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河畔的文化瑰宝

2021-02-07阴小亿

走向世界 2021年51期
关键词:济南黄河文化遗产

阴小亿

黄河,母亲河。

千百年來,奔腾不息的黄河和长江一样,共同哺育着整个中华民族,见证了中华文明发展史和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军事、文化变迁,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济南深受黄河文化孕育滋养,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作为黄河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齐鲁文化对中国古代文化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济南是齐鲁文化的中心,具有丰富的黄河文化遗产,这里不仅有明代镇河神兽、近代济南黄河铁路大桥、泺口古渡等一批文化遗迹,还有齐长城、闻韶台、洛庄汉墓、危山兵马俑等这些熠熠生辉的文化遗存,更有黄河号子、黄河夯歌、鼓子秧歌等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河文明成为济南这座千年古城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历史见证。

济南是东夷文化高地和齐鲁文化中心,黄河文化、泉水文化、儒家文化、红色文化、曲艺文化等在这里交相辉映。但是,黄河到底为济南这座古城滋养了多少文化瑰宝?或许没有人能说清楚。但沿着黄河看济南,你会发现,她为济南留下的文化遗存是一笔极为丰厚的财富。

放眼九曲黄河,她的现行河道流经济南9个区县及功能区,上起平阴县东阿镇后姜沟,下止济阳区仁风镇老桑家渡,流经平阴县、长清区、槐荫区、天桥区、高新区、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历城区、章丘区、济阳区等地。

黄河与济南并不简单的是一条“河”与一座“城”,仅从济南段汇入的支流便可以看出,济南与黄河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她自上而下有大汶河、狼溪河、玉带河、南大沙河、北大沙河和玉符河等支流汇入,支流流域面积达1900多平方公里。

黄河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交汇叠加。在中国文化的起源时期,济南不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还是中华文化本土性的重要证明。对于济南的文字记载最早可以上溯至殷商时期甲骨文中的“泺”字,史学界公认的说法是济南有2600余年的建城史,但在9000年前,济南已经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史学研究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龙山文化,随着济南城子崖遗址的发掘而得以重见天日——她不仅在这里产生了灿烂的“黑陶文化”,更重要的是打破了“中国文化西来说”的谬断。

龙山文化时期,“圣王”虞舜便诞生于此,并从济南开始把他的“王道”“德化”传于“十二州”,由此,点亮了中华文明的暮夜。此后,源于黄河支流大汶河的大汶口文化、西河文化、后李文化等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文明坐标”。可以说,黄河文化撑起了一座厚重的济南。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历史遗存散落在黄河两岸。有齐长城、闻韶台、洛庄汉墓、危山兵马俑、四门塔、灵岩寺、齐烟九点、黄河铁路大桥、泺口古渡等一批文化遗迹,还有黄河号子、黄河夯歌、鼓子秧歌等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济南区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600余项,市级以上与黄河有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近300项。

始建于春秋时期的齐长城,西起黄河,东至黄海,东西蜿蜒千余里。如今,济南境内的长清区、历城区、章丘区、莱芜区等地还存有齐长城遗址。2001年6月25日,齐长城遗址作为春秋战国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在黄河南岸,像齐长城这种从深邃岁月中走来,饱含沧桑,却依旧温润而鲜活的历史文化遗迹不胜枚举。

在黄河北岸,闻名遐迩的济阳八大景观之首“闻韶台”,是一处具有浓郁儒家文化特色的古代人文景观。相传,春秋时期的圣贤先哲孔子曾在济阳境内的千年古镇曲堤聆听韶乐,发出“韶,尽美矣,又尽善也”的感慨。《论语·述而》有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后人为纪念这一历史史实,在黄河北岸修建了曲堤闻韶台。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闻韶台不仅见证了儒家思想的赓续传承,而且也为济阳大地根植了不可磨灭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

此外,沿黄两岸还分布着“齐烟九点”等自然景观。齐烟九点,即千佛山北望所见到的卧牛山、华山、鹊山、标山、凤凰山、北马鞍山、粟山、匡山、药山九座山头,是黄河山水文化一组典型意象。元代赵孟頫的代表作《鹊华秋色图》描绘的是济南北郊鹊山和华不注山一带的景色,代表了中华山水园林典范;“抱膝独对华不注”是赵孟頫描述济南风光的传世之作。

黄河文化遗产点多、线长、面广,随着时间的推移,黄河文化遗产保护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与压力。

从龙山文化到毛泽东主席视察黄河纪念地等,不同时期形态丰富的遗产遗址资源叠加交错,但保护缺乏统一规划,存在碎片化现象,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力不足,一批非遗项目曾一度面临失传困境。再加之,一些遗址遗迹较小,又相对偏远,旅游公交线路较少,交通不便、导视不够完善、无法连点成片等问题,也一度成为掣肘黄河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此,济南市围绕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进行了专题研究与系统梳理。在文化传承方面,济南市将发掘和弘扬黄河文化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精髓 ,加强科学系统的研究阐释,提炼济南黄河文化时代精神,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同时,传承黄河文化基因,加强文物考古发掘,实施黄河文化遗址保护、抢救和修复工程,加大革命文物保护力度,完善黄河文物安全保护机制,依法划定遗产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不断提升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黄河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

文化遺产是一座城市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保护与传承好这些浸染年华的遗产,才能让济南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真正“响起来”。

The Yellow River is the “mother river of China”.

The Yellow River, like the Yangtze River, is a shifting stream that has nurtured the Chinese nation for thousands of years. As the roots and the soul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 Yellow River has witnessed the political, economic, social, military and cultural changes over long historical periods.

Jinan has absorbed the essence of the Yellow River culture and is considered an important birthplac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Qi and Lu culture, playing a vital role in the Yellow River culture, made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With an abundance of Yellow River cultural heritage, Jinan boasts a group of cultural relics including the legendary beast figures for flood control of the Ming Dynasty, the Modern Jinan Yellow River Railway Bridge and the ancient ferry crossing of the Luo River, as wll as a large number of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such as the Great Wall of the Qi State, Wenshao Hathpace, Luozhuang Han Dynasty Tombs, the Terracotta Warriors and Horses of Mount Wei, the Yellow River rhythmical work song, Guzi Yangge Dance and etc. Born and raised around the Yellow River, Jinan has mobilized all of the cultural strength for spurring further development.

猜你喜欢

济南黄河文化遗产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Tough Nut to Crack
黄河
Paving Memory Lane
徒步·丈量济南之美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
Hi济南
Hi济南
渡过黄河看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