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可替代的并肩同行

2021-02-08潘彩霞

莫愁·智慧女性 2021年1期

潘彩霞

“在人生这条漫长的路上,我见识了许多风景,但最重要、最不可替代的,永远还是那一个能够并肩同行,能够分享悲喜的人。”越剧大师王文娟所说的是她的挚愛——著名演员孙道临。

眼前客是旧时友

1957年中秋节,在万家团圆的时刻,孙道临却惆怅起来。尽管在银幕上塑造了那么多光彩照人的形象,也不乏痴情的女孩等在电影厂门口,但他把罗曼史都奉献给了电影,已经 36岁的他,依旧孑然一身。

明月有光人有情,他渴望有个家了。好友黄宗江恰好在上海,他是编剧、作家,有过几段感情,恋爱经验丰富。孙道临直奔过去,开门见山:“我想结婚了,请你帮忙找个对象!”“落后分子”终于觉悟了,黄宗江义不容辞。后来,上影演员剧团团长张瑞芳也加入媒人队伍,他们不约而同想到一个人——越剧演员王文娟。

对于王文娟,孙道临并不陌生。孙道临祖籍浙江,因母亲喜爱越剧,他也从小受到熏陶,王文娟主演的越剧,他看过多次。二人还有过一面之缘,在同一个剧场,他演下午场,她演夜场,后台的匆匆一瞥,她的端庄娟秀令他印象深刻。

这年,王文娟31岁。自十几岁学戏起,她就挑起了贫困之家的担子,身为长女,为了培养弟妹,她一再把媒人拒之门外。两个弟弟终于都考上大学,她这才开始思及终身大事。在舞台上演绎了那么多才子佳人,尤其是在《红楼梦》中饰演了林黛玉后,她渴望的,是黛玉一样真挚纯洁的爱情。

当张瑞芳专程来向她介绍孙道临时,她低头默许了。孙道临英俊儒雅,是众多女孩的银幕情人,从《渡江侦察记》到《永不消逝的电波》,王文娟每一部都耳熟能详。何况,他还是出了名的洁身自好。

在黄宗江住的招待所里,他们第一次正式见面了,媒人们聊得热火朝天,两位当事人却安静少言。从招待所出来,送她回家的路上,他打破了沉默:“我看过你演的《梁祝》和《西厢记》……”

令王文娟意外的是,谈起艺术,孙道临滔滔不绝:剧本的妙处与不足,对《红楼梦》的观感,对表演的见解。王文娟越听越惊讶,他所说的,与她心中所想不谋而合。她不由停下脚步,认真打量着他,脑海里突然想起《红楼梦》的唱词:“眼前分明是外来客,心底却似旧时友……”

他真诚坦率,学识渊博,她被打动了。而她13岁离家学艺,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也令他肃然起敬。

那一晚,孙道临在纸上写了一首诗,题目是《请给我一缕阳光》。他开始给王文娟写信,往往是回信还没到,新的一封就又寄出了。两人同在上海时,他便约她一起散步交谈:从知识分子家庭,到燕京大学读书;从参加学生运动被捕,到后来偶然走上银幕……得知她和他一样,也曾随剧团赴朝鲜战场时,他笑着说:“或许某月某日在某个山洞里,我们曾擦肩而过。”

两颗心的距离一下子缩短了,踏着梧桐落叶,他们难舍难分。常常是他送她回家,到了门口却又不走,于是她再送他;到了他家门口,他不肯进门,再折回来送她。舞台上的“十八相送”在现实中一遍遍甜蜜上演。

她牵住了他的缰绳

恋爱水到渠成,阻力却出现了。单位政审时,王文娟被领导约谈——孙道临曾经被捕的经历是“严重的历史问题”,领导要求她“站稳立场”。孙道临也一次次写申诉材料说明情况,可回复总是让他等。

前路遥遥,两人陷入痛苦。那一年,王文娟的声带出现问题,需要手术治疗,但如果手术失败,可能会告别舞台。医生让她好好考虑时,她毫不犹豫决定手术。

手术很成功,领导们的谈话也轮番上阵。压力空前,王文娟整天心事重重,辗转难眠。可是,一想到孙道临靠着街边梧桐仰头流泪的情景,她就心如刀绞。

黑暗中,她愿与他作伴。她选择等,尽管看不到一丝希望,尽管这一年,她已经34岁了。

他们的痛苦,朋友们看在眼里,去北京开会时,张瑞芳忍不住向周恩来夫妇作了汇报。不久,王文娟赴京演出,邓颖超特意约她见面,对她说:“道临是个好同志,我和恩来觉得你们两个挺合适的。”光明乍现,王文娟泪水盈眶。

1962年,经历种种磨难之后,二人步入婚姻殿堂。婚后,他们去庐山旅行,恰逢中秋,月色洒满大地,两人裹着一件棉大衣,坐在屋外的石阶上赏月。深夜的庐山万籁俱寂,他用极富磁性的声音深情地为她朗诵自己写的诗:“请给我一缕阳光/不是弯曲地从小树林爬过来的那缕/不是锁在公园的湖面上的那缕/不是躺在茫茫的散枝上的那缕/它,属于你的心灵/躲在你的眼里……”

从此,上海淮海西路一条僻静的弄堂里,多了一个和谐而忙碌的家。

家庭充满美好,事业互相促进。长期的艺术实践中,王文娟逐渐形成自己的唱腔风格,被公认为“王派”。而依托于生活的表演,也让孙道临的银幕形象有了新的突破,《早春二月》中,他塑造的萧涧秋风靡一时。

1964年10月,女儿出生,孙道临欢喜万分。在外演出时,他给王文娟写信:“年轻时感觉自己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从不敢奢望爱情和婚姻,现在终于有人牵住了我的缰绳。”

在爱的屋檐下,他们幸福依偎,也携手走过狂风暴雨。遗憾的是,因为文革,艺术创作一度被中断十几年。

唯有爱不曾忘记

爱情途中,不仅有清风明月,还有思想共融。

演过舞台剧《孟丽君》后,王文娟着了迷,抱着原著一遍一遍地读,她有个愿望,想把这部剧编成电视连续剧。

1991年,孙道临为妻子投拍了10集越剧电视片《孟丽君》,写到孟丽君与皇甫少华感情遭遇磨难时,往事浮现眼前,唱词自笔下倾泻而出:“有一日如能全力克魔障,飞越关山也要与你完婚姻;若是远离人世去,她的魂定要伴你飞升扶摇入天庭……”每每唱到这一段,王文娟都忍不住泪湿眼眶。

彼此付出也彼此成就。80岁时,孙道临想拍摄电影《詹天佑》,很多人劝他,这么大年纪何必冒险呢?只有王文娟鼓励他:“这样的题材是有意义的,我就渴望在银幕上看到这些精彩的历史人物,这样的险值得冒!”她的支持坚定了他的信心,《詹天佑》完成后,荣获第七届“华表奖”最佳故事片。

艺术常青,身体却每况愈下。2005年,因面部三叉神经患病,孙道临卧床不起,记忆力锐减,亲朋好友来探望,他一概不识。中秋到来时,王文娟陪他赏月,提到当年的庐山之行,他轻轻握住她的手,肯定地说:“我记得。”世间一切都可以忘记,除了爱。

因连日奔波,王文娟高烧不退,只能住院治疗。她在十楼,孙道临在九楼。本想瞒着他,谁知两天后,他还是知道了。身体虚弱的他,颤颤巍巍地抱着一只西瓜来到她床前,坚持要喂给她吃。转眼,她80岁生日到了,他在女儿陪伴下,蹒跚着脚步,特意去商场为她买了一枚钻戒,并亲手为她戴上。

2007年冬天,孙道临去世。告别大厅里,红玫瑰开得深情而热烈。万分悲痛中,王文娟仿佛又听到他那充满魅力的朗诵:“请给我一缕阳光……”

这一生,他们就是彼此的阳光,那样无私,那样纯粹。

编辑 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