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代朝鲜使臣的辽东叙事

2021-02-08潘晓玲李炳豫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他者明代视角

潘晓玲 李炳豫

摘 要: 有明一代,朝鲜朝贡不断,而辽东则为朝鲜使臣朝贡的必经之路。路经辽东,朝鲜使臣留下了大量诗歌。这些诗歌主题多元,或抒发羁旅愁思,或借古讽今,或吟咏辽东山川形胜、风土人情,或咏怀自寄。朝鲜使臣的辽东诗歌具有独特的叙事风貌,形成了一种“他者”视角,成为辽东文学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明代 朝鲜使臣 辽东诗歌 “他者”视角

有明一代,朝鲜与明王朝仍属于宗藩关系。有明一代,朝鲜不断派出“谢恩使”,前往京师朝贡。朝贡之路有海路和陆路两条线路。除明初、明末外,朝鲜使臣主要取道陆路。因为地缘关系,辽东成为陆路的必经之地。明王朝迁都北京后,朝鲜使臣一般在渡过鸭绿江后,历九连城、广宁等辽东贡路25站,入山海关后,再抵达京师。a朝鲜使臣途经辽东时,留下了大量记录,其中包括诗歌、散文、日记等,大都被收录在《朝天录》以及旅游笔记《燕行录》中。《朝天录》由朝鲜王朝官方编纂,《燕行录》则更多是一种个人化的历史记载,但均具有珍贵的文献价值及历史文化意义。在这些作品中,使臣对在辽东的见闻进行了记录,抒发了自己的主观感受和个性,呈现出独特的叙事风貌。本文主要以朝鲜使臣的辽东诗歌为研究对象,对其题材内容及叙事特点做简要分析。

一、朝鲜使臣辽东诗歌的题材内容

朝鲜使臣大都接受过正统的儒家教育,富有中国文学历史修养,能熟练地使用汉文进行诗文创作。从《朝天录》《燕行录》收录的诗歌来看,朝鲜使臣的辽东叙事以诗文为主。其中诗歌的主题多样,或记羁旅愁思,或借古讽今,或吟咏辽东山川形胜、风土人情,或咏怀自寄……呈现出不同风貌。

(一)纪行遣怀

在朝鲜使臣的笔下,不时有对辽东山川形胜、风土人情的描绘,其中又往往寄寓了作者的羁旅愁思。如李安讷《辽河行》:

遼河之上皆平地,西望北望平如砥。长空草色相连接,千里苍苍复千里。天边不见有人烟,但见落日孤云起。我来四顾心茫然,三角峰套何处是。策马去去穷岁年,思亲泪滴辽河水。b

李安讷为朝鲜中期著名文人,曾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崇祯五年(1632年)两次出使中国。他擅长文辞,尤工诗歌,与权韠并称朝鲜诗坛两大支柱,有文集《东岳先生集》存世。本诗为作者经过辽河时所写,诗中描绘了辽河平原的景象,并抒发了羁旅情怀。眼前所见,旷野无际,长空与草色相连,苍茫如烟。视野所及,渺无人烟,只有落日、孤云与自己为伴。此情此景,令作者四顾茫然,不由“泪滴辽河水”。

再如李安讷《十月初十日还渡鸭绿江书于舟中》:

故国三秋后,行人万里还。圣朝无警急,慈母且平安。对酒身如梦,临流意自闲。客愁兼客路,并尽此江千。c

作为中朝界河,鸭绿江不单是一条河,还极富象征意义。它不仅是离别与重逢的象征,也意味着使命的开始与结束。当作者结束使命,重新渡过鸭绿江时,忍不住咏而为诗,抒发自己的“客愁”与思亲之情。李安讷两次出使,但两次经历大为不同。万历年间,辽东局势稳定,旅途平安。崇祯年间,辽东大部为后金占据,战事频仍,朝鲜使臣的朝贡之路也艰辛异常。李安讷在离开故国三年后,终于完成使命,返回朝鲜,百感交集。面对滔滔江水,作者恍然如梦。所有的羁旅惆怅、客路艰辛,终于可以结束,“并尽此江千”。

在诗歌里,朝鲜使臣也描述了辽东地区的风土人情,如朝鲜著名文人李廷龟的《丙辰朝天录》写道:

方辰胜集小园中,不是皇公是绮翁。桥外青帘风正飐,杏花如雪酒垆东。d

李廷龟,字圣征,号月沙,朝鲜王朝明宗、仁祖年间的著名学者。他精通汉文,和申钦、张维、李植并称为朝鲜中期四大文章家,著有文集《月沙集》。李廷龟出使明朝时,辽东地区相对安定,他看到的是一幅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清风徐徐吹过,杏花落去,酒香自来,一片安定样和。眼前所见,令人欣羡。

(二)咏史怀古

在朝鲜使臣的辽东吟咏里,咏史怀古也是常见的题材。

驻跸山是朝鲜使臣经常吟咏的对象。驻跸山又名“首山”,位于辽阳市西南,现名马首山。取名“驻跸”,是源于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丽时曾率军“驻跸其巅数日,勒石纪功”(《辽史·地理志》)。驻跸山风景优美,不少朝鲜使臣均前往游览。譬如朝鲜著名文人李廷龟有《次驻跸山韵》:

叱咤雷霆鞭老龙,纵云劳费亦豪踪。何知席卷全隋业,却挫弹丸一小封。

这首诗描绘了唐太宗灭隋建唐的英明神武,但对其征伐高丽却不以为然,认为这是不义之战,失败是必然的。而对魏征没有进谏劝阻,朝鲜使臣也提出了批评。如李廷龟《次驻跸山韵》中“当时魏鉴称遗直,到此何无谏一封”e,崔演《驻跸山有感》中“最恨魏公今葬久,斜阳立马独含情”f,均是。

另外如人文内涵丰厚的千山、医巫闾山,也是朝鲜使臣吟咏的对象。

(三) 酬唱交游

朝鲜使臣途径辽东时,还留下了不少酬唱、交游的诗歌,反映了他们与辽东官民的交往互动。

朝鲜使臣与辽东地方官员有不少交往活动。他们互相拜访,互赠礼物,也写诗赠和。如朝鲜使臣丁焕1537年出使明朝时,路经沙河驿(今辽宁绥中西南沙河镇)时,当地百户有赠诗。丁焕予以对和:

适意无南北,相逢江海边。关山千里外,云雨一灯前。沽酒我同醉,论文汝独贤。分襟在今日,握手又何年。g

此外,朝鲜使臣与辽东士人、当地百姓也多有交往,留下了不少酬唱之诗,体现了中朝两国交往的密切。

二、朝鲜使臣辽东诗歌的文化叙事风貌

《朝天录》《燕行录》中的辽东诗歌,如实记录了朝鲜使臣个人在中国的所见所闻,与朝鲜、中国官方史书对辽东的记录相比,具有直言、真实、具体、视角独特等特点。h同时,作为一种个人化的情感抒发方式,有关辽东的诗歌呈现了他们的所思所想,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叙事风貌。从整体来看,既呈现出同质化的文化体验,也有异质文化视角带来的独特叙事风貌。

一方面,朝鲜使臣的辽东诗歌与中国传统文学叙事呈现出同质化特点。朝鲜使臣多为朝鲜的文臣儒士,自幼攻读四书五经等儒家典籍,秉承程朱理学,汉文化水平较高。他们不但能够娴熟地运用汉文进行诗文创作,在思想上也多以儒家理念、中华文化为本位,并自觉运用儒家价值标准来评判人事,对辽东的民生与情势进行观察与思考。无论是在文化思维方式还是在价值观念方面,朝鲜使臣的辽东诗歌与中国本土的文学叙事都具有同质性特点。譬如在以咏史怀古为主题的辽东诗歌中,朝鲜使臣便遵循“华在以夷”标准来进行历史叙事。在进行道德评判时,也往往遵循“忠”“义”等儒家的道德理念。同时,也多采用中国古典诗歌借史咏怀的方式来陈情、抒愤,以含蓄蕴藉为尚。

另一方面,朝鲜使臣的辽东诗歌也带有异质文化的独特视角,呈现出“他者”的叙事风貌。面对中国社会文化现象,朝鲜使臣在进行观察与评述时,不可避免地采用了一种异域化的叙事视角。他们在用儒家道德体系评判的同时,也从异国使者的角度进行了观察与思考。比如对辽东儒学衰败现状,他们感到痛心、失望。朝鲜使臣从小接受儒家教育,对儒家文化非常尊崇、仰慕,对中国的儒学建设、儒生水平也抱有较高的文化想象。但明朝中后期以后,辽东边患丛生,当地儒学不兴。朝鲜使臣眼中所见的书院多颓破荒废,儒生的学术水平整体不高。对此,朝鲜使臣在诗中表现出失望之情。另外,对历史人事的评价也体现出价值观的差异性,李廷龟、崔演经过驻跸山时,均以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丽的典故写下诗歌,分别为《次驻跸山韵》《驻跸山有感》等。不同于中国史书的正面评价,他们均认为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丽是不义之战,驻跸山的“勒石记功”也引人耻笑。

从整体来看,朝鲜使臣的辽东诗歌勾勒出一幅“他者”视角下的辽东风貌,对明代辽东文学的建构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a 〔朝鲜〕苏光震:《朝天日录》,〔韩〕林基中编:《燕行录全集》(第8册),(韩国首尔)东国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97—304页。

bc〔朝鲜〕李安讷:《朝天录》,〔韩〕林基中编:《燕行录全集》(第6册),(韩国首尔)东国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8页,第231页。

d 〔朝鲜〕李廷龟:《丙辰朝天录》,〔韩〕林基中编:《燕行录全集》(第5册),(韩国首尔)东国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7页。

e 〔朝鲜〕李廷龟:《戊戌朝天录》,〔韩〕林基中编:《燕行录全集》(第5册),(韩国首尔)东国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47页。

f 〔朝鲜〕崔演:《艮斋集》,(韩国首尔) 民族文化推进会1989年版,第164页。

g 〔朝鲜〕丁焕:《朝天录》,〔韩〕林基中编:《燕行录全集》(第3册),(韩国首尔)东国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3页。

h 刁书仁:《朝鲜使臣所见晚明辽东社会的民生与情势》,《社会科学战线》2017年第11期,第123页。

基金项目: 2019年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 《“一带一路”视域下的明代辽东文学及其当代性研究》(编号L19BZW012)

作 者: 潘晓玲,文学博士,大连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系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李炳豫,大連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系本科生。

编 辑: 康慧 E-mail: kanghuixx@sina.com

猜你喜欢

他者明代视角
“他者”眼中的“她者”
“莉迪亚死了”——《无声告白》中他者的悲剧解读
他者视域下曹保平作品的文化反思
为“他者”负责: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责任
明代科举对高考制度改革的启示
明代休宁隆阜戴氏荆墩门的派分、建构及生活
明代容像的绘制表现及技法浅析
明代延绥镇列女研究初探
真实世界的寓言
郭沫若与惠特曼诗歌比较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