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历史主题教学
2021-02-08王波
王波
摘 要:统编高中历史教材有着许多新变化。主题教学无疑是破解内容多课时少的教学困境、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立足单元设计,确立教学主题,凝练教学主线,运用多元解读,有利于学生整合教材知识,理顺教学逻辑,建构知识体系。
关键词:主题教学;单元设计;核心素养
从2020年秋季开始,浙江省全面启用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新教材的教学过程中,既要寻求“内容多课时少”这一矛盾的破解之道,又要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这对广大一线教师而言,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要“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景化……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运用主题教学、问题教学、深度教学、结构—联系教学等教学模式……设计出更具有探究意义的综合性学习主题”[1]。依据课标建议,主题教学无疑是破解教学困境、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鲜明合理的教学主题有利于学生整合教材知识,理顺教学逻辑,建构知识体系。下面笔者以《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一课为例加以说明。
一、立足单元设计 确立教学主题
统编高中历史教材重提纲挈领、轻史事讲述,重结构化提升、轻细节描述的编写体例,要求教师必须提高教学设计的站位。某种程度上讲,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相比较,知识深度和广度的处理并未有明显的超越。教学过程中如果刻意加大难度,不仅教学时间不允许,亦会重蹈教授知识点的覆辙。立足单元设计,以大概念建构学习内容,使学习内容围绕主题开展,有利于实现教学设计和素养目标的有效达成。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由四课组成。仔细研读课程标准发现,本专题主要阐述中华文明从产生到早期国家,再由早期国家到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这一过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与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基于此,我们可以确定本专题的学科大概念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起源和发展”。课时教学均围绕这一大概念展开,其中第1课、第3课和第4课与专题学科大概念相吻合,分别对应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国家的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以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第2课如何确立合适的教学主题与专题学科大概念相吻合?透过文本解读不难发现,该课是从早期国家建立到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的过渡环节,而这个环节必然蕴含着“变”。社会为何变?社会怎么变?社会变到哪里去?书本的学习聚焦指出了“变”的原因、角度和方向:(1)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丧失,诸侯纷争。各民族进一步交融,华夏族发展壮大。(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阶级关系发生变化,上层建筑变革,变法成为潮流。(3)百家争鸣是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应,各学派针对当时社会现实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为我们指明了教学的重点,即不能仅专注于社会变动,而要通过变动理解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体会历史发展的动态生成。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秩序的破坏和民族交融的加强等因素刺激各诸侯国寻求富国强兵的变法运动,变法运动最终促使各国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推动了社会转型。由此,我们可以将教学主题确立为“社会变动推动变法,变法促进社会转型”。如此立意,突破了具体知识点的讲述,既承上启下、吻合了专题学科大概念,将本课知识纳入专题大框架下解读,体现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又让学生理解变动是变法的背景,而具体的变法运动最终推动社会的转型,把握历史发展的趋势。
二、厘清逻辑关系 凝练教学主线
教学主线是教學的基本线索,清晰的教学主线有利于学生扫落枝叶,更好地理解教学主题,从而形成学习的基本框架,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学主线的凝练需要教师关注教材子目的编排,对教材进行大胆的重组和整合,合理取舍相关教学资源,梳理历史知识间的逻辑关系。教材知识的逻辑结构如何理顺呢?梁启超指出,“所有历史之知识均属间接之智识,故历史之为学实属推理之科学,其方法乃一种用推理进程之间接方法也”[2]。先生所主张的间接推理即是厘清史事逻辑关系的方法之一。教师首先要在对教学主题和教学目标进行综合考量的基础上,寻找逻辑的起点;其次,借助史料层层递推,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结构,领会历史脉络,理解历史规律。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共四个子目,分别涉及春秋战国政治、经济和思想三个方面的变化,集中展现了社会剧变下的全景图卷。其中政治变化是封建经济之地方发展的政治表现,而伴随着政治和经济大变动的是思想领域发生的变化。唯物史观认为,思想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了解思想变化的表现,探寻思想变化的根源,有助于紧扣教学主题、渗透唯物史观和培育学科素养,同时亦可以已成为教学的逻辑起点。
春秋时代,“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人们的思考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逐渐由“天道观”转向“人道观”。随着天道观念的动摇,古代贤者孔子和老子分别阐述了他们的思想主张。孔子提出“仁”的学说,深刻思考人的价值;老子主张“道”是世界的根本,使传统观念中的“天”黯然失色,天只不过是万物之一,道才是万物之母。孔子关注人,老子否认天,两者的思想使人们进一步突破传统宗教神学的束缚,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导致天道观念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翦伯赞认为,“西周初,随着人间出现了作威作福的天子,在天上也就出现了降灾降祥的上帝。到西周末,随着人间的天子之权威的衰落,天上的上帝在人间的信仰,也就渐渐发生动摇”[3]。“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时代一去不返,诸侯纷争不断,政治格局不断变化。春秋五霸先后出现,战国七雄同时并起,然各方势力争夺的焦点皆为先进且富饶的黄河中游大平原,这一局面导致中国历史发展在该时期呈现两大特点:一是民族融合的趋势加快,华夏认同的观念增强;二是中原各国不能向外拓展生存空间,只能通过相互火并的方式解决彼此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历史的转向已经出现,中国走上了集中发展的道路。而此时,经济领域出现的新变化为诸侯走上相互火并的道路提供了强大的基础和动力。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水利事业的兴修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农业的进步推动社会分工,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工商业的发展促进了新兴商人地主的崛起,社会阶层出现分化,新的统治阶级应运而生,缘于对土地的无限渴求,他们迫不及待地要对外扩张,而扩张的前提是增强自身的实力。于是,政治、经济和思想等诸多领域的大变动最终推动了变法运动的开展。各国通过变法,逐渐打破了世卿世禄制,建立起中央集权体制,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推动了社会转型。转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和军事矛盾重重,在应对复杂矛盾的斗争中,实力固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实力必须依赖于人的智慧。于是人的智能和才干受到特殊重视,作为知识分子阶层的士异常活跃,他们彼此论战辩驳,各自提出了关于自然、人生和社会的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百家争鸣不仅仅是争,更重要的是在争的基础上“共鸣”,并由此推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和文化自信的基石。
通过上述教学分析,结合板书设计,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学会从整体上关联具体的历史知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这一过程中,唯物史观素养的渗透,历史解释素养的提升和家国情怀素养的培育也就顺理成章了。图1为该课的教学结构图。
三、运用多元解读 达成教学主题
明确了教学主题,梳理了教学主线,接下来就要运用多元解读,在分析教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成教学主题。
(一)选取有效史料,突破主题难点
如前所述,教材内容所涉史事时间跨度大、内容多,面面俱到必然再次陷入教学进度与学习效率不能兼顾的两难。纲要意即围绕教学之纲,疏通教学之要,课堂教学要解决的不是全部知识,而是关键要点。因此,教师必须以关键问题的教学为抓手,精选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方法,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带动整体内容的教学。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动引发各国变法运动,变法最终推动了社会转型。变法为什么会推动社会转型?变法从哪些方面推动社会转型?各国变法中,商鞅变法效果最为显著,教材也对商鞅变法的诸多方面进行逐一表述,其中多数内容学生在初中历史课程中已经学过。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变法内容中最核心的措施(重农抑商,奖励军功,废井田开阡陌,推行县制)及其作用列为重点,补充材料,设计相应的思考问题。
材料一: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工商业)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收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享有特权)……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
——《战国策·秦策三》
商鞅变法废除世官职,实行军功爵制,“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荣华”。这就打破了贵族垄断政治的局面,形成了能上能下、鼓励百姓多立战功的激励机制,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军队战斗力,成为维护秦国统治的重要支柱;废井田开阡陌,即否认了传统的田里不鬻(卖),从根本上铲除了象征公田的阡陌封疆,在旧的土地所有中引出了新的土地所有,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因而在经济基础上,引出了历史的转换;推广县制,则废除了分封制,建立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中央集权制。教学过程中突出这三个要点,不仅使学生认识到变法从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彻底的改革,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基础,而且有助于突破教学难点,促进学生理解和解释历史能力的发展。
(二)合理利用表格,整合零散知识
历史教学中,合理利用表格引导学生学习,能够做到化整为零,直观再现知识结构,提高课堂效率。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变革时期,各种矛盾错综复杂,社会往何处去?众多学派、学说各自提出了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萬物的看法,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诸子百家是如何争鸣的?教材概括式的罗列显然无助于学生对该问题的理解。教师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设置表1,加深学生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补充相关史料,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百家争鸣不仅仅在于“争”,更重要的是在争的基础上“共鸣”,即直面现实的苦难,逆挽世运,以图天下大治。
(三)拉长时空维度,升华教学主题
历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事件发生于特定的时空之中,将同一历史时期的中外史事整合在一起加以比较,有助于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增进人类理解,促进教学主题的升华。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年至前300年间,被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称作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各个文明形成同轴共振的格局。翻开世界轴心时代的中国画卷,在人类奠定
精神基础和伟大事业中,我们不仅没有缺席,而且是主角之一。随着历史进程的推进,当古希腊、古印度等思想文化因外族入侵或战争被迫中断时,中国的思想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显示了巨大的凝聚力,兼收并蓄,海纳百川,传承千年而绵亘不绝。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考察春秋战国历史的横切面,我们发现在诸多“变”中也隐含着“不变”,即知识分子寻求天下大治、社会和谐的治世情怀,且这种治世情怀随着历史的演进而愈加坚定。所以每当社会面临危机或出现新的飞跃时,我们总是能在轴心时代的先哲那里获得精神上的指导。这种情怀最终熔铸成为一个综合性的体系,塑造了一个支配中华民族两千余年的意识形态,成为后代中国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和中国智慧发展的永恒基础,从而奠定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
总之,“在体量巨大的历史知识面前,历史老师的身份和任务都不得不有所转变……原先是中规中矩教教科书,现在是遴选材料提炼主题教大概念”[4]。这就要求教师在认真领会课程标准精神,广泛阅读提高自身史学素养的前提下,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实现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的转变,努力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过程转化为发展核心素养的过程。当然,统编高中历史教材的教学探索才刚刚起步,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4,48.
[2]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2:48.
[3]翦伯赞.先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333.
[4]李凯.新高中历史教学应重视大概念[J].历史教学,2020(2):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