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电影《奇迹男孩》到好莱坞意识形态

2021-02-08王昕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电影意识形态好莱坞

摘 要: 《奇迹男孩》作为一部成功的儿童励志片,叙事行云流水,起承转合设计准确,结构小巧精致,将“如果一定要在正确和善良之间做出选择,选择善良”的主旨贯穿全片,令观众在观看后心生感动。但同时作为一部典型的好莱坞式温情家庭片其内里依然是好莱坞梦工厂行销全球的经典套路:在奋斗的过程中救赎自我,用爱与善良感动世界,通过动人影像构建起好莱坞意识形态,进而宣扬“美国梦”。

关键词:意识形态 好莱坞 电影 奇迹男孩

《奇迹男孩》于2018年1月19日在中国内地上映,以黑马姿态收获票房1.915亿。作为一部成本只有2000万美元的小制作电影,最终全球报收3亿美元。该片改编自R.J.帕拉西奥的同名小说,出版后蝉联《纽约时报》童书榜冠军长达120余周。影片讲述了十岁男孩奥吉因先天遗传病导致脸部发育有异,在步入学校后,凭借家人和朋友的关怀与自身真善美收获友谊、荣誉的故事。表面上看,这是一部宣扬普世价值观的温情家庭片,传播的是全人类都追求的善良、勇气、尊重等信念,内里依然是好莱坞梦工厂行销全球的经典套路:通过动人影像隐蔽的构建起好莱坞意识形态,在奋斗的过程中救赎自我,用爱与善良感动世界,进而宣扬“美国梦”。

电影作为绝对“不纯”的艺术,自诞生伊始,就成为意识形态的绝佳载体。“电影中隐蔽的内容揭示了一种文明中不言自明的价值、禁忌、崇拜、日常的神话以及一些支配其微观社会关系的复杂元素,甚至是在转型时期暴露出来的社会肌体的病症”a。 电影的镜头选取、剪接方式、人物设置、情节安排等诸多环节无一不是导演及制作团队有意识进行的设置,通过表现特定的内容传达特定的意义。这无疑是传播学领域中“议程设置”的变体,电影机制承担了大众媒体中传播媒介把关人的角色,根据自身倾向对信息进行加工、传播,借此对受众产生影响。

本片的一大亮点是视角的自由切换。从不同人物的角度看待事件的发生,除却对主人公奥吉进行细腻的描摹,也兼顾了其他人物的刻画。视点在奥吉、姐姐维娅、好友杰克以及姐姐闺蜜米兰达之间来回转换,表现了不同人物的忧愁与烦恼,表达了普通人与残障人士虽然存在生理上的不同,但来自生活的挫折却都也是不可避免的,这也彰显出了美式价值观中所倡导的平等理念。此外,《奇迹男孩》的人物设置遵循了好莱坞电影的经典范式。兼顾事业与家庭的好父亲内特,在外努力工作的同时从不缺席家庭的每一个重要时刻;高学历有主见的漫画家母亲伊莎贝尔总能在奥吉受伤时给他庇护;善解人意默默包容的姐姐维娅以及完整中产之家不可或缺的宠物——小狗黛西,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温馨爱意的完美家庭。社会组成方面,学校里是处处维护、悉心关照的老师和校长以及一小部分心怀偏见的小团体捣蛋鬼。影片后半部分,朱利安因目睹校长与父母的交锋而幡然醒悟是稍显生硬的转折,并未呈现出偏见消除的过程。但这一设置也整体延续了影片对儿童的信任和关爱,使影片基调始终处于好莱坞温情片轻松加愉快的氛围之中。与此同时,和认识到错误受到原谅的朱利安,以及因誤解绝交重归于好的好友杰克相比,选择善良的黑人小女孩莎莫是影片中一个吊诡的存在。当奥吉被杰克无意中的话语中伤时,莎莫主动示好,成为了奥吉的好朋友,并促成了杰克与奥吉的和好。但在影片后半段,奥吉与杰克共同完成科学课作品获得第一名以及奥吉与杰克在对抗高年级同学并受到小团体成员的帮助等高光时刻时,黑人小女孩莎莫却不见了踪影,只剩下了白人男孩之间同仇敌忾的友谊,而黑人女孩则只是承担了过渡性的角色,抑或是白人男孩之间友谊偶尔破裂的黏合剂,在帮助杰克与奥吉和好后功成身退。值得玩味的是,当奥吉因小团体成员的帮助喜极而泣,其实是在为白人男孩的认同而哭泣,这一幕最终定格于五个男孩夕阳下的剪影,达到了影片的高潮。影片看似兼顾到了不同种族的人群,多次表现了校园内各色人种其乐融融无差别化的生活图景,本质上依然只是充当了白人男孩的背景板,黑人形象是功能性的辅助角色,黄种人则只是点缀性的陪衬。在进行不同视角转换时,也无一例外是白人。就美国而言,国家形象长期都是由WASP(白种盎格鲁—撒克逊教徒)所提供的典范来定义的,也就是说,被来自于盎格鲁—撒克逊的,白色人种的,信仰新教的开拓者所定义的。b这也决定了好莱坞所输出的意识形态是为西方白人文化所构建的,实际上仍旧是白人/欧洲中心主义的。

影片最后,奥吉被授予“荣誉学生”,与家人和新旧朋友欢度圣诞夜,展现了传统的好莱坞式大团圆结局。观众也在梦幻的结尾中心满意足地离去。再次印证了好莱坞意识形态下“乐观主义”至上的价值导向。梦想做宣传,爱与善良编织梦境,通过粉饰现实,营造出理想化的幻觉,即使存在错位与失序,结尾仍将是某种正统秩序的回归。这也是好莱坞所奉行的保守主义的极致体现。这种皆大欢喜的娱乐策略不仅保证了商业上的丰厚回报,也使得好莱坞意识形态隐藏的“美国梦”价值观在传播过程中无往而不利。凭借好莱坞强势的意识形态输出,进而对不同国家、地区、种族的人群进行同化,使各族裔人群形成统一的文化认出,消除差异,最终认同美国所主导的意识形态。

好莱坞作为世界电影梦工厂为大众造梦是其首要任务。《奇迹男孩》中圆满的结局、理想化的社会、友好的近乎不真实的家人朋友构成了一个梦幻而又失真的世界。在此基础上,对残障人群想像性的呈现和富有的中产阶级家庭设置避免了刻画“罕见基因病”对绝大多数普通人和普通家庭的真实打击。而在消除了经济上的最深层次的矛盾后,剩下对所谓人性和个体发展的考量对观众来说只是提供了一个如空中楼阁般的幻想世界,并不存在真实的借鉴意义。此外,片中转变生硬的小团体成员之前的种种刁难更像是一场虚张声势的表演,真实社会里根深蒂固的偏见与冷漠也只是刻画出了皮毛。但这些深层问题不影响观众再一次从美好封闭的虚幻世界里获得观影快感。拉康把婴儿出生后的6至18个月这一阶段称之为儿童的“镜像阶段”。电影在此向所有的成年人展开了一条复归童年的梦幻之路。电影院幽暗而又封闭的观影情境,即类似于儿童时期(镜像阶段)与外部世界所建立的初始关系。封闭黑暗,只面向观众开放的半包裹式观影环境几乎重现了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的“洞穴隐喻”。洞穴里的囚徒因头部和四肢被束缚,而只能看到正前方被投射在石壁上的阴影,久而久之,将阴影误认成了现实本身。电影的观影装置将观众规定在影院范围内,使他们沉浸于影像之中,暂时性地忘掉了现实世界的纷扰,与银幕形象之间形成了想像性的认同,使得观众再次重返童年,回归“镜像阶段”。换言之,为我们从象征界进入想象界打开了一扇窗户。这时,银幕人物已然化约成了观众本人,观影主体与银幕形象的认同实际上是对主题愿望的一次满足。当观众凝视银幕,就是在凝望欲望本身,面对影像之窗,观众眼中只能看到作为欲望主体的自己。电影通过观影主体与摄影机视线的重合,消解了观众主体的地位,从而缝合了观众心理与影像世界的缝隙。好莱坞影片正是通过这种缝合手段巧妙地将美式意识形态抹除了自身痕迹,继而诱使全世界的观影主体将其理解成了现实本身,观众的欲望之物已然置换成了大他者的欲望。阿尔都塞在《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续》一文中论述到所有意识形态的结构都是“镜像结构”,意识形态在镜像关系状态中把无数个体询唤为主体,使小主体臣服于大主体,在大主体身上看到自身,并产生一种与之相连的认同。强制性国家机器通过暴力手段发挥作用,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以意识形态的方式发挥作用,以一种相当隐蔽和微妙的方式影响大众。其中,学校和家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它们在一个人的成长阶段塑造了影响一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它们所提供、传播的意识形态是为国家机器所服务的。意识形态在潜移默化的规训中,逐步拓展成为一种社会生活的群体观念、信仰和价值体系。在美国人的价值观念中,道德关怀是美国宗教信仰的必由之义;平等自由则来自于美国的建国历史。大量的被殖民者、流放之徒和中下级殖民者构成了早期的美国社会,因此他们大多反对旧世界的阶级划分,追求自由的权利。这也在百年的历史实践中成为美国人所奉行的价值体系。好莱坞影片也正是运用精美的制作、曲折的情节、引人入胜的奇观使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对美国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在向往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受到美式价值观的感召。

《奇迹男孩》作为一部成功的儿童励志片,叙事行云流水,起承转合设计准确,结构小巧精致,将“如果一定要在正确和善良之间做出选择,选择善良”的主旨贯穿全片,令观众在观看后心生感动。但在感动之余,如何警惕冷静地看待这类利用普世价值观为包装,实则灌输美式意识形态的电影是我们每一个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ab〔法〕雷吉斯·迪布瓦:《好莱坞:电影与意识形态》,李丹丹、李昕晖译,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第14页,第23页。

参考文献:

[1] 雷吉斯·迪布瓦.好莱坞:电影与意识形态[M].颜子悦主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2] 路易·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续[J].李迅译.当代电影,1987.

作 者: 王昕,艺术硕士,山西大学文学院学生,研究方向:电影美学。

编 辑: 张晴 E-mail: zqmz0601@163.com

猜你喜欢

电影意识形态好莱坞
好莱坞灵异跑车之谜
CRAZY RICH ASIANS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汤姆?提克威影片的审美特征
解读张艺谋影片的视觉审美
后现代视域下香港电影的解构与建构
西方涉华纪录片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展现
国产“现象级”影片的跨文化症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