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间玉具剑 意许无遗诺
2021-02-09黄巧梅
黄巧梅
“腰间玉具剑,意许无遗诺。”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游敬亭寄崔侍御》,借用的是春秋时期吴公子季札獻剑的典故。相传吴公子季札出使晋国时途经徐国,徐国国君想要他的宝剑而不敢明言。季札因有出使任务当时没有献给他,但在心里已经允诺。等返程时再经徐国赠剑,徐君已逝,徐国的嗣君不肯接受,他便将这吴国之宝挂在徐君墓地的树上。此典故宣扬的是季札轻财重信的品格,也从侧面反映了玉具剑的贵重与稀有。
玉具剑指的是由剑首、剑格、剑璏、剑珌等一整套玉制品装饰的剑。玉剑首是镶嵌在剑柄顶端的玉饰;玉剑格又名剑琫或剑镡,是剑柄与剑身之间的饰物,与玉剑首都是直接安装在剑上的;玉剑璏,又称为玉剑璲,是嵌于剑鞘外部,供剑穿挂于革带上的配件;玉剑珌,又作玉剑摽,置于剑鞘末端。
最早用玉装饰宝剑见于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中出土的西周晚期玉茎铜芯铁剑上,但只是一种雏形。春秋时期的玉剑饰不甚常见,主要有剑首和剑格。战国是玉剑饰的发展完备成熟期,开始出现成套的玉具剑,据西汉刘向《说苑·反质》记载,战国时,“经侯往适魏太子,左带羽玉具剑,右带环佩,左光照右,右光照左”。至汉代,佩戴玉具剑的风气更盛,不仅是佩剑者身份和等级的象征,而且成为王公贵族间相互馈赠的重要礼物。《汉书·匈奴传》载:“单于正月朝天子甘泉宫,赐玉具剑。”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佩剑习尚虽逐渐衰弱,而玉具剑仍被视为珍宝,如《隋书·礼仪志》载:“一品,玉具剑,佩山玄玉。”宋元明清时期,好古之风盛行,出现了一些仿制品和伪品,但已非作剑饰之用,而是变成了文人雅士的一种赏玩玉器。现以青岛市博物馆藏玉剑饰为例作一简要论述。
汉代青玉谷纹剑首
汉代青玉谷纹剑首,直径4.6厘米、厚1.2厘米。青玉质,局部有浅褐色沁。呈扁圆形,正面中心浮雕三股涡旋纹,外饰规整的谷纹,背面光素无纹,中间有一圆形凹槽,外周钻有三个斜穿孔,以便于与剑柄相连。最早的玉剑首即西周虢国墓地出土铁剑上镶嵌的圆台式玉剑首。至战国两汉时期,玉剑首一般作圆饼状,战国的较薄,背面多有一圆形凹槽以嵌入剑柄;两汉的较厚,正面分内外两区,装饰涡纹、螭纹或谷纹,背面中间凿有圆形凹槽,多数有斜穿孔。
明代白玉剑格
明代白玉剑格,长5.1厘米、宽1.8厘米、高1.8厘米。以温润白玉制作,整器略呈长方形。双面纹饰相同,均琢兽面纹,中部凸起一脊为兽鼻,垂眼粗眉,耳部作如意云纹。俯视呈菱形,中间有一圆形穿孔,以系绳佩戴。此剑格为仿汉之作,但在造型、纹饰风格上颇得汉之神韵。
汉代青玉谷纹剑璲
汉代青玉谷纹剑璲,长7厘米、宽2.3厘米、厚1.2厘米。土沁较重,呈黄褐色。扁长方形,璏面平整,上面浅浮雕谷纹,两侧阴刻弦纹,两端向下向内弯曲,下面有一扁长方形穿孔,供穿挂之用,雕琢工艺简洁,磨制规整。玉剑璏,滥觞于春秋晚期。一般璏面上部平整,有时候略呈弧形,常饰有谷纹、蒲纹、兽面纹或浮雕蟠螭纹等。早期的玉璏形体较小,战国以后器形逐渐加宽加长,两边开始有檐,中间的孔洞较高;汉代中间孔洞较战国的扁长,常见直线痕。
汉代青玉勾连云纹剑璲
汉代青玉勾连云纹剑珌,高3.5厘米、宽8.1厘米。青灰色玉,玉质温润,局部有黑褐色沁。呈缩腰梯形,剖面为橄榄形,两面浮雕勾连云纹,窄端一面有孔,便于与鞘身相连,雕琢纹饰规整。玉剑珌,流行于战国秦汉时期。战国早期,剑璲光素无纹,至战国晚期,则出现了龙凤纹、兽面纹与卷云纹等。汉代剑珌纹饰,以螭纹为主。
《礼记·玉藻》记载:“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于玉比德焉。”玉具剑除了是古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更被赋予了强烈的道德色彩,加上玉材的珍稀,使其成为最豪华高贵的佩剑,一直为世人所珍视。因此玉剑饰制作无不极尽其精、极尽其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