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目标,开创“十四五”新格局
2021-02-09
刚刚过去的一年,可谓极不平凡。
这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纺织工业表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为抗疫情、稳就业、保民生、促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这一年也是“十三五”收官之年。我国纺织行业基本实现《建设纺织强国纲要(2011—2020年)》相关目标,成为我国制造业进入强国阵列的第一梯队。
如今,“十四五”的大幕已拉开,中国纺织工业需要明晰变局、审时度势,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国际竞争之中,进一步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不断提高产业的价值创新能力,全力推进行业由大变强。
为此,《纺织服装周刊》特邀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领导寄语新年,以权威视角,前瞻2021年及“十四五”期间国内外变化趋势及行业前进目标,为新的一年指明方向。
迈进新阶段,跨入新里程
“十三五”期间我国纺织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纺织产品已经进入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生产效率显著提高,技术实力逐步增强,质量品牌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持续加大,中国纺织工业的制造能力已经处于全球领先水平。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纺织工业将跨入强国的新征程。
早在“十五”时期,我国纺织业就开始构想建设纺织强国,编制了《建设纺织强国纲要(2011—2020年)》,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从综合实力看,纺织强国主要指标已经基本完成。中国工程院曾组织多位院士、专家,对我国制造业26个行业和制造业强国做了对比和分析,从规模、创新能力、经济效益、产业结构几个角度与国外现状进行对比评估。结论是,有5个行业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其中领先的是纺织工业。从现状看,我国纺织业从规模上看已经超过全球50%,化纤产量占世界70%;从贸易上看占全球三分之一;从产业完整性看产业链最完整,产品品种最齐全;从制造水平看,纤维原料、纺纱织布、服装家纺的工艺制造和装备水平大都已处在国际先进水平。因此,从综合实力上考量,我们有理由说,原来设定的纺织强国主要指标已经基本实现。
强国目标的基本实现增强了我们面对未来的信心和继续发展的动力,然而,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我们不可盲目自大,发展强国的脚步决不可放缓。在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发展格局中,从以内循环为主的发展战略要求看:行业在绿色发展、时尚引领、品牌设计、国际市场控制能力等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差距,需要我们在“十四五”时期继续努力。
目前,中国纺联制定的纺织工业“十四五”发展设想正在编制中,在新时期,在国际局势趋于复杂的环境下,纺织工业要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新纤维、新材料,以及所涉及的技术装备方面有所突破,解决可能出现的“卡脖子”问题。要提高绿色制造水平,包括绿色纤维、绿色工艺,以及绿色产品。要发展高端纺织品制造技术,这是契合党中央提出的产业基础高端化、产业链现代化的发展思路。高端纺织制品,不仅包括服装和家纺,更要实现产业用纺织品的高端化。还要提升智能制造水平。
去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政治环境、经济环境都带来了较大变化,也给纺织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面对“十四五”,纺织业发展重点就是高质量发展和加快结构调整。行业在坚持“科技、时尚、绿色”定位基础上,要在新的国际环境下,贯彻中央提出的 “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战略。
要满足“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就要着力解决好我们的短板,“国内国际双循环”意味着国际化发展战略也要调整。纺织工业市场化程度最高,国际化程度很高,要坚持对外改革开放。未来,是服装出口订单逐步转移的趋势仍将继续,但要考虑产业安全,站在国家、行业角度分析,选择安全的国家和地区,抱团出海。
结构调整有两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用纺织品仍将快速发展,未来产业用纺织品在纺织工业中的比重将进一步扩大。二是区域结构调整,产能继续坚持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这也符合“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发展思路。
进入“十四五”,我国将继续由高速增长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成为社会主要矛盾,人民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迫切。作为我国重要的民生产业,纺织行业是保障和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消费需求的重要支撑,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一大变局加速演变,国际经济、政治、科技、安全等格局出现深刻调整。但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仍具有很多有利条件。“十四五”时期,我们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可谓是危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在大变局中掌握战略主动,在大挑战中用好战略机遇,关键在于办好自己的事。
“十三五”时期是值得点赞、必须铭记的五年。“十四五”期间我们对纺织工业的定位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解决民生与美化生活的基础产业、国际合作与融合发展的优势产业。行业发展需要继续加强技术创新,提高行业质效,培育发展新动能;继续加强对国际市场的引领和掌控,扩大中国品牌的影响力;继续优化产品结构,提高品牌的竞争力;要更加重视环境友好,提高绿色发展的水平,打造绿色供应链,开发设计更多绿色产品,引导全社会的绿色消费,促进行业的绿色发展。纺织行业要在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指引下,直面新机遇和新挑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开好局,努力建设好现代化的纺织强国。
开启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2020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波澜壮阔、气贯山河。在党中央的正確领导下,中国人民翻越了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翻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世界经济衰退、翻越了一些国家持续升级的遏制打压,经济社会在平稳发展中上了新的台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了决定性成就。在这个过程中,作为重要的实体经济和民生产业,中国纺织工业务实创新,为抗疫情、稳就业、保民生、促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彰显了新时期产业的时代担当和战略价值。
2020年,我们突破了现实的关口,也打开了未来的窗口。
这一年,面对前所未有的供需压力和系统性风险,行业依托体系优势、规模优势和制造优势,快速修复、高效响应,实现了产业链的安全高效运转,成功突破了疫情关口。
这一年,在疫情全球蔓延的大背景下,国内国际市场布局、商品结构、贸易方式深刻调整,这些变化为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时间窗口。
2020年,我们经历了市场的分化,也参与了产业的进化。
这一年,不同经济主体在疫情面前的重启与复苏出现了云壤之别,国际上一些老牌企业陷入破产境地,同时一大批涉足新领域、新模式的企业快速崛起,产业上演了一场大洗牌。
这一年,技术创新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性在持续强化,重视创新、提升应用转化能力成为行业共识,整个产业体系的数字化转型在不断加快,产业正在进行一场大演进。
2020年,我们经历了深化的变局,也见证了起步的新局。
这一年,疫情的发生使得百年变局的特征更加鲜明,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全球经贸关系、产业力量对比加速变化,产业分工逻辑由效率优先向综合权衡安全与效率转变。
这一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纺织强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产业生态持续优化,制造基础更加稳固,行业正以崭新风貌面向“十四五”开局。
开局关系全局,起步决定后势。2021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疫情防控”与“经济复苏”、“全球合作”与“战略博弈”、“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相互交织、叠加,我们面临的环境依然高度复杂。要把握新机遇、应对新挑战,开好头、起好步,行业需要强化系统观念和战略思维,立足长远、面向未来。
面向未来,我们要有新的定位,即: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解决民生与美化生活的基础产业、国际合作与融合发展的优势产业。
面向未来,我们要有新的方向,不以增量论英雄,将质量作为发力点和突破口,提升产业核心创新能力、持续发展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
面向未来,我们要有新的愿景,在2035年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时,行业要成为世界纺织科技的主要驱动者、全球时尚的重要引领者、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推进者。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要用好当前宝贵的时间窗口,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坚持长期目标与当前实践相贯通,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迈好第一步、打开新局面。
开新局,行业要持续推进守正与创新的生动实践。
要巩固制造基础,坚持实业导向。持续完善从纤维材料生产、纺织染整加工、到终端产品制造的全产业链制造体系。要加快产业链供应链的数字化、绿色化、精益化转型,提升行业生产能力、运营能力和服务型制造水平。加强流行趋势研究、新材料新技术应用,完善产品研发体系。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在产品开发中的应用。
要将创新放在现代纺织产业体系建设的核心位置。强化技术创新的战略支撑。重点围绕纤维新材料及装备、纺织绿色制造技术及装备、先进纺织制成品与装备、纺织智能制造关键装备四个领域开展技术研发。深化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加强产业基础能力再造。持续提升设计能力,加强品牌培育。
开新局,行业要加快形成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
要推动内需带动外需、需求牵引供给的新平衡,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和高质量的供给体系。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对创新与发展的正向作用,向社会需求的新领域不断延伸。
引导企业积极布局国内市场,对冲外需可能长期低迷的境况。完善渠道建设,推动线上线下的渠道融合,推动渠道下沉,充分释放消费潜力。以内需为战略基点,优化产品供给结构和质量,提升供给体系对多层级、多元化国内需求的适配性。
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积极推动产业资源优进优出。鼓励和引导企业通过并购、控股、战略投资等多种方式整合国际资源,推动内外贸标准对接、资源对接,降低外贸与内销的转化成本。
开新局,行业要始终坚持发展与安全的有机统一。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树立底线思维,把安全发展贯穿产业发展的各领域和全过程。
要统筹推进补齐短板和锻造长板,进一步梳理产业链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强关键技术攻关,推动供应链多元化布局,保障原料可控和科技安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坚固性。加强产业安全风险预警,提升防控能力。坚持创新发展驱动战略,坚持国际合作与对外开放,避免在创新链中停滞不前。
要科学引导企业生产力布局,平衡好产业国内发展与国际布局之间的关系,既要推进全球资源优化配置,也要避免一些领域、区域过早过快地出现空心化风险;要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适当提高产业集中度和集约化水平,以产融合作提升资源整合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推进可持续发展,将企业社会责任全面纳入行业的价值体系和创新体系,培植产业的持久成长能力;持续关注国际贸易和政策风险,积极应对数据网络安全、创新叠加风险等产业新问题。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站在纺织强国建设的坚实基础上,2021年,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开启新的成功!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让我们风雨兼程、只争朝夕,以“科技、时尚、绿色”的产业实践,共同续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辉煌!
直面挑战,做好自己的事
进入2021新的一年,行业“十三五”圆满收官,为“十四五”开局打下了坚实基础。
纺织产业集群是产业集聚的形态,带有鲜明的产业特色,是中国纺织产业的缩影。产业集群是市场化发展的结果,是产业效率的集中体现。
中国纺联开展纺织产业集群工作已经近20年,始终是行业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十三五”以来,产业集群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规模到产品,再到影响力,都有了很大提升。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科技进步加快,生产装备、新材料、产品开发、技术应用等方面水平大幅提高,特别是信息技术应用方面更为突出。二是品牌提升尤为明显,区域品牌影響力越来越大,一些地方产业聚集形成的品牌效应在全国乃至世界上有很高的知名度。同时,企业越来越重视研发和产品质量提升,设计在服装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很多集群生产的产品档次与世界中高档品牌相当。三是绿色可持续发展能力越来越强。企业注重环保的意识显著提升,绿色发展已经深入到每个角落。四是行业人才队伍也日益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造就了一大批技术工人,新一代企业家也快速成长。
未来,产业集群发展趋势将呈现新的特点,在技术助推下,集群的组织形式、发展形态会进一步升华。随着信息技术、数字化、智能化的快速推进,生产的组织形式会发生变化,企业间的协作成为可能。
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是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特有的渠道形态,从最初的大批发市场逐渐演变成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形态,已经成为纺织服装行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产业价值实现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行业的带动作用很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的业态也在涌现,专业市场也面临如何转型升级的问题。運行效率决定着市场的生命力,专业市场只有与众多零售终端业态、全渠道销售模式形成集合平台,才能有更多机会实现转型升级。直播平台、网上供货、微商等业态都在专业市场平台中聚集起来,效率才能体现出来。市场要在抓住业态转变机会上下功夫,真正提升运行效率,未来才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但在市场转型升级中,还有许多需要关注的地方。特别是有的市场远离产地、集群,转型压力较大,需要在专业化特色、平台效率上下功夫。
站在新一年的起点,我们对行业发展依然有信心,因为从需求看,因疫情原因部分消费受到抑制是暂时的,人们的需求还会继续增长。从产业上看,中国纺织业整体规模无人能及,产业基础扎实,技术水平提升很快,人才储备充足,产业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国际竞争力不会降低。新的一年尽管会面临巨大的压力,但影响不了产业格局,中国纺织业要直面挑战,做好自己的事,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而努力。
2021年,我们期待并努力着
2020年是难忘的!这一年,让我们更懂得了什么叫坚强,什么叫万众一心;更使我们体会到信心和决心的力量,以及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坚强意志的伟大!
过去的一年,从各种行业会议的主题内容,到企业逐渐挺过艰难后的自信;从联合会同志们忙碌的工作日程、疲惫的神态到我们内部会议日显活跃的氛围,使我们再次感受到中国纺织强大的力量和中国纺织人勇于担当的可贵气魄!
乘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东风,我们充满信心地迈入2021年。
新的一年,中国纺联必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增信念、守初心、担使命,完成“十四五”开创之年的各项任务,推动中国纺织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新的一年里,中国纺联将继续加强内部建设,以党建为引领,提升各项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努力把中国纺联建设成为“政府靠得住、行业离不开、企业信得过、国际有影响 ”的新型社会组织。
内部建设以党建为引领,将围绕以下工作展开:
一是要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纺联准确把握办会方向的根本保证;加强政治建设,是联合会最为本质的要求。中国纺联党委作为党的一级组织,必须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保证中国纺联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推动联合会和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是从新时代的历史使命、新形势的新要求出发,努力提高对党建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在党建工作的实践中,不断提升各级领导及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队伍建设、文化建设及中国纺联政治生态和工作氛围的建设。
三是要充分认识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坚持工作中的问题导向。要积极探索和完善中国纺联作为社会组织的职能定位和运作机制,清楚和勇于面对目前还存在的肩负使命和能力尚还不足之间的矛盾。因此,要以加强自身建设为抓手,与时俱进进行全新的深入思考和实践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破解难题,增强工作的科学性,积极融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提高中国纺联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综合实力,提升软实力。
四是要创新做实,全面加强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效率。要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党建活动的形式和内涵,不断提升党建活动的实效。要提高党建工作的精准管理、智慧管理,通过信息化提高工作效能。要严格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管理,使同志们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作风素养上不断进步,党员意识、党性修养不断增强,牢固树立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进一步加强党建文化建设,增强同志们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感、使命感,促进良好工作环境的建设。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推进党支部“两化”建设,坚持把党建工作的重心放在基层党组织。要大力推进中国纺联党建和行业企业党建的相互促进和提升。
2021年,是我们党建党一百年,是两个百年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必将是一个新的开端和辉煌。我们期待并努力着!
党风体现在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中
2020年是非常艰难的一年,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战胜了重重困难,迅速恢复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中国为世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做出了重大贡献,纺织行业为我们国家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纺联的干部职工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我们每个人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中国纺联秩序没乱,工作没停。
这次疫情给我们每个人都上了一课,使我们深深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我们的制度优势,是别人比不了的。这使我们更加热爱我们的国家,更加热爱我们的党,更加坚定了我们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决心。
万丈高楼平地起,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从基础做起,从小事做起,要特别注意一点一滴和细枝末节,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好人生的路,要把本职工作、自身岗位同党和国家的事业、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融为一体。小事之中有大事,小事之中有政治,这么说并不是“极左”,过去,多少个部门、多少个文件管不住一张嘴,中央“八项规定”文件出台后就管这个小事,大家再看看现在和以前一样吗?现在是和平建设时期,真正需要我们抛头颅洒热血的时候并不多,真正考验我们的都是一些小事情,工作中能不能做到服从大局,能不能谦虚谨慎,八小时以外还能不能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等等。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能否实现,关键在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身为共产党员,对群众的利益考虑了没有,一事当前是不是先替自己考虑的,这些不是看我们说的怎样,而是要看做得怎样。我们天天说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党风在哪呢,党风廉政建设主要应该说给自己听,因为党风就体现在你的一言一行当中,你是不是一个合格的党员老百姓心里是有标准的。
只有肯做小事、做好小事,才能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时时刻刻都要遵守党纪国法、遵守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才能搞好黨风廉政建设。正所谓细微之处见精神。愿我们大家在纪念建党100周年之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脚踏实地,身体力行,为加强中国纺联的党风廉政建设做出我们的努力。
助力行业内循环开放协作谋新篇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回望这一年,中国纺织行业在危机和变局中经受住了国内外市场需求巨大波动的挑战,展现出产业链、供应链的强大韧性和快速反应能力。这一年,全行业上下齐心协力,全力抗击疫情,积极复工复产;同时,中国纺织行业还及时向全球提供大量的口罩、防护服等防疫公共物资,充分展示了中国纺织业的国际担当。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我国“十四五”时期的发展作出全面规划,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国纺织产业作为国际化程度较高的民生支柱产业,有望率先实现以国内市场为主体,国内外市场相互促进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以行业展会助力产业内循环流转。立足本土,今天的纺织产业,不仅是解决民生的传统支柱型产业,更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需求的基础产业。今年以来,纺织全行业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复工复产,并加速自身恢复能力。9月之后,纺织行业工业增加值连续多月当月增速保持正增长。纺织服装产品内销持续向好,线上销售增长连续攀升。
作为联通供给与需求的重要平台,纺织类展览会在这个特殊年份更是助力行业克难前行的新动力。疫情爆发以来,中国纺联按照国家防疫要求,以线上展览为切入点,坚持服务不断档,通过线上展览、小程序、APP、热点直播、在线解答等形式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切实有效地帮助企业纾解实际生产销售中的难题。
在国内防疫取得阶段性成效之后,大湾区国际纺织服装服饰博览会于7月在深圳成功举办,大湾区纺博会也担负起了提振行业信心的重任;8月底,家用纺织品展以多元、务实、便捷的服务帮助企业延伸商贸触角;9月初,产业用纺织品展以突破性增长势头,收获了火热的市场关注度和行业认可;9月末,秋季联展聚合纱线、面料、针织、服装产业链四展联动,在帮助行业企业对内打通供需中取得了积极效果。
以开放协作促进产业外循环畅通。放眼世界,2020年全球连通性明显减弱,国际贸易格局发生了深刻改变,全行业顺势调整经济发展路径,在努力打通国内大循环的同时,进一步畅通国际国内双循环,确保我国纺织行业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
全年,中国纺联扎实做好纺织外贸“六保六稳”工作,深化外贸领域改革。2020年1—11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金额达到2652.2亿美元,同比增长9.9%,行业为稳外贸、促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同时,中国纺联主动创新线上服务模式,有序举办了纽约展、巴黎展、巴西展等海外线上展览会,打通国家间空间壁垒。
“双循环”新格局下,纺织产业“一带一路”建设将秉持新发展理念、步入新发展阶段。今年,RCEP协定正式签署,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等相继完成。在此背景下,中国纺联作为行业利益的代表,积极与外方保持线上对接,通过国际纺联视频会议、中日韩纺织业视频工作会议、2020澜湄纺织服装产业对话线上会议、ITC纺织价值链网络研讨会等活动与国际产业界开展广泛交流与务实合作。
展望新的一年,我们将进一步巩固恢复态势,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产业数字化进程,尽快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形成我国产业链长板和经济增长新动能;同时,我们还要以国际供应链制造端的核心地位,持续拓宽国际经贸合作“朋友圈”,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
让我们不惑于方向,不惮于行动,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快构建纺织产业新发展格局,畅通双循环,以高水平对外开放姿态面向未来!
开启“时尚强国”建设新征程
2020年面对全新的发展环境和巨大疫情压力,中国服装产业依然呈现出敢于面对挑战、勇于创新发展的昂扬面貌和态势,这是我国服装行业未来发展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行业运行方面,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和全新发展环境,我国服装行业稳步推进复工复产复市,积极调整发展策略,加快壮大新业态、新模式,产业供给、市场拓展以及产业链运转以最快的速度恢复正常。
在转型重塑方面,在疫情催化之下,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目标,以技术改造为主要途径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重塑正在服装行业生产端、消费端全面深入推进。
在渠道更新方面,行业企业进一步强化新零售、新电商以及跨境电商业务,通过整合线上线下的销售渠道,采用AI、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赋能产品和零售终端,构建和完善线上线下协同发展的全渠道营销体系。
在紧跟消费方面,服装品牌企业积极推进年轻化、个性化进程,快速洞察消费趋势变化,从产品文化、销售渠道、供应链管理等多轨道加码创新,尤其是国潮品牌实现进一步崛起。
2020年以来,中国服装协会亦积极应对疫情影响,担当行业责任,坚持正面导向,有针对性地着力解决企业实际困难,抓住多项基础工作不放松,同时,在产业变革、数字化转型加快的背景下,不断调整、创新工作思路和方式,力争为行业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价值和务实的服务。
此时此刻,我们告别了“十三五”收官之年,迎来“十四五”开启之年。回看这五年,我国服装行业企业全面实施“三品”战略,呈现出稳中有进,增长与质量、结构、格局相得益彰的良好态势。总体上步入世界制造强国行列——取得了“产业经济稳定增长,产业格局持续推进,具有创造力的高品质制造成为高价值环节,科技赋能加速推进,品牌竞争力快速提升,市场新物种日益涌现,可持续发展不断发力”等诸多发展成果。但仍面临着“产业高质量制造能力有待夯实,产业文化力有待提升,产业协同能力有待提高”等不足和问题。
展望未来,行业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将有新的发展变化。
把握新机遇,乘势而上。全球区域和双边贸易协定的快速增长,正为中国服装产业拓展新空间。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为企业及产业集群发展提供良好的未来市场环境。新一轮科技革命创新加速,将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重塑服装行业的结构。消费升级也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这将给我国服装产业发展带来巨大新空间。
应对新挑战,谋篇布局。全球需求不振将成为一种长期存在,全球服装产业格局重塑,将加剧市场竞争并推动企业资源配置效能提升,国内经济转型升级对产业发展质量提出更高要求。
锐始者必图其终,成功者先计于始。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中国服装人仍将豪情满怀壮心激荡。当前,业界对中国服装业“十四五”已形成新的共识:紧紧抓住国家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全面开放的契机,以文化进步和科技应用为依托,适应国内外经济发展双循环需要,夯实世界服装制造强国的根基,开启时尚强国建设新征程。
机遇与挑战相生相伴势在必然,伟大的事业从来不是一帆风顺。我们要围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优化行业科技创新体系、优化产业创意链、引领时尚文化新动向,提升时尚话语权、树立一批有一定时尚话语权世界级服装品牌和产业集群、推进可持续发展”等核心关键,攻克新问题,把握新形势,构建新发展格局,激发新发展活力。只要我们勇于静观细察,务实创新,就一定会迎来服装产业更加美好的未来。
厚积薄发,坚定不移走自立自强的科技创新之路
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我们经受了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带来的冲击,我国在这场战争中取得了疫情防控的阶段性胜利。在这之中,纺织行业发挥自身技术和产业链优势积极投入防疫物资生产保障工作,不仅为全球疫情防控作出了贡献,也确保了行业平稳发展。
纵观全球纺织,新冠肺炎疫情让处于“链式经济”上游地位的资本、技术输出国,纷纷与“链式经济”脱钩退回“块式经济”以图自保。值得肯定的是,我国产业用纺织品在全球供应链中具备产业规模大、配套体系全、市场潜力大、制度环境优等优势。但面对突发事件,我们仍应当积极反思抗疫过程中的措手不及和应接不暇,认识到相关产品的技术短板,及时提升行业的供给能力和服务能力。
当前产业用纺织品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期和窗口期。一是我国纺织业将成为中国最具潜力率先跨入世界制造强国行列的工业之一,将为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发展提供巨大的机遇;二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让全社会对产业用纺织品行业有了全新的认识,将为行业发展带来新机遇;三是国家多次强调要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而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将是国家战略新型产业的基础产业,面临着巨大机遇。面对这些机遇,未来,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竞争将由低成本优势转变为高性价比优势,由规模体量优势转变为创新应用优势,由广度拓展优势转变为深度主导优势,由国内制造基地转变为全球制造网络。
2020年也是“十三五”收官之年。纵观“十三五”,我国纺织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取得显著成效,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行业深入实施,行业创新成果竞相涌现,纺织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2015—2019年,我国纺织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从376.3亿元增长到495.2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0.54%增长到1.02%,翻了近一番。2015—2019年,行业科技成果丰硕,全行业共有13项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495项成果获得“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我国纺织行业有效发明专利量保持快速增长,主要八大类产品的有效发明专利量从2.02万件增加到4.85万件。2019年,五大类国家级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共有3772家,其中纺织行业获国家级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单位127家,占比3.37%。截至2020年11月底,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共17家,纺织行业2家,占比11.76%。纺织行业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共96家,基本涵盖了纺织行业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
“十四五”已经到来,这个时期是我国纺织工业迈向世界科技强国前列的重要时期。加大应用基础研究力度,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强化创新载体间协同互促,构筑行业标准化创新生态体系、加强重点领域标准体系建设,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与协同运用,提升产业科技创新支撑服务能力,应是我们未来相当一段时间里需不断努力的方向。
逆風破浪开新局,行稳致远启新程
2020年,各行各业空前凝聚。在携手战疫的过程中,中国化纤协会成立 “化纤行业防疫和恢复生产工作协调小组”,依托“六朵云”——云调研、云招聘、云讲堂、云发布、云展览、云会议,尽最大努力减少疫情对行业发展造成的影响。化纤行业“有人出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均切实担负起各自的主体责任,彰显了属于化纤行业企业的责任担当。
2020年在疫情背景下,化纤行业陷入内需不振、出口受阻等困局,但在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炼化一体、数字经济、智能制造、产融合作等方面依然颇有建树,既与 “十三五”期间的总体发展特点一脉相承,又有新形势新业态下催生的新发展模式。
行业运行不乏亮点,一是尽管受下游消费需求不振等因素影响,但化纤行业运行相对稳定,其刚需特征仍比较明显。二是与防疫物资相关的化纤产品的经营效益都相对不错。三是实行“炼化一体化”发展模式的龙头企业的业绩相对亮眼,营收和利润均大幅增长。四是我国碳纤维行业逆势而上,全年的产量增长至1.5万吨左右,对社会经济复苏发挥了重要作用。
科技创新再结硕果,5个项目获得2020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8个项目获二等奖;全国化学纤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成为国家标准委系统内的专属标准化组织机构和技术平台,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华大学朱美芳教授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新凤鸣董事长庄奎龙等9位化纤人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获表彰;荣盛董事长李水荣等5位企业家获得“全国优秀企业家”称号等。
绿色发展稳步前行,10家化纤相关企业入选工信部第五批绿色工厂名单、49种化纤产品入选工信部绿色设计产品名单、2家化纤相关企业入选工信部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绿色纤维认证工作继续推进,目前已通过认证企业共34家,特别是绿色纤维制品认证的正式启动,将进一步发挥绿色纤维认证作为纺织源头的传导和带动作用。另一方面,再生纤维素纤维绿色发展联盟进一步明确了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路径。
智能制造又有斩获,新凤鸣集团入选工信部《2020年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名单》,成为面向化纤行业的特色工业互联网平台试点示范;桐昆集团入选2021年度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项目名单等,这将深化化纤行业工业互联网实践、技术、应用、模式创新,推进产品与服务质量升级。
数字经济走出新路,yarnexpo纱线展云展进一步延伸了实体展价值;盛虹·中国纤维流行趋势2020/2021云发布全网平台累计总观看人次达3400万,极大增强了中国纤维流行趋势的影响力;中国国际化纤会议与中国化纤科技大会首次两会合一,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搭建起全球化纤界同仁沟通的桥梁;“赛得利·纤维空中大讲堂”源源不断为业界输送“精神食粮”……
察势者明,趋势者智。“十四五”期间,我国化纤行业的年均增速将与世界水平同步,追求更高质量的发展。要顺应“绿色发展”的大潮,加大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的发展力度,加大生物可降解化纤产品的发展力度。同时还要加大机器换人力度,继续提高智能制造水平。
新局育新机,推动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四五”的关键之年。
这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家纺企业勇担社会责任,积极投入抗疫工作,推动复工复产,保证了家纺行业的平稳运行,发展好于预期。内销方面虽未达到上年同期水平,但在进入三季度后已逐步回升,行业出口形势较好,部分家纺外贸企业订单已排期至2021年3月。
这一年,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积极强化服务职能,通过产业研究、质量标准、行业会议、展会活动等方面工作,积极推动行业发展。面对疫情带来的冲击和挑战,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及辅料博览会运用数字化手段,首次举办云展会,助力家纺企业畅通销售渠道,并以“线上+线下”的双轮驱动模式,分领域、分受众吸引了来自行业的重点企业、设计师及专业观众积极参与。
这一年,我国纺织行业品牌培育和推广体系持续完善,品牌建设工作形成包括制造品牌、消费品牌、区域品牌在内的三级体系,通过推进重点跟踪培育服装家纺自主品牌企业、区域品牌试点、纺织服装创意设计试点园区(平台)等工作的落地,不断优化生存与发展环境,加快调整创新、持续提质增效;借助展览会、时装周、流行趋势发布、设计大赛等形式,推出一批好的品牌,加强企业的市场话语权和时尚话语权。
2021年,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新的起点上,纺织行业正在确立新的定位,即: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解决民生与美好生活的基础产业、国际合作与融合发展的优势产业。
在十九届五中全会的精神指引下,我国家纺行业将继续发扬逆势而上的精神,在危机中育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第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积极构建新格局。“十四五”时期,我国将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以内循环为主体的格局下,深挖内需市场潜力,一是要以市场为导向,解决消费不平衡问题,满足新需求,创造新需求。二是要持续推动传统渠道的转型升级,探索新渠道建设。三是要推进出口企业转内销,发挥出口企业在研发、质量、服务方面的优势,与国内企业展开合作,将优质产业链导入内需市场,推动家纺行业的供给侧改革。
第二,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随着数字化场景不断拓展,个性化定制、智能化生产、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不断涌现,倒逼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我们鼓励企业加大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装备的投入,从产品的自动化、数字化生产线突破,推进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的建设;加快全产业链的数字化工程建设,推动行业信息平台的落地。
第三,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行业的质量工作至关重要,推进质量工作,一是要提高质量意识,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质量是生命线,加强宣传引导,全面提升企业质量意识。二是要从我做起,成为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的践行者,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做好知识产权保护,打击假冒伪劣,履行社会责任。三是要发挥协会作用,主动作为,推动行业质量提升工作落实。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四五”开局之年。变局催兴替,新局育新机,希望家纺企业在新时期继续不断创新,深耕细作,为推动我国家纺行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做出新贡献。
把准方向务实前行,跨入2021
2020年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深刻记忆。控制新冠肺炎疫情取得全局性胜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十三五”与“十四五”交汇、第二个“一百年”向新目标再出发。行业聚焦点是纺织强国建設目标的基本实现,而以此为基点再出发,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则成为行业共识和未来追求。
按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要求,经济发展要行稳致远。虽然受新冠疫情恶劣影响,2020年行业经济运行整体走了一个V字型曲线,从疫情严重时期大面积、大幅度负增长,到二、三季度以来降幅收窄、边际改善,行业在抗击疫情、复工复产中逐步走向恢复,出口、产业用、电商迎难而上,抓住机遇,用突出的业绩支撑了行业经济从谷底趋升走向平稳。
行业组织面对特殊时期做出了特殊贡献。向国家有关部委司局及时准确报送行业抗击疫情情况,复工复产日、周、月运行情况和相关政策诉求,在总结过往行业发展轨迹、成就及未来发展趋势基础上研究“十四五”发展战略,编写纺织年度发展报告和行业发展史著,开展区域性规划研究项目合作,建立企业节能降耗、污染减排、资源综合利用的标准、测试和解决方案服务平台,深入探索“旧衣零抛弃”的企业、品牌商、非政府机构等相关利益方的合作模式,推介“单项冠军”、工业大奖和质量管理优秀企业班组,如期举办内容精彩的年度非遗大会,为行业非遗事业谱写了新篇章。我们的团队艰苦努力,不断进取,以深厚的行业情怀和专业能力成功划下了年度句点。
2021即“十四五”开局之年如何发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我们指明了前行的方向。步入新发展阶段、遵循新发展理念、开创新发展格局明确了宏观导向,纺织行业也应顺势而为,踏上新的征程。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题,在科技自立自强、时尚面向生活、绿色履行责任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有力保障产业安全发展,内外市场与经济双循环两轮驱动,夯实行业稳定运行基础,力争使行业经济实现全面复苏而并入全方位正向增长轨道,把行业“十四五”开好局真正落到实处。
让我们共同努力,继往开来,开创“十四五”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