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城
2021-02-07崔燕
崔燕
世界上没有两片树叶是相同的。沿着我们琐碎的生命脉络向城市深处追溯,我城丰盈景深。青岛是一座适合回望的城市,作为大汶口文化起源印记之一的胶州三里河遗址,曾发现海鱼的骨骼和成堆的鱼鳞,这些游速较快的海鱼须有较进步的航海与捕捞技术才能获取。如此与古渔港有关的种种,将青岛的文明史顽强地上溯到5000多年前。
严格意义来讲,青岛是一座在春秋战国时期就获得历史的城市。在中国繁复曲折的历史上,春秋战国是一个“神”采飞扬、意气风发的时代。彼时,当下城市中所谓最明艳的地理段落,不过是偏于齐国东部一隅的临海边缘。所有属于古时CBD的华美与荣华,都拥簇在如今距青岛市区约100公里的即墨古城;彼时,齐国名将田单在古即墨城下以火牛阵大破燕军,使得青岛这座城市的历史,可以有声有色地在《史记》中的著名历史事件“田单破燕”中生动追溯;彼时,即墨古城“田野辟,民人给,官无留事,东方以宁”,成为齐国丰饶安详、安居乐业的幸福微缩样本。
至秦皇汉武之时,在官方典籍和民间传说的叙述中,青岛胶南所在的琅琊台是古中国第一大港,是始皇帝三巡的福地,更是古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走廊”和“黄金水道”。
与琅琊台联系在一起的还有自古至今被数度演绎和被数地文化“消费”的徐福。尽管,现在有好几个地方争相把老徐说成是自家人,连云港甚至不客气地开办了徐福节,在气势上形成一个江苏籍徐福的既成事实。但历史上秦始皇对琅琊台那种迷恋的状态,可以让我们肯定地说琅琊就是徐福诞生的福地。
当年秦始皇实现统一后的中国,其版图具有“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之辽阔,名山大川众多,然而他唯独对琅琊台钟情有加。从长安到琅琊千里之遥,这千古一帝浩荡的大队人马沿着狭窄凹凸的古驿道,攀山涉水,须克服多少艰难险阻!可是他来了,并且来了三次!是多么大的诱惑使然啊!也正是因此,徐福才以琅琊为基地,进行了长达10年的航海求仙活动,成为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个航海家。
汉唐至宋元明清,从有正规出处的史料典籍,到口口相传的民间逸闻,胶州湾畔的板桥镇、女姑口和大珠山港,是中国北方比较繁荣的港口之一,也是联系日本、朝鲜半岛的主要港口之一。宋代,胶州湾是距国都汴梁最近的港口,是金宋开战的主要海道,当时的板桥镇还是商贾云集的全国5大海港之一。对照古往今来任何对外开放的地方,以当下“涉外”的标准考量,彼时的驿站应该都是豪华的星级酒店。当然,除了驿站,为接待当时的“外商”,这些港口附近都有发达的商贸服务业相配套。由此大胆遥想,青岛一直暗合着可成大器的地理气场,推测这里为古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走廊和黄金水道的起始之地,非空穴来风。
青岛的深处沉淀太多层岁月,常有惊艳的古物从光阴远处走出,而且你永远不知道,还会邂逅多少历史碎片。当然,也不难理解,今日青岛有别其他齐鲁之地,既有包容的孔孟之风,隐藏着最纯粹的传统中国精神秩序,又具备开放的城市胸怀,想是昔日海纳百川的气质与特定的历史积淀传承而来,使得这个城市能够按照自己的脉络顽强地滋长着个性。
一个多世纪前,青岛作为清朝北洋海防体系重地的军事意义日益凸显。站在当下的历史节点回眸,晚清重臣李鸿章之于当时时局的政治拿捏,由此延展至对于胶州湾的防务布局,成为青岛作为一座城市建置的引子。简化历史的细节直接倒推,1891年6月5日,直隶总督李鸿章和山东巡抚张曜联名奏请在胶澳设防。6月14日,光绪皇帝发上谕,批准在胶澳设防。由此,这个日子成为青岛作为一座城市的历史起点。
尽管,这道简单的诏书并未涉及任何与城市建设以及规划有关的种种;尽管还有人提出,倘若设防也可以作为一个城市建置的开始,那么青岛建置时间应提前到1388年,也就是明洪武21年,青岛设立浮山备御千户所(浮山所)的时间,那样青岛的城市历史最少可以推进500年。但光绪帝的上谕,作为当时官方的最高命令与指示,似乎成为一座城池以“青岛”为历史坐标的雏形。这个时间,与青岛的城市化进程的开始,更为密切与贴近。当然,也就是以这个时间为节点,青岛跳过中国城市常规的递进路径,越过中国正统文化塑造的繁复的历史脉络,与世界通融。尽管那段风起的日子,时间以另一种形式流淌。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交替的时节,《马关条约》、“五四”运动这些影响中国前途命运发展的重大事件都与青岛有关,让青岛凸现在世人视野。青岛这座建置不过百余年的城市,也因了这段凝重的近代史背景,就此与北京、西安、南京等这样的城市一道,成为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当然,青岛与“五四”运动之间的绵密互动,使得这座城市因了如此的传承,始终飞扬着青春的气息,并沉淀为“青春青岛”迷人生动的气质。
多年以后,青岛蝶变,城市版图向东部新区延展。五四广场成为这片热土最具代表意义的时代地标,“五月的风”雕塑每每在各种影像中惊鸿一瞥。日新月异的新城区,亦如一个意气风发的英俊少年,昂扬着城市激情无限的活力。
光阴流转,时光向前。一部青岛的近现代史就是一部蓝色文明史。青岛这座城市与大海咸的氤氲亲密交融,城市从前海一线为轴心出发,华丽转身为中国最具滨海气质的魅力宜居之城。一系列以港口、与海洋为关键词的蔚蓝传奇在青岛轰轰烈烈地铺陈开来,每每成为城市的魅力表情。
简略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城事,当下的青島,一个流光溢彩的双城记,已然让我们真切而鲜活地感受到时间给予这座城市成长的力量,领略到时代镌刻的丰富而动人的侧影。以栈桥和中山路为中心辐射的老城区,作为青岛有建置历史以来的考古层,集结着浓墨重彩的历史印迹,风情万种的欧式街景、活色生香的市井风景,天生丽质的山光海景,都能够在这里找到。经典的老城区经年游离着时光之外的原味与本色,以质朴、逍遥的慢生活,散发出柔软而温熙的淡淡光芒。继西藏、丽江等已被驴友们无节制地挥霍之后,这里正上演着各地小清新们“热爱、怀旧、品味、艳遇”的现在进行时。
还是以栈桥为原点,向东、向北、向西出发,旖旎的海岸线张扬着簇新的光华,如同前海一样明丽与璀璨。其背后的新城区是青岛亮出的时代智慧与升级抱负,是一座图景蓬勃、色彩饱满的现代化新都会。我城,也在这种生生不息中,始终流转着生机灵动的青春氤氲,走向世界的铿锵足音遒劲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