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冰球,属于北京的冠军故事

2021-02-06何欢

新体育 2021年2期
关键词:冰球球队球员

何欢

2020年12月13日,云南腾冲,全国冰球锦标赛最后一天。疫情影响下,沉寂了一整年的中国冰球终于迎来令人瞩目的时刻。

决赛,哈尔滨队和北京体育职业学院队在加时赛后打成2比2,点球决战中,第八轮出场的英如镝低射破门,身穿蓝色战袍的北体职队拿下了金牌。这是北京市的第一个全国冰球锦标赛冠军。

兴奋尚未退去,几名北体职球员的老爸讲述了属于北京的冠军故事。

惊喜 偶然也必然

谈到在腾冲夺冠,球员与家长们观点一致,这是意外之喜,队长英如镝的父亲、影视导演英达也连称偶然。

全国冰球锦标赛报名初期,北京青年队已经为全国冬运会备战了一年。由于集训中的国家队队员获准参加这次比赛,在中国冰协、北京市体育局、北京冰协和球员家长的斡旋下,英如镝、陈梓蒙、左天佑、张泽森、黄鹏、张鹏飞等一批国字号球员与几名北京的青年球员联手,组成了又一支代表北京参赛的球队——北京体育职业学院队。

虽然有国字号球员压阵,但是北体职队赛前未被看好,他们的阵容不算齐整,尤其是关键的门将位置。19岁的北京二十中高三学生葛思雄成为这支“东拼西凑”球队的首发门将。

葛思雄的父亲葛昕对球队赛前集训的日子念念不忘:“大雄这是头一次跟打职业赛事的成年球员一起训练。开始那几天,面对英如镝、张泽森力量大、准头好的射门,大雄根本挡不住,10个要漏9个。”几天训练下来,葛思雄身上总是青一块紫一块。葛昕心疼不已,但还是鼓励儿子要坚持,“练了一个礼拜后,大雄的扑救成功率提高到50%,真不容易”。

小组赛中, 北体职队顺利击败了同组的两支弱队。但是,与上届冠军哈尔滨队的比赛,他们显得不堪一击,以1比7败下阵来。球员黄鹏的父亲黄长伟说:“那场比赛,孩子们整体打得不好,都是个人英雄主义。后来,王国成教练对阵容的调整很见效,孩子们也拿出了真本事。”半决赛中,北体职队打出了惊人的高水平,很快以大比分领先齐齐哈尔队,最终5比1淘汰了此前从未战胜过的对手。黄长伟认为北体职球员还能打得更好,他说:“进了决赛,我们这些家长都有些膨胀,觉着还能更进一步。这些孩子大部分参加过俄罗斯职业比赛,见过大场面,不紧张。”

决赛中,北体职队与哈尔滨队再度交手,2比2战平,进入点球决战。葛昕对儿子在门线上的表现很有信心。他说:“大雄的技术还欠火候,但扑点球是他的强项。决赛进入点球大战,我心里是有谱的。”果然,8轮点球过后,葛思雄封住6球,中锋英如镝完成绝杀。全国冠军的奖杯属于2022冬奥会的东道主城市。

英达说:“上届锦标赛,北京首钢队就击败过哈尔滨。这次北京球队第一回从东北球队手中抢下金牌,是多年积累的结果。”

成功 不走回头路

北体职冰球队球员分三类:英如镝、陈梓蒙等早期以家庭模式培养的球员;张泽森、左天佑、黄鹏等浩泰希望队球员;还有葛思雄、李明诜昊等20岁以下的新生代。全队22名报名球员,几乎全部出自家庭和私人俱乐部的培养模式。

英如镝3岁时,经常跟妈妈去国贸逛商场,那里的冰场成了他流连忘返的地方。英达说:“第一次上冰,几个初学的孩子每人推着个小椅子在冰上走。一堂课下来,最后只有巴彦(英如镝的小名)不用教练扶着。”发现儿子在冰面上的天赋后,英达安排英如镝接受冰球专项训练。2003年,不到5岁的英如镝去香港与7岁球员较量,他独中13球,球队拿下冠军。

2006年底,英如镝、宋安东、李欧、钟暐、柳子聪等虎仔队小球员在加拿大拿下贝尔杯少年赛冠军,引起轰动,这表明北京冰球的家庭培养模式取得了初步成功。英达回忆道:“我们在贝尔杯的对手只是社区级别球队,拿到冠军后,渥太华当地最高水平的少年队主动找我们约战。”

那场比赛安排在早晨,在首节大比分落败后,队员们找回节奏,完成了6比4的大逆转。英达说:“当地的冰球人士很认可这批孩子的能力,他们说,如果不尽早接受高水平训练,有点可惜。我们几个家长就动心了。”这样,英如镝、宋安东等几名10岁左右的少年成为中国冰球史上第一批留学北美训练的小球员。

陈梓蒙,1997年出生,北体职队主力后卫。父亲张瑞光回想昔日时光,滔滔不绝:“牛牛(陈梓蒙小名)起步比同龄人稍晚。到2011年,同龄球员中有的出国了,有的不打了,只有五六个北京孩子还在坚持。那时候,课时费是150块。为了凑齐一支队伍,我们几个家长经常自掏腰包,请一些已经退出的孩子过来打球,有时每家要摊到800块錢。能坚持下来,大家都不容易。”

2012年,陈梓蒙更加系统地训练。那年,他考入波士顿一所私立高中。感恩节假期,看到学校张榜招收冰球队新人,陈梓蒙报名加入。连续5天的选拔赛,陈梓蒙第二天就伤了手腕。他没有声张,去医务室处理一下,咬牙完成了后面的比赛。他入选校队,成为学校历史上第一位亚裔冰球队员。张瑞光慨叹:“这是个意外收获,牛牛打球的愿望被彻底激发。”

与北京家长近乎痴迷的投入不同,哈尔滨出生的左天佑、黄鹏都是城市普通家庭的孩子。左天佑的父亲左涛清晰记得儿子初次上冰的情景:“天佑喜欢轮滑,在小学参加了哈尔滨八区的冰球培训班。在冰球场,我花300块钱给他买了一套旧护具,儿子愣在那儿,不知道怎么穿。”然而,左天佑很快就对冰球上了瘾。

体育世家出身的张远在北京经营体育健身场所,2008年回到东北老家,以自己的理念建了一所冰球培训机构。左涛回忆说:“我带着天佑去佳木斯,参加张远的选拔营,很多哈尔滨的孩子都去了。”最终,二十几个12岁左右的少年被选中,他们远离家人,成为北京浩泰俱乐部的一员,球队取名浩泰希望。儿子离家两年后,左涛放弃在哈尔滨的舒适生活,举家搬到北京打拼:“天佑太喜欢冰球了,我们必须全力支持,不走回头路。”

葛昕中学时代曾经在体校练过足球,最初没发现自己的运动基因能够延续在儿子身上。他说:“大雄从小就是个胖墩儿,小学一年级,我带他去世纪金源的冰场参加训练,目的是減肥。”由于缺少专项的门将教练,除了快乐玩耍,葛思雄学冰球的头两年在技能上没有进步。葛昕说:“10岁那年,大雄跟队参加比赛,第一节就被对方打花了,一下场哇哇哭。”

葛昕还记得,儿子五年级时跟随小狼队去参加俄罗斯远东杯,一场比赛被对手28次洞穿球门,家长和队员们都要崩溃了。但是,教练鼓励大伙:“明年咱们再回来,一定能翻身。”一年后再战远东杯,葛思雄的球队2胜1负,连续击败实力最强的两支球队。葛昕说:“那次比赛彻底坚定了孩子打球、当门将的信心,不管怎么样,我们都要走下去。”葛昕家在颐和园附近,为了让儿子师从合适的门将教练,他每周至少三次带着大雄跨越京城,到东边的高碑店训练。从小学到高二,他们从未间断。

竞争 火车胜马

受疫情影响,很多在海外学习与训练的北京孩子没能回国参加全国锦标赛。英达表示:“这次冠军应该属于张远,浩泰的6名球员在比赛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09年,张远从东北带到北京的那批少年开始驻扎在浩泰冰场,一练就是七八年。浩泰的模式类似传统的专业队集训,训练与吃住的花销老板全包。

浩泰队最吸引人的是教练团队。姚乃峰、项树清都是过去三十年冰球圈内响当当的人物,来自俄罗斯的奥列格·戈尔本科成为队员们打好基础的关键角色。黄长伟说:“那时很难碰到好的洋教练,奥列格技术抠得很细,要求也严格,培养了队员的自律性。”黄长伟出身于体校摔跤队,他认为浩泰的培训理念与专业队有很大不同,队员们学到了扎实的技术,也养成了高素质。黄长伟回忆道:“几年前,一支东北职业队来选拔球员。训练结束后,体校孩子都出门喝大酒去了,第二天上冰,教练远远地就能闻到酒味。黄鹏和其他浩泰的孩子晚上都老老实实在宿舍呆着,他们已经养成了好习惯。”

2016年乌鲁木齐全国冬运会,平均年龄不到20岁的浩泰希望队代表河北摘得男子冰球铜牌,成为同龄球队的佼佼者。

在浩泰队打下了不错的基础后,左涛萌生了让儿子去国外训练的想法:“美国冰球气氛更好,一支青年队每个赛季能打五六十场比赛,这对提高球技特别重要。” 2016年秋天,虽然自己的餐饮生意遇到困境,左涛还是帮助儿子联系了美国俱乐部,一打就是两年。左涛说:“两年来,天佑的球技更扎实了,对冰球的理解也更透彻,学会了简朴、自立地生活,跟队友和住宿家庭都相处得很好。”

陈梓蒙18岁那年,父亲给他报了写作培训班,目标是考取美国常春藤名校。张瑞光说:“老师跟我联系,说他学习不积极。我突然明白,儿子还是想打冰球。”张瑞光又一次尊重了儿子的选择,掏钱买下一支加拿大西部的青年冰球队。高中毕业后,陈梓蒙开始全心打球。两年时间,他参加了112场当地青年联赛,从不能上场的球员变成了球队一组的后卫。张瑞光说:“牛牛个子小,在场上硬来肯定吃亏,但他一直在提高技巧,特别努力。”

2017年夏天,即将来北京参加NHL中国赛的温哥华加人队开办七日青训营。陈梓蒙被选拔进队,跟他同场的球员还有彼得松、伯泽尔,如今已是成名的新星。穿着加人队的蓝色战袍,陈梓蒙在场上格外卖力。父亲说:“因为牛牛是唯一来自中国的球员,球迷们特别热情,全场高喊他的名字,我跟孩子妈哭得不能自已。”

就在英如镝来芝加哥开始冰球训练不久,北京市也办起了青少年联赛,英达与一些家长组织起俱乐部,经过13年的实践,北京的青训体系已经相当完善。英达认为:“现在的孩子根本不用像巴彦和宋安东那么早出国,他们在国内一直有比赛打,本土教练和外教水平都很高,跟从前不可同日而语。孩子们一拨一拨都起来了。”

有媒体认为,腾冲之役是中国冰球竞技格局改变的标志。英达说:“我们传统冰球体系学的是苏联和东欧,现在那边不这么搞了,北京的家庭和俱乐部青训模式才是未来。”

这次全国锦标赛之前,中国冰协在西宁举办了U12全国冰球锦标赛,北京男女队都以不败成绩夺冠。其实,在各个级别、各种模式的全国青少年冰球赛中,北京的球队很难找到对手,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几年。英达坚信,中国冰球走进了新时代:“这次北京球队击败东北球队有些偶然。以后,东北球队击败北京球队才是偶然现象。火车战胜了马。”

关于未来

提起未来,左天佑和黄鹏的老爸信心满满:“好好练吧,争取代表国家打冬奥会。退役以后,当个教练或从事冰球相关工作都不错,他们赶上了好时候。”

赶上早期的北京家庭培养和张远推动的新青训模式,赶上昆仑鸿星、奥瑞金、吉林城投组队打欧洲联赛,更赶上了千载难逢的北京冬奥会,英如镝、陈梓蒙和浩泰球员一步一步地长成为冰场上的赢家。但是,他们的成功路径很难被后来者复制。

登顶之夜,葛思雄在冰面上长跪不起,泪流满面的场景令人难忘。葛昕说:“要不是受疫情影响,我就带大雄去瑞典了,不可能参加这次比赛。”因为无法靠冰球特长进入好的高校,葛昕决定让上高三的儿子走留学之路:“我在斯德哥尔摩找到了一个很好的门将教练,大雄可以去那边上预科。”葛昕直言,打冰球的孩子出路很窄,儿子上初中时,北京各俱乐部技术比葛思雄好的门将多得数不过来,而只有他坚持到了最后。

IT工程师马春光陪同儿子马思成征战腾冲。那支平均年龄不足17岁的北京队最终打出了第五名的好成绩。马春光介绍说:“孩子们都是高中生,练球时间不短了。俱乐部赛、校际赛、奥城杯赛加起来,一年至少要打30多场。”他坚信,冰球的训练和比赛对孩子的成长很有价值。这位高二学生的家长反复强调打球要和学业平衡。

小名三宝的万宁涛已经一年没有接触冰球了,前半年是因为疫情,后半年是因为中考的压力。三宝爸对北京冰球青训情况十分了解,他说:“三宝从小学就打冰球,球技增长很快,但要打出名堂还是挺难的。小学期间,每个年龄段有两三百名注册的冰球学员,到高中阶段还能坚持练球的只剩下10%。很多家长为孩子打球投入了大量精力和财力,最后都是分母。”

由于国内高校缺少冰球特招,职业联赛酝酿多年也未见成形,北京冰球少年要么在初中阶段就放弃打球专心念书,要么在高中阶段出国再造。

三宝爸分析说:“北京青训质量全面提升是近几年的事,是华星和几家专业冰场建成之后才有的,之前的那些青训球员无法大批成才。”目前,北京的冰球少年还无法与北美同龄人争夺机会,要进入国内名校或者世界名校,他相信靠考试比靠打球更有可能。

从腾冲回来,马春光马不停蹄地帮着北京冰协张罗首届北京高中冰球联赛。报名参赛的八中、十一中学和一零一中学都是有冰球基础的学校。但是,孩子们不是都愿意重回冰场。马春光说:“高中球员报名人数不够,需要从初中孩子里找。”

看着一代代小球员去北美练球,有些孩子打得好就不愿意回来了,英达很着急。他说:“我总想着给家长们做一些政治思想工作,但是效果不行。”英达认为,改变国内的冰球环境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高校这方面,北大、清华已经动起来了,国内联赛也会进一步推动,我们会等来一些好消息”。

猜你喜欢

冰球球队球员
Ice Hockey
冰球湖滩
双周面孔
冰与火的运动——冰球
外媒评出的中国最有价值俱乐部球队
球队年利润最多排名
一个城市和他的球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