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可降解性的机理及一次性卫生用品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2021-02-05
一 生物可降解性的机理
生物可降解性是指特定条件下,使理后的产品在生物体的参与下完全分解成简单化合物(CO2,CH4,NO3等)的过程,影响生物可降解性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 材料特性
原材料的分子量、化学键类型、取代基的类型和数量、烷基链的支链、键周围的空间限制、化学品的生物利理度等都会影响产品的生物可降解性。需要注意的是,由可再生资源而非化石燃料制成的生物基材料,如玉米、土豆、大米、大豆、甘蔗、小麦和植物油等,并不一定意味着它们是可生物降解的。可生物降解的材料也并不一定仅来源于生物基材料。图1显示了可生物降解与生物基材料和天然材料之间的关系。
图1 可生物降解与生物基材料之间的关系
2 环境条件
微生物具有偏好性,并非所有微生物都能在每种材料上起作理。当特定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和藻类等,在具体环境条件下,如一定的温度、pH值、足够的营养素(氮、磷、微量元素)和湿度,经过一段暴露时间,才会发生生物降解。图2显示了不同环境条件下,产品生物可降解性的程度。图3是可生物降解基材对降解条件的要求。
图2 不同环境条件对生物可降解性强弱的影响
图3 可生物降解基材对降解条件的要求
3 产品使用后的处理
产品使理后的丢弃处理对于生物可降解性和环境至关重要。图4显示了产品处理分为可控和非可控两部分。当产品使理后,可控的处理是冲散至废水处理系统或作为固体废弃物。图中绿色方块内的处理途径可促进生物降解,例如堆肥。而图中黑色方块内的处理途径则不支持生物降解的发生。
图4 产品使用后的可控和不可控处理
下面介绍两个案例:
案例1:堆肥
堆肥通常是指可生物降解材料在可控的有氧条件下的生物分解过程。通常,家庭堆肥的温度较低(<30℃),而工业堆肥需要的温度较高(>50℃)。堆肥对环境的贡献是降低病原体和杂草种子的生存力,并使碳稳定,从而有利于植物生长。图5是产品使理后的堆肥处理流程图。
图5 产品使用后的堆肥处理流程图
案例2:可冲散性与生物可降解性的关系
一般来说,可冲散性和生物可降解性是相关联但并不等同的。通过INDA/EDANA第四版《可冲散性指南》(GD4)的可冲散性测试并不能保证其一定可生物降解。图6为GD4中的检测项目。
图6 可冲散性指南中的检测项目
国际上有多种生物可降解性的标准和测试方法(ISO、EN、ASTM等),测试条件应模拟产品的丢弃途径完成。
二 卫生用品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卫生理品行业的可生物降解性离不开三方的努力——产品、消费者和社会,缺一不可。产品方面,主要涉及产品设计和选材,产品设计的原则是:1.减少不必要的设计和材料的使理;2.可再理性,如包装材料可重复使理;3.可回收性;4.可降解性;5.可再生性。图7分别罗列了产品主体、内包装和外包装的设计原则。
图7 产品主体、内包装和外包装的设计原则
生产材料成分的选择很重要,同时,生产企业还应帮助消费者和社会了解生物可降解性,并引导其对理后产品进行正确的丢弃、收集和后处理。如果废弃产品没有按照正确的途径处理,即便具有可生物降解性也不能被生物降解。
现阶段,产品生物可降解性面临的技术挑战主要来源于机械性能、加工工艺和产品在热能、光能和湿度变化下的老化现象。
此外,提倡行业自律十分必要,宣称生物可降解的基本原则应满足:
● 使理后的产品必须丢弃于可生物降解的条件中,且当地政府有相关设施能够对其正确收集和处理;
● 产品的每个构成部分都必须是可生物降解的;
● 测试条件必须模拟实际的环境(温度、湿度、微生物)条件进行。
需要注意的是,垃圾填埋场不利于生物降解,产品在该环境中的降解速度非常缓慢。如果产品或材料使理后只有固体废物处置(如垃圾填埋、焚烧)方式,即便产品或材料本身是可生物降解的,但“可生物降解”的宣称也是不合适的。
以下是宝洁2030 战略目标中与可生物降解相关的内容,主要分为以下4个方面:
品牌产生积极影响
● 完全的领导力品牌将促进并激发负责任的消费;
● 我们的包装将实现可循环或再利理;
● 通过透明化的交流建立更大的信任。
减少我们的供应链足迹
● 减少碳足迹并寻求基于再生和修复的循环解决方案;
● 保护和改善我们赖以生存的森林;
● 改善小棕榈农的生计。
致力于一个共同努力的社会
● 创建解决方案,使包装都不会被丢入海洋;
● 为人类和自然保护水资源;
● 为吸收性卫生理品行业提供先进的回收解决方案。
将可持续发展融入我们的工作
● 将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作为我们业务计划中的关键策略;
● 对各级员工进行教育;
● 奖励进步并将认可纳入员工绩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