发展的优势产业。以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围绕产业的新定位,我们将从战略高度、全局角度,推动下一阶段全行业、各细分领域的高质量发展。
2020年12月18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今年的经济工作做了科学部署和系统安排。会议立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实践,总结了在严峻挑战下做好经济工作的五大规律性认识。一是党中央权威是危难时刻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的根本依靠。我们要坚持党中央的绝对领导、决定性作用;二是人民至上是做出正确抉择的根本前提。我们要坚持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依靠人民、服务人民;三是制度优势是形成共克时艰磅礴力量的根本保障。我们要坚定“四个自信”,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四是科学决策和创造性应对是化危为机的根本方法。我们要坚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化风险为机遇;五是科技自立自强是促进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我们要坚持秉持科学精神、把握科学规律、大力推动自主创新。这些规律性的认识对于行业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过程中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具有指导性、战略性意义。这是我们做好下一阶段产业发展工作的重要遵循。
考虑到纺织工业已进入“中国制造”强国阵列的第一梯队,生产制造能力与国际贸易规模长期居于世界首位,“十四五”时期纺织行业发展不再突出强调增量目标,而要将产业的质量提升与内涵拓展作为应变局、开新局的发力点和突破口。即:树立系统观念,全面提升产业的三大能力——核心创新能力、持续发展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使纺织行业真正成为创新驱动的科技产业、文化引领的时尚产业、责任导向的绿色产业。在2035年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时,中国纺织工业要成为世界纺织科技的主要驱动者、全球时尚的重要引领者、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推进者。
(一)全面提升核心创新能力,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夯实基础,塑造制造新优势。制造环节是产业创新与价值实现的中枢。要进一步巩固制造的核心地位,帮助引导企业专注本业、实业,持续完善从纤维材料生产、纺织染整加工、到终端产品制造的全产业链制造体系。以质量效益为核心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在产业优势领域精耕细作,搞出更多独门绝技。充分发挥产业规模优势、配套优势和部分领域先发优势,持续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加快全产业链数字化、精益化转型,提升行业生产能力、运营能力。大力推动化纤成套装备、纺纱织造针织装备、印染装备、非织造装备、服装和家纺装备、纺织成型装备、纺织机械制造的智能化、高端化发展;大力推动纺织生产专用制造执行系统等工业软件的发展;打造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的纺织智能车间、工厂。发展服务型制造,推动互联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等制造新模式、新业态,打造智慧化、柔性化供应链。
打造硬核,推动技术新突破。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产业发展的战略支撑。在技术的深入发展中实现产业应用的延展,从创新的不确定中孕育出产业发展的确定。加强关键技术突破。重点围绕纤维新材料及装备、纺织绿色制造技术及装备、先进纺织制成品与装备、纺织智能制造关键装备等四个领域开展技术研发创新。下好先手棋,强化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优化研发布局,推进跨产业链、跨领域协同融合创新,完善共性基础技术供给体系。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解决“卡脖子”关键技术难题。完善行业创新基础设施,加强行业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和完善,推进骨干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加快标准体系建设,加强基础通用和产业共性技术标准的制修订,健全科技创新、专利保护与标准支撑机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产业化水平。努力推进全球合作创新,以开放、共享态度积极参与国际产业合作,防范“科技脱钩”风险。
提升价值,丰富品牌新内涵。立足国内大循环格局,深入研究内需市场特色时尚内涵,解读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的自主品牌突围路线。提升文化自信、品牌自信,以“大师、大牌、大事”为抓手,打造有中国特色、世界影响、时代特征的时尚生态。提升产品创新能力。加强流行趋势研究、新材料新技术应用,完善从纤维原料到终端产品的研发体系。开展人工智能时尚设计平台建设工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色彩、图案、面料、款式,設立全产业链创意设计数据中心,智能化输出流行趋势动态。持续推进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化和市场化发展。推广定制化服务,完善相关标准和规范。推动销售新模式、新业态在纺织行业的渗透转化,构建更高附加值、更具特色的价值实现方式。促进能够体现中国时尚话语权的重点时装周、重点展览会、高层次国际会议等平台的搭建和升级。完善设计师培养体系,启动服装、家纺、针织等细分行业领域内的“中国时尚大师”塑造计划,丝绸、染织、刺绣等纺织工艺美术领域内的“中国时尚大匠”塑造计划。强化品牌培育服务。开展品牌价值评价体系研究,利用“中国品牌日活动”等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对自主品牌宣传推介。
(二)提升持续发展能力,保障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高效
打造以内需为战略基点的供给体系。内需是产业赖以发展的土壤与根基。新形势下,要引导企业积极布局国内市场,对冲外需可能长期低迷的境况。完善渠道建设,推动线上线下的渠道融合,推动渠道向低线城市和农村市场下沉,充分释放消费潜力。完善专业市场建设,创新专业市场资源整合应用方式,有效链接大中小微生产企业、大中小微商户、各类消费者的需求。坚持差异化发展路线,优化供给结构和质量,提升供给体系对多层级、多元化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对产业生产率提升和技术进步的正向作用,以国内消费升级驱动产业升级。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在供给与需求的结合点处发力,引导企业加大数字经济、装备更新、技术改造、区域转移相关的投资。统筹好投资布局,避免新兴领域重复建设。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积极推动产业资源优进优出。鼓励和引导企业通过并购、控股、战略投资等多种方式整合国际资源,推动内外贸标准对接、资源对接,降低外贸与内销的转化成本。
强化产业安全生态和能力建设。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树立底线思维,把安全发展贯穿产业发展的各领域和全过程。要统筹推进补齐短板和锻造长板,进一步梳理产业链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强关键技术攻关,推动供应链多元化布局,保障原料可控和科技安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坚固性。加强产业安全风险预警,提升防控能力。坚持创新发展驱动战略,避免在国际创新链中停滞不前。科学引导企业生产力布局,平衡好产业国内发展与国际布局之间的关系,避免一些领域、区域过早过快地出现空心化风险;加强防范金融风险,防止国际资本异常流动对产业稳定造成冲击。积极应对数据网络安全、创新叠加风险等产业新问题。在“涉疆”问题备受关注的背景下,持续关注国际贸易和政策风险。
深化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和绿色发展。以人本责任、环境责任、市场责任为核心,将企业社会责任全面纳入行业的价值体系和创新体系,平衡短期与长期的利益关系,培植产业的持久成长能力。不断丰富行业社会责任的工具和方法。推进诚信体系建设,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深化社会责任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增进全球利益相关方的理解与支持。在纺织全产业链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加强生产过程的污染物管控与综合治理。大力发展绿色纤维技术、绿色制造技术、资源综合利用与废旧资源循环再利用技术。完善相关标准体系,大力推动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行业示范。推进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发展循环经济。
完善人才支撑体系,构筑持续发展动力。增强产业吸引力,凝聚和培养包括产业工人、企业家、科学家、设计师在内的行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将产业队伍建设与就业优先政策有机结合。加快弥合产业工人代际更替出现的断层。创新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强化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普通教育的有机衔接,使人才供给更好适应行业发展要求。弘扬工匠精神,培养大国工匠。
(三)提升资源配置能力,实现产业更加平衡、更加充分地发展
行业要以更高质量、更高效率建立全球比较优势,需要把集中力量办大事、超大规模的产业与市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三种优势充分结合起来,协同多方资源、多种力量,举行业之力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
推进更加集约的产业资源配置。适当提升产业集中度,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纺织服装企业。深化产融合作,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积极推进企业与资本市场对接。推动企业之间兼并、收购和联合,实现资源优势互补。提升企业应用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工具解决发展问题的能力。深化两化融合,加快产业数字化进程,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社群经济等新业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建立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和产业联盟,推进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产学研用协同、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充分发挥平台的资源集聚和整合作用,更高效地形成网络效应、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推动行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在跨界中协同更多资源。
推进更加协调的区域资源配置。要将产业发展融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推动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区域联动、协同发展的产业布局。东部地区要立足价值链中高端,大力提高协同制造、精益制造和绿色制造水平;中部地区要营造更加完善的营商环境,高质量承接纺织产业转移;西部和东北地区要依托特色资源、民族文化、传统工艺等大力发展特色纺织。要积极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战略,加强重点领域、区域的集群化发展。加快建设世界级先进纺织服装产业集群。
推进更加开放的全球资源配置。围绕产品、产能、品牌、资本走出去,推動产业国际贸易和投资合作向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发展。构筑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体系,提升企业跨国资源整合能力。适应全球化的新特征,充分注意并融入区域贸易自由化趋势,推动行业对外贸易稳中提质。在巩固美欧日传统市场的同时,开拓多元化出口市场。不断提升行业国际展会的专业性与影响力,加强展会模式创新和内容创新。积极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巩固和提升行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综合考虑政策变化、环境容量、社会需要等因素,引导产业有序转移,保障产业利益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