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榜”上有名

2021-02-07王欣

走向世界 2021年50期
关键词:独角兽青岛旅游

王欣

榜单之于城市,是名片,也是成绩,记录着一座城的成长和努力,见证着一座城的奋斗足迹,给予前行的鼓励。

所谓“奋发即向上”,这一年,青岛出现在各类榜单中:GDP万亿俱乐部第13位;全球金融中心综合排名第38位;先进制造业百强城市第7位;中国科技创新竞争力排名第10位;中国外贸百强城市第11位;中国城市夜经济“大满贯”……这背后,一个更加充满活力、富有实力、独具魅力的青岛,跃然而出。

7月,《2021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发布。青岛位列2021年全球航运中心城市综合实力第15位。

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由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联合波罗的海交易所编制,2014年首次向全球推出,是对全球范围内符合一定条件的国际航运中心进行综合评价,见证了全球港口空间位势的梯次重构,全面衡量并能真实反映一定时期内国际航运中心港口城市综合实力。

2014年,青岛位列全球航运中心城市排名第23位。近年来,青岛积极建设世界一流港口设施,进一步发挥港口作为“城市重大基础设施、重要公共服务平台、联通世界的窗口”作用,着力优化航线布局,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加快由传统的装卸港、目的地港向贸易港、枢纽港转型升级,到2018年全球排名跃升到第19位,2019年进位到第17位,2020年再次进位至第15位,2021年则保持住第15位。

3月,交通运输部和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0年青岛港货物吞吐量6.05亿吨,同比增长4.7%,超越新加坡港,跃居全球第五;集装箱吞吐量2201万标箱,同比增长4.7%,超越釜山港,位居全球第六、东北亚首位。

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是青岛港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双双上升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青岛港进位赶超的一大关键。山东省港口集团的组建,让东北亚枢纽港的竞赛不再是一个港口的单打独斗,而是集团作战。2019年8月6日,山东省港口集团在青岛正式挂牌成立,全省港口由“群雄逐鹿”进入一体化融合发展新时期。2020年,在一体化改革后的首个完整运营年份,山东港口交出了一份堪称靓丽的答卷。

9月,由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与英国智库Z/Yen集团共同编制的第30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发布,青岛再获佳绩,在全球金融中心的最新排名中位居第38位,较上期提升4个位次。自2016年3月首次被纳入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榜单至今,青岛已10次进入全球金融中心排名前50。

在“亚洲及太平洋前15名金融中心”分榜单中,青岛位居第14位,是亚太地区进步最快的金融中心之一;在“有望进一步提升影响力的15个金融中心”分榜单中,青岛排名第8位,列印度古吉拉特邦国际金融科技城、首尔、新加坡、上海、斯图加特、北京、香港之后。

青岛孜孜以求于打造金融科技中心同样受到全球经济金融界人士的关注。本期榜单对全球116个金融中心的金融科技进行评分和排名,青岛位居第26位,较上期提升了4个位次,高于综合排名。

11月,中国社科院发布《中国城市竞争力第19次报告》,其中对全国各个城市科技创新引领力进行了评比,结果显示,2021年中国科技创新竞争力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深圳、香港、杭州、武汉、广州、南京、台北、青岛。和2020年相比,青岛排名上升5位,进入了全国科技创新引力排名的“头部梯队”。

这已不是青岛第一次在科技创新领域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同列。近年来,在全国多项有关科技创新的指数评比中,青岛表现都不俗:科技部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分别公布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监测报告2020》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0》中,青岛排名第十;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2020城市创新创业生态指数研究报告》评选了18家全国双创领跑型城市,青岛也“跑进”了前十;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9月20日在日内瓦发布的《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青岛位列“最佳科技集群”全国第10名、全球第53名;在10月26日世界海洋科技大会发布的海洋科技指数中,青岛蝉联中国大陆海洋科技指数第一名,在全球海洋科技指数中以93.195分继续保持第2位。

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2020年中国营商环境评价情况,共25个城市上榜,青岛居第11位,提升超过10%。在省级政府和重点城市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调查评估中,青岛总指数为90.80,全国排名第5,在线服务成效度等指标均达到较好水平。11月,全国工商联发布了2021年度“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调查结果,青岛成为营商环境最好的10座城市之一,位列第6。

青岛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实抓好,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为导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主线,持续打造青岛营商环境新优势,推动青岛高质量发展。

9月,第三届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大会(2021)上发布了《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发展报告(2021)》及“2021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榜单”。青岛共有13家企业入榜,比2020年新增3家,总估值为230.59亿美元,在中国独角兽城市排名中位列第五,在全球独角兽城市排名第七。

自从2013年提出“独角兽”概念之后,独角兽企业不仅成为了最有活力、最具增长潜力的新物种代表,更被视为衡量一个城市新经济活跃程度的重要指标。在北上深杭之外,青岛、成都、苏州、南京等城市都在竞相培育“独角兽”,致力成为新经济的话语引领者。青岛作为一个特大城市,产业门类齐全、各类应用场景丰富,具备新经济新业态率先萌发和成长的先天条件,一支独角兽企业“青岛军团”日渐壮大,深刻展示了城市经济发展的未来方向,成为青岛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10月,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榜单由中国海关总署主管的《中国海关》杂志发布,2020年全国共有297座城市纳入外贸竞争力分析。青岛排名全国11位、山东省首位、北方城市第3位。

该榜单已连续12年发布,评选标准包括外贸水平竞争力、结构竞争力、效益竞争力、发展竞争力和潜力竞争力5项共25个指标,评选数据直接来源于海关统计数据,并综合国民经济数据排定,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作为一座开放成就的城市,外贸在青岛经济发展中扮演着“关键先生”的角色。外贸稳,青岛经济才能稳。外贸的良好表现,为青岛经济注入活力。

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单位赛迪研究院赛迪顾问发布2021先进制造业百强市榜单,深圳、广州、苏州分列前3位,青岛位居第7位,是前10位中惟一一座北方城市。这是青岛近4年来的最好位次。2018年到2020年,青岛分别位列第9、第12和第11位。

先进和高端制造业大项目的持续引入让青岛在产业结构上不断优化,逐步构建起先进制造业体系。芯恩、富士康高端封测、惠科半导体等项目的陆续建成投产,填补了青岛乃至山东在集成电路制造领域的空白;奇瑞乘用车、美锦氢燃料电池汽车等项目让青岛汽车产业链不断丰盈和提升;京东方物联网移动显示端口器件生产基地、青岛光电显示新材料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密集开工建设给青岛光电显示产业埋下了“种子”。

依托工业互联网的颠覆性力量,青岛加快推动存量工业数字化转型,重塑制造业发展底层逻辑。市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超过50%,“上云用云”企业3万家,两化融合发展指数高达93.4。海尔摘下3座工业4.0“灯塔工厂”,青岛啤酒厂成功入选全球啤酒行业首个“灯塔工厂”。卡奥斯连续两年蝉联全国“双跨”平台之首,赋能近3000家青島企业平均提效30%;平台推动新模式新业态持续涌现,已上线运行赛轮橡胶轮胎等垂直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26个。不久前,青岛还入选最新一批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

4月,“中国美好生活城市(2020-2021)”发布盛典在成都举行。根据本届调查结果,青岛上榜“中国美好生活城市十大向往之城”榜单。此次上榜,再次证明青岛正凭借精细化的城市管理、流淌于城市血脉之中的文化内涵、持续彰显的城市文明程度,向着宜居、宜业、宜游的“向往之城”阔步迈进。

调查显示,青岛人普遍幸福感较高,青岛位居2020年幸福感最强的十大省会城市和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中。市民美好生活综合满意度表现突出,作为一座青青之岛,一个正在创业的城市,城市中的“独角兽”,青岛的就业环境高居榜首。与此同时,青岛女性的幸福感普遍较高,2020年,青岛位列女性幸福感高的城市排名第二名。

4月,新华社瞭望智库联合腾讯微视发布《中国城市夜经济影响力报告(2020)》,青岛蝉联“2020中国城市夜经济十大影响力城市”,并获评“2020中国城市夜经济创新城市”“2020中国城市夜经济创新案例”,成为惟一同时包揽三大奖项的大满贯城市。

《中国城市夜经济影响力报告(2020)》从夜经济传播力、创新力、产业规模、商圈流量4个维度对目标城市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在4个评价指标中,青岛夜经济的传播力和创新力居于第一梯队,产业规模和商圈流量居第二梯队。

借助国际时尚城建设攻势、“青岛国际啤酒节”等,青岛夜经济的传播力度和广度得到空前提升。同时,台东、香港东路、李村等多个在全国拥有较高流量的商圈,以传统步行街为基础,形成了特色突出的夜生活集聚区。青岛在重点改造提升台东步行街等首批夜间购物街区基础上,陆续推出青岛红树林步行街等夜间购物街区。此外,以时尚为发展目标,青岛打造了奥帆中心情人坝、台柳路1907音乐街、金沙滩啤酒城、即墨古城等一批夜经济地标。

4月,2021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发布《国际城市旅游投资报告》和《国际旅游城市游客满意度调查报告》,青岛均入选全国前十,游客满意度由2019年的全国第八提升至2020年的全国第六。

青岛是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城市,丰富的旅游资源让青岛成为中国最优美的海滨风景带和海内外著名的旅游度假、休闲观光和商务会展目的地,也是中国惟一入选世界最美海湾的城市。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青岛拥有厚重的文化底色。不断出现的旅游新业态,让青岛文旅保持着创新活力,不断吸引海内外游客的到来。

作为青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突破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环节,青岛正着力打造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跻身国内十大旅游投资热点城市和游客满意度城市,彰显着青岛日益提升的国际化城市影响力。

7月,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与旅游平台马蜂窝联合发布《中国体育旅游消费大数据报告(2021)》,青岛位列2021年体育旅游热门境内城市第三位。

作为奥运之城,青岛体育旅游时尚属性鲜明,已初步形成包括帆船、游艇、潜水、海钓、冲浪等海上体育休闲项目,以及高尔夫、马术、滑雪、户外休闲、野外露营等为主要内容的较为完备的时尚体育旅游产业布局。作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新的战略支撑点,体育旅游在激活消费的同时,不断凸显出青岛这座城市的时尚与活力,追逐且成就着这座城市的更高、更快、更强和更美好。

2021年,青岛体育产业总产出628亿元,居全省第一、国内前列。作为全国体育消费试点城市,青岛市居民体育消费总规模达到290.6亿元,创历史新高。青岛还被评为“全国优秀体育产业发展城市”;奥帆中心获评2021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景区。在体育产业“国家队”中,青岛已拥有6个“国字号”招牌,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名列前茅。

In this year, Qingdao has be- come a "regular" on various lists. It ranked 13th in the 1-trillion-yuan GDP club, 7th in the top 100 cities in the advance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2021, 6th in the ranking of Chinese cities’ digital transformation competitiveness in 2021, 10th in the ranking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ompetitiveness in China in 2021, 11th in China’s top 100 foreign trade cities in 2020, 38th in the compre- hensive ranking of global financial centers. It’s included in “China’s Top 10 Cities Attracting People with the Promise of a Beautiful Life” and“Charming China - the Most Attractive Chinese City in the Eyes of Foreign Talents”

The lists have recorded and witnessed Qingdao’s efforts throughout the year. Behind the lists, a more dynamic, powerful and charming Qingdao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vivid.

猜你喜欢

独角兽青岛旅游
吃眼泪的小独角兽
中国的独角兽在哪里?
旅游
认不出了
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Elizabeth in Pride and Prejudice
美丽的青岛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