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入味的功夫:景德镇的风味餐桌

2021-02-09何数数

海峡旅游 2021年12期
关键词:枫树米粉景德镇

何数数

一碗 “来势”的冷粉,唤醒景德镇人的一天

头一次吃冷粉是在厦门的安兜街头。据说周围聚居了不少江西人,街头不知何时起出现了一家冷粉摊位。这种只有景德镇才有的地方吃食在厦门算是稀罕。早起去光顾,中年男人站在操作台后,汹涌热气中迅速将烫好的米粉从锅里沥出,再倒进盆里和几种调料、配菜“抖”匀,放入饭盒上下一压,不过半分钟,一碗瓷实、咸香的冷粉就算好了——说是“冷”粉,却是冒着热气的。

到景德镇吃冷粉却是另一番滋味。在当地,早上不吃冷粉是说不过去的,冷粉可是景德镇人的早餐之魂。这两个字在小城的存在感太足,以至于稍微留心就会发现街头到处是冷粉店。戴家弄附近有尤其多的街坊店。这一带曾经瓷厂林立,热闹繁忙,一碗冷粉就是窑工们清早上工前的能量碗,即煮即食,廉价够味,呼噜完筷子往桌上一放,一天就开始了。

有些冷粉摊在弄堂里一开就是二三十年,没有招牌的摊位,几张桌子凳子,煮锅上热气沸腾,翻涌在一代景德镇人的回忆里。我们去陶姐吃冷粉,陶姐是老字号里的新网红,早上八九点钟去是要排队的,店是新装修的,不大的门面,十来张桌子,“陶姐冷粉”匾额下是崭新的菜单,鲜椒的、牛肉的、鸭庆子的,菜码丰盛,看来十几年前一碗简单的素粉已经演变出各种口味。窗口前,一人煮粉一人拌粉非常麻利,说是冷粉,却是热粉凉拌。

在江西各地风味的米粉之中,冷粉独树一帜。冷粉用的米粉比一般常吃的米粉粗壮,样子像是乌冬面,汆烫之后变得半透明。这种米粉是用米浆做的,在大米里加入了少许淀粉,口感上更弹爽、利落一些,相比南昌拌粉和九江炒粉的韧而有咬劲,湿粉稍烫一下,很容易用筷子夹断。

负责拌粉的是陶姐,她面前的桌上堆了十来个大碗,码着不同的配料,剁椒、萝卜干、腌菜、橘子皮、麻油,鲜红褐黄,光是摆在那儿就足够生动。冷粉的风味全靠这一拌,蒜蓉剁椒负责鲜辣,雪里蕻、榨菜、萝卜丁这几样腌菜打开风味,麻油增香,本地人还会嘱咐一句“多麻多辣”,多加一勺麻粉,那滋味想必又是不同的。有老顾客挑剔,老店吃了十几年,还是习惯那位“老”老板拌的粉,熟悉自己的喜好,拌起来有小时候的味道。

冷粉少了炒粉那反复掂炒出的镬气,却多了一分凉拌的爽口和辛烈。当然最灵魂、最提味的,是里头那一小撮腌橘子皮。每到柑橘的季节,景德镇人会专门留下一些橘子皮,加上朝天椒、蒜末等腌渍,类似于地方风味的辣酱,平时用来送粥,或者炒菜调味。腌橘子皮存储一段时间后,释放出柑橘类的辛香,稍微放上一勺,整个粉的味道就灵活了起来,辣椒和腌渍橘子皮在口中相撞,滋味奇妙。

对景德镇人来说,一份完美的早餐是冷粉和饺子粑,标配是冷粉和瓦罐汤,口味特别的人还喜欢把油条掰碎了拌进冷粉吃。简单一碗冷粉,辣里带咸,咸中又有些许鲜、香,它的个中滋味,经过了时间和本地人味蕾的推敲。对于景德镇人来说,冷粉就是早晨和夜晚,是一天开始和收尾的能量与慰藉。

辣到天灵盖,但吃辣只是一种饮食偏好

说到江西菜,大家都热衷于谈论它的辣,说江西是隐形的吃辣大省,说这里无辣不欢。的确,江西菜的底色是辣的,并且辣味很凶,屬于入口稍不注意就能呛到天灵盖的那种,但吃辣也只是本地菜的一种饮食偏好,在“辣”之外,景德镇的餐桌是丰富多彩、食材鲜明的。

大米厨房就挨着三宝村那条近街面的小溪,两条小黄狗倚在树下,雨水把满树的银杏打落得到处都是。见我们走过来推门,小黄狗作势要凶人,阴雨天餐厅的生意一般,晚上八点眼见就要打烊,我们原来是今天的最后一桌。柜台前手写的菜名将整个黑板撑满,黄鱼碱水粑、招牌豚、爆炒猪肝、余干椒炒肉……时鲜、时蔬加上本地特色,都是些简单家常的私房菜。

我们点了小炒肉,小炒肉是景德镇最常见也最不一般的“基本款”菜色,考验食材也考验厨师。哪怕是晚上最后一桌,后厨做得也足够用心,肉和辣椒新鲜不含糊,一盘小炒肉端上来,辣椒皮薄肉紧泛着油光,肉片紧实带酱色,加上饭馆的好灶头,新鲜爆炒,镬气十足,吃起来特别下饭,当然,辣味张扬得毫不留情。

湖南、湖北、四川、重庆等地都有小炒肉,小炒肉这道菜的灵魂风味完全是本土辣椒给的。最地道的小炒肉,选用的辣椒一定来自于附近的原产地,景德镇的小炒肉用的是一种被称为“枫树辣”的辣椒,产于附近的余干,皮薄个头小,当地又称丰收辣、余干小辣椒,据说种植历史已有600多年,《能改斋漫录》明代抄本记载:“饶州余干水口有洲,洲上村民种植辣椒口味佳。”

最正宗的余干辣椒来自于一个叫枫树的村子,信江的泥沙冲击出枫树村的田地,土壤疏松肥沃,含沙量大,矿物质含量丰富,非常适合辣椒生长。种出来的枫树辣手指长短,皮薄,肉质细嫩,口感鲜香,辣味适中,适宜炒食。

在景德镇吃来吃去感受最多的不仅是辣,还有江西菜的“入味”功夫,寻味三宝、我的厨房、回家吃饭、啄佬……每一家本土菜馆都家常好吃,吃上几家后,算是把本土的风味特色尝个大概:喜欢厚味的人,会觉得江西菜横竖都好吃,如果去本地菜馆吃饭,菜单上的河鲜、江鲜一般都不大会出错。不是什么大开大合的滋味,就是烧鱼的时候多添一点汤,将菜烧至汁稠,把鱼本身的鲜味给兜在汤汁里,一道豆葱鱼头,豆葱吸饱了汤汁,让鲜味能多在喉咙处停留0.1秒,用它来拌饭真是非常美妙。

豆葱本是位于鄱阳湖畔的九江都昌的物产,历史上景德镇的窑工很大一部分来自于都昌,都昌人将这种适宜烧汤的豆制品带到了景德镇,成为本地常见的一种食材。景德镇自古以瓷立市,陶瓷这项劳动密集型的手工业吸引了周边地方的大量劳动力,外来的移民带来了南昌、上饶、九江、萍乡等地的风味,比如腌橘香型是上饶菜的特殊味型,米粿源自于武夷系铅山的河口码头……

久而久之,这些风味在景德镇的餐桌上重新排列组合,演化成独特的本土风味。也许某些菜如今也能在周边其他地方吃到,但那滋味,就又有些许不同了。

猜你喜欢

枫树米粉景德镇
因为有你
——省景德镇老年大学校歌
问一声,景德镇
沙坊米粉香
景德镇陶瓷夏令营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枫树啊枫树
跟踪导练(五)
我给妹妹做米粉
枫树下的秋天
不必对硕士卖米粉大惊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