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巴渝民宿与传统村落保护协同发展问题思考

2021-02-05杨思源

农业与技术 2021年2期
关键词:民宿村落村民

杨思源

(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重庆 401331)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迅速向乡村扩张,传统村落面临生存危机。传统村落是旅游开发的重点保护对象,保护传统村落也是现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关键。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成为拉动地区经济的关键点,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以民宿服务为核心的传统村落的旅游开发应当重视对原始人文资源与自然环境资源的保护。不单是重庆巴渝民宿,协调各地区的民宿发展和传统村落保护的道路在学界应被重视,以期能够在保护传统村落的同时推动地区民宿产业的发展。在脱贫工作中,旅游产业成为助力脱贫的重要推动力,地方旅游产业的发展推动着地方经济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引发消费者市场对住宿的需求,民宿作为新兴产业日益崛起会产生经济效益。大多实践经验中,产业的发展和村落的保护存在诸多矛盾,这也是使得传统村落地区走入困境的原因之一。张云兰认为中国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对自己的传统村落进行认定的国家,在以往对传统村落的认知上无论从理论还是地方政府的实践上往往强调传统而忽视了“村落”的特质,造成了保护和发展很难达到平衡的困境[1]。但是研究者提出了诸多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途径。张晶提出村落的保护和发展需要强化基层政府管理者和传统村落村民的保护意识,制定和完善传统村落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大传统村落保护的资金投入,加强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旅游发展和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有机结合等策略[2]。范波通过对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认为贵州的少数民族村落需要激发村民的文化自信,尊重乡村文化,注重乡村文化的活态传承,重视乡村文化人才的培养,同时要发展文化产业和公共文化,提升文明素质,发扬民族传统文化并进行乡村文化载体的培育[3]。传统村落面临日渐消亡的生存困境,逯海勇、胡海燕以鲁中山区石头房为例探讨濒危性传统民居的价值认知和保护,认为对于濒危性传统民居要进行活态保护,需要组织专家和当地的传统手艺人进行预防性保护和信息性保存[4]。王炎松、王必成、刘雪针对传统村落保护主体单一化、主体意识薄弱、保护与活化模式转型难问题,强调传统村落保护需要多元保护主体共同参与,借助各方力量对其进行保护与活化,充分发挥政府、开发公司、文化专家、乡贤和普通村民等多元保护主体的作用,才能使得传统村落得到可持续性的留存与发展[5]。李天依、瞿辉、胡康瑜从文化景观视角研究香格里拉传统村落的保护,通过对场景、人物、精神3个要素的关系进行论证,理清了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由此总结出传统村落的保护要避免仅关注村落“场景”而忽视了“人物”和“精神信仰”,要保护好历史文化要素空间,守住精神场所[6]。

1 巴渝民宿现状分析

2016年初,为践行农村“三变”改革、促进乡村资源增值增效、助力脱贫攻坚,重庆市原市国土房管局整合局属资源,成立重庆市巴渝民宿经营有限公司。2018年8月,原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将局属5家企业资源整合,在巴渝民宿经营有限公司基础上,组建重庆市巴渝民宿集团有限公司。2019年11月,巴渝民宿集团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整体划入重庆市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纳入国资国企监管。

巴渝民宿从市场主体视角出发将沉睡的乡村资源进行合理利用,通过民宿的发展引导社会资本进入乡村旅游产业。以推进扶贫民宿建设为先导,积极参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与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助推乡村振兴国家战略,实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战略定位,形成了“项目共建、产业共育、利益共享、社区共治、以房联营、以地入股、文旅融合、网络营销”经营模式。2019年现有(如表1所示)6个民宿投入运营,客房677间。以房联营房屋共计26042m2,帮扶6个村488户贫困户。截至2019年6月30日,累计接待游客5.78万人次,农户经营收入最高达20万元·a-1。2020年5月,新增由北大资源援建的重庆开州大进镇巴渝民宿投入运营,后期会跟进民宿项目的开发。

表1 巴渝民宿项目介绍

2 巴渝民宿与传统村落保护良性互动机理

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是发展地区旅游业的重要内容。传统村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保护传统村落,不只是保护古建筑,更是保护文化传承。在乡村振兴之中,民宿企业的发展为促进农民增收带动地方脱贫起到重要作用。巴渝民宿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属传统村落,在众多传统村落走向毁灭的今天仍保存原貌,其保护价值不言而喻。少数民族拥有独特的风土人情,拥有传承至今的悠久历史文化,因此巴渝民宿具有文化研究价值。巴渝民宿发展至今作为产业的引路人,对乡村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实现一、三产业融合发展是美丽乡村建设以及农民创业脱贫致富的践行者,具有的产业价值日益凸显。

2.1 利益主体间的有机协调

民宿旅游的开发与村落的保护之间存在着一些矛盾,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往往难以协调,大多数村落开发以牺牲原貌为代价,这不但使得村落的自然形态丧失,还使得村民失去共同的家园。由于乡村青壮年进城务工,传统村落成为空壳村,传统村落失去了保护价值,但民宿的开发为传统村落的保护提供了机遇。巴渝民宿通过政府引导和社会参与吸引工商资本下乡,同时也吸引当地人返乡创业,这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之一。政府有效引导,巴渝民宿集团作为企业共同开发管理经营,村民以地出资实现了“政府+企业+村民”利益的共享,激发了社会各方的投资力量,强化了保护传统村落的责任。保护传统村落与民宿产业发展相协调,不为片面追求商业化强行剥夺村民的权益,村民参与管理经营强化了主体意识,巴渝民宿的发展明确了利益主体间的责任与利益对等,遵循“以地入股、以房联营、共建共享”的联合机制提升了村民的土地利用率的同时还能使村民获得分红帮助村民增收。

2.2 村落保护与产业发展互补

乡村振兴的实现要融合产业发展,巴渝民宿聚落在重庆东南、东北地区,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地,传统村落拥有天然的一、三产业相结合的历史特性,集生态和民俗为一体。独有的民宿建筑与特色农产品都具有产业发展的价值。发展地临近自然风光,村落的原生态性给予特有的服务体验感。巴渝民宿承载了浓厚的巴渝文化,传统村落记忆了独特的物质文化、民居建筑、山水田园风光,同时蕴含丰富的精神文化以及社区居民独有的乡土情怀和巴渝热情。这些民宿承载了人的活动,巴渝民宿选址在传统村落中具有品牌特色,用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寄居,保存了原有特色的整体性,风格建筑相统一,还原了传统村落的协调性。除发展民宿外还利用当地特色农产品增加农民收入,产业的发展为村落的保护提供了资金,统筹的产业资金为更加完善保护原有特色提供资金需要,产业价值与村落保护相结合有效防止了过度开发和破坏原有生态和文化的行为。

2.3 乡村振兴中传统村落的活化

传统村落是历史形态的最好展现方式,具有文化价值和保护价值。巴渝民宿的建筑风格统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挖掘资源禀赋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更好推进乡村振兴的发展。巴渝民宿是历史延续发展的产物,结合当地的地域特色,保持原有的形态,巴渝人民秉承当地的热情风格,弘扬民风民俗区别于其它传统村落,拥有重庆当地的地域性特征。巴渝民宿集团通过统一的培训和规范化的管理植入现代化的开发新理念,选派人员进行精准指导,联户连心互帮互助,建立情感机制,着重在技能提升、主客互动、在地文化宣传上进行精准指导,着力提升农户在房屋产权所有者、民宿旅游经营者、民宿服务劳动者三者融合发展,这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支持,在传统村落地区逐步拥有了客流、资金流、信息流,巴渝地区的传统村落连片发展,更有利于实现城乡互动、城乡融合化发展,使得传统村落日益活化。村民也提升了文化自觉性,坚持在发展的同时传承当地文化。当地的文化底蕴对村民有教化作用,民宿的风格凝聚了发展传统村落的智慧结晶。

2.4 文旅农产业和谐共生

巴渝民宿作为产品增添了旅游价值是当今文化创新的产物,原来传统村落的发展机制已经不能满足当地所需,通过社区发展机制创新实现地区产业的发展。巴渝民宿是对传统建筑的传承,同时也能产生经济效应,传统村落恢复经济功能成为地方发展的主营业务,将文旅融合。发展体验式旅游,更易吸引经验丰富及资源丰富者参与到保护之中。民宿作为有形遗产,当地的自然区域激发文化审美情调散发的文化参考价值也会吸引专家学者对传统村落的艺术审美思考。巴渝民宿主要集中在14个贫困地区,实现农村地区的脱贫需要将产业的发展落实到“农”上,“旅游+农业”结合,除了游客到当地观光休闲外,巴渝民宿还将当地的特色农产品通过互联网进行推广,如城口土特产腊肉、蜂蜜、野生核桃等农产品成为当地脱贫的产业。村落的发展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能够吸引游客有效地触发消费行为,村民收入增加强化了参与传统村落保护的动力,传承当地文化,打造乡村宜居生活。巴渝民宿的建设挖掘村落的文化资源,保持原有风貌,添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元素,打造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特色民宿村落,实现了“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

3 巴渝民宿与传统村落保护协同发展建议

3.1 深耕传统村落文化,以文化内涵提升文化经济

文化经济的发展需要以文化产业为核心,巴渝民宿的文化产业主要以传统村落为主,传统村落承载了当地的精神文明。传统村落中的少数民族文化是文化产业中的瑰宝,以此为基础衍生的文化产业是贫困山村永续发展的落脚点。保持地方特色,强化文化竞争力,持续构建本地多元文化特色就是发展当地文化产业的重点,逐步提升民宿地区的文化竞争力。培养当地文化的传承人沿袭独特的文化习俗,让游客体验到独特文化带来的乐趣,让文化产业也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为村落永续发展提供新的契机。

3.2 不断健全参与机制,鼓励社会资本融入

参与村落保护和巴渝民宿的建设依靠政府引导。激发当地村民发展产业的意识,多元化的合作机制。防止传统村落空心化。当前空心化的传统村落和村民的参与热情低是制约当地发展的主要障碍,村民不支持工作也成为乡村振兴建设中的绊脚石。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思考乡村建设和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主体问题,建立以在地村民为核心的多元合作机制。村落是一个介于国家和家庭团体之间,具备共同意识的基础单位。村民是村落的核心,村民的再生是乡村振兴和村落保护发展的推动力。强化村民的主体意识是发展民宿业的核心。当前形势村民的再生需要重新凝聚共同意识。凝聚共同意识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持续的投入和关注。政府要起到引领作用,在巴渝民宿的帮建下,提升村民投身建设村落的意识,尤其是要加强村民的思维,引导提升其个人素质,吸引年轻一代返乡创业,让其深知保护传统村落的责任感和建设村落的价值。政府鼓励村民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民宿的建设与管理之中,在互动交流之中让村民的家园产生经济价值,也唤醒共同体意识。

3.3 扎实“硬件”设施,加强“软件”完善

村落的发展不但要加强完善“硬件”建设,完善当地的道路、水电基础设施,还需完善各项制度,为村落保护和民宿发展提供保障。还要不断完善“乡贤”及“村干部”的薪酬工资、法律制度,鼓励民宿产业发展政策。村落的发展需遵循当地的文化习俗,坚决打击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开发旅游的行为,实现巴渝民宿和村落保护的可持续性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要落实到保护上,通过对传统村落保护立法建设,严肃查处破坏传统村落行为。“软件”建设还要落实到对村民的意识培养上。聘请专家或专业人员对产业的发展进行理论培训,提升当地经营者的经营能力。巴渝民宿地区物产资源丰富,实现与“农”对接,由专家引导实践栽培特色农产品,营销人员打破传统的营销模式,运用“互联网+”平台进行网络营销,加强营销能力建设。村民落后的思想意识应该被教化,通过再教育等形式提升村民的素质。

猜你喜欢

民宿村落村民
孪生院子民宿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选择民宿出行的你,真的了解“它”吗?
你是民宿达人吗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