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治疗缺血性眼底病的临床价值
2021-02-05王华
王华
缺血性眼底病是一种眼科常见病,包括脉络膜、视网膜、视神经组织缺血性病变,会导致视力减退,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方法不当,容易引起失明[1]。眼底病变引发的血流动力学异常,会形成大量的微血栓,导致毛细血管闭塞,脉络膜、视网膜等眼底组织处于缺氧、缺血状态,组织缺氧之后会释放大量的炎症介质和氧自由基,导致血管重构,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临床常规扩血管、营养神经等基础治疗,效果不明显,且一旦停药病情易复发,综合治疗效果不尽人意。复方樟柳碱属于抗胆碱药物,具有扩张血管、散瞳、解痉、缓解神经水肿等作用,可促进侧支循环建立,改善眼部血供以及营养神经代谢,维持血管正常的舒张、收缩功能[2]。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本院2018 年5 月~2020 年5 月收治的82 例缺血性眼底病患者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5 月~2020 年5 月本院收治的82 例缺血性眼底病患者,依据双盲随机抽样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1 例。实验组中,女17 例、男24 例;年龄23~72 岁,平均年龄(47.56±8.15)岁;病程3~12 个月,平均病程(7.56±2.64)个月;基础疾病:6 例视网膜静脉阻塞、9 例急性缺血性眼底病、10 例高血压性眼底病、16 例糖尿病性眼底病;体重51~79 kg,平均体重(65.62±6.49)kg。对照组中,女16 例、男25 例;年龄24~71 岁,平均年龄(47.52±7.83)岁;病程4~11 个月,平均病程(7.54±2.61)个月;体重54~78 kg,平均体重(65.66±6.45)kg;基础疾病:8 例视网膜静脉阻塞、7 例急性缺血性眼底病、9 例高血压性眼底病、17 例糖尿病性眼底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医院伦理委员会已批准本项研究。纳入标准:①均满足《广东省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操作技术规范专家共识(2015 年)》[3]中对“缺血性眼底病”诊断标准;②均为初次发病;③病历资料齐全、完整;④年龄>18 岁;⑤患者及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近期存在重大创伤史、手术史者;②中途从本研究退出者;③合并其他眼部疾病者;④过敏体质者;⑤研究未开展前接受过对症治疗者;⑥合并恶性肿瘤者;⑦合并急慢性感染性疾病者;⑧存在认知、精神、心理障碍者;⑨合并重度贫血、营养不良者。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5 mg 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2.5 mg 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球后注射,1 次/d,连续注射3 d 后改为隔日注射1 次。给予100 mg 维生素B1注射液肌内注射、500 μg 维生素B12注射液,1 次/d,共计治疗2 周。
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2 ml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1次/d,共计治疗2周。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疗效判定标准:视野平均缺损(MD)改善程度>40%,视力增加3 行为显效。MD 改善15%~40%,视力增加1~2 行为有效。MD 改善程度<15%,视力无好转、无变化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4]。对比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型号为Vividi 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EDV、PSV、RI。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包括低血糖、皮疹、恶心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EDV、PSV、RI 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EDV、PSV、RI 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n(%)]
表2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
表2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实验组发生低血糖1 例、皮疹1 例、恶心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2%;对照组发生低血糖2 例、皮疹1 例、恶心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6%。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当前,临床对于缺血性眼底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普遍认为该病的发生与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高血压等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5]。当前,随着我国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升,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这些疾病会导致微小血管受损,引起微循环障碍,减慢血流速度,最终造成眼部组织处于缺氧、缺血状态,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缺血性眼底病发生率[6,7]。既往有研究表明:缺血性眼底病患者普遍伴有眼底动脉血流速度减慢、血液黏稠度增高等血流动力学改变[8]。缺血性眼底病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方法不当,会导致视野缺损加重、视力降低,最终造成失明。故当前临床治疗缺血性眼底病主要以改善眼部血流动力学、视力等为主。
山莨菪碱属于血管扩张剂,可有效扩张眼部血管,增加眼底供血,改善眼部微循环。地塞米松属于糖皮质激素,具有抗过敏、抗炎等作用。维生素B1以及B12均为营养神经类药物,可结合焦磷酸,合成辅助酶,增强机体丙酮氧化酶活性,为视神经提供营养物质。地塞米松、山莨菪碱以及维生素均为治疗缺血性眼底病的常规药物,整体疗效欠佳,停药后易复发[9]。复方樟柳碱的主要成分是布鲁卡因、维生素B12以及樟柳碱,属于生物碱,具有改善局部营养供应、维持血管正常舒张、收缩功能、调节脉络膜自主神经功能、增加眼底供血、减轻平滑肌痉挛、改善局部微循环等功效。复方樟柳碱还可以改善眼部组织缺氧、缺血、松弛血管、扩张小动脉、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钙离子活性、增加血流速度、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局部微循环、扩张血管。复方樟柳碱中含有的布鲁卡因,可阻滞神经节,减轻药物注射时患者机体疼痛感以及脑皮质的不良刺激,具有良好的消除氧自由基、抗氧化、抗衰老作用。复方樟柳碱中含有的维生素B12具体增强眼底血管张力、改善视力,提高眼部植物神经活性的作用,可有效抑制纤维增生和炎症介质释放。本研究表明复方樟柳碱注射液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在缺血性眼底病治疗中临床疗效确切、显著,可有效改善视力退化等情况,促进机体康复,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由于视力降低而引发的失明风险。
综上所述,缺血性眼底病患者采纳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治疗,可有效缓解眼部不适,改善视力及眼部血流动力学,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